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消费信贷评估中个人资产负债表的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许嘉禾[1](2021)在《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文中认为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体育要强、要兴,发展体育产业是主要途径。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高质量发展逐步成为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脉。体育产业要提质增效和持续高速发展,需要金融的有力支持。然而当下,金融体系在体育产业中的效用功能尚未能够充分发挥。因此,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所面临的金融支持问题,成为一个难以回避的命题。本研究立足于体育产业的经营实践,综合运用体育学、管理学、系统科学及金融学的相关研究方法及范式,以现代产业和金融发展的相关理论为指导,按照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现状与问题、特征与机理、宏观效应、微观效率以及系统运行的次序,从理论分析到实证研究,展开工作。本研究的工作主要如下:一是梳理体育产业的金融支持现状,发现体育产业金融支持存在的不足。二是总结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需求特征,剖析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三是在宏观产业层面,以耦合协调的视角,审视体育产业与金融体系的关联关系。通过建立序参量体系,引入耦合协调、剪刀差以及灰色关联等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二者的耦合协调发展效应及影响因素。四是从在微观企业的层面,以“黑箱”的视角,根据金融支持与体育产业的不同维度,测度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效率水平。通过筛选体育企业样本,利用DEA、Malmquist指数及收敛性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分析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效率水平及其演变特征。五是根据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要素组成与系统结构,构建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分别从金融市场策略、政府金融干预和金融风险情景维度进行模拟仿真,分析不同策略对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以期为优化体育产业金融支持,促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策略着力点。本研究的结论主要包括六个方面:(1)政府金融支持和市场金融支持均对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随着体育产业金融需求的不断升级,政府部门对体育产业金融活动的认识持续深化,政策工具与国有资本逐步活跃。金融市场对体育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提升,各类体育产业金融市场蓬勃发展,风险投资市场异军突起。体育产业嵌入金融体系的程度不断加深。但同时,体育产业的金融支持仍存在一定问题:一是金融支持制度体系亟待完善,金融支持政策工具尚需补充;二是金融市场结构失衡问题凸显,直接融资渠道建设存在不足;三是风险资本经典功能发生偏离,资本投入可持续性有所欠缺;四是新兴金融工具利用不充分,体育金融复合人才供给不足。(2)我国体育产业具有快速成长的阶段性特征、业态丰富的结构性特征、高不确定性的风险性特征和消费供需的不平衡特征。在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下,体育产业的发展特征进一步衍生出了独特的金融需求特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亟需的是政策引导下的规模化金融支持、层次多元化的系统性金融支持、风险偏好的针对性金融支持,以及科技赋能的普惠性金融支持。(3)资本形成、创新推动和消费刺激是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主要功能组成。金融体系一是可以扩大资本积累,促进资本形成,缓解体育产业融资约束;二是能够降低交易成本,优化资源配置,分散创新风险,推动体育产业技术、模式创新;三是可以实现跨期平滑、财富效应和风险保障,刺激体育产业消费发展。有效的金融支持作用于体育产业的投资和消费两端,通过平衡产值结构、改善融资结构、变革消费结构,促进产业的结构转型升级;通过扩大要素供给、加快要素流通、推动技术进步,提高产业的要素生产效率;通过加速企业成长、优化公司治理、形成循环激励,促进产业的价值增值,精准作用于体育产业的成长痛点,协助体育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4)宏观产业效应的实证研究表明:金融体系与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内生耦合机理和外部耦合功能,具有双向耦合协调发展机制。二者不仅维持了长期、高度的耦合关联性,并且实现了耦合协调度的持续跃升,呈现出由低水平协调向高水平协调演化的动态趋势。金融体系对体育产业的短时间、爆发性增长起到了有效地支撑作用。且二者的耦合协调发展尚处于发展周期的前期,其交互胁迫作用远小于耦合协调发展所带来的正向效应。与此同时,二者的耦合协调效应受到多种内生因素和外部环境的共同影响。风险投资市场、消费金融、政府扶持和金融创新等内生动力型因素,以及居民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变动等外生环境型因素,均与二者的耦合协调发展存在密切关联。(5)微观企业效率的实证研究发现:第一,静态来看,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总体金融支持效率尚可,多数样本企业接近最优生产前沿面,但同时具有明显的技术制约特征。扩大金融资源投入规模前,需要着重改善金融技术水平。在金融支持效率内部,债权效率较好,股权效率欠佳,且股权效率呈现规模制约特征。在体育产业内部,体育企业板块、行业业态和空间地域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金融支持效率差异。第二,动态来看,金融支持体育产业的动态效率水平并未产生良性改观,反而出现小幅下降。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不足,产业金融技术创新水平难以支撑金融资源规模的快速增长。其中,股权动态效率下滑,技术进步水平下降明显,是导致整体金融效率下滑的主要原因。第三,动态效率的收敛性分析表明,效率落后企业对领先集团具有追赶效应,但收敛速度较慢,且收敛速度存在体育产业内部的结构性差异,达到产业金融支持效率的均衡仍需要较长时间。(6)系统建模与仿真的实证研究说明: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可以视为由政府金融支持、金融市场发展、宏观金融环境和体育产业发展所组成的动力学系统。第一,强化金融市场支持力度可以有效提升体育产业发展质量。相对而言,强化股权市场的效能略优于债权市场。股权市场更有利于体育产业规模扩张和要素生产率提升,债权市场则更有利于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第二,政府干预会对体育产业发展质量产生影响。弱化政府干预无益于体育产业发展质量,维持一定强度的政府金融支持具有必要性。适度增强政府干预有利提升体育产业发展质量。但当政府干预过度时,会造成规模增长与要素生产率下降并存,仅能“做大”而不利“做强”体育产业,最终无益于产业发展质量。第三,宏观金融风险能够对体育产业发展质量产生显着的负面冲击。随着体育产业深度嵌入金融体系,金融风险的损害力度可能进一步增大,需要审慎防范、积极应对金融风险。在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金融政策体系,优化制度顶层设计;丰富金融服务市场,创新投融资渠道模式;推动金融技术创新,开发新型金融工具;优化企业金融管理,重视复合人才培养等策略建议。本文主要有以下创新点:(1)探讨了金融与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在现状梳理的基础上,总结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需求特征,明确金融功能的作用支点,厘清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2)结合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宏观产业与微观企业视角进行实证研究。综合运用数理模型及相关评价方法,设计序参量体系,测度并分析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发展效应及其影响因素;构建投入、产出指标体系,从不同维度测度并评价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效率特征及其变动规律。形成对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问题的深层次认识,为优化体育产业的金融支持效能提供着力点。(3)构建了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要素组成与系统结构,设计模型变量及函数关系,并从金融市场策略、政府金融干预和金融风险情景维度进行仿真。探究不同策略对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产生的影响,为企业部门的金融决策和主管部门的政策制定提供更具现实意义的参考。
张凯[2](2021)在《我国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法律制度研究》文中指出流动性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最重要、最致命、最隐蔽的风险之一。在商业银行的经营过程中,借短贷长的期限错配特征使得商业银行天然存在着发生流动性风险的可能性。随着我国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整个金融市场的阵痛性改革的深化,中小银行的流动性风险隐患不断累积。特别是2019年以来,中小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事件频发。包商银行被接管和破产、锦州银行战略重组以及营口沿海银行和河南伊川农村商业银行集中挤提事件等,充分暴露出我国中小银行在流动性风险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这些风险事件爆发后,银行业流动性出现较大波动,同业拆借成本飙升。因此,在以上复杂的金融市场国际和国内环境中,运用法律手段规制和监管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势在必行,同时还应该建立适用我国国情的流动性风险识别、预警、监测和控制法律体系和框架,这对于金融法律体系的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小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是指中小银行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用于偿付到期债务、履行其他支付义务和满足正常业务开展的其他资金需求的风险。从国内外案例来看,一旦中小银行无法偿还一定规模的到期债务,便会发生流动性风险,这也是中小银行陷入困境的直接诱因,而对于中小银行来说,真正致命的是严重的流动性断裂。其诱发因素很多,可能是单纯的流动性风险本身也可能是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的传染机制导致。就我国中小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本身而言,目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同业业务压缩和资产回表加剧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二是资管新规及系列文件放大了中小银行期限错配风险。三是金融创新和利率市场化举措加剧银行存款流失风险。在流动性风险监管和控制过程中,出现了“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双重困境,因此,运用法律手段规制和监管并防范化解中小银行面临的流动性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以下简称巴塞尔委员会)《关于统一国际银行资本计算和资本标准的协议》(以下简称《巴塞尔协议Ⅰ》)和《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以下简称《巴塞尔协议Ⅱ》)以及《巴塞尔协议Ⅲ:后危机改革最终方案》(以下简称《巴塞尔协议Ⅲ》)都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给予高度关注,特别是《巴塞尔协议Ⅲ》,为加强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控制流动性风险,除银行资本监管的三支柱外,还特别增加了流动性覆盖率(Liquidity Coverage Ratio,LCR)和净稳定资金比率(Net Stable Funding Ratio,NSFR)两个新的流动性风险监管重要指标。同时巴塞尔委员会还提出了其他辅助监测工具,包括合同期限错配、融资集中度、可用的无变现障碍资产以及与市场有关的监测工具等。在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监管法律体系中,《商业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以及《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等都做出了规定,但是随着近几年金融业形势的变化,现有的法律制度还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缺陷:一是监管理念滞后,二是监管法律位阶较低,三是监管方式过于僵化,四是监管体系不完善等。