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HT3受体拮抗剂穴位注射对术后恶心呕吐预防作用的随机对照研究论文_贺必梅1 杨艳萍2

1.广东省中医院麻醉科广东广州510370;2.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广东广州510405

【摘要】目的观察5-HT3受体拮抗剂穴位注射预防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穴位组和对照组。穴位组在手术结束后选取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对照组在手术结束后静脉推注恩丹西酮。观察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穴位组在术后>6h且≤24h、24h总的时间段恶心和呕吐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完全缓解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注射在预防术后恶心呕吐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且优于静脉注射,在术后可有效减少恶心呕吐的发生。

【关键词】术后恶心呕吐;穴位疗法;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R8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213(2016)08-0250-02

术后恶心呕吐逐渐成为麻醉医生及外科医生们关注的重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是术后恶心呕吐的高发人群,因此,笔者选择我院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60例,应用5-HT3受体拮抗剂恩丹西酮穴位注射与静脉常规注射对照,比较两种预防PONV方案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研究对象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者被随机地分配到穴位注射组(穴位组)和静脉注射组(对照组)。术前按计算机生成的随机化表格进行分组。所有受试者在参与试验前签署书面知情同意。

1.2纳入标准ASA(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I一Ⅲ级拟行择期全身麻醉下妇科腹腔镜手术,年龄》18岁,预计住院至少24h。

1.3排除标准患者有严重的心脏、呼吸、肝或肾脏疾病,穴位注射部位有皮肤破损或感染等,麻醉前24h干呕,呕吐或中至重度恶心,或慢性恶心或呕吐。术前5天接受止吐治疗,术前7天因任何原因需每日使用阿片类药物者和预计需要插胃管者。

1.4剔除标准术后观察时间内出现其他情况,不能继续观察者。病例剔除后将补相等病例数。

1.5干预方法麻醉方法:全身麻醉异丙酚和舒芬太尼用于麻醉诱导和麻醉维持。肌松药选择维库溴铵。禁止使用阿片药物的辅助药包括非甾体抗炎药、加巴喷丁、右美托咪啶、氯胺酮或可乐定。

穴位注射组:在术毕患者恢复应答并可以听从指令时使用穴位注射。选取双侧足三里穴,皮肤常规消毒,取5ml注射器抽取恩丹西酮注射液2ml(4mg),在穴位上直刺约10~15mm,缓慢提插至有针感,抽吸针筒无回血后,注入药液(每穴注入药液1ml)。

对照组:在手术结束后静脉注射恩丹西酮8mg。

1.6观察指标术后恶心呕吐的评定: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以10cm直尺作为标尺,一端表示无恶心呕吐,另一端表示为极其严重的恶心呕吐,4cm以下为轻度PONV,对日常活动影响不大,亦不影响睡眠;7cm以上为重度PONV,导致患者不能入睡,严重妨碍日常生活。

术后由专门医师访视患者,记录术后0-2h、2-6h、6-24h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

1.7统计学方法采用电子表构建数据库,转出生成PASW Statistics18.0统计分析软件包数据库,计量资料计算x±s,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计算构成比及率,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一般情况本研究共纳入60例患者,两组研究人群的年龄、体重、麻醉时间、麻醉药(异丙酚、舒芬太尼)用量采用t检验,具有ponv史或晕动病史、不吸烟人数采用x2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2结果提示,穴位组在术后≤6h时间段恶心和呕吐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穴位组在术后>6h且≤24h时间段恶心和呕吐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穴位组在术后24h总的恶心呕吐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完全缓解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穴位组在需要补救治疗人数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穴位注射是选用中西药物注入有关穴位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恩丹西酮是一强效高选择性5-HT3受体拮抗剂,临床上用于预防和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恶心呕吐且大多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本研究采用穴位注射,结果显示穴位组在术后≤6h时间段恶心和呕吐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术后>6h且≤24h、24h总时间段恶心和呕吐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完全缓解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穴位注射在预防术后恶心呕吐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比常规静脉应用恩丹西酮可更有效减少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穴位注射在术后早期(术后6h)可产生与静脉注射同等的效果,晚期(术后24h)的效果则优于静脉注射,由此穴位注射疗法可产生比常规静脉注射更强的药效,而且作用时间更长。但其作用的机理和途径尚需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综上,恩丹西酮穴位注射对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作用是肯定的,但由于本研究样本量小,而且未进行不良作用方面的观察,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恩丹西酮穴位注射作为预防术后恶心呕吐疗效的强度的证据。因此,在进一步的研究中,需采用更严谨科学的试验研究设计,或许会显示出更好的临床效果。

论文作者:贺必梅1 杨艳萍2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年8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5

标签:;  ;  ;  ;  ;  ;  ;  ;  

5-HT3受体拮抗剂穴位注射对术后恶心呕吐预防作用的随机对照研究论文_贺必梅1 杨艳萍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