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劳动监督、劳动仲裁和法院判决的职工工资成本与权益保护分析_劳动仲裁论文

基于劳动监察、劳动仲裁、法院判决途径的劳动者讨薪维权成本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劳动者论文,判决论文,讨薪论文,法院论文,途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分析劳动者依法讨薪维权成本的意义

       (一)从劳动者角度

       劳动者面对工资被拖欠、伤残得不到合理补助等侵权行为,可以选择制度维权,通过工会、法院等合法途径去表达追求自身的利益,但是在调研中发现大量欠薪劳动者通过示威、诈骗、消极怠工等消极的维权方式,甚至出现采用极端的方式殴打、偷盗、绑架老板、通过公众场合跳楼示威引起公众注意讨要薪水等方式维权(周亦乔,2004)。针对以上种种不正常的维权方式,引发学术界相关思考,劳动者为什么不采用正规的法律途径进行讨薪维权?在调研过程中,采用非正常方式进行讨薪的劳动者主要认为其通过依法讨薪维权成本过高,从经济因素方面阻碍了劳动者依法维权,进而导致劳动者采用非法维权手段,不但破坏了社会和谐,而且也使自身陷入违法的困境中(樊轶侠.2005;王健、李静,2005)。

       (二)从用工方角度

       首先较低的维权成本不但保障了劳动方同时对用工方也是有利的,因为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劳动者与雇主的冲突往往具有隐形性,劳动者通常会将对雇主的痛恨隐藏起来,而通过磨洋工、旷工、早退等方式,进而对资方的生产效率也是一种直接损失(李瑞记,2007)。

       其次大部分资方是与施工队或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合同支付劳务费用,欠薪者却往往是该类中介,但是劳动者在依法讨薪成本过高的情况下,只能直接采用非法手段向资方讨薪,因此其资方也深受其害,即使资方依法拒绝付款,但是也会被牵扯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因此较低的讨薪维权成本对资方也是一种积极作用(陈桂兰,2004)。

       最后在非法欠薪企业中,如果劳动者由于依法维权成本太高,进而放弃维权。由于“柠檬原理”在用工市场信息不对称环境下其非法欠薪企业的薪酬成本减低进而提升其竞争力最终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因此恶意欠薪企业违法成本较低,那么该类企业将采用超出市场高薪对劳动者进行吸引,最后再进行恶意欠薪。而守法企业却无法支付超过市场价格,如果该类情况不断发生,那么劳动者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在寻找工作时提出的薪酬要求必然把欠薪风险计入其报酬中,进而逆向选择最终无形推高用工成本(阿克尔洛夫,2001)。

       因此通过分析劳动者依法讨薪成本,寻找其阻碍依法讨薪成本高企的主要因素,进而降低依法讨薪成本。最终实现劳资双方共赢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二、讨薪劳动者依法维权指标设定与路径的成本分析

       (一)讨薪劳动者依法维权成本测算与指标的设定

       劳动者依法讨薪维权成本从成本理论上看,至少包括经济成本、时间成本、政府成本和司法成本。经济成本是指农民工为维权而直接耗费的资金。但是从维权成本是指在维权过程中所花费的直接的经济成本和可以换算成经济成本的时间成本的总和,包括农民工自身为了维权所必须支付的钱和时间。政府成本:政府的劳动行政部门、劳动争议仲裁部门以及国家的信访部门花费的时间和人力物力。司法成本:法律机构在为农民工维权讨薪的过程中花费的时间和人力物力等。

       对讨薪劳动者来说,讨回薪酬是他们的根本目的,如果相关依法讨薪的经济成本超过他们的所欠薪酬那么就失去的讨薪意义。而时间成本是制约他们依法讨薪的最关键因素,因为超过一定的时间是他们的机会成本,随着讨薪时间成本的增加那么劳动者也随之失去投入新工作所得的报酬也随之增加。由于本文所研究的对象是依法维权的讨薪劳动者,对劳动者而言其司法成本和政府成本不是其考虑是否采用依法维权的因素。因此本文对于维权成本的测算,只从讨薪劳动者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的角度进行测算。

       (二)讨薪劳动者依法维权路径的分析

       劳动者在被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后,选择依法维权的多数会选择首先去劳动监察大队进行投诉。则主要从劳动监察大队的角度出发,分析被欠薪者依法维权的讨薪成本。对于这一维权成本分析主要以路径的方式进行归纳。

       文章主要从讨薪劳动者进入劳动监察投诉这一阶段来分析劳动者的维权成本,因此根据对漳州的调查得到的数据发现,劳动者在权利被侵害后依法维权可以寻求的路径主要有以下四种:

