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胜[1]2012年在《我国公务员收入分配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收入分配问题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2006年公务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开始启动,至今改革还在进行之中。这次改革,我国公务员收入分配问题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公务员的工资水平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发达国家在经济衰退时期,为了应对日益庞大的财政赤字,一是大量解雇政府工作人员,二是冻结或降低公务员的工资水平,因此公务员的工资水平的确定也是各国公务员工资管理中直接面对的问题。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发展,财政收入增加,为中国的个人收入分配改革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公务员作为政府工作人员,成为收入分配改革的直接受益者。目前关于公务员收入分配问题的研究集中在公务员工资制度、公务员工资水平的公平性、平衡比较原则实施和工资调查制度建立,关于公务员的工资水平如何确定的研究比较少。本文对我国公务员收入分配问题的研究是以公务员工资水平确定机制为对象,以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为基础,吸收国内外收入分配理论问题研究成果,坚持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收入分配实际,通过研究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理论的发展、中国收入分配体制变迁、中国现阶段收入分配状况,我国公务员收入分配制度的演进及影响,把我国公务员收入分配问题置于中国社会的收入分配中进行分析,总结中国社会收入分配的发展规律,指导我国公务员收入分配问题的研究,同时借鉴发达国家公务员工资管理的成熟经验,从而探寻我国公务员收入分配确定机制和发展规律。本文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通过搜集、阅读大量文献,归纳整理总结国内外有关公务员收入分配的研究成果,运用大量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使用经济学、统计学、数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试图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公务员收入分配模式。本文运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阐述的工资理论,根据劳动力要素和管理要素都是分配因素的理论,建立公务员工资公式,将劳动力要素和管理要素作为公务员工资公式构成的基本收入元素。劳动力要素的定价要保障公务员个人和家庭生活的正常生活消费,使公务员和全国人民一起过上比较体面的生活。将公务员对国家的贡献作为管理要素参与分配,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作为判断公务员管理绩效的指标,参考非农企业工资水平和物价水平确定公务员的工资水平,同时以行政管理费支出占财政收入的比重控制公务员工资总额。收入分配是一个系统工程,本文构建的工资水平确定模式希望能为公务员工资改革提供新思路,使我国公务员收入分配更符合中国的国情和分配实际,促进社会和谐和公务员工资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汪进[2]2013年在《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文中提出马克思的收入分配理论建立在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基础上,以劳动为核心,以按劳分配为基本内容,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了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人承认物质财富主要来源于劳动的思想。一方面揭示了劳动与物的共性,另一方面表明了劳动与物的区别,为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收入分配理论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理论基础。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劳动者则是其中的核心要素。在知识经济时代,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劳动的解放、保护已经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标志,成为世界公认的最宝贵、最核心和潜力最大的资源的一部分。从重视生产要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转向强调劳动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经济学领域划时代的进步,也是世界经济生产力要素重新布局的结果。在马克思收入分配思想的基础上,创立适合中国实际和需要的收入分配理论,顺乎历史发展潮流,合乎经济学发展的趋势,适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是一项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工作。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当前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坚持共同发展、共享成果,注重效率、维护公平,市场调节、政府调控,积极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要求,把调整收入分配结构与推动科学发展结合起来。把增收富民特别是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作为最紧迫任务,加快初次和再次分配制度改革,突出以增量改革带动存量调整,在共同富裕中促进社会和谐。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的来源和形成、前提、内涵,以及对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的评析,列宁对按劳分配的发展,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的实践中贯彻了按劳分配原则,毛泽东的按劳分配思想。第二部分:阐述了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历史演变。主要包括我国改革开放前收入分配制度的表现、特点和弊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变迁经历的阶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演进的特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的新格局。第叁部分:着重探讨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有关收入分配的理论创新。主要包括先富和共同富裕思想的提出,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社会主义分配新理论,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公平与效率的辩证统一论。第四部分:提出了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深化改革的几点建议。
赵万江[3]2002年在《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收入分配制度》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使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分配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意味着经济利益在不同主体之间的调整和重新分配。随着收入分配和财富占有制度改革,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打破了单一的格局,新的收入分配格局逐渐形成,利益群体正在发生变化。收入分配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生活中最敏感的问题之一。 经济利益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动力之一。收入分配实质上是经济利益的分配。本文将以经济利益为主线,以收入分配理论和收入分配政策的演变为辅线,研究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适应市场经济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制度,从理论上对我国收入分配政策和现实问题进行实事求是的考察和分析。 全文共分6章。 第一章论述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的收入分配理论的理论渊源、基本出发点以及未来社会的分配模式。重点阐述马克思恩格斯通过生产关系决定分配关系的理论,对未来社会的分配模式作出的科学设想,以及从理论和逻辑上的一致性出发,在落后的国家革命胜利后的社会主义社会初期,除按劳分配外,还将存在其它分配方式的设想。 第二章论述社会主义国家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的初期实践。主要论述前苏联和中国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对按劳分配理论的完善和发展,以及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考察改革开放以来,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收入分配理论和收入分配制度初步形成的历程。 第叁章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与按劳分配的关系。