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化与社会心理(笔谈)——大众文化与现代人格的建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众论文,文化与论文,笔谈论文,社会心理论文,人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J0-05;B84-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455(2002)06-0034-12
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称,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自然的人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人既是文化的起点,又是文化的结果。人格是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遗传素质反映的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长期积累的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文化的积淀;而后天环境主要是一种文化环境。因此,人格其实是文化的产物。克罗贝尔说过:“文化对每个人塑造的力量很大,平常我们不太能看出这塑造过程的全部力量,因为它发生在每个人身上,逐渐缓慢的发生,它带给人满足,同样也带给人痛苦,人除了顺着它走之外,就别无选择。因此这个塑造的过程便成自然,就像文化本身一样——也许不全然是不知不觉的,但确实是无可指责的。”因此,当我们在探讨人格问题时,绝对不能忽视文化的影响。
大众文化和现代人格都是现在广受关注的问题。大众文化是在现代工业社会中所产生的、依赖于大众媒介、并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一种市民文化,在20世纪初还只为少数发达国家所特有。随着全球现代化进程的加速,现已成为世界的普遍现象,在中国也日益繁荣起来,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并迅速成为社会的显性文化。商业性、世俗性、标准化、消费性、娱乐性、时效性、媚俗性……关于大众文化的特性我们可以列举许多。这些特性也向来是被精英文化所批判的。我们没有必要再回顾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的论战或交锋。不管是站在精英文化的角度看大众文化,还是站在大众文化的角度看精英文化,只要彼此的立足点不同,其矛盾和冲突是永远存在的。就好像用我的鞋去套你的脚,穿不进去,只怪你的脚长得不好。许多批判由此而生。我们不妨换一个角度来看问题。如果站在人格建构的角度,大众文化具有什么样的作用呢?
一、现代人格的精髓:平民化自由人格
要探讨大众文化对现代人格的影响,首先要弄清的一个问题是,现代人格的精髓是什么。我们以为,现代人格的精髓是平民化,我国当代哲学家冯契曾表述为“平民化自由人格”。平民人格是对中外思想史上圣贤人格、精英人格的否定,是适应社会发展和时代精神的。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充斥着对“内圣外王”、“君子”、“鸿儒”的向往,在西方文化传统中,也同样存在着对“哲学王”、“绅士”、“英才”等高大全式的人格的追求。这种人格追求其实是人由于对群体的依附而被分等划类的体现,是对组成社会的广大平民的忽视。一个自由、平等和民主的现代社会,需要平民人格。
平民化自由人格的核心是人的主体性的张扬。什么是主体性呢?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主体性是人作为主体的属性,是本体规定和关系规定的统一。所谓“本体规定”是指,人的主体性是“自由自觉的活动”,它是人作为人而存在的必然性、本质和根本方式,不同于物的规定和动物的活动。主体性作为“自由自觉”的特性,是人的现实存在的多样性、差异性的统一。“千人一面”即意味着主体性的丧失。所谓“关系规定”是指,主体性不仅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是作为主体的人在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征,如自主性、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等。主体性的本体规定和关系规定是统一的,统一的基础在于人的实践活动。
平民化是对主体性的尊重,而自由是对主体性的表征。对自己主体性的尊重衍生出独立、自信、创新等一系列品质,对他人主体性的尊重衍生出平等、民主、合作等一系列品质。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对自己主体性不尊重的人,不可能真正尊重他人的主体性。现代人格中所强调的主体性并不是指以自我为中心的单独主体性,而是建立在充分尊重他人主体性基础上的交互主体性或共同主体性。人与人的关系不是“主体——客体”的关系,而是“主体——主体”的关系。如果每个人的主体性都得到充分的尊重,那人就获得了自由。正如黑格尔所说:“在主体中自由才能得到实现,因为主体是自由实现的真实的材料。”人只有成为主体才可能是自由的。