究其原因既有中小银行本身的原因也有宏观经济因素的原因,还有监管机构以及监管指标、监管方式和监管体系设计等方面的因素。中小银行吸储能力较弱,严重依赖同业融资,流动性管控压力较大。而有些中小银行的股东无视国家规定,关联交易甚至违规挪用中小银行的资金。同时,银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互联网金融和金融科技的迅速发展和扩张,打破原有银行在金融市场中的垄断地位,金融科技的创新和普及令银行服务渠道、手段和服务内容发生巨大改变,全新的市场竞争态势让原有银行金融机构必须面对来自银行同业和新的非银行市场参与者的竞争。这些因素都使中小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监管问题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重要。基于全国多家中小银行流动性指标和数据的比较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应该学习借鉴巴塞尔委员会及其他国家相关文件,结合我国自身实际设置适配性分层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在构建流动性风险法律监管体系过程中,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在宏观层面上,需要采取稳定的货币政策来解决根本原因过多的“加杠杆”造成的资金短缺和高利率。在微观层面上,银行应坚持回归原点,服务实体,专注于主营业务,并做好基于信贷的信贷业务,避免过度创新而导致不稳定。在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法律监管的理念方面应该贯彻适配性监管理念,即根据银行的风险特征和系统重要性来确定相适应的监管规则和监管行为。我国流动性监管法律制度的从无到有,是一个法律制度不断完善与创新的过程,更是维护金融安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的坚持与努力。我国现行流动性监管制度体系,主要以较低层次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为载体,存在政策依据过多、法律依据不足、不能适应当下金融市场深度融合等问题。为此,从进一步改革现行监管体制、使其更好适应我国金融市场深度融合、综合经营改革需求的角度,制定、修订相关金融法律,规定具有适配性的流动性监管统一规则与指标。
刘琨[3](2021)在《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石,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物质工程设施及相关公共服务,对其投资可以带来几倍于投资额的“乘数效应”,有着举足轻重的“先行地位”。随着全球基础设施短缺及老化现象日益严重,给各国政府带来了持续性的挑战。由于传统采购模式引起的公共部门财政支出与债务压力,以及资产交付与服务质量的低效率问题,基础设施正由公共供给转向私营供给,这一趋势因思维方式转变和良好实践效果受到支持,因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得以加强。上世纪90年代,随着英美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兼顾效益、效率、公平的公私合作PPP模式应运而生。目前,全球已有135个国家开展了基础设施公私合作,但各国PPP运行效率差异较大,在PPP模式风靡全球之际,加拿大发展为最具PPP市场热度和成熟度的国家之一。本篇论文针对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展现了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全貌:以PPP模式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加拿大PPP模式发展进程中,全生命周期采购管理,风险管理,多元化投融资市场,法律制度与政府监管体系建设四个方面的探究,挖掘加拿大PPP模式跻身领先地位的深层驱动力。目前我国基础设施PPP模式正经历由高增长到高质量的规范化发展阶段,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通过研究,吸取加拿大PPP模式发展进程中的经验与教训,中西交流和鉴往知来,对我国PPP模式的行稳致远与深化基础设施领域的国际合作均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首先,本研究从四个方面对PPP模式相关理论和制度优势进行了探讨。第一,阐述了PPP模式概念,众多参与主体、伙伴关系、风险分担、利益共享、服务绩效五个主要特征,以及价值驱动因素。第二,分析了PPP模式应用对象,即公共产品与准公共产品特征,基础设施属性与市场失灵,以及PPP模式在基础设施方面的应用行业领域。第三,以公共选择与政府失灵、新公共管理与实践、公共事业民营化等公共管理理论为依据,探究了PPP模式的制度优势。最后,以不完全契约下的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理论、以及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分析了PPP模式缔约机制,有助于深入了解物有所值、投融资结构、风险与利益分配、合同管理、绩效监管与激励机制等一系列关键问题。第二,分别从基础设施的需求侧与供给侧两个角度,阐释了加拿大基础设施建设引入公私合作PPP模式的动因。总结了近30年加拿大PPP模式发展的两次浪潮及特征,宏观展现了项目在各基础设施领域、管辖层级及地域分布的基本情况。在1991-2003年的第一波浪潮中,加拿大PPP模式经历了由理论转向实践的艰难过程,伴随着部分项目失败,在质疑声中积累经验和教训。第二次浪潮是2004年至今,加拿大省级政府作为PPP主要开拓者,打造了更具活力的基础设施PPP市场,公共部门拥有更专业的评估技术与监管能力,制定了更明晰的法律制度体系,不断深化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伙伴关系。在项目实践中,转变对私营资本需求方式,优化交易结构与回报机制,采用有限的需求与市场风险转移,极大提升了PPP项目产出效率及复杂程度。第三,加拿大PPP模式展现了公私双方从咨询伙伴、运营伙伴、协作伙伴、到贡献伙伴权利逐渐下放过程,根据私营部门参与度和风险转移程度,形成连续的包含设计、建设、融资、维护、运营等责任的组合体。在探讨加拿大PPP模式全流程运行机制和采购管理中发现,加拿大主要PPP应用省份虽然较其他国家和地区,在项目审批与采购管理上更为复杂且周密,但实际上加拿大PPP项目采购效率极高,表现为较短的招投标时间以及较低的招投标成本。这种高效性得益于,采购前期项目评审与决策管理、招投标评估与竞合谈判、合同体系建立三方面的运行监管与结构设计。首先,加拿大PPP项目采用了以物有所值为核心,细致且繁复的前期规划和评估工作;其次,加拿大省级PPP专业机构借助发达的咨询服务,实施评标以及竞争性对话,能够确保透明度和竞争性,权衡技术创新与财务方案;最后,分析了加拿大PPP合同协议在绩效产出规范以及回报机制两个关键边界条件的特征。第四,基础设施发展的先决条件是能够获得足额、长期、稳定的资金,PPP模式核心价值驱动因素之一是发挥民间资本优势,缓解政府财政支出与债务压力。加拿大PPP模式迅速发展,也得益于其成熟且深厚的PPP项目投融资市场。论文回答了关于加拿大PPP项目投融资结构的相关问题,并着重阐述了包括PPP项目债券、绿色债券、社会效益债券在内的债券类融资,政策性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养老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以及加拿大PPP基金与联邦基础设施基金,以上四类重要且极具特色的多元化投融资工具,对加拿大PPP模式支持方式和投融资特征。第五,加拿大PPP模式风险管理较为完善。以加拿大风险管理制度、风险管理原则以及风险管理工具为依据,探讨了加拿大在PPP项目风险管理七个要素,分别为风险全流程沟通,建立风险管理范围和标准,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处置,以及风险动态监管。并根据安大略省交通类PPP风险矩阵,探讨加拿大PPP项目风险识别中的风险触发机制与影响结果,以及风险评估方案。最后,归总加拿大主要省份交通项目的风险分配方式,探究加拿大PPP项目风险分配特征。第六,加拿大PPP模式拥有较为健全的法律制度体系,宏观治理能力仍有待提升。首先,探讨PPP制度建设的意义,以及普通法系与大陆法系下PPP立法特征,总结了加拿大联邦及主要省份PPP法律制度体系。其次,将治理能力、人力资源、协调能力归纳为加拿大PPP专业机构三大核心能力要素,体现了联邦PPP机构的战略引导作用,以及省级PPP机构的运营与执行能力。最后,从绩效监管、财政监管、审计监管三个方面,探析加拿大PPP广泛的宏观治理体系。最后,对加拿大PPP模式进行了评价及启示。重点分析了加拿大PPP模式按预算与准时交付效率,社会公众与主要参与者认可度,以及项目经济系统性影响。探讨加拿大在PPP模式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包括市级PPP市场发展的制约因素,降低对长期私营资本需求及有限需求风险转移所带来的影响,以及部分地区和项目未实现真正的物有所值的原因。并且对本篇论文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研究进行了总结。篇末部分,阐述了我国PPP模式发展现状和问题,并通过对加拿大的研究得到对我国PPP模式发展的启示。
孙汉康[4](2020)在《中国资产证券化产品比较研究 ——基于产品适用性、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对比》文中提出资产证券化(Asset-Backed Securitization)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始于住房抵押贷款领域。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资产证券化在美国迅速开展起来。90年代初资产证券化的概念被引入中国。2005年,中国开始进行资产证券化试点。之后,中国的资产证券化业务逐渐发展起来,并且在借鉴美欧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对中国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的适用性、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在适用性方面,比较了住房抵押贷款等12种主要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发展动因、制约发展的因素。通过中外资产证券化的比较,分析了各种证券化产品在中国的适用性和发展前景。运用分值评定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的适用程度。适用性方面侧重于定性研究。在安全性方面,以“违约率”为指标对中国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安全性、三类产品(信贷资产证券化、企业资产证券化、资产支持票据)的安全性、个人债务的资产证券化和公司债务的资产证券化的安全性进行了量化比较。在此基础上,以“证券的年化违约率”作为衡量资产证券化产品安全性(风险程度)的指标,也即因变量,以“年化早偿、资产利率、证券利率、次级占比、评级下调、证券年限”为自变量。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借助“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软件(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SPSS)进行了计算,构建了度量资产证券化产品安全性的模型,预测了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安全性,并将安全性的实际数据与通过模型计算得到的数据进行比较,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在流动性方面,以“证券发行后进入二级市场的比例”为指标对中国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流动性、个人债务的资产证券化和公司债务的资产证券化的流动性进行了量化比较。在此基础上以“证券发行后进入二级市场的比例”作为衡量资产证券化产品流动性的指标,也即因变量,以“年度增长值、证券发行金额、进入二级市场交易额”为自变量。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借助SPSS软件进行了计算,构建了度量资产证券化产品流动性的模型,预测了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流动性,并将流动性的实际数据与通过模型计算得到的数据进行比较,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在盈利性方面,以“证券产品利差”作为衡量资产证券化产品盈利性的指标,对中国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的盈利性、个人债务的资产证券化和公司债务的资产证券化的盈利性进行了量化比较。与前两节不一样的是,并没有将“证券产品利差”作为因变量,而是将“证券利润”作为因变量,以“证券产品利差、发行金额、各种费用”为自变量,根据会计准则建立了度量中国资产证券化盈利性的模型。在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以资产证券化产品适用性为引领,以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为支撑的中国资产证券化产品的综合评价体系(ASLP),提出了中国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发展方向和策略。对需大力发展的资产证券化产品提出了发展路径,包括汽车贷款资产证券化、房地产投资信托资产证券化(REITs)、保障性住房资产证券化、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PPP)的资产证券化。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1)通过对资产证券化产品之间的比较研究,提出了衡量资产证券产品的标准――“适用性、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并率先进行了探索。(2)在对中国资产证券化产品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金融市场中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在中国的适用程度,并提出了衡量产品“适用性”的主要依据。实证研究了中国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安全性(风险程度),构建了度量资产证券化产品安全性的标准和模型;实证研究了中国各种资产证券产品的流动性,构建了度量资产证券化产品流动性的标准和模型;实证研究了中国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的盈利性,构建了度量资产证券化产品盈利性的标准和模型。(3)本文综合对产品“适用性、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比较研究的结果,提出了评价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四性”体系(ASLP)。