通过分析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论述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的必然性,以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的新内容、新特点。 第四章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生产要素分配以及与按劳分配的关系。通过分析资本主义收入分配理论和收入分配的源泉,阐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然性,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统一性和差异性,以及二者结合的主要形式。 第五章论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收入分配中关于剩余价值、私营企业主收入和剥削等几个现实问题。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剩余价值存在的必然性及其分配将越来越向有利于劳动者利益的方向发展的趋势,私营企业主的收入的构成和性质,以及剥削现象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存在的不可避免性。 第六章论述收入分配的差距问题以及效率和公平与社会主义本质的关系。通过分析现阶段收入分配的现状和差距扩大的原因,提出解决收入分配差距的对策,其中负所得税是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解决公平与效率矛盾的较好选择。着重论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和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
林霞[4]2012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社会再生产是由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环节构成的连续不断、循环往复的运动。社会再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但是不通过产品的交换和分配,消费需求是无法实现的。所以,由社会总产品形成的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就成为连接生产和消费的重要环节。在任何社会制度下,分配得当,就能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推动和促进生产的发展;分配不当,就会影响和阻碍生产的发展。这是一条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经济规律。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为依据,分析了我国传统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总结了分配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并以此为基础,结合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及实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内容进行了解读,对制度形成过程中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并对发展和完善这一制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改革开放前,我国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收入分配理论,借鉴苏联的传统分配方式,试图探索出符合中国国情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但是,由于没有按照经济规律办事,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造成了改革前叁十年经济的停滞不前甚至倒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在实践中对传统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创新,形成了现在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收入分配制度,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大幅提高了人们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优化了资源配置。但是,不足与问题也难以避免。理论上,如何突出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如何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等问题还有待解决。实践中,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贫富悬殊严重是当前收入分配领域最突出的问题。因此,针对目前我国收入分配领域在理论和实践中的问题,本文从理论探索和制度创新两方面对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本文认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就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按劳分配与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中国特色是相对于传统的苏联模式和西方资本主义而言的,它体现在叁个方面:一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二是符合中国国情,我国现阶段最大的国情就是已经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叁是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而具体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这一特色体现为:一是我国的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按劳分配,这是与传统按劳分配不一样的地方;二是我国的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按生产要素分配,是与按劳分配相结合的而且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这是与西方资本主义按生产要素分配不一样的地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在形成过程中有叁点经验:一是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二是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循序渐进的道路;叁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本文认为,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指导思想是发展生产力和实现最广大人们群众的利益。为此需要正确处理叁种关系:一是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二是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的关系;叁是经济发展与居民收入增长的关系。对于当前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本文认为,要从初次分配、再分配以及其他相关的制度与政策的创新入手,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具体制度体系。在初次分配领域,要健全国有企业资本收益制度:要完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要重视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尤其要加强和完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健全工资指导线制度,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在再分配领域,要通过合理的税收制度来调节高收入者的收入,通过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来为社会成员提供基本保障,帮助弱势群体,通过均等的公共服务为社会成员提供平等的增加收入的机会。除此之外,还需要其他相关改革的配套进行,以缓解当前收入分配领域差距过大的问题。
张娜娜[5]2017年在《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分配是人类享有社会发展成果的基本方式,而收入分配作为分配活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则是人类获取经济收益的基本方式,它不仅直接关系着个人物质利益的实现,是个人进行现实生产生活的直接物质保障,同时也是社会公平正义和发展进步的鲜明表征。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作为对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收入分配实践的意识反映和收入分配问题的理论回应,它的形成发展不仅描绘出了中国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实践的动态变革实况,而且还折射出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公平正义程度和进步状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收入分配思想巨幅篇章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思想财富。当前在综合经济实力大幅度提升,但收入分配不公特别是收入差距问题仍然较为突出的新的历史阶段,梳理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演变特征和经验,以期更好地展望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发展的趋势和走向,对合理控制收入差距、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分配正义、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是将马克思主义分配思想创造性地运用到中国具体分配实践中所形成的、符合中国经济发展要求的分配思想体系。