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市第五医院 163711
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心理护理联合人性化护理在护理管理中的运用方法与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在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接诊的100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分析两组患者在护理后心理状态和护理满意度上的效果差异。结果:在护理后的焦虑和抑郁改善情况上,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8%,对照组为74%,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同时有效改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心理状态。
关键词:心理护理;人性化护理;护理满意度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and explore the psychological care combined with humanistic nursing in the application of nursing management methods and effects. Methods:the object of this study is to select 100 cases in our hospital during the period from April 2014 to April 2015 with the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data,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5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nursing management,observation group with humanistic care and psychological care,analysis of the different effects two groups of patients in nursing psychological state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Results:after th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mprovement,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in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8%,the control group was 74%,p<0.05. Conclusion:humanistic nursing combined with psychological nursing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atient's satisfaction with nursing,an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bad psychological state of patients during treatment.
Keywords:psychological nursing;humanistic nursing;nursing satisfaction
患者护理中不仅要提升专业技术护理操作,同时要贴合患者实际需要,以患者为核心开展人性化和心理安抚护理来达到患者更舒适的治疗体验。患者会在治疗期间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同时会有非护理治疗意义的个人需求,而充分的满足患者需求可以提升患者在治疗中的信心、安全感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我院在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接诊的100例患者,其中男性为54例,女性为36例;年龄范围为24岁至57岁,平均年龄为(36.4±11.4)岁;文化程度上,初中及以下者为48例,高中与中专者为25例,大专及以上者为27例;所有患者均表现为清晰的意识,理解和表达能力无障碍,均可以参与到正常的效果评估中。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文化程度情况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具体操作如下:
1.2.1 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上要明确对象,除了常规的患者心理护理,还要关注到患者家属心理护理,避免患者家属的不良情绪传到给患者,同时让患者家属较好的辅助护理人员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首先,需要对患者心理状态做评估,采用标准的心理量表做检测,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做全面的了解。同时需要对患者的个人性格、年龄、家庭情况、工作特点等情况做全面的了解,这样才能有效的采用患者自身可以接受的方式做有效的心理安抚,在心理护理的表达方式、用词和心理安抚时机上更加的贴合患者心理需求[1]。
一般在心理护理上不要做的过于明显化,不要让患者意识自身产生了抑郁或焦虑问题,避免患者因为自身不良情绪的严重化导致内心负担的加重。需要通过在细节护理操作过程中见缝插针的做心理安抚。一方面做护理操作,让患者明白相关护理操作的原因,在解说中要让患者感受到治疗的专业性,提升患者的治疗信心。同时对于患者的病情状态做针对性的疑问回复,避免将病情严重性过多的表露在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患者中,要让患者能够充分接受对于治疗的相关解说。
在心理护理可以配合一定肢体语言做辅助。如果患者自身倾向于需要热情的护理方式,可以与患者之间拉近距离感来提升心理护理效果。但是心理护理中避免沟通中去打探患者私人问题,要让患者自发的进行信息的告知,而后针对其反馈的信息来做针对性的心理安抚处理。同时对于患者的情况要与家属做充分的沟通,沟通中也要保护患者的隐私,可以提醒患者家属注意,但是不要过多的因告知患者隐私而引发患者于家属间的矛盾。让患者家属在心理护理配合中避免谈及患者隐私和不愿意提及的事情。
1.2.2 人性化护理
人性化护理是围绕患者需求而展开,满足患者合理的护理需求。例如保证患者在心理、生理上更安全、舒适、便捷的护理服务。尽可能的让患者减少治疗的疼痛或者其他不适感。同时在症状缓释控制上要做及时的观察,避免症状的反复。要让患者在治疗中维护自身的尊严感,要让患者在形象上保证自己的得体舒适感。同时在护理中能够给与患者更多的舒适感,无论是查体还是护理操作,避免冰冷的手部或者器械与患者皮肤直接做接触,要保证病房内湿度和温度的良好控制,给与患者身体上的舒适感。病房内要保持空气清新,同时光照柔和充分,避免阴郁的环境给患者带来视觉的不适感。在饮食和运动指导上,要尽可能的明确化,针对患者个人喜好和身体情况做细化说明,避免专业化词汇让患者无法得知如何具体操作。给与患者制定专业的饮食与运动计划指南,让患者充分按照指南进行。在相关护理操作上,要避免对患者正常休息的干扰,尽可能的保持患者正常作息规律。夜间巡查一方面要做好病情观察,但是也要减少对患者睡眠质量的打扰,举止轻柔。在住院期间做好环境指导,让给患者家属与患者对环境有较好了解,便于其进行检查、物资购买等操作,避免患者对于相关信息不了解而导致操作的延误[2-3]。
1.3 评估观察
评估观察患者在护理上的满意情况,通过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评分标准:95分及以上非常满意,85-94分为满意,60-84分为基本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同时采用SDS和SAS的焦虑抑郁评估做心理状态评估。
1.4 统计学分析
将采集到的数据经由spss17.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做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做检验,同时以p<0.05作为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评估标准。
2 结果
在护理后的焦虑和抑郁改善情况上,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8%,对照组为74%,p<0.05。
3 讨论
在人性化护理和心理护理管理上要做好相关培训考核以及监管。要完善其护理管理中的制度,将所有护理操作能够有规章制度可循。同时要建立监督评估小组,对于患者所提出的投诉和建议要做及时的了解和收集,及时的对患者实际需求做了解,进而进行针对性的人性化和心理护理的调整。在护理工作上要强调护理沟通的处理,尽可能的通过护理沟通来了解患者需求,进而才能有效的提供护理服务来满足。同时良好的沟通可以较好地做好心理安抚,避免护理不足所引发的护患纠纷。同时相关管理上要将护理服务水平与相关绩效考评挂钩,提升护理人员对护理服务质量的重视。同时在护理培训中要对应有考核,考核成绩要做公示,同时与个人晋升等利益相联系。培训中要提升法律意识的宣教,让护理人员充分认识到护理纠纷和护理差错会导致的个人法律纠纷问题。在相关培训上要请经验丰富的人员进行,将科室内的个性情况以及医院的个性情况做充分的讲解,让护理人员在专业护理知识学习情况下要明确了解本区域内的护理独特性问题,对于患者心理学以及相关因素做充分的学习与知晓,能够不断的完善护理来提升患者的舒适度、安全感,建立起和谐的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纠纷和不良护理事件。
参考文献:
[1]张新荣. 人性化护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评价[J]. 中国实用医药,2013,09:180-181.
[2]黄利敏. 人性化护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21:240-241.
[3]唐秀红. 人性化护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22:164-165.
论文作者:唐国玲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4
标签:患者论文; 心理论文; 家属论文; 情况论文; 操作论文; 对照组论文; 满意度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