许蓓[5](2020)在《JN银行A分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小微企业逐步成为经济发展中最具有活力和发展潜力的企业群体,在经济增长和解决就业问题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国家相应出台多种政策扶持小微企业,各金融机构也逐步加大了对小微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小微企业信贷投放规模快速增长。但小微企业因为自身实力弱、抗风险能力差、财务信息不透明等原因,导致银行对小微企业的信贷资金面临较大的信用风险,违约率逐年上升。因此,加强小微企业的信贷风险管理变得尤为重要,它不仅会有效改善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现状,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商业银行信贷资产安全性,减轻小微企业的融资困难。本文主要以基本风险理论为基础,在搜集相关的图书、刊物和互联网资料后,形成论文写作的理论基础。通过对JN银行A分行信贷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及座谈,分析了 JN银行A分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模式和风险管理的现状,并对其信贷风险管理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找出了其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授信管理较为老旧,调查及审批技术更新较慢,识别风险的方法过于单一,贷前调查流程不规范、贷中审查主观判断过强、贷后跟踪检查不到位等问题,并分析了造成以上问题的内外部原因。根据JN银行A分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从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管理三个层面梳理小微企业授信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识别方法以及评估方法。最终为JN银行A分行提出相应的改善对策。具体包括:一是确立完善的贷前调查流程,并详细列示审慎选择客户及认真调查客户的方法。二是构建严格的贷款审查程序,从信息真实性、财务及经营数据分析等多个角度,提出严把准入关的措施。三是实施全面的贷后追踪检查。四是建立健全授信管理制度。建设高素质信贷人才培养机制,建立业务退出机制,实行新老划断,完善责任追究制度等。
闫欢[6](2020)在《JT银行NKU支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从我国经世贸组织多哈会议批准加入WTO,对国内金融产业带来巨大挑战,对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信贷风险是银行风险的首要风险,信贷管理水平直接关乎银行的持续发展。当前,我国JT银行NKU支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诸多问题,既缺乏健全的信贷风险管控体系,在信贷风险损失补偿制度上也存在较大的欠缺与不足,这必然会提高JT银行NKU支行的信贷风险发生率,无法从源头扼杀信贷风险的产生,进而严重制约JT银行NKU支行的健康长远发展。本文将JT银行NKU支行的信贷风险管理作为研究对象,首先阐述了本文的背景和意义,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预期成果;其次逐一介绍了信贷风险管理的基础理论,作为本文写作的理论支撑;然后介绍了JT银行NKU支行的相关信息以及有关信贷管理的现行模式;同时对于JT银行信贷管理现存问题和风险因素予以深入挖掘。相较于国外先进银行而言,JT银行NKU支行信贷管理较为滞后,在信贷信息披露审查、损失补偿、信贷风险识别和分析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基于上述背景主要从银行信贷管理的内部与外部风险分别进行分析,同时针对JT银行NKU支行存在的信贷管理风险提出解决措施,主要包括:调整并完善信贷资产结构、了解并掌握客户信息、营造良好的信贷文化外部环境、强化信贷人员知识储备和综合素质、完善信贷风险管理机制。
徐铮[7](2020)在《股市波动对银行稳定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纵深发展,股票市场在我国多层次金融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无论制度建设、市场规模、投资者的素质等,各方面均不断完善成熟。股票市场的性质决定了它容易受到各类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和冲击,因此无论是在微观层面的上市公司股价还是宏观层面的整体市场指数,都在发生频繁的变化。对于上市公司来说,随股价变化的自身市值变化也传递了公司经营以及未来预期的信号,会引起其他市场参与者的关注;而对于整体股票市场,近几年也曾多次出现过剧烈波动甚至股灾的情况,如2008年的股市暴跌,2015年的股市剧烈波动,2018年的股票质押危机等,上述事件都引起了监管层以及全市场的巨大关注。股票市场自身的高风险特征,是否会传染或者影响其他市场的稳定性,并最终积累或引发整个系统的金融危机,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话题。银行业是我国金融业核心的组成部分,是整个宏观金融体系的基础与信用传导的中枢,银行业稳定对于我国的金融稳定与金融安全至关重要。在现代金融体系中,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既有区隔,但同时又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作为货币市场主要组成部分的商业银行,在发挥其全社会资金配置的作用,为企业与个人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与股票市场产生各种直接或间接联系。首先,在资金流动方面,银行的资金流与股市的资金流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股市的暴涨暴跌对流动性具有重大影响,从而会影响到银行的资金和流动性状况;其次,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司进入资本市场成为上市公司,银行要为众多上市公司提供存贷款金融服务,上市公司运行状况的变化会对银行业的资金流动与安全造成影响;另外,很多商业银行本身也是上市公司,这些商业银行的股价水平与波动,将直接影响到银行的资产价值变动与资本性融资等。在国内外学术界与金融界,对作为整个金融市场重要组成的股票市场与银行信贷市场之间的联系与相互影响已有高度共识,对于股票市场的高波动风险会对银行业的稳定产生影响也没有重大分歧。本文拟研究的主题,就是更深入、更系统地探究我国股票市场的异常波动对银行稳定产生影响的具体机制与具体路径。我国目前还是一个以间接融资为主体的金融体系,从资产规模和融资体量来看,我国股票市场的规模还远小于银行信贷市场,但股票市场的运行对于银行体系的影响作用,并不因为规模和体量的差异而有所减弱。首先,截至2019年末,我国的股票市场已经有3777家上市公司,总市值已达66万亿元。这些上市公司已经覆盖了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部分,它们的股价变化对其资产、负债、融资等方面具有直接影响,而后者与银行的运行息息相关;其次,股票市场具有大大超越银行信贷市场的波动性风险;股市的剧烈波动将直接影响到银行、企业和个人的资产与财富价值的变动,其风险传染效应会将风险从股市传导到银行市场;再次,我国主要的商业银行本身也是上市公司,其资产价值与财务状况也与股价高度关联,随股价的波动而波动。最后,针对股票市场与银行信贷市场的上述关联,当股市面临大幅波动事件时,很可能会通过风险传染造成银行体系的剧烈波动,从而影响银行体系的稳定运行乃至金融体系的整体安全。本文根据当前我国股票市场和银行信贷市场的实际情况,首先基于DSGE模型研究了股票价格冲击对银行稳定的内在影响机制。并结合目前我国股市的实际情况,分别从上市公司市值与企业贷款、上市公司股东的股票质押融资以及股市泡沫破灭三个角度,研究股市内部循环或外部冲击影响银行稳定的具体渠道。通过上述研究,为防范股市的高波动性对银行信用体系运行产生影响,保持银行业稳定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文的具体研究思路如下:第一,针对股票价格波动对于银行稳定的内在机制研究。本文通过构建包括代表性家庭、企业家、零售商、银行家和货币当局等五类经济主体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将银行信贷约束假设为经济系统的内生问题。通过引入金融摩擦,讨论股票价格、银行稳定和经济波动的内在联系,探究股票价格冲击、银行资产不良率冲击等对银行稳定的影响机制以及不同冲击下对于银行稳定相关要素的影响效果。第二,基于上市公司市值变化引起自身信贷成本变化视角,讨论股市波动情况下,上市公司市值变动与银行信贷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借鉴Bernanke等学者关于金融加速器机制的思路,提出上市公司市值变动将通过与银行的信贷关系互动,最终通过银行信贷质量的下降影响银行稳定。在上市公司市值急剧下降的情况下,由于金融摩擦,上市公司的信贷成本会随着市场价值的下降而提高,并进一步使得上市公司减少贷款规模,从而影响下一期的产出,进而通过产出预期影响投资者对公司的估值。上述影响过程表明,股价的初始冲击可能会通过对信贷的影响以及未来产出的循环反馈,最终影响上市公司的产出能力,进而影响银行贷款的偿还能力,提高了银行信用风险的不确定性与管理难度;当银行面临较大范围或巨额贷款损失的情况下,自身的稳定性将受到直接影响。本文选取2010-2018年非金融上市公司的年度数据,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市值与贷款成本、贷款规模以及下一期市值的相互反馈效应。在不同的假设检验中,分别使用上市公司的融资利率、贷款规模以及市值作为被解释变量,使用该类上市公司的市值、融资利率以及上一期的贷款规模作为主要解释变量,经过实证研究发现:(1)上市公司的融资利率受到自身市值变化的反向影响;(2)上市公司的贷款规模受到上市公司市值的同向影响;(3)上市公司的市值会受到上一期贷款规模的同向影响。验证了上市公司市值变动与自身信贷成本、贷款规模以及下一期市值的持续互动关系,证明了上市公司市值金融加速器效果的存在。第三,基于股票质押的质押物价值变动视角,借鉴Kiyotaki和Moore(1997)从抵质押品价值约束角度研究经济周期的思路,以上市公司股东的股票质押融资作为切入点,对股市波动通过股票质押融资需求变化、上市公司自身借贷以及供应链风险传染三种渠道最终影响银行稳定的过程开展研究。股票质押融资是指上市公司股东以质押一定比例的股票,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取贷款的业务。当股价持续下跌到预警线时,质押人需要采取归还部分借款或追加质押物等方式维持质押比例,而如果股价持续恶化且股东最终无力继续补充质押物时,金融机构将对股票进行平仓处置,而股票的大量抛售会进一步压低股价,最终导致股东陷入财务危机,股票质押贷款的本金安全也将受到影响。控股股东股票质押后,实质上将股权的处置权转让给外部金融机构,对于上市公司的控制将产生不利影响,同时大股东也有动机采取一系列方式维护股价。过往研究已证明上市公司大股东的股票质押行为对上市公司激进投资、粉饰财务表现、提升上市公司融资约束等方面的影响,上述都会使得上市公司在面临股市波动时,受到自身信贷环境变化与潜在控制权变更的双重影响,最终影响上市公司的偿还贷款能力。此外,当上市公司或其控股股东面临财务危机时,风险也会进一步经由供应链传导至其他公司,造成更大范围的风险传染,在更广泛的层面影响银行稳定。本文选取2014年以来的非金融上市公司的年度数据,分别使用上市公司的股票质押比例、贷款规模、融资成本等作为被解释变量,使用上市公司市值、股票质押虚拟变量、股票质押比例等作为解释变量,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市值变动对股票质押行为以及上市公司信贷的循环影响,发现:(1)上市公司股东股票质押比例受到上市公司市值的同向影响;(2)上市公司的贷款规模受到股东开展股票质押融资行为的影响,开展股票质押的上市公司相对更难获取银行贷款;(3)股票市场价格水平越低,银行贷款中股权质押的比例越高,银行的贷款中的不良率越高。上述结论验证了上市公司股东股票质押行为对于股东自身、上市公司偿债能力以及银行贷款的影响,证明了股市波动影响银行稳定的股票质押渠道的存在性。第四,基于股市泡沫破灭冲击银行稳定的视角,研究了股市暴跌对于进入股市的银行信贷资金的影响。尽管目前我国法律不允许银行资金直接进入股市,但是实际上仍然有部分银行资金通过各种渠道间接进入股市。增量的信贷资金进入会催生股市泡沫,而当股市的泡沫破灭导致股市迅速下跌,形成抛售与股市进一步下跌的负向反馈,最终会对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对整体银行业的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关于银行稳定性的界定,Z值是一项学术界用来衡量银行稳定性的重要指标,Z值分值越高,说明银行越稳定。本文选取2010-2018年主要上市银行年度数据,通过计算各家银行的Z值作为其年度稳定性的被解释变量,同时根据我国目前商业银行体系的构成,针对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进行了分组检验。经过实证研究发现,上市银行的市值越高,其稳定性指数Z值越高。综上,本文首先对股市波动影响银行稳定的内在机制与冲击效果进行了研究,并对股市波动对银行稳定产生影响的三种具体渠道进行了进一步研究。通过对上述问题的研究,可以对避免股市波动造成金融系统性风险提供一定的参考或借鉴。