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加快,高层建筑在我国城市中的分布越来越广泛,人们也逐渐意识到高层建筑防火的重要性,本文就此进行了简要的分析,首先文章分析了高层建筑的安全消防现状,例如人员疏散困难、局部空间内容易发生爆炸性燃烧、缺乏相应的消防设备等,随后文章介绍了高层建筑中的安全防火措施,例如增加高层建筑的防火实战演练、提高整体规划意识、及时更新防火装备、健全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制度等。
关键词: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防火对策
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进步,我国城市化建设也逐步加快,从而导致人口数量在近几年里急剧增加,城市范围也逐渐扩大,为了减缓城市中的土地紧张现状,高层建筑在城市中的分布逐渐增多,随着高层建筑的发展,人们也逐渐意识到了其中的安全问题,威胁高层建筑安全的一大问题就是火灾,由于高层建筑的特性,导致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灾就会引起无法挽回的后果,为此我们要加强高层建筑的防火措施。
一、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现状
(一)人员疏散困难
在高层建筑中存在许多易燃易爆的装饰品,而在火灾发生时通过这些易燃物品,就会加大火势燃烧,从而传播到安全疏散通道当中。由于高层建筑中的火灾在发生时,具有较大负荷,因此火势会逐渐加大,蔓延速度十分之快,从而容易在整个高层建筑中产生立体的火势,跟随空气的上下流通,逐渐加大火势,一旦设备洞口和门窗等设施被烧毁,火势就会窜流到疏散道口之中。同时在日常生活中,高层建筑内部的疏散通道和电梯前方的防火门都是处于一种门户大开的状态的,从而导致火灾发生时所产生的烟气立刻进入防火通道里,在烟气的影响下,逃生人员就会失去方向,无法辨别逃生路线,从而增加了高层建筑中人员疏散的难度,此外在加上高层建筑中的可容纳人数比较多,同时内部环境较为复杂,例如由于楼层高,导致垂直的疏散距离较长,同时在高层建筑中的疏散通道只有楼梯这一种形式,为此在进行人才疏散时会浪费较多的时间。同时人群在疏散过程是由上向下的,但是火灾的蔓延趋势却是由下至上的,因此疏散人员要在烟气弥漫高温烘烤进行逃生,从而提高了逃生的危险性,使逃生过程更加困难。为此在高层建筑中经常会出现在逃生过程中的伤亡事故。
(二)局部空间内容易发生爆炸性燃烧
由于高层建筑中具有较多的易燃物品,因此在内部的封闭环境内,温度的上升速度也会更快,热气流和火灾所产生的烟气也会通过多种渠道向外扩散,呈现出一种向上升腾的状态。此外在高层建筑中大部分使用的是中央空调,因此较为封闭,在火灾发生时,燃烧过程就会使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大幅度下降,同时大量热气无法消散。同时随着内部空间氧气的消耗,在燃烧过程中就会出现氧气不足的装况,从而空间内部出现一些没有完全燃烧的物品,这些物品在和空去融合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在遇到火苗的瞬间产生爆炸的现象,从而出现爆炸性燃烧,促使区域内温度迅速上升,从而增加逃生人员的危险性。
(三)缺乏相应的消防设备
和我国的高层建筑建设速度相反的是,高层建筑中的消防设施还没有建设完善,从而使高层建筑缺乏全套的消防设备,最严重的情况是在火灾发生时都无法正常地进行报警,同时也没有设置相应的排烟系统,导致火灾中产生的烟气无法正常消散。同时高层建筑中的部分消防设施中不具备国家认证的3C指标,部分正在使用中的消防设施也没有经过合格检验,大部分业主也没有认识到高层建筑消防设施的重要性,从而导致对于消防设备的投资不足,或是直接使用质量较差是产品,从而增加了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的消防难度。
二、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防火措施
(一)增加高层建筑的防火实战演练
在高层建筑中出现火灾问题时,经常会出现大量逃生人员被困的问题,为此在高层建筑发展过程中提出了新的挑战,通过进行高层建筑逃生实战演练能够在给人们传授相关逃生经验的基础上,增加人们的逃生经验,从而在火灾发生时,让人们可以保持冷静的态度,清晰辨别逃生路线。在逃生演练正式开始之前首先要将具体的逃生知识传授给人们,其次要预先检查各个安全出口和逃生通道是否通畅,同时还要检查消火栓和灭火器等一类消防设施是否能够正常使用;安全通道中的警示标志是否完整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演习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建筑内部的安全消防建设,通过实际演习还能提高相关消防部队对于高层建筑的火灾处理能力,增加群众和消防部队的联系,从而在火灾发生时能够保持救援默契,从整体上提高事故处理能力,帮助消防队伍熟练掌握事故救援的方法措施,检验城市中消防队伍的协作处理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
(二)提高整体规划意识