二、大众文化对主体性的尊重:促进现代人格的建构
有人认为,大众文化是造成病态人格的罪魁祸首,所以不遗余力对它口诛笔伐。如果现在的大众文化都是形成病态人格的话,那我们只能全面封杀大众文化了。但这是不可能的。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和媒体的进步,大众文化只会越来越蓬勃发展。照这种观点,那病态人格岂不是越来越严重?人类的前景真是相当悲观。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从根本上说,大众文化是有益于现代人格建构的。特别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封建文化根深蒂固的国度,大众文化以其强烈的现代色彩和革命精神,促进了人的现代化,促进了现代人格的形成。这主要来自于大众文化对大众主体性的尊重,来自于它平民化的品格。
和主流文化、精英文化相比,大众文化无疑更具有平民性。主流文化是作为社会的统治思想的文化,当代中国的主流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文化;精英文化是知识分子的文化,它追求永恒的价值而不是短暂的愉悦,是社会文化理想和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而大众文化体现了百姓的文化追求,是现代生活中普通百姓的一种文化需要和认同,是普通人的文化实践形式,它与生俱来具有平民性。大众文化只有坚持这种平民性品格,它才能将自己的价值理想借助现代传媒予以迅速推广,才能有更多的消费者,从而实现其商业价值。
大众文化的平民性主要表现在:它承认大众的需要并予以最大限度的满足;它拓展了大众的心理空间,创造出新的心理需求;它尊重大众的私人领域,突显了世俗生活;它给予大众充分参与文化活动的机会和自由选择的权利。这一切都隐含着它对大众的主体性的尊重。正是这种平民性,使大众文化在现代人格的建构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平民人格的形成,源自于一种尊重每个人的主体性的文化。“观众是上帝”、“顾客是上帝”,这些口号也许许多人嗤之以鼻,认为是一种掩人耳目的形式。但许多平民百姓在这些口号中感受到了主体的价值,唤醒了主体意识。在大众文化产生以前,一个老百姓也许一辈子都不能去听一场音乐会,也许一辈子都没有机会在有伴奏的情况下演唱,而现在只要他愿意,他可以每晚在家收看或收听丰富多彩的音乐节目,他可以在卡拉OK厅大展歌喉。大众文化为他提供了许多满足需要的途径。各种文化资源因为大众传媒而为平民所共享。无论如何,这是一种比以前更好的生活方式。
大众文化要想迅速传播,就必须承认大众的需要并予以最大限度的满足,这是它的起点。有了这一起点,就有了尊重主体性的基础。也许,站在居高临下的立场俯视平民,平民都是浑浑噩噩,懵懵懂懂的,他们只有简单的感官需要,或者说根本没有自己的需要,连需要都是被“制造”出来的,如果以大众的需要为出发点,必定没有什么好结果。我想,有这种想法的人本身就是蔑视大众主体性的,是不具备平民人格的人。
三、大众文化对主体性的消解:导致现代人格的异化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我们承认,大众文化是高度物化的文化,它具有很多负面的特征,也会对人格的形成具有异化的作用,它在尊重大众主体性的同时,又在消解着主体性。法兰克福学派早就指出,大众文化的大众性并不意味着大众是文化的主人,这种“大众性”是被制造出来的。大众被大众媒介及其所传播的信息所控制,他们的行为风格、精神信仰、思维习惯甚至内在需求全按文化工业提供的模式进行。看上去他们具有选择的权利和自由,而实际上被大众文化剥夺了自由,最后反而丧失了主体性,成为马尔库塞所说的“单向度的人”。所以,大众文化具有异化功能,培育出一批只知消费,只知服从和模仿,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大众,即失去了主体性、失去了自由的大众。这些观点虽然悲观而偏激,却也不乏合理而深刻的一面。指出大众文化的异化功能,并不是否定它存在的价值和对现代人格建构的意义,而是让我们看到可能的危机,从而对其进行准确地定位和积极地引导。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大众文化对主体性的消解并不全然是大众文化的罪过,即使没有大众文化,现代人的主体性依然可能消解,人格依然可能异化。这是人在现代社会所遭遇到的矛盾境地。马克思曾把这种状态下人的主体性称为“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物对人的规定、制约乃至支配,使得处于此种状态下的主体性不能不带有非常矛盾的性质。这是现代人生存的悖论:人们越是追求自己的主体性,就越发现自己对于物的依赖,因而人的主体意识越强,就越陷于主体性的困惑之中。这已经远远不是大众文化所能解决的问题。
批判大众文化的法兰克福学派早已成为过去,而大众文化依然欣欣向荣,前景广阔。只要我们引导得当,它必能在现代人格的建构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