本文可能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本文对我国股市波动影响银行稳定的具体机制进行了研究。以往关于股市波动对银行稳定的研究文献,大多是基于资产价格波动与银行信贷关系的宏观视角,将股票与房地产、生产性资产等统一纳入资产范围,各类资产的特点、性质以及在金融体系中的形式均有不同。本文结合我国股票市场的特点,基于股票价格波动通过企业财富以及价值变动,最终影响银行稳定的具体机制进行了研究;通过构建包括代表性家庭、企业家、零售商、银行家和货币当局等五类经济主体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讨论股票价格冲击、银行资产不良率冲击等对银行稳定的影响机制;讨论股票质押融资作为外生冲击影响银行稳定的传导路径。这一逻辑路线在现有研究中具有一定的新意。(二)本文结合我国股票市场与信贷市场的实际情况,梳理了股市波动影响银行稳定的不同渠道。同时由于在不同的市场情况下以及股市波动情况下,股市波动对于银行稳定的冲击途径以及效果可能不同,过往也曾出现过不同情况下股市波动对银行稳定产生了不同影响。本文的研究涵盖了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出现的几次大的波动冲击,如2015年股市剧烈波动、2018年股票质押危机等事件的原因与潜在影响;对银行资金进入股市的途径以及股票质押的现状进行了系统性梳理。通过上述研究,进一步厘清了在不同市场情况以及机制下股市波动对于银行稳定的影响路径,为精准评估股市风险、采取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提供了依据与借鉴,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三)本文以微观层面的上市公司与银行的信贷关系作为研究的切入点之一,使本文的讨论具有微观基础。过往关于股市波动对于银行稳定影响的研究文献,其关注点大多是股市大幅下跌产生的市场恐慌以及流动性紧缩等宏观层面,而较少关注在股市波动情况下企业与银行在信贷资金获取方面微观行为的变化。本文以微观层面的企业信贷需求以及银行的信贷决策作为分析基础,借鉴金融加速器的思路,研究股市波动情况下企业信贷需求以及银行信贷决策的变化,对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企业可能面临的不同融资环境进行了分析。同时就股票质押融资业务对银行稳定的潜在影响进行了系统性的讨论,对股票质押风险的蔓延与演化、股票质押融资影响银行稳定的潜在途径进行了具有新意的研究,为银行防范股票质押融资风险提供参考。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五个方面的政策建议:第一,应将稳定股市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基础。本文的研究发现股市波动会对银行的稳定性造成影响,在此情况下,股市波动不再仅仅是一种次生风险,其本身就成为了一个系统性风险源头,是导致市场不稳定的导火索之一。在此情况下,我们建议在制定宏观调控政策时,应该将股市的稳定作为一个直接考虑因素。第二,建议完善银行信贷资金入市的规则与透明度。根据研究,银行信贷资金是股市风险向银行体系传导的重要渠道,建议在明确信贷资金的进入规范后,同时也应加强整个过程的透明度,使得监管部门或者市场机构可以更加清晰的判断目前信贷资金的进入情况,也便于相关监管措施的采用。第三,建议循序渐进推动我国资本市场改革,目前我国股市融资占社会总融资的比例仅占3-4%,较英美等发达国家仍有非常明显的差距,未来增长的前景广阔。第四,建议构建长效机制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本文在研究过程中也发现,即使是上市民营企业这类民企中的尖子生,也在融资能力上,与国有企业存在显着差距。为防止金融市场出现异常波动和共鸣,建议下一步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建立长效机制,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适度放松微观层面的金融监管,加快资本市场改革,使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真正实现通过间接融资市场和直接融资市场进行融资。第五,证券业和银行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互相依存互相影响。建议人民银行与证监会、银保监会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信息沟通机制和合作互助机制,促进不同市场的互联互通,以降低沟通成本,维护市场稳定。
赵思云[8](2020)在《X银行对HY公司的贷款评估案例研究》文中提出2018年8月,HY公司向X银行申请贷款,鉴于HY公司属于X银行授信政策予以准入的行业,X银行随即对其进行贷款评估。在经过一系列贷款评估后X银行认为HY公司资产规模及盈利规模保持逐年增长的趋势,具有较好的盈利能力与风险抵御能力,于2018年10月向HY公司发放贷款5亿元。2019年伊始,HY公司不断爆出信用风险,且其披露的2018年财务数据的真实合理性受到来自监管机构的质疑。为什么会在X银行发放贷款后不到两个月内即爆出信用风险,显然X银行的贷款评估存在问题,未能及时发现风险信号。本文针对该案例进行剖析,并探寻贷款评估过程出现问题的原因,从而为提高X银行及其他商业银行贷款评估的质量提供借鉴意义。本文首先介绍X银行向HY公司发放贷款的案例,对X银行原有贷款评估过程及贷款评估结果进行阐述。由于在X银行贷款发放以后HY公司随即出现了经营及财务问题,本文从而对X银行原有贷款评估过程提出合理质疑。其次,针对X银行的贷款评估进行案例分析,采用更合理的分析方法得出与原有贷款评估不同的结论甚至意见相反的结论。最后,通过将前后两种贷款评估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原有贷款评估环节由于评估方法的不当使用及部分评估环节的缺失,导致评估结果出现了偏差,影响了X银行做出科学判断的结论。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X银行存在企业规模依赖、财务指标运用僵化、风险管控流于形式等问题,在贷款评估过程中出现了对评估指标的错误运用与分析;由于X银行贷款评估精细化程度较低、信息渠道的单一、授信审批制度不完善、信贷系统评级过于结果导向化,导致得出的贷款评估结果未能如实地全面地反映出HY公司的主要风险点,且贷款评估结论提出的风控条件也存在不足之处。通过本文的案例分析得出,商业银行进行贷款评估时,不能简单使用未加工的财务数据且机械地使用财务指标,应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对财务指标予以修正,才更有利于对企业进行全方位分析。商业银行在贷款评估环节重视对融资人真正风险点的挖掘,才有助于在贷款评估结论中为防范贷款业务的信用风险提出行之有效的增信措施,从而提升商业银行贷款评估及信用风险管理水平。
马楠[9](2020)在《贵州茅台估值 ——基于消费性需求和投资性需求视角的案例研究》文中认为贵州茅台作为中国价值投资股的代表,在近十年的时间里,贵州茅台股票的年平均收益率高达22.31%,吸引了不少投资者长期持有。在此背景下,本文对贵州茅台公司进行估值,以此探究贵州茅台股价一路高扬的原因。本文采用了相对估值法和绝对估值法中的三阶段公司自由现金流折现模型对贵州茅台进行详尽的估值,经过研究发现,贵州茅台作为国内白酒行业龙头企业,核心在于其产品稳定的消费性需求和高端白酒特殊的金融投资性需求所带来的茅台强大的品牌护城河效应,但是以飞天茅台为代表的茅台高端白酒特有的金融投资性需求对于贵州茅台公司收入带来的增长不可持续,对于贵州茅台的估值,现有文献缺乏对于贵州茅台公司的收入是否具有可持续性进行研究,默认贵州茅台公司历年的收入增长全部来自于茅台酒可持续的消费性需求而忽略了茅台高端白酒特有的投资性需求对于公司收入的影响。本文从茅台酒的消费性需求和投资性需求出发,从创新的视角研究处理贵州茅台的自由现金流,并以此进行估值。本文运用了两种估值模型对贵州茅台进行估值并进行对比。第一种是传统的估值模型,该估值模型只考虑了茅台酒作为消费品所固有的消费性需求,认为贵州茅台的销售收入全部来自于茅台酒长期可持续的消费性需求,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绝对估值法中的自由现金流折现模型得出贵州茅台股票的内在价值为每股997.48元;同时,参考白酒行业平均的市盈率、市净率与市销率,本文运用相对估值法得出贵州茅台的价值为每股868.86元。第二种估值模型首先考虑了茅台酒作为消费品所固有的消费性需求,同时,该估值模型认为茅台高端白酒作为一种可投资商品具有其他消费品所不具备的投资性需求,贵州茅台公司的销售收入来自于这两种需求共同的影响。由于这种投资性需求所支持的贵州茅台的销售收入是不可持续的,所以在估计贵州茅台公司的长期投资价值时,应剔除投资性需求的影响,考虑到茅台高端白酒的投资性需求对于公司产品销售量的影响,本文运用了情景分析,具体方法如下:乐观情况的研究:由于投资性需求所导致的茅台高端白酒销售量增加占比20%,由于消费性需求所导致的茅台高端白酒销售量增加占比80%。考虑到投资性需求所支持的贵州茅台销售收入增长的不可持续性,剔除这部分需求对公司销售收入的影响,运用绝对估值法中的自由现金流折现模型得到的估值结果是每股内在价值885.42元;同时,参考白酒行业平均的市盈率、市净率与市销率,运用相对估值法得出贵州茅台的价值为每股720.24元。中性情况的研究:由于投资性需求所导致的茅台高端白酒销售量增加占比50%,由于消费性需求所导致的茅台高端白酒销售量增加占比50%。考虑到投资性需求所支持的贵州茅台销售收入增长的不可持续性,剔除这部分需求对公司销售收入的影响,运用绝对估值法中的自由现金流折现模型得到的估值结果是每股内在价值717.32元;同时,参考白酒行业平均的市盈率、市净率与市销率,运用相对估值法得出贵州茅台的价值为每股474.00元。悲观情况的研究:由于投资性需求所导致的茅台高端白酒销售量增加占比80%,由于消费性需求所导致的茅台高端白酒销售量增加占比20%。考虑到投资性需求所支持的贵州茅台销售收入增长的不可持续性,剔除这部分需求对公司销售收入的影响,运用绝对估值法中的自由现金流折现模型得到的估值结果是每股内在价值549.23元;同时,参考白酒行业平均的市盈率、市净率与市销率,运用相对估值法得出贵州茅台的价值为每股237.12元。鉴于白酒行业内的其他公司均不具备贵州茅台公司所特有的行业地位和品牌影响力,相对估值法的估值结果仅可以作为绝对估值法的补充。目前贵州茅台股价已经超过千元,参考两种估值模型得到的估值结果,本文的研究结论是剔除了贵州茅台高端白酒特有的投资性需求的影响之后,贵州茅台的内在价值低于现在的股价。对于贵州茅台进行估值一方面有助于丰富国内价值评估的相关案例研究;另一方面可以帮助投资者判断是否投资贵州茅台提供依据。投资者可以借鉴本文对贵州茅台的估值结果,选择合理的时机买入或卖出贵州茅台的股票。
张斯琪[10](2020)在《金融脱媒视角下中国货币政策的信贷渠道传导效应研究 ——基于微观主体的经验证据》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金融经济体制改革和内部经济结构调整,金融体系得到了巨大的发展。金融发展程度可以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指标衡量,包括:经济金融化水平指标、货币化率指标、金融效率指标、金融流量指标、金融资产价格指标、金融市场竞争程度指标和金融去中介化指标等。金融脱媒(Financial Disintermediation)作为代表性的金融去中介化指标,是指企业不通过银行或其他金融中介机构进行借款,而是直接通过债券市场或股票市场借款的情形。近几年来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尽管货币当局采取了一些操作,但在实体经济层面,依旧有很多企业尤其是民营中小企业感到资金面紧张。因此,信贷渠道传导受阻是当前中国货币政策传导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为解决信贷渠道传道受阻的问题,央行自2018年以来多次指出要综合发挥信贷、债券、股权的“三支箭”的作用,即疏通信贷渠道传导,发展资本市场,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提升居民的消费热情,2020年中央经济会议再此重申这一点,可见综合发挥“三支箭”的作用已成为央行目前疏通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的关键。发挥第二、三支箭的作用就是发展资本市场,其本质是金融脱媒不断深化的过程。深化金融脱媒对于疏通信贷渠道传导的意义在于,信贷传导机制是否有效,很大程度上由本国的金融市场是否完善和本国金融市场的创新程度决定的,高效发达的金融市场是货币政策传导的基础。在一个高效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下,信贷市场与股债市场将共同维护金融市场相对的均衡,互相影响,共同推动经济社会的长足发展。为此,本文提出的核心问题是:目前的中国的金融脱媒正在以何种方式对信贷渠道施加影响,其影响效果如何?基于此,本文将主要研究以下几点:第一,从微观主体角度深入研究当前中国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渠道的效果。第二,研究金融脱媒对信贷渠道传导效果产生的影响。第三,结合信贷渠道分支渠道,研究微观主体的异质性在上述影响中发挥的作用。第四,从机制的角度研究上述影响的机制及影响路径。在实证研究中,本文依据信贷渠道的分类,从银行信贷渠道、银行资产负债表渠道、企业资产负债表渠道和居民资产负债表渠道这四个角度,分别对金融脱媒背景下信贷渠道传导进行深入研究,形成一个完整的研究框架。在数据和方法上,本文基于Bankscope数据库、国泰安CSMAR数据库、Wind数据库、中国人民银行网站、中国债券信息网及手工收集到的数据,综合运用固定效应回归模型(FEM)、动态面板广义矩估计方法(GMM)、冗余分析(RDA)检验方法、MS(M)-AR(P)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SVAR模型等方法展开研究。首先,本文对金融脱媒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构建了两种指标,并针对指数特征进行了状态转移检验。在银行与企业部分,在每章基准回归的基础上,研究了金融脱媒对各个信贷渠道各分支渠道的影响;在综合运用替换核心解释变量、GMM模型、排除可能的解释、更换回归模型和更换样本区间等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后,进一步探讨了各微观主体异质性产生的非对称性影响;最后,各章节从机制的角度对影响机制进行了进一步的深挖。在居民部分,本文首先验证居民资产负债表渠道的存在性,之后通过对比该渠道中引入金融脱媒变量前后的变化,分析金融脱媒对居民资产负债表渠道的影响。最终,本文得出了如下结论:1.微观主体的信贷渠道传导效果的结论。(1)货币政策主要通过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与农村商业银行进行传导,同时,资本充足率水平低、资产流动性较差、负债结构较高的银行更易受到货币政策的影响。