厘清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发展脉络,需要追溯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思想渊源,准确把握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发展必须遵循的基本原理和价值目标,即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的分配思想。其一,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分配思想的形成来看,马克思恩格斯是在继承和发展空想社会主义者、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优秀思想成果基础上而构建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主要包括圣西门的按才能和贡献分配思想、傅立叶的“按比例分配”思想以及欧文的劳动券和按需分配思想,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主要包括威廉·配第、亚当·斯密以及大卫·李嘉图的分配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分配思想的直接和重要来源,同时,也为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思想资源。其二,在吸取空想社会主义者和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优秀思想成果前提下,马克思恩格斯创造性地论述了分配与生产的关系问题、收入分配与价值创造的关系问题,并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分配非正义问题的基础上,构想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实现个人消费品公平分配的原则,阐明了未来理想社会实现分配正义所追求的最终价值旨归即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分配思想为中国解决收入分配问题提供了科学指导,是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渊源和基础。其叁,前苏联作为将马克思主义付诸于实践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以列宁和斯大林为代表,他们在前苏联社会主义实践中所形成的分配思想首次对如何开展分配活动、以什么方式进行分配做了思想探索和创新,特别是列宁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对马克思恩格斯分配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为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留下可供借鉴的丰富经验和思想启发。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分配实践在主观思想认识中的动态反映,从思想主体来看,它既包含了领袖人物和高层决策者的重要思想探索,又包含了作为党的集体智慧结晶的各种党的历史文献起草者们的贡献,还包含了众多经济学者的理论研究成果。从发展演进来看,在理论与实践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具有不同的思想内容。全面梳理和把握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演变历程,核心就是要明晰不同历史时期和经济形势下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伴随着所有制结构和经济体制变革而不断自我革新、自我突破的发展脉络和图景。从整体来看,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大致经历了叁个发展阶段。第一是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奠基阶段。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起始至1978年党的十一届叁中全会前夕,这一时期,毛泽东、陈云、周恩来、李富春等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和以蒋学模、薛暮桥、恽希良、于光远、苏星、乌家培等为代表的着名经济学者,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实践中对按劳分配内涵、性质、具体实现形式的艰辛探索,奠定了中国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思想基调;第二是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突破阶段。从1978年十一届叁中全会到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前夕,这一时期,伴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共产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第叁代领导核心江泽民、时任党的总书记的胡锦涛等几代领导集体和以蔡继明、刘国光、李松龄、程恩富、刘润葵、周新城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顺应我国社会主义收入分配改革实践的客观要求,围绕分配方式、分配原则、分配目标等问题而进行的思想探究和思维调整,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实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全方位突破与发展。第叁是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深化阶段。从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至今,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的新一届领导集体提出了更加注重分配的公平正义性、继续健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制度、消除贫困和共享发展等一系列新主张和新理念,同时,理论界也就缩小收入差距、提高劳动报酬比重、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等问题展开了持续性的讨论。新时期关于分配问题所形成的这些新的思想认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思想成果,是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进一步深化和完善。梳理和描述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发展的历史轨迹,回溯和考察马克思主义分配思想中国化的历史进路,最终的落脚点或目的是为了对未来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发展趋势提出展望,以促进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向着更高理论层面升华。从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历经60多年发展历程,在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和经济学家们持续而深入的思想探讨与辨析中,已经在社会主义收入分配方式、分配原则和分配理念等方面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认知,而且在与实践掘进的辩证互动中也逐渐迸发出了巨大的物质能量,获得了收入分配机制完善、居民收入增加和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的实践印证。从实践到思想再到实践,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在向着更高阶段进发的过程中呈现出了主导性、包容性、实践性和渐进性的特征。同时,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从初步孕生到突破发展再到深化完善,不是主观随心所欲的结果,也不是杂乱无章的观点堆砌,而是有一定的内在演变逻辑,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始终以维护劳动者利益为主线、以市场经济客观规律为基本遵循、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最终诉求,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资料所有制相依托、相适应,是研究和探讨中国社会主义分配问题的内在规律,也是蕴藏在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演变背后的可供借鉴的历史经验。坚持马克思主义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分配的基本思想和基本原则,科学审视和遵循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发展的基本特征和历史经验,立足于客观现实,未来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要继续强调和深化劳动者的分配主体地位的思想主张、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思想主张、强化政府再分配职能和追求社会主义分配正义的思想主张。总结和归纳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发展特征和经验,明确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内在机理,从而更好地预测和展望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发展趋势,利于推动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实现更科学的发展。
