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综述_大学论文

广东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概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等教育论文,广东论文,管理体制改革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广东省是国家教委确定的高教体制改革试点省。国家教委提出,要改变高校由中央部委和省政府分别管理所形成的条块分割、学校结构布局不合理的状况,理顺地方政府和学校的关系,增强学校的办学活力、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根据这一要求,我省高教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是:遵循"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提高质量、提高效益"的方针,坚持以投入为导向,加强省政府的统筹规划管理,建立各具特色的联合办学模式,提高教育质量、办学水平和效益。

一、广东省高教管理体制改革的现状

(一)部省共建。从1993年3月至今,广东省与部委签定协议共建的学校有7所,包括国家教委属的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卫生部属的中山医科大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属的广州中医药大学,国务院侨办属的暨南大学,农业部属的华南农业大学,以及最近省政府与司法部共建的省属广东商学院。1993至1996年,省财政对部委与省共建前6所高校共投入4.287277亿元(见表一);投入中央部委院校(现在9所)的总经费达4.65588亿元(见表二)。

对共建高校,省政府采取了三种不同的经费投入方法:一是每年省政府的基建投入相当于部委全年拨给学校的基建投入总额;二是省政府投入的总额相当于部委对该校投入的增加部分;三是省政府视自身财力的情况给予适当的专项投入。另外,省政府还在教师生活、医疗保健、科研和学科建设等方面都给予了支持。

从全省来看,高教投入随经济发展、财政收入增长而增加。"八五"期间,省政府财政投入高教经费共28.3187亿元(见表三),是"七五"时期投入的3.7倍,居全国各省市高教投入之冠。

(二)部委学校划转地方。广东省原有部委属高校12所,其中已划转3所,包括国家教委属的广州外语学院、外贸部属的广州外贸学院、农业部属的湛江水产学院。目前,正在协商划转的学校还有交通部的广州航海专科学校、中国石化总公司的广东石油化工专科学校。上述三所学校划转后,招生规模及专业均得到了增加,提高了我省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能力。学校划转后,经费的投入有了较大的增幅。划转前,广州外贸学院的年度正常经费是569万元,划转后的1995年年度经费达1175万元。划转前,广州外语学院年度经费930万元,划转后的1995年达1310万元。划转前,湛江水产学院年度经费830万元,划转后的1996年经费达1130万元。正常经费每年还有所增加,在学科建设、科研项目,高层次人才培养等方面,省均给予政策和财务的倾斜,作为重点建设的学校进行扶持。在基建投资方面,三所学校划转后,省政府将其作为省属重点建设学校来投资,已投入基建费6000多万元。

(三)合并调整。1994年,我省根据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教委关于高等学校布局调整的要求,制定了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布局调整的方案,经国家教委同意,我省分步实施上述方案,广州外语学院与广州外贸学院合并,组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深圳师范专科学校并入深圳大学,组建深圳大学师范学院,撤销深圳师范专科学校的独立建制;广东电力专科学校并入华南理工大学,组建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撤销电专的独立建制;佛山大学与佛山农牧高等学校合并,组建佛山科技学院;湛江水产学院与湛江农专合并,组建湛江海洋大学。上述合并涉及的学校共13所。从1996年至1998年,省政府对合并后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和广东工业大学分别投入1亿元和1.5亿元;以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华南农业大学为依托并在湛江农专和湛江水产学院合并基础上组建的湛江海洋大学,省政府亦投入1.5亿元,湛江市政府投入3000万元。佛山科技学院的组建,深圳师专并入深圳大学办师范学院,当地市政府都分别增加了投入。在省委省政府的指导下,合并工作顺利完成,并逐步转入学校内部的院系调整,已初见成效。在合并过程中,省领导的态度非常鲜明,合并并非赶潮流,而是为了使学校间能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提高质量、提高效益。

(四)合作办学。积极开展校际间的合作办学,使学校的人、财、物得到充分的利用。广州市石牌高校合作办学,始于1994年上半年,这是由地处石牌、地域相联的6所不同主管部门的高校组成合作办学的群体,实行教师互聘、联合培养研究生、合作科研,共享图书资料信息,学生跨校选修,互相承认学分。省政府投资1200万元,在其中的4所学校内,建立了4间共用实验室。在6校之间开通交通车,方便师生上课等。6校联合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并选择一些与地方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科研课题进行联合攻关,如生物技术生产功能食品基料的研究,石油化工中新型催化材料,新的反应技术和新的原料路线的研究开发,广州沙河涌污染源调查与污水处理技术研究等,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几所部委属老校,协助新组建的湛江海洋大学设置专业及系,有效地缩短了该校发展的时间,在短时间内建立起省的海洋经济人才的培养基地。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院与广州中医药大学合作办7年制硕士研究生学位班,培养复合型的高层次中医专业人才,中山大学、广州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合作办国际会计硕士研究生班,不用出国门即可取得国际通用学位。