银行可以通过调节资产负债表结构弱化货币政策的冲击,城市商业银行尤其突出。(2)紧缩的货币政策主要对民营企业、资产可抵押性低的企业以及上市时间较短的企业施加影响。(3)货币政策通过包含房价信息影响消费,房价是居民资产负债表渠道重要的中介变量。2.金融脱媒对信贷渠道传导影响的结论。(1)在未受到货币政策冲击时,金融脱媒对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的影响更为明显,也对资本充足率水平低、资产流动性较差、负债结构较高的银行影响更为明显。在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冲击下,现阶段中国金融脱媒的发展,还不足以削弱货币政策冲击大小、不足以弱化货币政策传导的效果,即使银行积极地调整了资产负债表结构,也无济于事。(2)金融脱媒的深化可以缓解企业融资约束问题;在紧缩的货币政策下,金融脱媒可以弱化货币政策对企业资产负债渠道传导的冲击。以上影响对民营企业、资产可抵押性低和注册地市场化进程高地区的企业较为明显,但对上市不久或者高科技企业不明显。(3)金融脱媒能够改善房地产拖累居民消费的问题,促进货币政策的居民资产负债表渠道向更健康的方向发展。同时,金融脱媒的发展加大了房地产财富变量(以及货币政策变量)对居民消费影响的不确定性。3.金融脱媒对信贷渠道传导效果的影响机制。(1)“货币政策→金融脱媒→银行信贷渠道”的影响机制存在于两个路径中。“货币政策→银行信贷”为直接效应,紧缩的货币政策降低了银行信贷量。“货币政策→金融脱媒→银行信贷”为间接效应。目前直接效应影响更大,这与金融脱媒的发展程度有关。(2)“货币政策→金融脱媒→银行资产负债表渠道”链条的核心机制之一是“脱媒校正”效应,但在货币政策的冲击下,“脱媒校正”效应被抵消。(3)“货币政策→金融脱媒→企业资产负债表渠道”的链条下,金融脱媒并非通过“成本驱动”机制施加影响。(4)通过提高或者降低银行风险承担(按照信贷审批衡量的风险承担)并不能有效地缓解融资约束、刺激企业投资,解决问题的关键还是继续深化金融脱媒。(5)无论是金融脱媒变量还是广义的金融脱媒都无法影响银行的风险承担。(6)在“货币政策→金融脱媒→银行信贷渠道”的链条中,广义金融脱媒指标与基准回归的结果有差异主要由于影响机制不同。(7)从效果上看,货币政策的价格型工具与数量型工具效果类似,货币政策调控工具从数量型向价格型的转型成效较为明显。针对以上结论,本文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1.进一步深化结构性货币政策的实施。(1)除了考虑银行类别,还应考虑资本充足率水平低、资产流动性、负债结构,同时还应考虑银行通过调节资产负债结构弱化货币政策冲击的能力,基于此制定更精细的、差别化的货币政策,实现对重点领域(如民营、高科技、“三农”等领域)的定向释放,以达到货币政策预想的效果。(2)在货币政策调控的过程中,应综合应用数量型与价格型的调控工具,促进调控方式的转变。2.规范长效动态监管规则,引导金融脱媒整体布局。(1)虽然现阶段中国金融脱媒的发展还不足以弱化货币政策的冲击,但是金融脱媒已经开始对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水平低等特征的银行产生影响,“脱媒校正”效应也在发挥作用,因此,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当下金融脱媒的发展趋势,重视金融脱媒对货币政策调控层面以及微观主体层面的影响,提前作好布局,未雨绸缪,在关注微观主体异质性的同时,警惕金融市场的风险传染,规范金融脱媒的长效动态监管。(2)应注意到金融脱媒的积极作用,引导金融脱媒、货币政策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发挥好金融脱媒的优势。3.持续深化金融脱媒发展,缓解企业融资约束问题。(1)继续构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促进股票以及债券的发展,缓解企业融资约束。(2)继续发挥城商行组织机构扁平化、与客户关系密切、贷款标准比大型商业银行略低、主要服务于中小微企业的信贷的优势。同时,因地制宜地发展中小型金融机构体系,以达到更好地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疏通货币政策信贷渠道传导的目的。4.引导金融脱媒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对居民资产负债表的影响。(1)应继续关注房地产市场畸形发展对居民消费的收缩影响,坚持房地产调控、“房住不炒”,通过完善相关租房机制(如公租房等),缓解居民流动性约束。(2)应进一步深化金融脱媒,为居民企业投融资拓宽渠道,促进整个经济社会的长足发展。(3)关注融脱媒的发展带来的不确定性,对金融脱媒加以引导。5.优化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动态监管,重视银行的风险承担。(1)应及时关注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动态变化,更好地将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变动纳入到货币政策监管体系之中,防止资产负债表的过度扩张。(2)应进一步完善MPA考核标准,使之对冲击、风险的评估和预警更加有效,对未来金融脱媒可能带来的问题提前评估,让系统性风险更加可控。
二、浅谈消费信贷评估中个人资产负债表的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消费信贷评估中个人资产负债表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 |
1.1.2 金融与实体经济关系的重新审视 |
1.1.3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诉求 |
1.2 问题提出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主要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体育产业 |
2.1.2 高质量发展 |
2.1.3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
2.1.4 金融支持 |
2.2 文献综述 |
2.2.1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 |
2.2.2 新兴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 |
2.2.3 体育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 |
2.2.4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与金融支持的关系认识 |
2.2.5 文献述评 |
2.3 理论基础 |
2.3.1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
2.3.2 产业结构理论 |
2.3.3 产业融合理论 |
2.3.4 Schumpeter金融促进理论 |
2.3.5 金融结构理论 |
2.3.6 金融深化、金融约束与金融内生理论 |
2.3.7 系统理论与经济效率理论 |
第3章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现状与不足 |
3.1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现状 |
3.1.1 政府金融支持现状 |
3.1.2 信贷市场支持现状 |
3.1.3 债券市场支持现状 |
3.1.4 股票市场支持现状 |
3.1.5 风险投资支持现状 |
3.1.6 其他金融市场支持现状 |
3.2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不足 |
3.2.1 金融支持制度体系亟待完善,金融支持政策工具尚需补充 |
3.2.2 金融市场结构失衡问题凸显,直接融资渠道建设存在不足 |
3.2.3 风险资本经典功能发生偏离,资本投入可持续性有所欠缺 |
3.2.4 新兴金融工具利用不尽充分,体育金融复合人才供给不足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特征与机理 |
4.1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需求特征 |
4.1.1 “支柱地位”与扩张趋势: 亟需政策引导的规模化金融支持 |
4.1.2 丰富业态与结构演进: 亟需层次多元的系统化金融支持 |
4.1.3 投资风险与不确定性: 亟需风险偏好的针对性金融支持 |
4.1.4 消费升级与供需优化: 亟需科技赋能的普惠性金融支持 |
4.2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机理 |
4.2.1 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功能组成 |
4.2.2 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宏观金融支持效应分析——基于耦合协调视角 |
5.1 研究方案设计 |
5.2 研究方法选择 |
5.2.1 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复杂系统特征 |
5.2.2 耦合的应用 |
5.3 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机制 |
5.3.1 耦合机制的内涵 |
5.3.2 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机理 |
5.3.3 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机制 |
5.4 模型构建与数据处理 |
5.4.1 耦合测度模型 |
5.4.2 灰色关联模型 |
5.4.3 序参量体系与数据选取 |
5.4.4 熵值赋权处理 |
5.5 耦合协调效应分析 |
5.5.1 系统发展水平分析 |
5.5.2 耦合关联与耦合协调效应分析 |
5.5.3 基于剪刀差的进一步讨论 |
5.6 耦合协调效应的影响因素 |
5.6.1 影响因素识别 |
5.6.2 变量选取 |
5.6.3 影响因素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微观金融支持效率评价——以上市公司为例 |
6.1 研究方案设计 |
6.2 研究方法选择 |
6.2.1 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投入产出特征 |
6.2.2 方法思路与适用性 |
6.3 模型构建与数据处理 |
6.3.1 模型构建 |
6.3.2 样本选取 |
6.3.3 指标测算与数据处理 |
6.4 静态效率矩阵分析 |
6.4.1 综合金融效率分析 |
6.4.2 股权静态效率分析 |
6.4.3 债权静态效率分析 |
6.5 动态效率演变分析 |
6.5.1 金融效率的动态演变 |
6.5.2 股权效率的动态演变 |
6.5.3 债权效率的动态演变 |
6.6 效率收敛性分析 |
6.6.1 金融效率的收敛性分析 |
6.6.2 股权效率的收敛性分析 |
6.6.3 债权效率的收敛性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系统建模与仿真 |
7.1 研究方案设计 |
7.2 研究方法选择 |
7.2.1 系统动力学原理 |
7.2.2 系统动力学组成模块—基于Vensim实现 |
7.2.3 系统动力学特点及适用性 |
7.3 建模准备 |
7.3.1 模型构建原则 |
7.3.2 系统边界确定 |
7.3.3 模型基本假设 |
7.4 模型与变量关系构建 |
7.4.1 子系统组成及因果关系 |
7.4.2 总系统组成及因果关系 |
7.4.3 系统流图设计及主要变量 |
7.4.4 变量函数关系确定 |
7.5 模型检验 |
7.5.1 外观检验 |
7.5.2 运行检验 |
7.5.3 稳定性检验 |
7.5.4 历史检验 |
7.5.5 灵敏度检验 |
7.6 策略仿真分析 |
7.6.1 基础仿真结果 |
7.6.2 市场金融策略仿真 |
7.6.3 政府金融干预仿真 |
7.6.4 金融风险情景仿真 |
7.7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对策建议 |
8.3 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附件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我国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中小银行规模和度量状况的研究 |
1.3.2 关于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衍生的研究 |
1.3.3 关于银行业流动性风险法律监管实践的研究 |
1.3.4 关于中小银行流动性与法律监管政策的研究 |
1.3.5 关于危机后流动性风险法律监管改革的研究 |
1.4 研究框架与逻辑思路 |
1.5 研究方法 |
1.5.1 历史研究法 |
1.5.2 实证研究法 |
1.5.3 比较研究法 |
1.5.4 数据分析研究法 |
1.6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1.6.1 论文的创新之处 |
1.6.2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概述 |
2.1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的概念界定 |
2.1.1 中小银行及流动性风险内涵外延 |
2.1.2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的构成要素 |
2.1.3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外在表现 |
2.2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形成机理 |
2.2.1 存款挤兑与流动性短缺 |
2.2.2 违约冲击与流动性转移 |
2.2.3 同质资产与流动性危机 |
2.3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现实特征 |
2.3.1 同业业务压缩和资产回表加剧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 |
2.3.2 资管新规及系列文件放大了中小银行期限错配风险 |
2.3.3 金融创新和利率市场化举措加剧银行存款流失风险 |
2.4 小结 |
第3章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法律监管逻辑起点 |
