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寿县洋淘湖镇卫生院 湖南汉寿 415904
摘要:目的:探讨酮替芬对哮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6 年 10月~2017 年 10 月哮喘患者 120 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60 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沙丁胺醇胶囊口服治疗,对观察组患者给予酮替芬片口服治疗。以治疗总有效率、峰值呼气流速值变化情况为为观察指标,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5.00%,且观察组的 PEF 值明显高于对照组,显著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沙丁胺醇胶囊和酮替芬片口服治疗,均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但酮替芬治疗更加,所以哮喘患者应进行酮替芬片治疗。
关键词:酮替芬;治疗哮喘;临床效果
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内科疾病,具有病发率高和难治愈等特点,哮喘疾病严重时还伴有肺炎、肺气肿等疾病,不仅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还降低了患者的健康水平,严重者还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近年来的哮喘疾病发生率呈逐年上涨的趋势,并且发病的年龄也越来越年轻化,其原因包括环境污染严重、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等,所以提高哮喘治疗效果迫在眉急,而酮替芬则是治疗哮喘的有效方法[1]。对此,本文作者以自己所在医院的 120 例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酮替芬对哮喘患者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 2016 年 10 月~2017 年 10 月哮喘患者 120 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60 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哮喘疾病诊断标准。120 例患者中包括 72例男性和 48 例女;年龄为 20~65 岁,平均年龄为(31.2±4.1)岁;病程为 4个月~25 年,平均病程为(5.1±1.8)年;哮喘程度:轻度哮喘 50 例,中度哮喘 39 例,中度哮喘 31 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 P>0.05。
1.2 临床病例选择标准
(1)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检查结果均符合哮喘疾病的诊断标准;(2)两组患者均无其他严重的器官病变或内科疾病,均无严重的并发症;(3)两组患者均无治疗禁忌症或相关药物过敏史;(4)两组患者均无严重的认知交流障碍,自愿参与本研究。
1.3 资料方法
两组患者在进行针对性治疗前需要给予常规治疗,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对性药物治疗,具体如下:
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沙丁胺醇胶囊口服治疗,治疗时所使用的药物剂量标准为 2-4mg/次,2 次/d;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酮替芬片口服治疗,治疗时所使用的药物剂量标准为 1-3mg/次,2 次/d。
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针对性药物治疗时,都需要进行三个疗程治疗,30d 为一疗程,三疗程则需要 3 个月。治疗过程中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则需要调整用药剂量[2]。
1.4 评价标准
1.4.1 治疗效果
①显效:哮喘症状完全消失且肺功能恢复;②有效:哮喘症状得到有效改善且肺功能一定程度恢复;③无效:哮喘症状完全没有消失,甚至出现恶化,治疗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3]。
1.4.2 呼气峰值流速(PEF 值)
峰值呼气流速(PEF),通过袖珍式峰速仪来测定,有助于诊断和评估哮喘。
PEF 又称呼气流量峰值,是指用力肺活量测定过程中,呼气流量最快时的瞬间流速,PEF 值越高则支气管畅通性越好,通过情况下不能<20%,所以越高越好。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9.0 软件统计分析料数据,采用 x2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t 检验计量资料,用“%”和“”表示,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则用 P<0.05。
2 结果
2.1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结果详见表 1,
2.2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 PEF 值比较
入院时,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 PEF 值比较,具有可比性,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一个疗程、两个疗程和三个疗程后,两组患者的 PEF 值均高于入院时的 PEF 值,但观察组改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3 讨论
哮喘在临床上被公认为是一种炎症性疾病,哮喘病发时通常都伴有不同程度的胸闷、咳嗽、气促和喘息等临床症状,尤其是在急性发作期哮喘,这些症状极为明显,严重者还会导致患者呼吸困难等问题发生,影响患者健康生活。另外,根据哮喘疾病发作程度可分为危重哮喘、重度哮喘、中度哮喘和轻度哮喘四种,每一种程度的哮喘都对患者健康及生活带来不利影响[4]。
沙丁胺醇胶囊和酮替芬片是两种有效的哮喘治疗药物,但酮替芬片治疗效果更加,更适合应用到哮喘治疗中。酮替芬药物作为一种抑制机体过敏作用释放的H 受体阻断物,能够保护人体中的嗜碱细胞、细胞膜、肥大细胞,增强人体细胞抵抗力,防止人体机能受到损伤[5]。而且酮替芬的治疗安全性高,不易诱发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不易对患者的其他器官造成严重损害。
本研究对 120 例哮喘患者进行了不同方法治疗实验,对照组采用沙丁胺醇胶囊口服治疗;将另外 60 例哮喘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酮替芬片口服治疗。治疗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和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 96.67%和 85.00%,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间的比较具有可比性,并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酮替芬的哮喘治疗效果优于沙丁胺醇胶囊。
综上所述,哮喘患者在进行酮替芬治疗前需要先对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然后在此基础上给予酮替芬片口服治疗,此外还可以进行沙丁胺醇胶囊口服治疗,虽然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都很好,都没有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但相比之下酮替芬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并且在一个疗程后、两个疗程后和三个疗程后的 PEF 值均高于和沙丁胺醇胶囊治疗,所以在相同条件下选择酮替芬片治疗哮喘患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宋新涛. 酮替芬应用于哮喘治疗的临床体会[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54):76.
[2]蒲海翔,何文,李颖仪. 酮替芬在哮喘治疗应用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 北方药学,2017,14(07):62-63.
[3]张 玉 慧 . 酮 替 芬 在 哮 喘 治 疗 中 的 应 用 效 果 观 察 [J]. 河 南 医 学 研究,2017,26(06):1068-1069.
[4]刘贵红. 酮替芬应用哮喘治疗的临床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84):171.
[5]吴玉强,耿士威. 酮替芬治疗哮喘临床效果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81):96+98.
[6]冯 炳 忠 . 酮 替 芬 应 用 于 哮 喘 治 疗 的 临 床 效 果 观 察 [J]. 当 代 医学,2010,16(21):2-3.
论文作者:牟景辉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
标签:哮喘论文; 患者论文; 对照组论文; 疗程论文; 治疗效果论文; 胶囊论文; 两组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