王晓伟[6]2011年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收入分配理论在山东省的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收入分配问题既是经济理论研究中永恒主题,也是经济实践中的重大课题。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但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比较突出的是收入分配差距过大问题。如何使收入分配差距合理化,成为摆在党和国家的面前的一道难题。本文基于对山东省省情以及山东省统计年鉴的数据分析,着重从山东省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不同地市居民收入之间的差距、不同行业从业人员的收入差距、不同所有制企业职工收入差距四个方面来分析山东省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造成山东省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因素可以分为自然历史因素和政策体制因素,本文着重从政策体制因素,运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收入分配理论,结合山东省具体实际,提出了缩小山东省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的对策和建议。
熊玉先[7]2017年在《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研究》文中指出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是在批判继承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分配思想、叁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分配思想、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收入分配理论的基础上创立起来的,并以批判拉萨尔派“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的分配思想而达到成熟。首先,马克思批判继承了莫尔按需分配的平均分配思想;康帕内拉的按需分配思想;摩莱里平均分配的按需分配思想。其次,马克思批判继承圣西门按能力计报酬,按工效定能力的分配思想;傅立叶按比例分配的思想;欧文按劳取酬的思想。再次,马克思批判继承斯密“叁种收入决定价值”的理论;李嘉图劳动价值论和地租、工资、利润的理论;萨伊“叁位一体”公式,即资本—利润(企业主收入加上利息),土地—地租,劳动—工资,也就是所谓的“叁要素创造价值”的理论。最后,马克思批判了拉萨尔派劳动所得应该不折不扣地分配给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分配思想。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创立150多年来,受到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攻击和否定。比如庞巴维克和萨缪尔森等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都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理论和方法来批判和否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按劳分配理论,但都一直没有攻破。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是一种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理论,它在分配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面对百废待兴的旧中国,同时又在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包围下,我们不能借鉴其建设国家的有益经验。在这样的时代条件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共中央只有借鉴苏联建设国家的经验,中共中央实行了“一边倒”战略方针,向苏联“老大哥”学习,效仿了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单一的按劳分配制度。经过新中国成立初期对“叁大改造”的完成,我国开始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实行了社会主义制度,在收入分配领域实行了体现共产主义因素的供给制和体现按劳分配的货币工资制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实行这样的生产资料公有制、供给制和工资制,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在中国的实践中得到了进一步运用。但由于实行的是“纯而又纯”的公有制和“单一”的按劳分配制度,在实践中也暴露了像苏联一样的弊端,中央高度集权,地方缺乏自主权,经济效益低下,人民生活水平不高,国民收入分配领域导致严重的平均主义。这一结果的产生归根到底都是由于我们照抄照搬苏联模式而导致的。同时也是由于我们党对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的理解存在一些误解而导致的。在当时的生产力不发达的条件下,照抄照搬苏联模式和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结果只能导致一些与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不相符合的问题发生,比如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在计划经济时期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得不到彻底的贯彻,不能调动全国各族人民的劳动积极性,结果只能导致国民收入分配上“大锅饭”现象。党的十一届叁中全会之后,我国认真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不足。首先打破了计划经济时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以平均主义为特征的按劳分配制度,我国实行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从此,我国各方面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目前我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均国民收入已经超过8000多美元,属于中等收入偏上的国家。但也存在许多不足,比如由于我国允许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各种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并获得了相应的报酬。但是,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出现了“强资本,弱劳动”的现象,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所在比重偏低,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的比重偏低,出现了“国富民穷”的社会现象,因而导致了高低收入阶层分化严重的现象。同时,城乡收入差距、地区收入差距、行业收入差距以及社会个人收入差距问题也不断拉大,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将会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在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但也出现一些曲折。在这样的背景下,我选择了“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研究”作为博士论文选题,以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的基本内涵、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的基本依据、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的演变历程、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的经验与启示为主要内容进行研究。现对本论文的研究框架作简单的介绍:1.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研究,需要了解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的基本内涵。它是研究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的理论基础。本论文认为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的基本内涵主要表现在马克思的经典文献中,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生产方式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第二,先于生产的“生产条件的分配”。第叁,生产决定分配,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生产关系决定分配关系。分配对生产具有一定的反作用。第四,它以科学的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劳动价值论是价值分配的理论基础,剩余价值的分配必须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第五,按劳分配的对象并不是全部社会产品,而是扣除了补偿基金、积累基金、公共消费基金、后备基金或保险基金、与生产无关的一般管理费用以及救济基金之后的“剩余产品”。第六,共产主义的按需分配制度是最公平的分配制度;第七,“以人为本”是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的核心。2.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研究,需要了解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的基本依据。本论文认为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的基本依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苏联模式存在一些弊端。