3.1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法律监管的理论基础 |
3.1.1 成本收益理论 |
3.1.2 国家适度干预理论 |
3.1.3 金融监管辩证理论 |
3.2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市场失灵” |
3.2.1 市场不完全——资金流动性下降 |
3.2.2 竞争不充分——资产负债表衰退 |
3.2.3 信息不对称——金融危机的源泉 |
3.3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的“政府失灵” |
3.3.1 流动性风险金融监管权错位 |
3.3.2 风险监管指标设计的趋同化 |
3.3.3 对流动性分层现象关注不够 |
3.3.4 宏观审慎监管政策框架缺失 |
3.4 小结 |
第4章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法律监管实证研析 |
4.1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典型案例研判 |
4.1.1 包商银行破产案 |
4.1.2 锦州银行重组案 |
4.2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的诱致因素 |
4.2.1 宏观经济形势因素 |
4.2.2 公司治理体系因素 |
4.2.3 资产负债结构因素 |
4.2.4 其他风险转化因素 |
4.3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典型案例启示 |
4.3.1 建立回应银行差异化发展的流动性风险监管体系 |
4.3.2 全面应对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现实挑战 |
4.3.3 优化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和监管协调机制 |
4.4 小结 |
第5章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的法律制度检省 |
5.1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法律制度现状 |
5.1.1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法律的演进 |
5.1.2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的法律规范 |
5.1.3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的法律主体 |
5.2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法律制度缺陷 |
5.2.1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法律理念滞后 |
5.2.2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法律位阶较低 |
5.2.3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方式过于僵化 |
5.2.4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法律体系有待完善 |
5.3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法律制度缺陷的成因 |
5.3.1 中小银行资金来源的稳定性受到冲击 |
5.3.2 中小银行表外业务创新加剧期限错配 |
5.3.3 中小银行混业经营使系统性风险增大 |
5.3.4 影子银行不断削弱金融监管法律效力 |
5.4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法律制度的框架体系 |
5.4.1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法律制度的目标 |
5.4.2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法律制度的内容 |
5.4.3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法律制度的框架 |
5.5 小结 |
第6章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法律制度完善 |
6.1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理念的校正 |
6.1.1 确立适配性监管理念 |
6.1.2 确立穿透式监管理念 |
6.1.3 确立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并重的监管理念 |
6.2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方式的强化 |
6.2.1 强化迈向市场化的金融监管方式 |
6.2.2 强化单体性金融机构的监管方式 |
6.2.3 强化审慎性和连贯性的监管方式 |
6.3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体系的完善 |
6.3.1 重构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法律监管框架 |
6.3.2 重设具有创新性意识的适配性监管指标 |
6.3.3 重识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测预警机制 |
6.3.4 重置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应急管理措施 |
6.4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3)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对加拿大PPP模式的研究 |
1.2.2 国外对加拿大PPP模式的研究 |
1.3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结构安排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创新 |
1.4.2 研究不足 |
第2章 基础设施PPP模式及其理论基础 |
2.1 PPP模式一般性分析 |
2.1.1 PPP模式概念 |
2.1.2 PPP模式特征 |
2.1.3 PPP模式价值驱动因素 |
2.2 公共产品与基础设施相关理论 |
2.2.1 公共产品与准公共产品 |
2.2.2 基础设施性质与市场失灵 |
2.2.3 基础设施分类与PPP项目选择 |
2.3 PPP模式与公共管理相关理论 |
2.3.1 公共选择与政府失灵理论 |
2.3.2 新公共管理理论与PPP实践 |
2.3.3 公共事业民营化组织形式 |
2.4 PPP模式缔约机制相关理论 |
2.4.1 交易费用理论与PPP模式 |
2.4.2 产权理论与PPP模式 |
2.4.3 委托代理理论与PPP模式 |
第3章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发展动因及现状分析 |
3.1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需求角度动因 |
3.1.1 经济发展对基础设施需求 |
3.1.2 基础设施老化与投资缺口 |
3.2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供给角度动因 |
3.2.1 基础设施投资呈下降趋势 |
3.2.2 基础设施政府供给管理能力不足 |
3.2.3 基础设施战略与PPP政策导向 |
3.3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发展历程、现状与运作机制 |
3.3.1 基础设施PPP模式发展历程与特征 |
3.3.2 基础设施PPP模式发展现状与国际地位 |
3.3.3 基础设施PPP模式主要运作机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采购管理分析 |
4.1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采购管理框架与管理原则 |
4.1.1 PPP模式全流程采购框架 |
4.1.2 PPP模式采购管理原则 |
4.2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项目评估与采购决策体系 |
4.2.1 PPP全项目筛选及物有所值动态评估 |
4.2.2 PPP物有所值定性评估计分法 |
4.2.3 PPP物有所值定量评估方案 |
4.2.4 PPP物有所值创新因子与量化 |
4.3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项目采购管理的竞争性与效率性 |
4.3.1 PPP项目竞合对话的充分竞争性 |
4.3.2 PPP项目非招标提案的竞争性优化 |
4.3.3 PPP项目技术与财务评标的权衡 |
4.3.4 PPP项目采购时间与成本的效率性 |
4.4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项目采购主合同边界条件 |
4.4.1 PPP项目合同标准化 |
4.4.2 PPP项目合同绩效产出边界 |
4.4.3 PPP项目合同回报机制边界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投融资管理分析 |
5.1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投融资结构 |
5.1.1 PPP项目投融资一般性分析 |
5.1.2 加拿大PPP项目投融资结构 |
5.2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债券类融资构成及创新 |
5.2.1 PPP项目债券融资现状 |
5.2.2 PPP项目债券构成要素 |
5.2.3 绿色债券与PPP绿色项目协同创新 |
5.2.4 社会效益债券与公共服务融资创新 |
5.3 加拿大PPP项目政策性及商业银行金融支持与变革 |
5.3.1 加拿大基础设施银行对PPP政策性金融支持 |
5.3.2 省属金融管理局对基础设施建设支持 |
5.3.3 金融危机后商业银行PPP投融资变化与变革 |
5.4 加拿大养老金对基础设施及PPP项目投资与绩效 |
5.4.1 养老金资产配置与基础设施投资规模 |
5.4.2 养老金基础设施投资领域与风险偏好 |
5.4.3 养老金基础设施投资方式与投资业绩 |
5.5 加拿大PPP产业投资基金与基础设施基金作用与机制 |
5.5.1 PPP产业投资基金类型及主要作用 |
5.5.2 PPP产业投资基金运作机制 |
5.5.3 联邦基础设施基金运作机制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风险管理分析 |
6.1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风险特征及风险管理制度 |
6.1.1 基础设施PPP项目风险及特征 |
6.1.2 PPP模式风险管理原则与工具 |
6.1.3 PPP模式风险管理要素 |
6.2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风险管理核心内容与管理实践 |
6.2.1 PPP项目风险识别 |
6.2.2 PPP项目风险分配 |
6.2.3 PPP项目风险评估 |
6.2.4 PPP项目风险救济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监管保障分析 |
7.1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法律构成要素与制度框架 |
7.1.1 PPP模式法律构成要素 |
7.1.2 普通法系与大陆法系下PPP立法特征 |
7.1.3 联邦与省级PPP法律制度框架 |
7.2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专业机构与治理能力 |
7.2.1 PPP专业机构核心能力要素 |
7.2.2 联邦级PPP机构战略引导作用 |
7.2.3 省级PPP机构运营与执行能力 |
7.3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监管机制 |
7.3.1 PPP模式绩效监管 |
7.3.2 PPP模式财政监管 |
7.3.3 PPP模式审计监管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评价 |
8.1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效率评价 |
8.1.1 加拿大PPP项目交付效率分析 |
8.1.2 社会认可度与市场参与度分析 |
8.1.3 PPP模式经济系统性效益分析 |
8.2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面临挑战 |
8.2.1 加拿大市级PPP模式发展受到制约 |
8.2.2 弱化对长期私营资本的需求及其影响 |
8.2.3 部分地区或项目未能真正实现物有所值 |
8.3 本章小结 |
第9章 加拿大经验对我国基础设施PPP模式发展的启示 |
9.1 我国基础设施PPP模式发展历程与现状 |
9.1.1 我国基础设施PPP模式发展历程 |
9.1.2 我国基础设施PPP项目发展现状 |
9.2 我国基础实施PPP模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9.2.1 政府与社会资本PPP模式理念认识不清,双方合作地位不平等 |
9.2.2 PPP模式全生命周期监管、财政隐性风险、绩效管理存在不足 |
9.2.3 PPP项目融资属性欠缺,项目回报渠狭窄,存在短期投资倾向 |
9.3 加拿大经验对我国基础设施PPP模式发展的启示 |
9.3.1 协调财政与发改部门轴心作用,建立省和市级PPP专业团队 |
9.3.2 提升PPP项目全生命周期绩效、财政及审计综合治理能力 |
9.3.3 加强PPP项目规划与筛选,完善物有所值定性与定量分析 |
9.3.4 优化PPP项目风险分担、回报方式与激励机制 |
9.3.5 拓展PPP多元化投融资市场,逐步向项目融资模式转变 |
参考文献 |
附件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中国资产证券化产品比较研究 ——基于产品适用性、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文献综述 |
1.3.1 境外研究文献 |
1.3.2 国内研究文献 |
1.3.3 国内外研究文献述评 |
1.4 理论基础 |
1.4.1 适用性分析 |