       路径一:由劳动监察大队介入协商解决的情况,所占比例为20%。

       路径二:由劳动监察大队立案调查直接解决的情况,所占比例为25%。

       路径三:劳动监察大队投诉不能解决转去劳动仲裁解决的情况,所占比例为25%。

       路径四:劳动监察大队和劳动仲裁不能解决最后由人民法院解决的情况,所占比例为30%。这四大路径所要付出的维权成本文章将进行实证分析。

       三、四种讨薪维权路径成本实证分析

       (一)路径一:由劳动监察大队介入协商解决欠薪问题

       路径一:由劳动监察大队介入协商解决的情况。劳动监察大队介入协商的流程如下:劳动者在与用人单位协商不成的情况下,可以选择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这一路径需要3个环节。首先是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劳动监察大队核实投诉情况后与用人单位联络,了解用人单位是否有协商解决的意愿。调查显示:由劳动监察部门出面协调解决的,劳动者至少要与欠薪者取得两次联系才能解决问题。一次是在劳动监察大队的工作人员的介入下与欠薪者协商,一次是向欠薪者讨要工资。而在寻找劳动监察之前劳动者一般先自行与用人单位协商,协商不成再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由劳动监察部门出面协调。有些用人单位会因为政府部门的介入而选择协商解决,在劳动监察人员的监督下与劳动者协商达成一致,然后选择时间付清所欠工资。

       1.路径一经济成本的构成

       (1)交通费:劳动者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劳动监察大队会出面与用人单位协商。在协商时劳动者至少也要到用人单位2次,所以往返至少也需要3次。因为政府部门的办公地点都是分散在不同地方,而公交车并不方便且很难获知具体办公地址,因此为节省时间,讨薪劳动者一般都是通过打的或者坐摩的解决。因此一次来回的平均费用是10—15元左右。所以3次往返的交通费用至少需要30-45元。

       (2)餐饮费:劳动者在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和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的过程中需花费的餐饮费平均为每次10元,总共需30元。

       2.路径一时间成本的构成

       劳动者自行与用人单位协商不成再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在政府部门介入下与用人单位达成协议,这期间等待的时间至少需要7天。

       (1)第一阶段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需要1天。

       (2)第二阶段与用人单位协商,到协商成功至少需要4天。

       (3)第三阶段向欠薪者拿工资,期间等待时间至少需要2天。

       该路径总共需要三个环节,包括劳动者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监察部门工作人员联系用人单位协商——用人单位下发工资。这期间劳动者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一次,与用人单位协商一次,到用人单位拿工资一次。具体成本构成如下表所示:

      

       (二)路径二:由劳动监察大队立案调查直接解决欠薪问题

       劳动者在工资被拖欠以后,劳动者自行与用人单位协商不成与选择依法维权的,向劳动监察大队进行投诉。这一路径需要4个环节。由劳动监察大队出面仍然不能协商成功的会登记立案进行调查取证,对案件提出处理意见,然后下发处罚决定书,要求用人单位在规定时间内支付拖欠劳动者的工资。该期间需要监察部门进行调查解决的案件,期间所花费的费用主要包括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

       1.路径二经济成本的构成

       (1)诉讼费用:劳动者到劳动监察大队进行投诉时,起初需要提供在用人单位工作的有关证明资料和该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因此需劳动者就需要到工商部门查询,查询费用需要50元(工商部门),查询的基本情况包括用人单位的名称、注册地址、联系电话、法定代表人姓名。

       (2)咨询费用:去劳动监察部门咨询并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

       (3)交通费:在劳动监察部门处理阶段:第一步是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一次;然后再调解一次;紧接着立案一次;最后领取结果一次。所以四次的交通费用至少需要40-60元。

       (4)餐饮费:在劳动监察部门处理阶段:第一步是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一次;第二步接受调解一次;第三步是立案一次,该阶段需耗费三个来回路程需耗费总共30元伙食费。如果劳动者不了解情况,到劳动监察大队咨询时没有带相关材料,那将会耗费更多相关费用。文章只是按最少的成本进行计算。

       2.路径二时间成本的构成

       (1)等待时间:在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之时,劳动者会自行跟用人单位联系看是否能够协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期间,用人单位至少也会让劳动者等待7天的时间,过后劳动者仍没有拿到工资监察大队会进行立案处理。

       (2)诉讼时间:劳动监察大队处理阶段需要5至10个工作日,大概需7至14天。

       (3)执行时间:处罚结果下发后,用人单位履行结果需要2至15天时间支付。

       路径二需要四个环节,包括劳动者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监察部门工作人员联系用人单位协商失败——立案调查——用人单位履行处罚决定下发工资结案。四个环节具体的成本构成如下表所示:

