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学数学教师教学思维模式初探_数学论文

我国中小学数学教师教学思维模式初探_数学论文

当前我国中小学数学教师教学思维模式初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小学论文,当前我国论文,思维模式论文,数学教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数学教学思维模式

在一定的文化及社会背景下,由数学教学观念、知识和技能综合形成的一种思维方式,就数学教学的思维模式而言,这是对数学教师关于数学教学中种种问题的看法和态度的一种概括,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

(1)对数学、数学问题、数学解题的看法和态度。这涉及到他的数学观、数学哲学和方法论;他对数学、数学研究是否热爱;他的解题的“胃口”如何;他怎样看待“解题过程”及其教育训练价值等等。从而,还有对数学的真理性和功能(仅仅是工具学科,还是既为工具,又为文化)的认识。

认识不仅直接决定他们对数学的态度,而且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的教学方式。一项著名研究结果表明:教师的专业数学思想的形成与他们表达数学内容的典型方式存在着一致性,这有力地说明了教师的数学观、数学信仰和爱好,确实影响着他们的教学活动。

为什么给学生一碗水,只有一碗水(甚至有一缸水)不够?为什么“中学毕业教中学”,“师范毕业教小学”常常显出尴尬窘迫?而国家教育部又何以要启动一项“高学历工程”?这显然不是“高等数学在中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用”和什么“高观点下的初等数学”这么单纯的问题,由上述引文看来确是别有深意。

(2)对数学教学的看法和态度,如怎样认识“数学教学的目标”?怎样理解“数学教学过程”?学生学习的实质是什么?在教学中能否贯彻“二主方针”?自己的教学方法是什么样的?都反映他的思维模式。

(3)对数学教学改革中种种问题的看法和态度。比如,他怎样对待“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中的种种议论?怎样看待数学教研、教改?怎样看待各种数学教育实验?是否积极参与?怎样认识关于“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课堂讨论”“开放式教学”几种研究和讨论?

由以上我们对“数学教学思维模式”的描述,不难看出如下几点:

(1)对教师的思维模式的分析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对教师个体,可以“自我认识”,找到提高自己素质和教学水平的途径;对于教师群体数学教学思维模式的研究,可以切实地认识一地、一校的数学教学水平的制约因素,作为提高数学教育教学水平的参考。

(2)这种教师个体和群体(一校、一地数学教师的全体)数学教学的思维模式,确实是存在的,但是对于教师群体,则可能存在多种模式,而它们各自的形成,又往往非一日之功。

2 数学教学思维模式基本状况

统观全国数学教师“数学教学的思维模式”,显然非笔者所能为,而是一项长期研究的重大课题,摆在我国数学教育界的面前,而我们所能做的,则是从对周围数学教师(包括我们自己)的观察和若干文献(如郑毓信和梁贯成对“东亚数学教学研究”的文献),作一点初步的探索。

对我们接触到的绝大多数的数学教师来说,他们抱着对国家和人民负责的精神,认真备课、上课、处理作业,扎扎实实地狠抓双基教学,对下一代负起责任,这是他们整个思维方式的基本点。

辛勤地工作,年复一年地总结、研究、积累,一方面,确实在培养人才方面做出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另一方面,他们也创造了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因为这是他们用心血创造的东西,是年复一年地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当有人借“素质教育”之风,或喊着“与国际接轨”的口号,(我国知名数学教育家钟善基教授在一次会议上指出:就数学教育来说,并没有什么“国际之轨”,因此,也不存在“与国际接轨”的问题)企图把我国过去的教学一概打成“应试教育”,而全盘否定时,他们会保持自重。正是他们的这种态度,使得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这一轮“教育改革”,没有出现大起大落的现象,而始终保持小步改革,平衡前进的态势,这是我国数学教育界成熟的表现,加上一批知名数学家的把关,使得在新一轮的教材改革中,大体上是有惊无“险”(一代或几代人被耽误之险)。

当然,不能否认,我国教育出现了“应试教育”的严重倾向,数学教学也不例外,但据我们的了解和感受,那决不是他们之所好,而是不得已而为之,“社会需要”是一种无穷大的力量,顺之者昌,把“应试教育”推到教师的“教学思维模式”身上,不过是一种不伦不类的想法。

至于他们的数学思维方式中,一些核心的东西,正如郑毓信和梁贯成两位先生指出的:

(1)关于数学思维的过程与结果(数学结论),我们可能更强调结论。

(2)关于“理解”与练习,我们讲究的是“精讲多练”。

(3)“愉快学习”在西方比较强调,我们更提倡刻苦学习,苦中有乐。

(4)西方教学注重学生的“内因”,我们则同时强调外因。

(5)西方强调个别教学,我们则习惯于班级授课,强调在学生个人努力学习的同时,也强调发挥班集体(数学学习共同体)的作用。

(6)西方强调“教法”,我们则首先强调“吃透教材”,然后再讲究教法,数学教学法须有数学的特征。

(7)西方强调学生“自主发展”,以学生为中心,我们则更强调规范教育。

(8)我们在教学中,强调“弟子不必不如师”,强调“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

自然,我们的数学教学思维模式中,也有一些消极和保守的东西。比如,对于数学教育的改革,一般的态度是:

(1)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试验非要办到门口来,认准了,才会承认。因为,近年来,我们耳闻目染的假冒东西太多了。

(2)一旦实验失败,升学率下去了,不好交待,谁也承担不了责任。

(3)还是听上面的,许多事说说、写写可以,但做来要慎重。

这里边有实情,但也反应了保守的一面,而事实上,这代表了绝大多数教师的思维模式。

3 “思维模式”研究的启示

我国中小学数学教师中的大多数属于埋头苦干型,宁肯受苦受累,也要力求稳妥,如前所述,这对于“大起大落”的折腾,起到了“稳住阵脚”的作用,但是,对于数学教育的改革,则提出了不少新的问题。

由于至今的数学教育,无论国内国外,都还没有一个完全成功的,真正能用于教学一线的方式、方法,思辨多,实验少;理论多,方法少。因此,我们应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把实验点办到他们的“家门口”去。

对一些比较成熟的教育改革方案(如“MM教育方式”),在扎扎实实地做好实验的同时,要大力做好宣传解释的工作,以便把新的思想,注入到传统的数学教学思维模式中去。

我们的观察中,发现一个十分严重的现象是:绝大多数的教师出于各种客观的(忙透了)、主观的(不良习惯)原因,不读书、不阅刊、不研究、不思考,死盯住教学的班级,不相信科学的教育方式能把师生从重负下解脱出来,因而知识陈旧贫乏,观念古老,能力更无提高,因此,难以走出“苦教苦学,学苦教苦”的怪圈。我们应大力提高三项更新(知识、观念、能力),提倡学习,提倡智力扶贫,帮助大多数的教师从陈旧的数学教学思维模式走出来,这里关键的关键,在于大力提倡看书、读刊,研究、思考。

标签:;  ;  ;  ;  

我国中小学数学教师教学思维模式初探_数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