1.4.2 “三性”原则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1.7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1.7.1 本文的创新之处 |
1.7.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资产证券化产品综述 |
2.1 资产证券化的概念和结构 |
2.1.1 资产证券化的概念 |
2.1.2 资产证券化的参与方 |
2.1.3 资产证券化产生的原因 |
2.1.4 资产证券化的基本结构 |
2.2 资产证券化产品及分类 |
2.2.1 国外关于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分类 |
2.2.2 中国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分析 |
2.2.3 中国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分类 |
2.3 中国资产证券化产品的现状及特点分析 |
2.3.1 发展现状 |
2.3.2 外部环境 |
2.3.3 存在的问题 |
2.3.4 特点分析 |
第三章 中国资产证券化产品适用性比较 |
3.1 各种(类)资产证券化产品适用性分析 |
3.1.1 各种(类)资产证券化发行量分析 |
3.1.2 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适用性分析 |
3.2 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的适用性比较 |
3.2.1 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适用性的评分依据 |
3.2.2 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适用性得分 |
3.3 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的适用性结论 |
3.3.1 高等程度适用性的资产证券化产品 |
3.3.2 中等程度适用性的资产证券化产品 |
3.3.3 低等程度适用性的资产证券化产品 |
第四章 中国资产证券化产品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比较 |
4.1 各种(类)资产证券化产品安全性比较 |
4.1.1 历史数据比较 |
4.1.2 变量选择及建立模型 |
4.1.3 验证模型 |
4.2 各种(类)资产证券化产品流动性比较 |
4.2.1 历史数据比较 |
4.2.2 变量选择及建立模型 |
4.2.3 验证模型 |
4.3 各种(类)资产证券化产品盈利性比较 |
4.3.1 历史数据比较 |
4.3.2 变量选择及建立模型 |
第五章 中国资产证券化产品发展方向和策略 |
5.1 “四性”综合评价体系(ASLP)的建立及运用 |
5.2 中国资产证券化产品发展方向 |
5.2.1 大力发展适用性强的资产证券化产品 |
5.2.2 适度发展适用性居中的资产证券化产品 |
5.2.3 谨慎发展适用性较差的资产证券化产品 |
5.3 中国资产证券化产品发展策略 |
5.3.1 不同类别的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发展策略 |
5.3.2 根据中国资产证券化的特点确定发展策略 |
第六章 重点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发展路径 |
6.1 汽车贷款资产证券化的发展路径 |
6.1.1 组建汽车贷款证券化的基础资产池 |
6.1.2 评级汽车贷款证券化的基础资产 |
6.1.3 规范汽车贷款证券的后期管理 |
6.2 房地产投资信托资产证券化(REITs)的发展路径 |
6.2.1 规范REITs的流程 |
6.2.2 完善REITs的信用增级分析 |
6.2.3 分析REITs评级的影响因素 |
6.2.4 明确REITs的发展方向 |
6.3 保障性住房资产证券化的发展路径 |
6.3.1 建立保障性住房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池 |
6.3.2 确定保障性住房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原则 |
6.3.3 合理设计保障性住房资产证券化方案 |
6.3.4 政策支持保障性住房资产证券化 |
6.3.5 规范保障性住房资产证券化的基本框架和流程 |
6.4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PPP)资产证券化的发展路径 |
6.4.1 明确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的程序 |
6.4.2 稳妥有序地发展PPP项目资产证券化 |
6.4.3 严格筛选PPP项目资产 |
6.4.4 采用主信托方式进行PPP项目资产证券化 |
6.4.5 完善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的相关法律、法规 |
第七章 结论 |
7.1 各种(类)资产证券化产品“四性”的比较 |
7.2 中国资产证券化产品发展方向和策略 |
7.3 衡量中国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标准、指标、依据、模型及评价体系 |
7.4 中国重点资产证券化产品发展的路径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5)JN银行A分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2 文献综述 |
2.1 关于小微信贷概念的研究 |
2.2 关于小微信贷风险识别的研究 |
2.3 关于小微信贷风险评估的研究 |
2.4 关于小微信贷风险防控的研究 |
2.5 文献综述评价 |
3 JN银行A分行小微信贷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
3.1 JN银行A分行小微信贷业务发展现状 |
3.1.1 JN银行A分行基本情况 |
3.1.2 小微信贷规模与结构 |
3.1.3 小微信贷资产质量 |
3.2 JN银行A分行小微信贷管理现状 |
3.2.1 小微信贷管理原则 |
3.2.2 小微信贷运行流程 |
3.3 JN银行A分行小微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
3.3.1 风险识别中存在的问题 |
3.3.2 风险评估中存在的问题 |
3.3.3 风险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
3.4 JN银行A分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原因分析 |
3.4.1 外部因素 |
3.4.2 内部因素 |
4 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识别 |
4.1 贷前调查风险识别 |
4.1.1 借款人外部风险识别 |
4.1.2 借款人内部风险因素 |
4.2 贷中审查风险因素 |
4.2.1 银企信息不对称 |
4.2.2 审查审批不客观 |
4.3 贷后管理风险因素 |
4.3.1 贷款资金挪用 |
4.3.2 贷后检查流于形式 |
5 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评估 |
5.1 贷前风险评估 |
5.1.1 严格遵守贷前调查5C原则 |
5.1.2 规范贷前调查流程 |
5.1.3 财务因素定性分析 |
5.1.4 非财务因素定量分析 |
5.2 贷中风险评估 |
5.2.1 注重信息交叉验证 |
5.2.2 注重财务信息分析 |
5.2.3 注重行业的特殊性质 |
5.3 贷后风险评估 |
5.3.1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
5.3.2 加强数据监测诊断分析 |
6 小微企业信贷风险防范 |
6.1 确立完善的贷前调查流程 |
6.1.1 审慎选择客户 |
6.1.2 认真调查客户 |
6.2 构建严格的贷款审查程序 |
6.2.1 严把授信准入关 |
6.2.2 加强内外部信息查询 |
6.2.3 加强财务报表真实性的审查 |
6.2.4 掌握企业真实的资金流向 |
6.2.5 关注企业主个人发家史 |
6.2.6 把握特殊抵质押物的风险 |
6.3 实施全面的贷后追踪检查 |
6.3.1 充分把握宏观经济走势,提高风险控制意识 |
6.3.2 建立高效的风险监控机制,健全风险预警机制 |
6.3.3 把控主要风险点,实现贷后精细化管理 |
6.3.4 完善贷后监控工具,提升贷款质量管控水平 |
6.4 建立健全授信管理制度 |
6.4.1 建设高素质信贷人才培养机制 |
6.4.2 建立业务退出机制 |
6.4.3 完善责任追究制度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JT银行NKU支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信贷风险管理理论基础 |
2.1 信贷风险的理论概述 |
2.1.1 信贷风险的概念和特点 |
2.1.2 信贷风险分类的诱发原因 |
2.1.3 信贷风险控制及信贷风险控制环节 |
2.2 信贷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 |
2.2.1 内部控制理论 |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3 全面风险控制理论 |
3 JT银行NKU支行信贷风险管理现状及问题 |
3.1 JT银行NKU支行概况 |
3.2 JT银行NKU支行信贷业务现状 |
3.3 JT银行NKU支行信贷风险管理现状依托的制度及方法 |
3.4 JT银行NKU支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
3.4.1 信贷风险管理的组织体系不够严密 |
3.4.2 信贷风险管理流程存在不足 |
3.4.3 风险管理客户信息披露审查不严谨 |
3.4.4 信贷风险预警机制不健全 |
3.4.5 信贷风险分析方法有缺陷 |
3.4.6 信贷风险补偿机制不健全 |
4 JT银行NKU支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的成因 |
4.1 外部因素 |
4.1.1 经济下行导致信贷资产质量下降 |
4.1.2 民间借贷逐利背后隐藏贷款违规使用风险 |
4.2 内部因素 |
4.2.1 风险承担主体不明确 |
4.2.2 缺乏风险信息共享平台 |
4.2.3 信贷风险内控机制不健全 |
4.2.4 内部评级起步太晚 |
5 JT银行NKU支行信贷风险管理体系的完善 |
5.1 信贷风险管理目标和原则 |
5.2 信贷风险管理的内容及流程 |
5.3 信贷风险的贷前评估机制 |
5.3.1 调整信贷资产结构,准确把握净稳定资金比 |
5.3.2 加强客户信息披露审查,全面把握客户情况 |
5.3.3 加强客户信贷风险预警机制 |
5.3.3.1 信贷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确立 |
5.3.3.2 信贷风险评级的方法 |
5.3.3.3 采用 RAROC 模型评价 JT 银行信贷风险管理 |
5.4 信贷风险的贷中控制机制 |
5.4.1 推进信贷结构调整,加大信贷资金监管 |
5.4.2 尝试多种担保途径 |
5.4.3 建立贷款独立尽职调查制度 |
5.4.4 构建问责审批制度 |
5.5 信贷风险的贷后补偿机制 |
5.5.1 完善自由资本金补充渠道 |
5.5.2 完善贷款呆账准备金的提取制度 |
6 JT银行NKU支行信贷风险管理的保障措施 |
6.1 加强组织领导 |
6.1.1 建立健全、稳定的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组织结构 |
6.1.2 创新消费信贷业务的组织管理结构 |
6.2 健全规章制度 |
6.2.1 风险客户名单制管理 |
6.2.2 风险客户集中摸排预警机制 |
6.3 强化员工队伍建设 |
6.3.1 营造信贷文化氛围,增强员工责任心 |
6.3.2 加强客户经理风险管理意识 |
6.3.3 充实信贷业务后台管理人员 |
7 结论和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论文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股市波动对银行稳定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引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3.1 股市波动 |
1.3.2 上市公司市场价值与市值 |
1.3.3 银行稳定 |
1.3.4 信贷渠道 |
1.3.5 股票质押渠道 |
1.3.6 价格泡沫渠道 |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1.5.3 可能的创新 |
2.文献综述 |
2.1 关于股市波动及其衡量方法的文献 |
2.1.1 波动率衡量股市波动 |
2.1.2 市值变化衡量股市波动 |
2.2 关于银行稳定的基础理论文献 |
2.2.1 银行稳定的内涵界定 |
2.2.2 银行稳定的界定方法 |
2.2.3 银行稳定的影响因素 |
2.3 股市波动与银行稳定的研究文献 |
2.3.1 基于企业角度 |
2.3.2 基于银行角度 |
2.3.3 其他研究角度 |
2.4 文献评述 |
2.4.1 股市波动的研究评述 |
2.4.2 银行稳定的研究评述 |
2.4.3 股价波动与银行稳定的研究评述 |
3.股市波动影响银行稳定的理论研究 |
3.1 引言 |
3.2 模型设定 |
3.2.1 代表性家庭 |
3.2.2 企业家 |
3.2.3 零售商 |
3.2.4 银行家 |
3.2.5 货币政策 |
3.2.6 市场出清条件 |
3.3 模型估计 |
3.3.1 数据选取与处理 |
3.3.2 参数校准 |
3.3.3 参数估计 |
3.4 方差分解和脉冲响应分析 |
3.4.1 方差分解 |
3.4.2 脉冲响应分析 |
3.5 小结 |
4.股市波动影响银行稳定的信贷渠道 |
4.1 引言 |
4.2 相关理论与具体机制分析 |
4.2.1 股市金融加速器理论 |
4.2.2 信贷渠道的具体机制 |
4.3 实证研究 |
4.3.1 模型设定 |
4.3.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4.3.3 稳健性检验 |
4.4 小结 |
5.股市波动影响银行稳定的股票质押渠道 |
5.1 引言 |
5.2 相关理论与具体机制分析 |
5.2.1 关于质押物价值的理论研究 |
5.2.2 股票质押渠道的具体机制 |
5.3 实证研究 |
5.3.1 研究设计 |
5.3.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4 小结 |
