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张亚琦,汪子倩
(淮北师范大学,安徽 淮北 235000)
摘 要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竞争压力的日益增大,高校学生在学习、生活、情感和就业等多重压力下,会面临不同的心理健康问题。大学生在不同阶段所面临的环境和接触的人群不同,由此会产生不同的心理问题,相对应的解决方法也会有所不同。文章通过从多层次多角度对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原因以及如何有效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分析,探索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方法。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多角度分析
在物质条件逐渐好转的经济背景下,温饱等生理问题不再成为困扰人们的主要因素。然而,各式各样的心理问题随之而来。作为在学校与社会交界口处的特殊群体,大学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来自学习、工作、感情等方面的心理问题。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属于心理障碍的范围,但一般程度较轻,多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难以适应新环境。来到大学,大部分学生是初次远离家乡,远离亲人,来到一个新的生活环境。他们可能感到陌生和无助,还要尽快适应新的外部环境、宿舍环境、生活习惯等。其中,最大的变化是他们进入了集体生活,周围多了来自五湖四海的陌生人,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与身边同学相处,对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如果新生不能很好地适应环境,处理好人际关系,就有可能引发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2.不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进入大学,学生发现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与高中时代有很大区别,辅导员与高中班主任不同,不可能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这就造成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松懈,学习上出现退步。而学习成绩与各种评奖评优挂钩,也会直接影响他们的发展和前途,这就造成恶性循环。一些学生更加厌恶学习,出现负面情绪,认为自己学不会、学不好,甚至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
3.不善于处理情感方面的问题。进入大学,由于不再受父母的直接管制和约束,学生的自由时间很多,这时他们渴望与异性交往,尤其是在外地上学的学生,更容易产生孤独的感觉,希望有人陪伴。然而,大部分学生没有恋爱经验,交往可能是出于一时冲动,相处一段时间后也许会发现彼此并不合适。他们缺乏正确处理恋爱关系的能力,会被感情问题所困扰,会由于感情波动而出现心理问题。
大多数遇到心理问题的学生能够保持与现实的接触和联系,并维系一定的人际关系,如果这时采取专业的心理干预及治疗,可以确保学生正常完成学业,但现实中,部分学生会存在心理问题,没有引起周围人特别是教师的足够重视,也没有及时得到有效干预,心理问题就可能转变成严重的心理障碍。对于大学教师特别是辅导员来说,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2.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这对做好青年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至关重要。(1)培养一批专业的师生团队。具有专业能力并愿意为之奉献的师生集体,才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排解内心的烦恼与忧愁,正确认识自己,把握人生方向。(2)定期做好心理预防工作。学校可以定期开展相关座谈会、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进一步加强相关宣传工作,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主动走到学生中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课程建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是新时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必需而且有效的途径。学校应加强心理健康课程建设,使其规范化、科学化、正规化,让每个学生都能从中汲取营养。(4)对辅导员群体进行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辅导员是高校里的学生工作与管理者,是与大学生联系最密切的群体,他们对大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学生工作部门应当积极组织辅导员分批、定期地进行业务培训,培训内容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通过培训,辅导员能够进一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力,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联系,尽早发现和解决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同时,辅导员还要学以致用,将培训内容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开展具体而有效的工作,掌握适当的教育方法,深入学生,让学生乐于接受心理辅导,愿意解决问题。
3.创新心理教育载体。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大学校园文化是教师、管理者和学生共同传承与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因此加强学校的人文环境建设尤为重要。高校通过校园网、广播台和公众号等宣传思想文化载体的建设与管理,使学生能够随时感受到人文关怀。通过开展相应的心理辅导,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训练,增强其心理素质。同时,可以在学生宿舍区、活动区定期宣传心理知识,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理解心理健康主要内容,及时发现心理健康状况异常的学生,使其能够接受有效治疗,早日走出困境。另外,辅导员通过介绍一系列真实案例,帮助大学生勇于走出困境,及时接受治疗。努力通过各种途径增强大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感,使他们能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大家庭。
6.酒店加强自身的人员管理。酒店应注意实习学生的薪资安排,对于满足岗位要求的学生给予标准的绩效工资,使实习学生感受到酒店的公平对待;注意人际环境的管理,提高实习生的工作积极性,满足实习生的心理归属感;重视入职培训,以便于实习生更好地适应岗位的需求与工作环境,更快的转换自身角色,成为酒店的工作人员[3]。