(五)与企事业单位的协作办学。我省高校利用自身优势,发展与企事业单位的横向联合办学,把事业单位的财力引进校内,互惠互利,相得益彰。华南理工大学通过自身的工科优势,从1994年以来,除在校内与省电力局联合办电力学院外,还与交通厅联合办交通学院、与广州市联合办广州汽车研究开发中心及广州化工科技开发中心,与葡萄牙研究机构联合办中葡焊接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与国家教委和美国IBM公司合建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研究中心,这些横向联合办学累计协议计划投资8亿多元。

华南农业大学坚持服务农业,与农村联合。该校加强与我省"三高"农业密切相关的学科建设,积极开发"三高"农业技术,与英德、东莞等市的乡镇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把现代高等教育和农业科学技术送到农村,直接为乡镇培养人才,提高当地农业、工业的技术水平。

暨南大学与深圳华侨城合办中旅学院,由用人单位出资出地,暨南大学出师资合作培养人才。这是带有明显职业教育特色产学合作的本科教育模式。

广州大学与意大利合作开办工程维修部,惠州大学与香港旭日集团合作开办纺织专业,成效都非常显著。

(六)改革成人高教体制。一是坚持成人高教与行业协调发展的原则。成人高教以社会需求、办学条件和经济供给能力作为学校调整的主要依据,对1996年评估不合格的6所学校从1997年开始停止招生,逐步撤销其独立建制。二是以调整促进改革和发展。对一些办学条件不足、规模过小的学校,采取与普通高校中的成人教育学院、电视大学进行联合办学或合并,打破小而全的办学格局。三是保护教育资源。对一些处于淘汰、撤销的学校,如评估不合格的学校,协助其转向改办的电大分校、社会助学机构、岗位培训基地,或合并为其他学校的校外教学部。四是调整专业布局,加强审批管理。

(七)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为了适应全省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协同东西两翼,带动山区的经济发展战略,根据需要和条件,广东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试点的范围是以珠江三角洲为重点,以此推动粤东、粤西发展,带动粤北发展,适当选择一些学校作为高职试点。根据全国职教会议精神,广东高等职业教育试点的范围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对普通高等专科学校进行改革。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应根据当地产业发展的需要和自身条件,逐步加强职业教育。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全省高等职业教育的重点来建设。广州大学、惠州大学、中山学院、东莞理工学院、嘉应大学、韶关大学、西江大学的非师范专业之中与当地骨干产业密切相关的部分专业加强或逐步改造为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第二,将有条件的独立设置的成人高等学校逐步改制为专科层次的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省科技干部学院、顺德永强成人学院等校改办为职业技术学院。对这些学校将按职教的要求改变办学模式、调整专业结构和培养目标,根据社会和行业的需要,把现有专业改造为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或新办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第三,普通中专试办五年制高职班。在已获国家教委批准的民航中专学校试办高职班基础上,在广东省现有10所国家级重点中专试办高职班。

二、我省高教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经验和成效

(一)主要经验

1.高教管理体制改革要坚持以投入为导向,才能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特别是学校的积极性。高教管理体制改革需要一定的条件,而最重要的一个条件是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央和省政府的密切配合,坚持以投入为导向。1992年,省委省政府提出要采取政府行为,增加高教投入;1994年,省委省政府又提出建立教育强省的目标,进一步明确要继续增加高教投入。这是地方政府高度重视教育的具体表现。它充分表明省委省政府实施"科教兴省"战略,是有实际行动的。没有政府行为,没有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投入的利益驱动,不能为高校增加投入,高教行政管理的条块关系就难以调动起来,高教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因此,无论是共建、合并或合作办学的高校,我省都坚持以投入为导向,通过政府行为增加高校投入,并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办学的积极性,引导社会资金投入高等教育。

2.高教管理体制的改革必须与高教结构的调整结合起来,必须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结合起来,加强统筹规划管理。高教结构要与区域经济结构相适应,高等教育才能有效地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要使条块体制下的高教结构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央与省之间的协调和协同管理就非常重要。不从区域经济结构的特点考虑高教管理体制改革,不可能使高教结构优化,也不可能使管理体制本身充满活力,更不可能有效地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不论是高校的共建、划转,还是合并、合作办学,我省都是从全省经济发展的需要出发,优化高教结构,使高教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充满活力。为了实现这些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我们加强了省政府的统筹规划管理。研究拟定了"广东省对共建在粤普通高校办学统筹权的实施细则"等。首先,我们抓住广东高教的龙头,即中山大学等6所高校进行共建,以带动全省高校的发展。第二,对工科类、经贸类和中等城市的高校进行结构性调整合并。第三,石牌6所高校全面推进合作办学。