提高整体规划意识,在两个相邻的高层建筑之间如果需要建设相关的消防水池,可以两个建筑之间共同建立一个消防水池。高层建筑的防火建设中,需要加强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从而在基础上提高消防管理优势。基础设施建设是高层建筑安全防火的基本保障,为此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防止出现防火设施初步设计的不合理等问题,从而优化防火基础设施,提升高层建筑的火灾应对能力,在最大程度上降低生命财产损失[1]。对于高层建筑来说,不同的楼层空间可能相关的使用功能也有所不同,为此在初步进行防火设计时,可能会将建筑空间设置成没有任何阻挡的畅通状态,高层建筑中的各种通道也是四通八达,这种设计形式,加大了火灾的蔓延效率,从而促进了火势的进一步发展。针对这种问题,在进行高层建筑的初步设计时,应该添加一些防火帘,从而将各种大区间分隔成数个独立的小区间,其中尤其要注意的是要住户和将各种易燃物品隔离开来,通过设置防火帘,能够有效延缓火势的蔓延时间,给相关的消防人员争夺更多的救援时间。
(三)及时更新防火装备
在消防供水中一般都是使用大功率的灌水车,同时在设置好消火栓的基础上,通过水泵接合器进行连接,从而进行供水。目前我国也研制出了新的消防设备,主要是用来应对高层建筑火灾问题的垂直水带吊升机,从而解决了高层建筑中的火灾救援难题[2]。这种垂直水带吊升机的总重量为八十千克、高度为六十厘米、宽度为四十七厘米,整体机身长为五十一厘米,主要是由附件、固定支架和绞盘等几部分构成的,垂直水带吊升机在使用过程中具有操作灵活、承重量大等特点,能够适应任何形式的高层建筑,同时只需要十五分钟就可以将水带从地面提升到垂直高度一百米左右。为了提高消防装备的整体效率,我们要加强消防设备的研制工作,从而让消防设备更加符合消防人员的救援需要,让设备操作更加简单,携带更加轻便,促进垂直水带吊升机吊升速度实现进一步提高,节约更多的救援时间,提高供水效率与扑救效果。同时还可以利用应急干式给水系统来进行检验,在实践过程中在使用具有较大功率消防车的基础上利用应急干式给水管道通过逐渐提高压力的形式,提高消防供水高度,使水柱在超过十米高度时,依然能够保持水源的充实性,从而提高灭火效果。应急干式给水方式主要是利用横竖分区的互相结合来实现的,为此需要在高层建筑中每层的电梯间内独立设置一个消火栓,选择双出口双阀型的消火栓进行设置,从而保证防火设施的稳定性,提高供水效率,让消防人员能够尽快进入火灾现场,并迅速投入到防火战斗当中,为高层建筑中的防火作战提供基础的保障。
(四)健全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制度
首先可以将具体的消防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个单位部门当中,同时制定科学的消防设施保养检修制度,进行全面的防火设施检查。相关单位部门也应该定时检查各个高层建筑中的各种消防安全设施和消防安全系统,从而监督相关的消防设施是否根据相关标准进行建设的,减少火灾隐患。此外,在高层建筑管理过程中,应该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将消防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个管理人员身上,提高管理人员的消防设备使用能力,让相关管理人员熟练掌握各种消防安全知识,从而能够在火灾发生时合理使用相关的消防设施[3]。在实施消防安全工作的过程中,应该加快建立相关的法律制度,提高对于高层建筑的消防监管力度,国家的相关部门应该进快健全相关的消防设计规范,从而为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设计提供基础的参考标准。最后还需要针对高层建筑特点制定合理的火灾应急预案,根据建筑结构、具体层数以及安全通道的分布特点等因素制定一个合理的救援措施,例如合理计划人员疏散通道、供水方式以及灭火方式等内容。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能够了解到高层建筑不同于一般的普通性建筑,高层建筑的整体结构更为复杂,面积更广,内部的可容纳人数要更多,从而导致高层建筑的用电量更大,为此增加了高层建筑的火灾隐患,针对这种情况需要我们加强高层建筑的防护措施建设,从而促进高层建筑安全性能的有效提高,为人们的生民安全提供可靠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张香萍.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现状分析和火灾防控对策研究[J].武警学院学报,2018,34(02):54-57.
[2]王亨健.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现状及防火对策的探讨[J].消防界(电子版),2017(12):92-93.
[3]刘晓虎.当前我国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1):29-30.
论文作者:赵攀攀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0
标签:高层建筑论文; 火灾论文; 消防安全论文; 火势论文; 人员论文; 就会论文; 过程中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