这些弊端主要表现在一是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缺乏灵活性;二是产业发展比例失衡导致国民经济格局不合理;叁是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不高,劳动者的主人翁精神得不到充分发挥;四是分配权高度集中阻碍了劳动者参与分配的权利;五是按劳分配在实践中不能反映“按劳分配”的客观要求;六是长期忽视市场机制的作用,分配上导致严重的平均主义。第二,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存在一些弊端。这些弊端主要表现在一是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导致生产效率低下;二是单一的行政性资源配置方式效率低下;叁是单一的指令性计划导致产品供需脱节;四是劳动者工资水平很低;五是工资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六是政府高度集中,在工资管理体制上统得太死,管得太死。第叁,西方主流经济学价值观的影响。比如要素价值论、创新价值论以及按要素分配的影响。第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比如按劳分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是唯一的分配方式;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行客观要求按劳分配实现形式多样化;按劳分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通过商品货币形式来表现。我们只有把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的基本依据研究清楚,才能更好地推进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3.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研究,需要把握好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的演变历程。本论文认为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的演变历程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计划经济时期按劳分配制度的探索。主要表现在一是供给制与工资制相结合分配制度的确立与实施;二是国民经济调整对按劳分配制度的恢复;叁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按劳分配制度遭受的挫折。第二,经济体制转型时期打破平均主义的收入分配制度。主要表现在一是改革开放初期“部分先富”思想的确立;二是推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叁是深化城市国有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改革;四是确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分配原则。第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制度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按劳分配为主体,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二是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叁是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四是确立“精准扶贫”战略思想,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我们只有把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的演变历程研究清楚,才能更好地推进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4.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研究,需要我们解决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论文认为,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需要解决的理论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劳动价值论与按劳分配之间的关系问题;二是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之间的关系问题。叁是按劳分配与公平和效率之间的关系问题。第二,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初次分配领域出现“强资本弱劳动”问题;二是政府再分配调节力度不够,社会保障水平偏低问题;叁是收入差距依然较大问题。本论文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从以下叁个方面着手:一是坚持劳动价值论,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二是坚持社会总产品分配原理,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叁是增加社会保障基金,提高丧失劳动能力者和低收入者的收入。本论文认为这些问题是否得到解决,将会影响到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顺利推进。5.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研究,需要我们总结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的经验和启示。本论文认为,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的经验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主体地位。主要表现在一是劳动价值论是价值分配的理论基础;二是劳动价值论认识的深化有助于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叁是劳动价值论能提供一些解决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存在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第二,坚持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的主体地位。主要表现在一是坚持马克思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二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社会总产品分配的理论,处理好积累与消费的关系;叁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财富源泉的思想,大力发展生产力;第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理论。主要表现在一是坚持“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二是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叁是必须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四是坚持对外开放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第四,坚持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理念。主要表现在一是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二是坚持“经济新常态”和社会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理念;叁是坚持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辩证统一理念。第五,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战略理论。主要表现在一是坚持新型工业化和新型信息化战略;二是坚持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叁是坚持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战略;四是坚持虚拟经济与金融改革的发展战略;五是坚持“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为代表的对外开放战略。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的启示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第一,坚持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第二,坚持以“四个全面”为引领;第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反对私有化;第四,坚持“以人为本”,反对“以资本为主”;第五,坚持以劳动为基础,反对金钱拜物教;本论文认为,只有总结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的经验与启示,才能为不断推进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指明正确方向。本论文研究最终得出的结论:由于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社会生产力,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和发展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不能用僵化的、静止的和片面的观点来理解和发展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同时,我们也不要好高骛远,脱离实际来发展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否则就只能在实践中导致失败。比如斯大林时期和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在不具备马克思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下,照抄照搬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那只能在实践中导致失败。