3.高教管理体制改革必须与我省的统筹规划协调权限紧密结合。省级政府没有一定的高等管理权限,很难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对高教发展的要求。第一,省级政府要有一定的统筹管理,才能顺利实现高教发展战略、规划。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和规划由省政府调控。无论是中心城市高等教育的发展战略和规划,还是中央部委高等学校的发展战略和规划,只有纳入我省高等教育发展的整体战略和规划之中,服从全省经济社会的需要,才能保证高等教育的结构、规模、质量和效益在整体上协调发展,使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第二,高教统筹管理必须与科学决策的机制相结合。我省高度重视、珍惜国家教委曾经给予的特殊政策,对一些审批权实行民主科学的管理,为此,我省特别成立了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和高校专业设置评议委员会,学校的创办和专业的布点都要经过专家评议后省才作出决定,以保证高校的布局和专业结构的科学、合理。第三,高教统筹管理与各方面的关系利益必须协调。我省已经形成了中央、省、市三级政府举办高等教育的格局,在实施中央、省两级政府管理,以省为主的高教管理体制过程中,无论是高校的共建、划转还是合并,在我们管理权限范围内,我省都充分考虑中央部委、省市政府的利益,处理好各种关系,保证联合办学的顺利进行。如我省每年4.5-4.8亿元的专项经费投入,我省既照顾到赶超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高、精、尖"学科的建设和共建高校的建设,又照顾到我省经济发展急需的应用性科学技术研究和培养大量应用型人才的地方高校建设。

(二)主要成效

1.优化了高教结构,逐步建立起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教结构。在层次结构上,普通高校研究生与本科生、专科生的比例日趋合理,符合高教与科技发展的特点和我省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1991年与1996年相比,在普通高校招生中,本专科之比由1∶1.19改变为1∶1.23,本科生招生比例有所提高;如果包括成人高教在内,本专科之比由1∶2.49变为1∶2.7。研究生对本专科生的比例,由1∶30变为1∶26,研究生的比例上升。在专业结构上,对专业结构进行调整,使工学在校生的比例提高,在农学中提高与三高农业相关的专业在校生的比例,保护基础学科。在布局结构上,普通高校的地区布局结构已基本形成,即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协同东西两翼,带动粤北山区高教事业发展。在类型结构上,优先发展师范教育。对师范生免收学费,师范院校由此而少收的学费,我省率先由省财政给予补足,按每生拨给2700元,全省达上千万元。华南师大作为师范教育发展的龙头,"八五"期间共投入3.38亿元;广州师院、韩山师院、湛江师院和深圳大学师范学院、佛山科技学院师范部作为本科师范教育基地;中心城市的学校和工科、美术、音乐、体育等专门科类的学校都举办了师范部系;广东民族学院致力于发展高等职业师范教育。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普通专科学校,使一批学校办出特色。1996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我省有8所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14个专业进行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试点。

2.教育资源得到较充分的利用,提高了办学规模效益。我们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确定全省高教增长率为10-12%。1996年,全省普通高等学校41所(其中本科院校25所,专科学校16所,招收研究生的学校15所),与1991年相比,普通高校本专科生录取人数由3.5万人增加到6.3万人,增长80%,招生规模在全国排第五位;在校生由9.3万人增加到16.4万人(不含研究生),在全国由第九位提高到第七位;每十万人口拥有在校本专科生由144人增加到239.9人,在全国排名由16位上升到11位;校均规模由2260人提高到3869人(不含研究生),其中本科院校4701人,专科学校2426人,师生比由1∶6.1提高到1∶9.4,超过了全国的平均水平,提前实现国家教委和省的规定;在校研究生由3245人增加到6305人(含科研机构)。1996年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61所,各类成人高校在校生15.6万人,增加14.58%。