6.股市波动影响银行稳定的价格泡沫渠道 |
6.1 引言 |
6.2 理论与具体机制分析 |
6.2.1 股市泡沫影响银行稳定的理论研究 |
6.2.2 价格泡沫渠道的具体机制 |
6.3 实证研究 |
6.3.1 研究设计 |
6.3.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4 小结 |
7.主要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不足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稳定股市应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基础 |
7.2.2 完善银行信贷资金入市的规则与透明度 |
7.2.3 循序渐进推动我国资本市场改革 |
7.2.4 构建长效机制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 |
7.3 研究不足与改进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8)X银行对HY公司的贷款评估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银行贷款评估缺陷的研究 |
1.2.2 关于贷款评估指标的运用研究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二章 案例正文 |
2.1 X银行的贷款评估体系 |
2.1.1 X银行的对公信贷业务准入 |
2.1.2 X银行的贷款评估流程 |
2.2 X银行对HY公司的财务评估过程 |
2.2.1 HY公司经营及财务概况 |
2.2.2 对HY公司财务指标的评估 |
2.2.3 对HY公司现金流的评估 |
2.2.4 对HY公司重点财务报表科目的评估 |
2.2.5 信贷系统对HY公司的综合评级 |
2.2.6 对HY公司的现场走访及高管访谈 |
2.3 X银行对HY公司贷款评估结果 |
2.3.1 HY公司财务分析结论 |
2.3.2 HY公司贷款评估结论 |
2.3.3 HY公司信用风险暴露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案例分析 |
3.1 X银行信贷系统指标评估分析 |
3.1.1 财务指标设置方面 |
3.1.2 盈利能力指标评估方面 |
3.1.3 偿债能力指标评估方面 |
3.1.4 指标评估差错原因分析 |
3.2 X银行评审人员财务评估分析 |
3.2.1 现金流评估方面 |
3.2.2 重点科目勾稽方面 |
3.2.3 行业对比方面 |
3.2.4 财务评估差错原因分析 |
3.3 信贷系统评级分析 |
3.3.1 信贷系统评级结果方面 |
3.3.2 信贷系统评级差错原因分析 |
3.4 对评估过程的改进及其结果分析 |
3.4.1 评估过程的改进及对比 |
3.4.2 改进前后的评估结论对比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案例启示 |
4.1 数据处理方面 |
4.2 商业银行对企业进行财务指标评估方面 |
4.3 商业银行贷款评估流程方面 |
4.4 商业银行整体风险管理方面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HY公司财务报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贵州茅台估值 ——基于消费性需求和投资性需求视角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问题的提出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基本框架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基本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第三节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股票估值理论文献综述 |
一、基于现金流量的估值模型 |
二、基于收益的估值模型 |
三、基于资产的估值模型 |
四、相对估值理论 |
第二节 股票估值文献综述 |
一、基于现金流量的估值模型 |
二、基于收益的估值模型 |
三、基于资产的估值模型 |
四、相对估值理论 |
第三节 基本面因素对公司价值的影响 |
一、会计信息对公司价值的影响 |
二、公司治理因素对公司价值的影响 |
第四节 国内白酒行业上市公司估值的相关文献 |
一、高端白酒市场投资价值研究 |
二、政策因素对于白酒行业估值的影响 |
三、相对估值法对白酒行业估值 |
四、经济增加值估值法对白酒行业估值 |
五、现金流折现法对白酒行业估值 |
六、剩余收益估值法对白酒行业估值 |
第五节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白酒行业基本面分析 |
第一节 价值投资的代表—白酒行业 |
一、白酒行业超额收益明显 |
二、基本面是获取超额收益的来源 |
第二节 通过基本面分析白酒行业的供给需求模型 |
一、白酒行业需求端量价分析 |
二、白酒行业供给端相关政策、产能分析 |
三、白酒行业基本面分析结论 |
第三节 白酒投资分析框架探讨 |
一、宏观:经济景气度、货币政策影响白酒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 |
二、中观:厂商预收款等指标反映中端资金链情况 |
三、微观:贵州茅台双轮驱动战略推动龙头发展 |
四、近30年白酒历次调整期梳理 |
第四节 贵州茅台基本情况 |
一、公司简介 |
二、历史业绩回顾 |
三、贵州茅台公司的SWOT分析 |
第四章 贵州茅台公司财务状况分析 |
第一节 盈利能力分析 |
一、盈利能力纵向分析 |
二、盈利能力横向分析 |
第二节 营运能力分析 |
一、营运能力纵向分析 |
二、营运能力横向分析 |
第三节 偿债能力分析 |
一、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
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
第四节 成长能力分析 |
一、成长能力纵向分析 |
二、成长能力横向分析 |
第五节 结论 |
第五章 贵州茅台内在投资价值分析 |
第一节 财务报表预测建模 |
一、利润表预测 |
二、资产负债表预测 |
三、现金流量表预测 |
第二节 基于绝对估值法的分析—自由现金流折现模型 |
一、自由现金流模型 |
二、茅台高端白酒的现金流预测 |
三、茅台系列酒的现金流预测 |
四、折现率的估计 |
五、企业价值预测 |
六、敏感性分析 |
第三节 基于相对估值法的分析 |
第四节 对结果的讨论与评价 |
第六章 结论建议与研究不足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建议 |
第三节 本文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基于传统的估值模型,茅台高端白酒现金流测算表。 |
附录 B 乐观情况的估值模型,贵州茅台公司相关财务报表 |
附录 C 中性情况的估值模型,贵州茅台公司相关财务报表 |
附录 D 悲观情况的估值模型,贵州茅台公司相关财务报表 |
附录 E 茅台系列酒现金流测算表。 |
致谢 |
(10)金融脱媒视角下中国货币政策的信贷渠道传导效应研究 ——基于微观主体的经验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框架及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框架 |
1.2.3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货币政策传导的文献综述 |
2.1.1 货币政策的货币渠道传导文献综述 |
2.1.2 货币政策的信贷渠道传导文献综述 |
2.2 金融脱媒的文献综述 |
2.2.1 金融脱媒的含义 |
2.2.2 金融脱媒的成因 |
2.2.3 金融脱媒对货币政策传导影响的文献综述 |
2.3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金融脱媒下中国货币政策现状及金融脱媒指标的构建 |
3.1 金融脱媒下中国货币政策传导的现状 |
3.1.1 信贷渠道传导受阻是当前中国货币政策传导面临的主要问题 |
3.1.2 综合发挥“信贷、股权、债权”作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
3.1.3 资本市场的发展是金融脱媒的重要表现 |
3.1.4 金融脱媒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 |
3.1.5 金融脱媒的深化有助于疏通信贷渠道的传导 |
3.2 中国金融脱媒指标的构建及状态检验 |
3.2.1 金融脱媒概念的界定 |
3.2.2 金融脱媒测度方法的梳理 |
3.2.3 金融脱媒指数的构建 |
3.2.4 基于RDA与 MS-AR模型的金融脱媒指数状态转移识别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金融脱媒下银行信贷渠道传导效应研究 |
4.1 问题的提出 |
4.2 经典模型与文献回顾 |
4.2.1 银行信贷渠道传导的经典模型 |
4.2.2 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
4.3 研究设计 |
4.3.1 模型构建及数据来源 |
4.3.2 变量定义及说明 |
4.3.3 描述性统计 |
4.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4.4.1 基准回归 |
4.4.2 稳健性及内生性检验 |
4.4.3 非对称性研究 |
4.5 进一步研究:广义金融脱媒视角 |
4.6 机制研究 |
4.6.1 中介效应 |
4.6.2 风险承担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金融脱媒下银行资产负债表渠道传导效应研究 |
5.1 问题的提出 |
5.2 文献回顾与理论机理分析 |
5.2.1 文献回顾 |
5.2.2 理论机理分析 |
5.3 研究设计 |
5.3.1 模型构建与数据来源 |
5.3.2 变量定义及说明 |
5.3.3 描述性统计 |
5.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4.1 基准回归 |
5.4.2 稳健性检验 |
5.4.3 非对称性研究 |
5.4.4 进一步研究:表内外业务替代 |
5.5 机制研究:“脱媒校正”效应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金融脱媒下企业资产负债表渠道传导效应研究 |
6.1 问题的提出 |
6.2 文献回顾 |
6.3 模型推导与假设提出 |
6.4 研究设计 |
6.4.1 模型构建与数据来源 |
6.4.2 变量说明 |
6.4.3 描述性统计 |
6.5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5.1 基准回归 |
6.5.2 稳健性及内生性检验 |
6.5.3 非对称性研究 |
6.6 机制研究 |
6.6.1 成本驱动 |
6.6.2 贷款审批的风险承担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金融脱媒下居民资产负债渠道传导效应研究 |
7.1 问题的提出 |
7.2 文献回顾与理论机理分析 |
7.2.1 货币政策的居民资产负债表渠道传导的文献回顾 |
7.2.2 理论机理分析 |
7.3 研究设计 |
7.4 基于中介效应模型的居民资产负债表渠道的检验 |
7.4.1 货币政策对居民消费影响的直接与间接路径检验 |
7.4.2 房地产财富对居民消费影响的直接与间接路径检验 |
7.5 金融脱媒对居民资产负债表渠道影响研究 |
7.5.1 数据检验 |
7.5.2 SVAR模型下金融脱媒对居民资产负债表渠道影响研究 |
7.5.3 进一步研究 |
7.5.4 研究结果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及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1.1 基于微观主体的信贷渠道传导效果结论 |
8.1.2 金融脱媒对信贷渠道传导效果影响的结论 |
8.1.3 金融脱媒对信贷渠道传导效果影响的机制分析 |
8.2 政策建议 |
8.2.1 进一步深化结构性货币政策的实施 |
8.2.2 规范长效动态监管规则,引导金融脱媒整体布局 |
8.2.3 持续深化金融脱媒的发展,缓解企业融资约束问题 |
8.2.4 引导金融脱媒继续优化“房地产对居民资产负债表的影响” |
8.2.5 强化对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动态监管,重视银行的风险承担 |
8.3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浅谈消费信贷评估中个人资产负债表的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D]. 许嘉禾. 山东大学, 2021(11)
- [2]我国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法律制度研究[D]. 张凯. 辽宁大学, 2021(02)
- [3]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研究[D]. 刘琨. 吉林大学, 2021(12)
- [4]中国资产证券化产品比较研究 ——基于产品适用性、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对比[D]. 孙汉康. 河北大学, 2020(02)
- [5]JN银行A分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D]. 许蓓.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6]JT银行NKU支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 闫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7]股市波动对银行稳定的影响研究[D]. 徐铮. 西南财经大学, 2020(02)
- [8]X银行对HY公司的贷款评估案例研究[D]. 赵思云.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9]贵州茅台估值 ——基于消费性需求和投资性需求视角的案例研究[D]. 马楠.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
- [10]金融脱媒视角下中国货币政策的信贷渠道传导效应研究 ——基于微观主体的经验证据[D]. 张斯琪.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