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对低位水囊引产用于足月妊娠引产中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足月妊娠引产孕妇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根据引产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对照组采取缩宫素引产,而研究组则采取低位水囊引产处理,后对两组引产情况以及引产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中足月妊娠引产病患的诱发产程时间、总产程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且引产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于足月妊娠引产中采用低位水囊引产,效果显著,有较好临床价值。
关键词:低位水囊引产;足月妊娠引产;临床效果评价
临床上进行足月妊娠引产处理时,多采取缩宫素处理,但时间长、操作繁琐。而相比之下,采取低位水囊引产处理,能有效改善引产效果[1]。本文通过比较缩宫素引产、低位水囊引产的临床效果,以探究低位水囊引产用于足月妊娠引产中的临床价值。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足月妊娠引产孕妇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所选取观察对象孕周均在37周~42周之间,均为初产妇,有阴道分娩条件,排除产道异常、瘢痕子宫、胎膜早破、前置胎盘、异常阴道出血、胎儿窘迫以及严重心肝肾疾病情况。
根据引产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对照组30例足月妊娠引产产妇中最低年龄为21岁,最高年龄为35岁,产妇平均年龄为(26.78±3.54)岁,平均孕周为(38.54±0.52)周;研究组30例足月妊娠引产产妇中最低年龄为21岁,最高年龄为36岁,产妇平均年龄为(26.85±3.47)岁,平均孕周为(38.57±0.49)周。研究组足月妊娠引产产妇的一般资料数据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一定临床可比性。
1.2方法
对所选取60例足月妊娠引产产妇采取相应的处理,其中对照组采取缩宫素处理,即采用0.5%缩宫素静滴,起始速度为4滴/min~5滴/min,后根据产妇宫缩强弱进行滴速调整,每隔15min~30min进行一次滴速调整,直至产妇宫缩间隔2min~3min,且每次宫缩持续时长为40s~60s,强度中等则视为有效宫缩,控制滴速在60滴/min内。若产妇未达到有效宫缩则需酌情调整缩宫素剂量。
而研究组则采取低水位水囊引产处理,即于晚上19:30前将水囊置入,并对孕妇的阴道及会阴进行常规消毒后采用阴道窥器将病患宫颈暴露,再对宫颈进行消毒,采用卵圆钳夹将球囊根部夹住,并沿着机体宫颈管将其缓慢送入子宫,并置于先露与宫口间。后经导管将160ml生理盐水注入,用胶带固定外管。后待上午7:00取出,不超过24h,并采取人工破膜以及缩宫素静滴处理。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足月妊娠引产患者的诱发产程时间、总产程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并进行对比记录。同时对引产效果进行评价比较,疗效判定标准为以下:(1)显效:用药或放置水囊后24h后产妇出现有效的宫缩,且孕妇宫口扩张至3cm;(2)有效:用药或放置水囊后24h后孕妇宫口扩张至1cm~2cm;(3)无效:用药或放置水囊后24h后孕妇未出现宫缩。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
1.4数据处理
采用SPSS21.0软件对本次试验结果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中诱发产程时间、总产程时间以及住院天数等指标为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对结果数据进行表示,结果对比采取t检验;引产效果指标为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对结果数据进行表示,组间对比采取χ?检验。p<0.05则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引产情况比较
表1中结果数据显示可知,经统计学分析对比,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中足月妊娠引产病患的诱发产程时间、总产程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均显著更短,P<0.05。详细结果数据可见表1。
表1 两组孕妇引产情况比较
2.2引产效果比较
对照组中引产显效12例,有效12例,无效6例,总有效例数为24例,占80.00%;研究组中引产显效24例,有效3例,无效3例,总有效例数为27例,占90.00%。两组结果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妊娠晚期,由于母体或胎儿的各种原因需采取引产处理时,足月妊娠引产手术成功的关键为宫颈是否成熟。而促宫颈成熟的主要机制有提高弹性蛋白酶、胶原酶活性,增加宫颈顺应性,或促宫颈扩张,或提高机体子宫对于催产素的敏感性。相较于常规的缩宫素处理,临床采取低位水囊引产临床效果更为显著[2]。
缩宫素能够有效促进子宫平滑肌收缩,但药物本身无促宫颈成熟作用,且对于子宫平滑肌收缩功效受产妇缩宫素敏感性影响,需多次调整药物浓度以及滴速,临床操作较为繁琐,且时间较长,易导致产妇身心疲惫[3]。而低位水囊引产是指将水囊置于机体宫颈内,产生一定温和的机械扩张力以促进宫颈扩张,同时刺激机体内源性前列腺素的分泌,以辅助宫颈扩张,加速产程[4]。而随着产程进展,机体宫颈受到水囊的压迫而牵拉扩张,并通过神经反射致使机体垂体后叶神经束释放缩宫素,从而提高了母体血液循环中的缩宫素水平,不断加强子宫收缩直至宫口开大。低位水囊引产的促宫颈扩张、子宫收缩机制与生理分娩机制相似,同步宫颈扩张以及子宫收缩,从而有效改善临床引产效果[6]。
本次文章结果数据显示可得知,研究组产妇诱发产程时间(9.08±1.54)h短于对照组(38.54±6.58)h,总产程时间(8.87±0.98)h短于对照组(10.78±1.05)h,住院天数(3.56±0.47)d短于对照组(5.46±0.68)d,引产总成功率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对足月妊娠产妇进行引产时,相较于常规缩宫素药物使用,采取低位水囊引产能有效缩短诱发产程时间、总产程时间以及住院天数,有效提高引产总成功率,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关宝星,钟沛文.低位水囊用于足月妊娠引产方法的临床效果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16,18(6):1121-1122.
[2]卞桂萍,沈丽,薛艳春等.低位水囊在足月妊娠计划分娩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0):30-32.
[3]范秋香,李艳,牛高丽等.低位水囊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应用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2):12-13.
[4]吴惠平,田亦平,卞桂萍等.低位水囊联合静滴缩宫素引产在足月妊娠分娩中的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21):123.
[5]戴巍.盐酸山莨菪碱注射液联合低位小水囊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21):206-208.
[6]王国华,刘亚琼,石丹等.低位水囊与米索前列醇对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引产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36):44-46.
论文作者:朱燕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0
标签:低位论文; 宫颈论文; 产妇论文; 效果论文; 对照组论文; 时间论文; 总产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