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汉语言文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这门课程在整个高等教育的过程中都起着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这门课程的主旨在于能够培养学生一个优秀的语言能力,并且培养一个学生在语言素养和文学素养上的能力。在现实的生活中,汉语言文学这门课程也是被应用于各个领域和各个行业,甚至在日常的生活中出现的频率也相当之高。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初衷;发展困境
引言: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门讲究学生对于汉语言文学研究的专业。这类专业的学生在毕业之后通常是从事于各行各业中的的文学工作。在日常的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就是通过汉语言文学这个专业知识来交流的,可以说这是一门与人类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学。汉语言文学同时也是传递民族精神,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知识内容。
一、汉语言文化的初衷和发展困境
我们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在其他国家眼里看来是非常令人羡慕的事情。但在中国,却有许多人认为中国文化是过时的文化,跟不上国外新颖的潮流。这类人始终认为“国外的月亮更圆”,却殊不知在其他国家眼里我们国家的文化才是最令人感到敬佩的。然而在近年来,我国的汉语言文化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在媒体的快速发展趋势下,网络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1]。从以前的互相传递信息需要通过寄信或者口述到现在的互联网能够将人们紧密联系在一起,通信方式也变得快捷了很多。因此人们在互联网中也收获了许多内容,许多新鲜事物。从而导致有部分人开始忘却了从前的古老的中华文化。在现在的互联网时代下,出现了许许多多奇奇怪怪的词语和词汇。例如:“什么”叫“神马”;“那么”叫“辣么”;“超级”叫“炒鸡”等等之类的网络用语。这类网络用语虽然满足了年轻人喜欢标新立异的内心,但是却从一个方面上抹杀了祖先留下来的瑰宝。
二、在困境中如何发展汉语言文化
(一)构建网络平台,锻炼口语能力
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汉语言文学也应当在这股潮流中得到一定的发展。“互联网+”的出现为文化的传承搭建了一个很优秀的平台,许许多多的人想要学习汉语言文化可以很轻松从网上查阅资料进行学习,不需要再像以前一样为了看书而跑遍各大图书馆进行查阅。例如:在开展《语言学概论》这一课程时,可能会因为种种原因导致想要学习这门课的学生无法到课堂上参与学习。而互联网的出现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种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录像设备等仪器录制一节完整地课程,并且与课程地进度同步进行[2]。而学生就可以通过互联网的功能在手机或者电脑上观看这门课程。一节完整的课程结束之后,课堂上的学生收获了知识,而因为有事来不了的学生同样可以收获这节课的知识。甚至可以利用录像的回放功能,有学生对于课堂上某个没听清楚的节点反复的观看,从而帮助自己更好的理解这堂课的内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种学习的方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更好的帮助学生了解课程内容,理解汉语言文化的意义。加强学生自觉性,从而更好的帮助学生去传承汉语言文学。并且新世纪的学生们普遍都拥有着创新思维,能够更好的融合古老文化和新式文化,在创新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
(二)利用网络环境,增强学习意识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更多的企业对于口语标准的人才有了更多的需求。为了能够满足社会的这种需求,就需要高校教育出一批优秀的人才。而当今又处于一种网络的发展环境下,在这种发展环境下,学生的口语能力发展受到了更大的障碍[3]。但是我们可以考虑如何将两者更好的融合在一起。在网络的环境下,学生也可以利用互联网来完善自己的学习方式。例如:在开展《声韵学》这一课程时,教师可以根据自己上课所讲述的内容制成一种音频格式并且放在专门的网站上,这样学生在课后的时间也可以在不打扰老师的情况下自行进行学习。在这种发展趋势下教师也可以省去很多心力,学生也可以更加的充实自己,完善自己的不足。同时伴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学生还可以在网络上进行模拟训练和视听练习。通过这种方式,互联网大大地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帮助了学生完善自身的不足,从而更好的帮助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因此我们可以发现在互联网发展的趋势下并不是对汉语言文学只有弊处,只要好好掌握了互联网,就能够对汉语言文学产生更加有利的帮助,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许多优势。
(三)观看文学节目
汉语言文学是一门来源于日程生活的课程,因此,生活创造艺术,艺术完善生活。随着人们对于物质需求的提高,汉语言文学也逐渐趋向多元化。古老的汉语言文学普遍存在于纸质或是口述[4]。但现代人为了追求更加多元化的世界就不断地创新了各种形式地汉语言文学。近几年,关于汉语言文学的电视节目不断地出现,人们更加倾向于综艺的形式。例如:在开展《文字学》这门课时,教师就可以通过播放《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这个节目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汉字的博大精深。教师在课程中可以以这个节目为模板,也开展类似的听写比赛。通过这种比赛的进行,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化对汉字的理解。另一个节目《朗读者》的出现也是更好的帮助了学生掌握每一个音乐和字节,帮助学生在日常的口语交流中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情感而捕捉他人的情感。学校也可以展开这种类似活动,帮助学生更好的表现自己。而通过这种节目的播出,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更好的拒绝提笔忘字和交流不畅的现象的出现,更好的帮助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和传承。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当今社会发展趋势下,汉语言文学的发展途径变得更加广泛,但是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因此需要教师们能够克服困难,为学生们的学习带去更多机遇,为汉语言文学地发展也带去更多机遇。在网络的环境下,人们应该去维护一个科学的网络环境,从而更好的帮助汉语言文学发展和传承。
参考文献
[1]蔡聃.基于新媒体的汉语言文学发展困境和策略分析[J].北方文学,2017(36):159-159.
[2]杨浩.新媒体环境下汉语言文学发展困境及策略[J].神州,2017(22):241-241.
[3]朱玉焕.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分析[J].大学教育,2018,No.96(06):128-130.
[4]张宇.汉语言文学的现状及改革[J].东西南北:教育,2018(2):94-94.
论文作者:杨旋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1月4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8
标签:汉语言文学论文; 互联网论文; 学生论文; 课程论文; 文化论文; 网络论文; 困境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11月4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