      

       (三)路径三: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不能解决转去劳动仲裁解决

       该路径的完成需5个环节。劳动者被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后,首选是自行找用人单位进行协商,协商不成到劳动监察投诉,但是也会有在劳动监察大队立案调查后出现问题把案件转去劳动仲裁的。这样较上一种情况多了一道劳动仲裁委员会处理的程序,所要付出的成本也会大大增加。

       1.路径三所需的经济成本构成

       (1)交通费:第一阶段在劳动监察大队对其进行调解不成后,案件需要劳动仲裁解决,劳动监察大队把案件转送劳动仲裁委员会处理,在这之前劳动者需到劳动监察大队三次,包括投诉一次,调解一次、立案一次。交通费至少要30-45元。第二阶段之后到劳动仲裁委员会立案一次,开庭一次,领取裁决书一次,期间花费的交通费至少要30-45元。

       (2)餐饮费:第一阶段在劳动监察大队把案件转去劳动仲裁之前,劳动者也要到劳动监察大队两次,包括投诉一次,调解一次、立案一次。每次的餐饮费10元,所花费的餐饮费至少要30元。第二阶段之后到劳动仲裁委员会立案一次,开庭一次,领取裁决书一次,期间花费的餐饮费至少要20元。

       (3)诉讼费:第一阶段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如果需要查询用人单位的基本信息,查询费用需要50元。第二阶段到劳动仲裁需要打印复印仲裁申诉书,打印复印费至少需要2-3元。那么诉讼费用至少需要2-53元。

       (4)咨询费:劳动监察大队和劳动仲裁委员会都不收取咨询费用。

       2.路径三所需的时间成本构成

       (1)等待时间:劳动者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时,监察部门工作人员与用人单位联系进行协商至少需要等待7天时间,如果到时用人单位仍然没有发放工资,劳动监察大队会选择进行立案处理。

       (2)诉讼时间:在监察大队接到投诉后调解不成,期间需诉讼时间至少需要5至15天。

       (3)仲裁时间:监察大队发现问题转去劳动仲裁,期间的仲裁时间至少也要15到40天。因为法律规定劳动仲裁处理案件40日内结案,但在实际情况中,案件的处理不会到40天,但也不乏复杂的案件需要按规定进行延期15日。所以在实际情况中仲裁时间至少需15到40天,其中包括接受申诉同时审核相关证据材料、立案送达、开庭仲裁、庭审调查、主持调解、调解不成发放仲裁书(调解成功发放调解书)、制定仲裁文书、送达仲裁文书。仲裁裁决书的执行根据裁决书的规定来执行,不同情况执行的时间也不同。

       路径三需要五个环节,包括劳动者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监察部门工作人员联系用人单位协商失败——立案调查——转仲裁处理——用人单位履行裁决结果结案。这五个环节包括的成本如下表所示:

      

       (四)路径四:劳动监察和仲裁无法解决欠薪问题后将进入法院途径

       该类路径的维权成本最高程序最复杂。该路径包含8个环节。其中,劳动者在自行协调不成的情况下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无效后转劳动仲裁申请也仲裁无效后最后只能转法院起诉申请强制执行,该过程在实践中如全部通过需要付出的成本远远高于大多数劳动者被拖欠的工资。

       1.路径四所需的经济成本构成

       (1)交通费:第一阶段在向法院起诉的一审阶段,每次的交通费平均在10-15元。到法院立案一次、开庭一次、领取判判决书一次的交通费至少30-45元。第二阶段在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二审阶段,二审阶段的计算标准同一审阶段的计算标准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二审法院一般不开庭审理。法官仅是和劳动者进行一次谈话。交通费至少20-25元。第三阶段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阶段,向法院执行庭立案一次、提供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一次、听取执行结果一次的交通费至少30-45元。期间的交通费至少80-115元。

       (2)餐饮费:第一阶段在一审阶段,到法院立案一次、开庭一次餐饮费至少20元。第二阶段在二审阶段,法官找劳动者进行一次谈话,餐饮费需要10元。第三阶段在申请强制执行阶段,向法院执行庭立案一次、提供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一次、听取执行结果一次,三次餐饮费至少20元,因为听取执行结果时间会比较短,这一次的餐饮费并不需要。

       (3)诉讼费:第一阶段在一审、二审阶段案件受理费各10元。第二阶段起诉状的打印复印费至少4-6元。第三阶段在申请强制执行阶段,强制执行申请书的打印复印费2-3元。期间诉讼费至少26-29元。

