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琼
(宁南县人民医院;四川宁南615400)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10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血浆血脑钠肽(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心力衰竭的患者,加强心理护理,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关键词】心力衰竭;心理护理;心功能
慢性心衰是指多种因素导致心脏舒缩功能障碍,引起心功能不全的一种临床综合征[1]。据报道心衰患者的住院率大概占同期心血管病变患者总人数的20%,且病死率可高达40%。老年心衰患者可因生理机能衰退、器官老化、病程长等原因,引起抑郁、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2]。本院对于心衰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取得了不错的进展,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10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分为两组,各55例。观察组:男性35例,女性20例;年龄46~75岁,平均(63.22±2.04)岁。患病时间平均(3.06±0.14)年。心功能III级34例,IV级21例。对照组:男性37例,女性18例;年龄48~75岁,平均(63.19±2.08)岁。患病时间平均(3.09±0.10)年。心功能III级32例,IV级2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具体如下:(1)休息和活动:对于心功能III级、IV级的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日常生活由护士协助,做好皮肤护理,避免压疮,活动肢体,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当患者的心功能有所改善时,可适当的进行体育运动。(2)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脉搏、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神志、尿量等,对于血氧饱和度降低、呼吸困难的患者,可采取低流量吸氧,并及时排痰。(3)饮食护理:指导患者进食清淡、易消化、低盐、低脂、低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的食物,限制水和钠盐的摄入。(4)用药指导:使用利尿剂,应定时监测血气分析,观察有无电解质变化,并对症处理。 使用洋地黄类药物,应根据医嘱准确用药,且在给药前监测脉搏,当患者节律不齐或者脉搏<60次/min,立刻暂停给药。给药后观察患者有无洋地黄中毒症状,对症处理。对于使用血管扩张剂的患者,在用药前测量患者的心率和血压,合理调整滴速。
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具体如下:(1)入院评估:护士在患者入院后,根据患者的病情、文化层次、性格、年龄等情况,综合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2)认知干预:护士应加强和患者的沟通,并选择恰当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引导和健康宣教,给其讲解心衰的病因、诱因、进展和治疗等,增强患者对于疾病的正确认知。(3)行为认知:纠正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指导患者放松训练、深呼吸,规律生活作息,适当运动,增强抵抗力,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激动。(4)社会支持:鼓励家属关心患者,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减少对于病情的忧虑和关注,缓解不良情绪,积极接受治疗。
(1) 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浆血脑钠肽(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
(2)显效:在治疗和干预后,患者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消失,心功能可达到I级;有效:经过治疗和干预后,患者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明显改善,心功能有所改善,但未达到I级;无效:患者未达到上述治疗标准。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20.0处理。计量资料以( )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差异性。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观察组BNP、LVEF等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内容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 )
P值
3讨论
心衰属于各类心脏病发展的终末阶段,多见于中老年人,在严重心律失常、感染、心脏负荷加大、过度体力活动等诱因下发病或加重[3]。老年心衰患者病程长、病情反复、需长期住院等,患者多存在较重的心理负担,且可借助一定的生物学机制对个体的生理平衡造成一定的影响[4]。随着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临床已经逐渐重视心理因素对于疾病发展和转归的影响,心理护理属于现代护理模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可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间接促进疾病的转归[5]。
干预后观察组血浆血脑钠肽(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LVEF属于评价患者心功能的重要指标,BNP属于一类由心脏所分泌的循环激素,当患者的心功能状况不佳时,患者血浆内BNP浓度可有所升高。经过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其BNP和LVEF改善效果更优于对照组。经笔者分析认为:加强心理护理,可疏通患者的不良情绪,使机体内儿茶酚胺的释放减少,降低交感神经张力,使血小板激活减少,达到改善心功能的效果。当心功能有所改善,配合有效的行为干预、认知干预等,可使患者以最佳状态配合治疗,进一步促进心功能改善。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 对于心力衰竭的患者,加强心理护理,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参考文献】
[1]董慧.心理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改善效果观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16):148-149.
[2]余成星.浅析心理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改善作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30):44.
[3]朱国华.心理护理对改善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效果观察[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7(07):83-84.
[4]李素琴.心理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改善作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17):195.
[5]王睿.心理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改善效果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34):258-259.
论文作者:陈春琼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9
标签:患者论文; 功能论文; 心力衰竭论文; 心理论文; 心衰论文; 两组论文; 对照组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