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须知ABC,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须知论文,父母论文,ABC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A
母亲不该说什么话
就算是最慈爱、最体贴的母亲有时候也会说出不该说的话。
当然,做母亲的不必为她们对子女所说的每一字句担心。母亲每天都说上千句话,在18年中说了千百万句。偶尔说上一两句不该说的话,并不是不可挽救的大灾难。
不过纽约“难缠儿童中心”的医师杜里奇说:会造成伤害的是一再发生的模式。
以下9种是“母亲时常有,而专家认为最好避免”的说话模式。
一、“看看你哥哥多听话!”和其他孩子相比较固然可以说明你想要孩子做的行为,但却不是鼓励孩子的良方。心理分析家说,孩子的自尊不应基于外在因素,而应发自内在,例如孩子在学溜冰时,是否是好选手并不是由“我只摔了两次,而他摔了5次”来判断,而是因为“我跌倒后爬起来再溜。”
二、“马上给我擦干眼泪!”任何妈妈看到孩子哭都忍不住会这么说,这样做其实是在说:“闭嘴!我不想和你沟通。”你应该给孩子一点时间平复心情,让他回房间发泄一下,或是抱抱他、安慰他。
三、“没什么好生气的。没什么好哭的。”这样的言辞看起来好像是鼓励孩子,实则上是否定了孩子的情绪,传达给他的信息是,他的情绪并不存在或者是不该表达。
四、“你总是/总不”这种武断的言语,除了发泄情绪之外,毫无用处。
五、“如果你不这么做,警察叔叔就会来抓你!”母亲应该向孩子解释为什么该做这件事,而非假借外力。
六、“下次再让我看到你没做,我就……”结果不外乎恫吓或惩罚。其实孩子心里明白妈妈绝对不会这么做,威胁恐吓乃成为管教孩子最没有用的一种手段。专家的建议是:如果你不会这么做,就千万别这么说。
七、“你是世界上最棒的画家。”虽然母亲想用这样夸张的赞美鼓励孩子,但这种作法可能会有后遗症,让孩子以为你在愚弄他。过度的赞美有时就是漠不关心的表示,想要随便打发孩子走开,所以你得清楚地指出细节,例和他谈论画中的色彩、线条等。
八、“再玩5分钟。”和孩子讨价还价会导致更多的讨价还价,不必多久,你的孩子就会成为和你谈判的高手,所以你一定得保持坚定的态度。
九、孩子到青春期时,许多母亲会采取和孩子是好朋友的态度和他们沟通。但迈阿密大学医学院的心理学教授费尔德说,青少年还不是成人,如果母亲以他们平辈的姿态出现,就会失去了自己的权威。母亲应该对自己的角色有自信,并了解青少年是处于儿童和成人之间的阶段。
马志东编译自美国《纽约时报》小申摘
B
小佳欣的悲剧
小佳欣一岁大了,原来很健康,可近半年来经常咳嗽、流涕,有时还发热。每次去看病都诊断是上呼吸道感染(即感冒)。3个月前她与同事谈起,其好友说这是因为孩子抵抗力差,可以注射丙种球蛋白提高抵抗力。妈妈一听,立即去医院要求医生给孩子用球蛋白。医生向她解释,佳欣的情况没有必要打此针。妈妈很恼火:“自己出钱买药还不肯开!”她一怒之下便离开医院,通过一个熟人买了一支给孩子注射了。这次真的一个多月未感冒,妈妈很高兴,认为自己钱花对了。可是不久孩子高热、呕吐,持续3天不退热,接着还抽搐。医生诊断孩子患了乙型脑炎。妈妈哭着对医生说两个月前用过高效免疫球蛋白,其后一周注射了乙脑预防针怎么还会患脑炎?医生一听,恍然大悟:“毛病就出在这里!”注射了免疫球蛋白前或后一个月内进行预防接种,自身抗体形成受外源的球蛋白抑制而不能生成对该预防接种病的抗体。所以佳欣的乙脑预防针也因此白打,难怪会患脑炎。妈妈听了后悔不已,自作聪明反害了孩子。
儿童细胞的免疫功能及其制造免疫球蛋白的能力在4岁以前未发育完善。母亲的免疫球蛋白可经过胎盘输送给胎儿,使新生儿免疫球蛋白水平接近成人。其后则因自身制造能力不足而使免疫球蛋白水平逐步下降,至6个月降至较低点,因此感染性疾病开始增多。一岁后免疫球蛋白水平回升,至4岁后开始接近成人值。可见,婴幼儿易得感冒或腹泻多为生理性免疫功能不全之故。
可见,对一个经常发热、咳嗽的孩子,我们不能轻率地下一个“免疫功能低下”的结论,盲目地注射免疫球蛋白或滥用一些“增强抵抗力”的药物或制剂。
小杨摘自《家庭医生》茗莲文
C
婴儿不宜多喝果汁
美国《儿科月刊》发表的研究报告指出,两岁以下儿童喝果汁太多对身体有害,因为他们的小肚子灌满了果汁,就没胃口吃东西,吸收不到所需要和热量,渐至营养不良,难以正常发育。
美国一位医生,检查了八个年龄在十四个月到二十七个月之间、发育情况比同龄孩子缓慢的儿童。这八个儿童每天都喝三百五十至八百八十七毫升果汁,发现他们每天摄取的热量有百分之二十五到百分之六十是从果汁吸收的。父母减少喂孩子果汁而增加喂奶量后不久,孩子的体重就增加了。
保健专家说,六个月以下的婴儿不宜喝果汁。有些儿科医生建议等儿童满周岁才给他们喝果汁。婴儿不论几个月大开始喝果汁,每天的量都不可超过六十毫升。苹果汁含有两种非婴儿所能吸收的糖分,喝多了会泻肚。
宣仁文 雪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