       (4)咨询费:在向法院提起诉讼之前,多数人会选择先向律师咨询。其一是在网上向律师咨询免费的通道,其二是直接找律师咨询,每小时至少是100元的咨询费,而这也根据律师的资深情况不同咨询的费用也会有所差异。

      

       劳动者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和劳动仲裁申请仲裁无果后,劳动者去法院起诉。根据调查得到的数据,在去法院起诉过程中,大部分都需要通过整个流程,最后申请强制执行。如果要通过法院诉讼的全部过程,所支付的时间成本至少要30至120个工作日,即至少需要42至178天。

       2.路径四所需的时间成本

       (1)诉讼时间:第一阶段法院一审期间至少需要10至60个工作日即14-84天。包括立案调查、送达起诉书、庭前的准备、开庭审理、制作裁判文书、送达法律文书等。第二阶段在法院二审期间从立案到判决,至少需要10至40个工作日,即14-56天。包括立案审查、开庭审理前的准备、开庭审理或找双方当事人谈话、制作法律文书、送达法律文书等。

       (2)执行时间:在法院强制执行阶段,至少需要10至20个工作日,即14-28天。包括审查执行申请书和相关法律文书、制作执行通知书、向被执行人送达执行通知书、到被执行人单位强制执行、交付执行款和制作法律文书、送达法律文书等。由此,一起劳动者的维权案件,从监察大队接受投诉到法院执行完毕,劳动者至少要付出42到178天的时间成本。这只是按照最保守的办法、假想所有的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都是严格依照最基本的法律途径来处理的情况下计算出来的成本。而从实际案例来看,劳动者付出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要远高于该计算。

       路径四需要8个环节,包括劳动者向劳动保障部门投诉——监察部门工作人员联系用人单位协商失败——立案调查——转仲裁处理——法院起诉——一审——二审——强制执行——结案。这些环节需要付出的成本如下表4所示。

       以上就是劳动者维权主要通过的四条路径。当然,根据不同的情况也会有不同的路经。比如,在劳动监察大队作出处罚后投诉方和被投诉方不履行又不申请复议或起诉的,又或者劳动仲裁委员会作出仲裁结果后投诉方和被投诉方不履行的就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这种路径是由政府部门直接解决的,不需要劳动者付出直接的成本。对于劳动者通过的这四条路径需要付出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如表5所示。

       表5就是劳动者依法维权通过不同路径所要付出的全部成本。而讨薪劳动者的成本达到69-895元是一笔阻碍讨薪劳动者的较大经济成本。更重要的是劳动者讨薪维权过程的时间成本巨大,达到7-345天。如此长跨度的时间成本是大部分讨薪者放弃依法讨薪维权的最重要因素,因此讨薪劳动者大部分处于流动性较强的行业,该类劳动者无法长时间在某固定地点进行劳动和讨薪,且即使讨薪时间仅为最短的7天,按照漳州临时工市场其工资的机会成本损失也达到400-600元等,如果遇上用工方是恶意欠薪那么损失的机会成本将远远超过所讨要薪酬。

      

       四、漳州市讨薪劳动者维权成本控制的对策

       由于调研地行政级别仅为地级市,故所提对策只能在对讨薪劳动者的维权成本控制方面只能从外围和微观方面进行微调。

       1.缩短维权流程

       必须改善执法和司法状况,提高政府执行效率,降低劳动者的维权成本。如果漳州市市劳动监察部门已经提前了解了其管辖的公司信息,投诉的劳动者就省去了查询的费用,为此付出的成本也会大大减少。

       2.一站式服务

       因为调研地政府相关部门相距较远,使讨薪人员来回奔波因此为方便劳动者的投诉应开辟专门解决劳动争议的场所,成立专门的“咨询投诉站”等,以便劳动者可以自由来访、咨询并及时受理法律援助申请。

       3.建立相关基金先行赔付

       建立相关基金,其基金来源建议从相关失信的市直企业的罚金或相关押金进行筹集。对案件中认定事实清楚,明确法律责任的,可先由基金进行赔付,过后再向相关企业进行追讨。

       4.加大执行力度

       劳动者打赢了官司,却因用人单位的拖延而讨不回自己应得的薪酬。对此漳州市的政府部门应该加大执行力度,如建立失信者黑名单,将其纳入银行系统,查询、冻结、扣划被执行人存款。执法部门也与各商业银行共享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

标签:;  ;  ;  ;  ;  ;  ;  ;  ;  

基于劳动监督、劳动仲裁和法院判决的职工工资成本与权益保护分析_劳动仲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