3.提高了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更自觉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共建的效果,已远远超过学校获得中央和地方政府增加几千万元投入的好处,它使高校更自觉地服从和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积极探索和培育与地方经济发展共存共荣的结合点和生长点,形成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依靠教育这样一种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互相依存的机制。通过共建,这儿所高校吸引了地方政府和国内外大企业的注意力,从而建立了许多横向的联合体。通过共建,不仅能迅速满足地方经济建设对人才的急需,而且也增强了高校的综合实力。这几所共建的高校,已初步找到了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办学模式。如中山大学坚持以社会效益为本,利用自己基础理论研究的优势,脚踏实地搞好教学和科研工作,抓好四重建设,积极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研究。组建了分子生物学与生物技术、海洋资源与环境、天然药物学等学科点,以及应用生物学与生物技术、材料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讯技术、环境科学与技术等学科群,建立了珠江三角洲经济管理发展研究等中心。科学研究的综合实力在提高。在最近的一次毕业生追踪问卷调查中,用人单位认为好和比较好的毕业生占85.6%。分别有8名、10名毕业研究生被国家教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做出贡献的中国博士、硕士"和"做出优秀成绩的中国博士、硕士"荣誉称号。华南理工大学利用自己工科的优势,发展与企事业的横向联合,把企事业的财力引进来。该校与地方政府、科研单位、企业联合办学获得的投入累计达8亿多元(协议计划数)。该校轻工食品等重点学科进一步得到加强。科技成果的奖励呈上升趋势,多数类别按年均10%增长。广东工业大学学科力量集中后,硕士点已由原来的3个增加到7个。

4.提高了科研水平。通过共建等联合办学,这些高校取得了显著的科研成果。1992--1995年,全省自然科学研究基金立项765个,资助经费4020万元,其中高校616个,占80.5%,获得资助经费3019万元,占75.1%,这些项目和经费多数集中在共建的6所高校。在1996年评出的我省"八五"期间十大基础性研究成果中,高校就占了8项;在自然科学重点科技攻关十大成就中,高校占2项。

三、我省高教管理体制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设想

上述办学形式,包括了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投资体制、社会参与等方面的改革,为使中央和省两级办学,以省为主的体制能尽早实现,省里需要许多的配套政策和相应的管理权限,但目前管理权限和配套政策不明确,有些明确但不能落实。因此,在统筹管理中遇到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中共广东省委、省政府认为,经济强省也应该是教育强省,因而提出要建设教育强省的目标。在行将到来的21世纪,企业界乃至整个社会与高等教育的关系将会越来越密切,高等教育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重要。可以说,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键是扩大高等教育机会,在教育资源允许的情况下,使尽可能多的人受到尽可能多的教育。这就要求地方政府要有一定的办学自主权,这也是建立以省为主的体制改革目标的要求。

(一)计划统筹权不落实。对共建学校,省在经费、土地等方面给予了大力的支持,目的是使这些共建学校能在人才培养、科研等方面为广东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但目前共建学校的招生计划统筹、专业设置调整等方面的职责、权力、义务并没有体现以省为主的体制这一改革目标的要求。

(二)缺乏学校和学科专业设置等的审批权。广东高教体制改革作为试点省,中央应给予特别支持,应允许在省合理布局调整进入一个阶段后,根据本省人才需求的实际、自身的办学条件与财政能力,适当增加一些新校,以调动办学各方的积极性。为了建设教育强省,提高办学水平,中央应在批准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博士点、硕士点等方面,在其具备基本条件的情况下,给予特殊政策和自主审批权。

(三)缺少与企事业单位合作的特殊政策。学校与企事业单位的协作办学是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而目前高校办二级学院审批权问题增加了学校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难度,从而影响了企事业单位参与办学的积极性。随着形势的发展,二级学院的审批权应该下放到省一级审批。

(四)上级有关部门扶持力度不够。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必须得到中央有关部委对地方政府高教体制改革的理解与扶持,有关方面领导的重视,有关部门严格履行协议的责任和义务,较大的经费投入,才能深入开展下去。合并学校虽然改善了高校布局的不合理状况,使学校的布局趋于合理,学校的办学规模及效益得到了提高,但却由于不同的学校和原主管部门不同等原因,造成学校内部利益不平衡,这是影响学校实际合并的原因。为此,政府对合并学校要有更大的投入,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学校要进入实质性的合并,必须对其进行学科专业的合并调整,这是一个过渡时间较长、影响学校办学水平和效益的重要合并调整的内容,因而既要积极又要稳妥,决不可操之过急,简单行事。

改革高教管理体制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教育法》所提出的大政方针,我省将继续沿着既定的改革思路,积极推进高教管理体制改革。一是继续坚持以投入为导向的方针。除省的政府行为要继续加强外,还要调动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力量进一步支持高等教育的发展,完善投资体制。二是切实加强省政府统筹管理效能,明确中央和省政府的管理权限,实现条块有机结合,以省为主的体制。三是继续探索和完善各种联合办学模式,加强高校班子的建设,改革校内管理体制,提高联合办学的水平和效益。四是加强高教法制建设和高教理论研究。探索我省高等教育统筹管理的办法和规律,依法治校,规范教育行为。认真研究面向21世纪的广东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适应的高教管理体制,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实验。我省既然是高教体制改革试点省,我们希望能够继续得到国家教委的大力支持,赋予上述的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从而使我省的高等教育更好地为全省现代化建设服务。

标签:;  ;  ;  ;  ;  

广东省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综述_大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