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施了与计划经济时期不同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即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虽然解放了社会生产力,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突飞猛进,国民收入相对过去大大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提升,但也存在居民之间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这是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的过程中没有真正贯彻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而导致的,即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我们偏重资本而轻视劳动而导致的。同时也是由于我们在国民收入再分配中,政府的社会保障、财政转移支付以及税收不到位而导致的。所以,我们无论如何都要坚持马克思的收入分配理论,特别是坚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与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不动摇,要用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来指导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才能形成一个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否则,只能导致“强资本弱劳动”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居民之间收入差距只能越来越大。
彭升[8]2010年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分配公平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分配公平对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经济制度的国家,具有不同的内涵。世界上没有一个通用的分配公平模式,人类对分配公平的追求却一刻也没有停止过。中国共产党以追求公平而建国,从新中国建立一直到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虽然我们提倡的是按劳分配,但在实践中占统治地位的却是以各种平均主义为特征的分配公平。这种分配的结果,抑制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损害了社会生产效率,导致了社会的普遍贫穷。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放弃了这种分配方式,实行以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方式,虽极大地调动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随之而来的是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拉大。于是,许多学者开始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差距状况进行具体研究,并为解决我国收入分配差距实现分配公平做出了很多贡献。不可否认,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对我国分配公平问题的研究还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有鉴于此,本文尝试就我国分配公平问题从多学科、多角度、多层面进行研究,希望能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分配公平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借鉴。全文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主要概括选题研究的意义与现状,研究的路径与方法,研究的创新与不足。第二章主要论述了和谐社会分配公平的理论基础。阐释了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分配公平理论;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分配公平理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论述了我党叁代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分配公平思想。第叁章主要论述了和谐社会分配公平的现实依据。实行分配公平,既是人类的追求,也是现实发展的结果。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水平低导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劳动力剩余严重、国民文化素质水平偏低是实行分配公平的基本国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行业之间日益拉大的分配差距,由分配差距产生的各种消极效应是实行分配公平的现实选择。第四章主要论述和谐社会分配公平的遵循原则。实行分配公平离不开原则的指导,只有在正确的原则指导下,才能真正实现分配公平。一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分配公平的指导原则;二是要继续坚持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原则;叁是要坚持共同富裕的原则;四是要坚持公平与效率辩证统一的原则。第五章主要论述和谐社会分配公平的政策选择。要解决分配公平问题,必须立足于长远和未来。从分配公平的角度,一是加强调控的政策选择,做到调控高收入群体,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二是西部大开发的政策选择,从加大扶贫工作力度、加快西部教育发展、完善西部社会保障叁个方面入手;叁是建设新农村的政策选择,应赋予农民真正的国民待遇、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四是促进就业的政策选择,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健全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完善群众就业援助制度、做好大学生的就业工作。第六章主要论述和谐社会分配公平的制度安排。一是要完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二是要完善社会主义保障制度;叁是要完善初次分配公平制度;四是要完善再分配的公平制度;五是要完善第叁次分配制度;六是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刘宁静[9]2012年在《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研究》文中指出收入分配问题是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资产阶级经济学共同关注的问题之一,然而两者在这一问题上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却根本不同。本文从历史发展的角度,首先回顾了马克思主义以前的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以及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收入分配理论,指出了它们的局限和弊端。在此基础上,着重探讨马克思主义关于收入分配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关于分配问题的一般原理,以及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收入分配和社会主义收入分配问题的原理,尤其是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理论内涵及其发展路径,并对我国当前的收入分配改革提出某些对策建议和见解。马克思之前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关于收入分配的理论,是建立在私有制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其核心是资产阶级的财产权利和产权观。无论是古典经济学派还是庸俗经济学派,他们的收入分配理论都没有超出上述资产阶级狭隘眼界的局限。区别仅在于:前者更多地强调了劳动在财富及价值形成中的作用,并且自觉或者不自觉地暴露出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生产关系和分配关系中的对立和矛盾;后者则或者极力为资本主义的收入分配关系辩护,或者试图把收入分配关系看作是可以脱离生产关系而独立的,并且从而试图通过调节不同阶级的收入分配关系,以维护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小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和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收入分配理论的共同特点是,他们都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和收入分配关系。但前者实际上是主张倒退到资本主义以前的小生产者的生产方式;后者的主张,则具有空想的性质。这说明: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所有经济学家,他们的收入分配理论,都是建立在资产阶级的唯心主义的历史观之上的。只有马克思主义及其经济学,才是惟一能够科学地解释各种收入分配问题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的收入分配理论是建立在在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社会中的生产、消费、分配和交换都是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它们构成同一个有机体内部的不同环节,它们的差别仅是这个统一的社会生产过程内部的差别。