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中西医结合康复疗法护理疗效观察论文_张群

(浏阳市中医医院 湖南浏阳 410300)

摘要:目的 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中西医结合康复疗法护理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54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的方法治疗,术后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康复疗法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康复疗法护理。随访半年,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效果,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残留腰腿痛11.11%,术后抬高试验阳性7.41%,分别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9.63%和25.93%(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6.3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0.37%(P<0.05)。结论 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采取中西医结合的康复疗法进行护理,能够促进患者更好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西医结合;康复疗法;护理疗效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疾病,由于椎间纤维环退行性改变,或外伤造成纤维环破裂等,裂隙中突出髓核,刺激压迫相应神经根,进而引起相关体征和症状。在骨科疾病中,腰椎间盘突出症比较常见,传统保守治疗效果欠佳,因而主要通过手术的方法治疗[1]。治疗效果比较确切。患者手术后的恢复效果,与临床护理有着直接的关系,应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采取有效的方法护理,以促进患者更快的康复。基于此,本文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8例,研究了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中西医结合康复疗法护理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54例。对照组54例患者中,有32例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年龄在25-68岁,平均年龄为(38.2±3.5)岁;观察组54例患者中,有30例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年龄在24-68岁,平均年龄为(38.8±3.7)岁。纳入标准: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符合手术指征,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不符合手术指征,有手术禁忌症,有精神疾病,有认知或沟通障碍。两组患者对比性别、年龄等,都没有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传统康复疗法护理,①提供心理护理,让患者了解积极配合对治疗效果和术后康复的作用。与患者积极沟通,给予必要的解释和安慰,对术后恢复较慢的患者要耐心说明原因,提高患者的信心。可举例治疗成功的案例,消除患者的担忧和顾虑,使患者提高依从性和配合度[2]。②术后帮助患者正确摆放体位,保证6h平卧,不要过早翻身造成出血。之后定时帮助患者法神,对突出受压位置按摩,促进血液循环,避免发生压疮。③术后根据患者恢复情况,进行早期活动,避免神经根粘连。麻醉消失后可做直腿抬高,注意循序渐进,并帮助患者进行压髋、压膝等被动运动。④加强功能锻炼,指导卧床患者做四肢锻炼,避免肌肉萎缩,促进血液循环。视情况采取膝关节活动、足踝活动、腹部按摩、深呼吸、扩胸运动等。在术后4周,可指导患者用五点式方法,以双足跟、双肘、头枕部为支撑点,做挺腰练习。在术后6周,可指导患者用三点式方法,以双组跟、头枕部为支撑点,做挺腰练习。⑤做好饮食指导,术后第1天半流食,第2天可普食。多食用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多吃水果蔬菜。

1.2.2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术后采用中西医结合康复疗法护理,在对照组护理对基础上,①采取中医推拿治疗,用揉、滚、推、按、拿、抖、扳、摇等手法,分别以相应关节和穴位进行按摩,每日1次,治疗10d为1个疗程。②采取中医针刺治疗,针刺夹脊穴1.5-2.0寸,腰部出现酸麻胀感。针刺环跳穴、秩边穴2-3寸,镇麻感沿下肢向足跟、脚趾传递[3]。每日1次,每次10-20min,治疗10d为1个疗程。③运用中医食补理念,术后1-2周,以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饮食为主,行气通络、活血化瘀;术后3-4周,以清补食物位置,健脾益气;术后5周后,以壮筋骨、补肝肾为主,补益肝肾。

1.3观察指标

随访半年,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效果,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处理

研究得出数据通过SPSS19.0软件统计处理,以数(n)或率(%)表示计数资料,以 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残留腰腿痛11.11%,术后抬高试验阳性7.41%,分别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9.63%和25.93%(P<0.05)。

3讨论

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患者恢复时间较长,同时恢复效果将受到临床鼓励的很大影响[4]。在以往的术后护理中,仅采用常规方法,效果比较有限。研究表明,采用中西医结合康复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进行护理,能取得更好的护理疗效。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术后的前8周左右,患者伤口没有愈合完全,神经对于外界刺激有较高的敏感性,因此按摩、针灸等中医疗法并不适用。通过前8周的常规康复治疗,避免周围组织渗出引起神经根继发性粘连等症状。从术后第9周开始,通过按摩、针灸等治疗,透达紧固关节,使局部组织血液循环改善,缺血缺氧症状减轻,肌肉内压降低,促进新陈代谢,以达到软化疤痕、解除痉挛、消除肿胀之功效。另外可对脊柱生物力学起到调节效果,使神经根受压空间得到缓冲,神经根机械压迫减轻或消除,椎管内外无菌性炎症消失,对于神经功能恢复和脊柱肌群功能恢复都有很大的好处[5]。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采取分期饮食指导,前期饮食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中期饮食清补健脾益气,后期饮食补肝肾壮筋骨,从而促进患者更好的恢复。

综上所述,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采取中西医结合的康复疗法进行护理,能够促进患者更好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杨孝丽,杨海江,柴亚鹏,等. 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西医结合护理研究[J]. 中国伤残医学,2017,25(20):97-98.

[2]吴赟,蒋爱军. 经皮脊柱内窥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西医结合护理[J]. 河北中医,2016,38(2):287-289.

[3]裴文华. 中西医结合治疗及综合护理干预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6,32(11):1101-1102.

[4]雷燕,周宇,卞恒杰. 中药脐疗联合辨证施护防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便秘的效果观察[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8,4(2):54-56.

[5]傅淑君,季向荣. 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胃肠功能、心理情绪和疼痛的影响[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7(25):2296-2300.

论文作者:张群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9

标签:;  ;  ;  ;  ;  ;  ;  ;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中西医结合康复疗法护理疗效观察论文_张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