我认为,为了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及时干预和治疗学生的心理问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更应从多个层次、多个侧面出发,寻求与本校实际情况相适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1.针对不同阶段的大学生因材施教。大学生在面对不同环境、不同阶段时的心理状态不同。大一新生初进校园,有一个适应与转换的过程。由于生活环境和社会角色发生改变,一部分新生感到很不适应,这时如果不能及时处理适应期出现的问题,可能导致心理障碍。到了大二、大三,学生面临的主要是情感问题和学习问题。情感方面,随着对环境的逐渐适应,对身边同学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和了解,产生情感依赖的人际关系。但是大学生阅历经验不足,心理相对还不够成熟,有时很难处理情感问题,由此会加剧心理问题。学习方面,随着课程数目增多,难度加大,可能会对某些学科比较吃力,如果想要争取更高学位或者奖励,会加重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到了大四,学生面对的主要是就业和择业,即将进入社会,对新环境的恐慌和对未来的担忧,加剧其心理负担。由于每个大学生的个人经历和社会现实是不一样的,各个阶段产生的心理问题也不一样。因此,辅导员要根据学生实际需求开展相应的教育工作,并采用对应的教育方式。比如,鼓励大一新生加入校园学生组织,接触更多的人群,积极参与学校和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使他们更快地融入新集体。针对大二和大三的学生,邀请心理专家举行报告会、心理健康座谈会以及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等活动,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针对大四学生,学校可以开设心理咨询定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辅导,缓解大学生即将进入社会面临的就业、生存压力以及面对新环境的恐慌心理。
2)厂级数据中心建设以报表管理中心的重点建设作为一个切入口,按照系统规划,分步实施,分阶段推进的方式,分两期开展,一期主要是通过工厂数据报表中心建设,实现数据的统一汇总、集中展示、分级查询,实现真正的“数入一库、数出一门”;二期将结合企业各部门管理需求,开展大数据建模和数据分析建设,实现各类数据的深度关联和挖掘、完成数据建模,为企业各类决策分析提供依据和支撑。
一些基层单位在开展宣传活动中没有立足实际,用活现有资源和载体等宣传平台,浪费了不少现成的宣传阵地。一些单位对互联网、自媒体等快捷、广泛的传播渠道应用不多,与时代潮流脱节,宣传工作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社会反响和预期效果。一些单位在宣传内容上没有精心策划,实行精品宣传,宣传中仅限于找几家本地媒体刊发,没有扩大宣传面,丰富宣传渠道,没有做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全覆盖,没有积极协调更多主流媒体现场采访报道,没有提升宣传力、扩大影响力和提升群众认知度。
当前,“90后”和“00后”的大学生常常面临来自个人、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的压力,所以加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人们常说“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是提高全面素质的基础,加强青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然而,做好这份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多方位的共同努力,除了学校提供硬件和软件方面的支持,还需要家庭、社会以及学生自身的努力。
参考文献:
[1]王美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心理导航,2017,(2):181-182.
[2]漆振羽.浅谈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J].教育现代化,2017,4(14):143-144.
[3]杨宁坤,孙中会.大学生健康心理教育途径的新探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0(5):95-96.
[4]赵存河.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创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5):103-105.
Developing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mong College Students from Various Angles
ZHANG Ya-qi,WANG Zi-qian
(School of Management,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Huaibei,Anhui235000,China)
Abstract: With the accelerating pace of modern social life,the pressure of competition is increasing.College students,as a special group,will face different mental health problems under the multiple pressures of study,life,emotion and employment.College students in different stages of the environment and contact with different groups of people will produce different psychological problems and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will also be different.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problems from different levels and perspectives and how to effectively carry out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this paper explores ways to improve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quality.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mental health education;multiangle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 G44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19)36-0050-02
收稿日期: 2018-11-07
作者简介: 张亚琦(1987-),男(汉族),安徽淮北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