分配关系只是生产关系的一个侧面或背面。是生产关系决定分配关系,而不是相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建立在劳动力成为商品和剩余价值生产成为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的基础之上的。马克思通过亲身参加革命实践和深入的科学研究,发现了剩余价值生产的秘密,从而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动的规律,以及资本主义社会中各种收入及其来源的实质。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分析和批判的基础上,以及在对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工人运动中的各种机会主义思潮的收入分配理论的批判过程中,马克思和恩格斯还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两个不同发展阶段上的收入分配问题,作了原则性的说明。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收入分配问题的论述,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原理。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人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收入分配理论。以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人民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收入分配理论。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的又一伟大成果。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收入分配原理,对于正确认识和解决当前我国社会的收入分配问题,以及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繁荣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学说,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分配关系是在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初步建立起来的。我国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和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分配体制,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发挥了不可磨灭的历史作用,显示了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巨大的优越性。但是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原有的经济体制和分配体制也暴露出了不少弊端,妨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更好地发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确立了以公有制为基础、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在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收入分配领域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科学认识和正确处理我国收入分配关系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成为当前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此,本文通过对于收入分配理论的梳理研究,从而对于当前我国缩小收入差距、统筹推进收入分配关系调整,以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胡悠扬[10]2017年在《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实践研究》文中提出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也是改善民生与实现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的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其分配不公的问题日渐显现,严重影响到了我国政治的稳定且威胁到我们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已是一个全球性现象和挑战。分配差距的拉大现象和越来越多的人没有在全球化当中受益导致了全球的政治动荡,英国脱离欧盟、美国的保护主义抬头等问题,就是其分配不公所带来的不满结果。收入分配一直以来是广大民众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也是我们的政府一直高度重视且需着力解决的突出问题。我们的总理李克强在今年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2016年,我国居民人均的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了 6.3%,农村的贫困人口减少了 1240万,城乡的居民生活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在经济的下行压力持续存在形势下,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弥足珍贵。尽管此有助于缓解居民的收入差距,但是由于地域、职业、机会、能力等微观的因素及分配制度、经济发展等宏观因素影响,我国的收入差距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保护合法的收入,调节过高的收入,清理规范隐性的收入,取缔非法的收入,增加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扩大其中等收入者的比重,努力缩小城乡的、区域的、行业的收入分配差距,逐渐形成橄榄型的分配格局。改革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建立其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这对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及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第二部分概述了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基本的内涵,首先是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的来源和形成、前提、内涵和他的按劳分配理论,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社会分配理论的产生;其次梳理了列宁、斯大林和前苏联及东欧国家的经济学家在前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中获得实践的基础上发展了马克思的分配理论。第叁部分是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收入分配理论的发展及实践做出梳理。第四部分是对我国当前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找出引起这些收入分配差距的原因。第五部分是改革发展我国收入分配的研究对策,在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的指导下,在分析我国收入分配现状和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发展和完善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指导思想和一些具体措施。
参考文献:
[1]. 我国公务员收入分配问题研究[D]. 林胜. 福建师范大学. 2012
[2]. 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D]. 汪进. 扬州大学. 2013
[3]. 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收入分配制度[D]. 赵万江.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2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研究[D]. 林霞. 南京师范大学. 2012
[5]. 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发展研究[D]. 张娜娜. 兰州大学. 2017
[6].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收入分配理论在山东省的实践[D]. 王晓伟. 苏州大学. 2011
[7]. 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研究[D]. 熊玉先. 中央财经大学. 2017
[8]. 构建和谐社会的分配公平问题研究[D]. 彭升. 中南大学. 2010
[9]. 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研究[D]. 刘宁静. 河南大学. 2012
[10]. 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实践研究[D]. 胡悠扬. 西北民族大学. 2017
标签:经济体制改革论文; 收入分配论文; 按劳分配论文;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文; 按生产要素分配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论文; 社会公平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社会主义制度论文; 制度理论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 公平原则论文; 经济学论文; 初次分配论文; 经济论文; 劳动价值论论文; 收入差距论文; 单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