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所应用的施工技术也得到了一定的进步和提高。现阶段建筑工程施工中,大体混凝土的运用十分普遍,而大体混凝土在施工中经常会因周围环境影响而出现质量等问题,严重影响着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还需要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循施工工艺,科学运用施工技术,避免出现质量问题。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养护
1 大体积混凝土构造原则以及施工的要点
1.1 大体积混凝土构造原则
大体积混凝土的构造遵循着相应的原则,主要体现在保温性原则层面。使用这一技术要从多方面加强重视,混凝土凝固时水泥灰会水化,这一过程当中会有大量热量散发出来,大体积混凝土自身比较厚实,造成内部和外部形成很大的温差。在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就要对混凝土浇筑速度得以有效控制,以及对水泥材料的选择也要能加强重视。模板不同在温度控制的方法上也有着不同,所以选择温度控制方法就要和构件模板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
大体积混凝土的构造原则中,材料配比科学性的原则要充分重视。房屋建筑施工中,运用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就要充分重视材料的科学配比,只有保障了材料科学配比,才能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得以保证。要对材料配比科学计划,增加适配的次数等。主要是水泥会释放大量热量,这就需要对水泥配比的科学性得以保证,避免混凝土的开裂质量问题出现,影响房屋建筑的质量。
1.2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要点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大体积混凝土技术的应用,要注重施工要点的把握。首先对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的科学性要能保证。这是保障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的重要基础,对水泥材料型号的选择,以及掺合料和外加剂的科学添加,粗细骨料的质量控制等。都要符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标准要求。在对水泥的用量控制方面要加强重视,最大化的减少水泥的用量,降低水化热,这样就能避免施工裂缝质量问题的出现。设计人员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抗拉性能以及抗压性能先行进行试验,保障水泥的用量和配合比的科学性。
房屋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要点中,对混凝土搅拌以及浇筑的要点要准确把握。大体积混凝土当中掺加相应外加剂以及粉煤灰,能对单方水泥量有效减少。对搅拌的时间得以有效控制外,也要对材料的投放量能得到有效控制。而在浇筑环节,是对房屋建筑质量影响的关键环节,在这一环节的质量控制方面就要能实施分层浇筑的方式,首层初凝后实施下一层的混凝土浇筑。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温度控制要点要充分重视。过大的温差比较容易造成裂缝质量问题。混凝土绝热升温造成温度应力产生,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就会造成影响。所以在具体施工设计中,就要对水泥的用量科学控制,尽量减少水泥用量,可掺加粉煤灰以及减水剂降低水泥水化热,对温度得以有效控制。
2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的运用
2.1 控制材料技术
在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材料的控制是基础性环节,在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泥土的结构特点方面,需要重视以下几点:对工程材料进行严格的控制,在混凝土施工中,还要严格控制混泥土的温度,防治因温度过高而造成裂缝的出现,相应的措施如下:选用适用的水泥型号,减少使用水泥,控制骨料选取,选用添加剂。
2.2 配合比设计
(1)倘若合理减少水泥用量,水热化将得到有效的降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应当在设计人员的允许和帮助下,实施为期两个月的抗压实验,从而对混凝土进行适配。对待其的态度一定要认真,切勿做做样子地选几组适配就万事大吉,一定要增加幅度和面积,多选几十组,这样所得出来的结果才是最公正客观的,这样才能够算出来合理的、科学的水泥用量。在计算出结果之后,就应当进行适配,在这个过程中必须首先按照预先所拟订的防裂方案,结合目前所具备的施工条件来综合考虑,然后再依照着两者之间的温差最高值,然后科学合理地对最大温差的收缩应力进行预估。如果应力在允许的范围之内,则表明防裂措施可行;反之则否,需要改善施工操作的工艺,具体可以通过降低水化热的温升值,从而调整其入模温度,完成了这个步骤之后再进行最后的重算。只有应力处在允许的范围之内,才能够继续下一步的施工。
(2)在施工的过程当中还会涉及到其他一些材料的选用,这个时候就可以掺加膨胀剂,也可以掺加一级粉煤灰,这可以大幅度地节约成本。这样不仅节约了成本,又增加了混凝土的可塑性。此外,采用的其他物料的平均颗粒直径要大于0.5mm,其细度的模数为2.5至3的中砂,含沙量应当高于3%。
2.3 混凝土拌制输送
大体积混凝土由于体积大,一般可达数千甚至上万立方米,因此在拌制时应尽可能集中拌制,有条件的可采用商品混凝土。为了降低水化热,配制混凝土时宜掺加减水剂和粉煤灰或沸石粉,以减少水泥用量和改善混凑士的合易性。宜采用发热量较低的矿渣水泥来配制混凝土。每台泵车正式输送混凝土前,应配置1:2的水泥砂浆0.5m3作为润滑输送泵管作用,并在泵车试车正常后方可供料;每台泵车有专人操作,服从指挥台统一指挥,按前台要求放慢或加快泵送速度;在混凝土供应不上时,不能长时间的停止泵送,一般作间隔推动,防止泵管阻塞;泵车出料口出料时,混凝土不得对准墙柱插筋冲击,避免插筋位移。使用振动器人员全部戴绝缘手套,穿橡胶鞋,电箱要装漏电装置,以防漏电。
2.4 混凝土浇筑
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如何释放水热化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内部设置循环冷水水管是一项十分有效的技术。在浇筑施工前,我们必须按照设计要求,提前安装好冷水水管,且必须在浇筑前测试水管是否有漏水的现象,以防漏水对浇筑质量产生影响。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随时监测混凝土的温度,并根据温度调节通水循环的速度,以减少混凝土的内外温差。
在夏季施工时,应采取遮阳或者喷洒水雾以降低环境温度。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必须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在浇筑前应详细计算安排分块、分层浇筑次序、流向,严格控制混凝土入模的温度,在振捣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振捣的时间、插入深度及移动距离,严防漏振或者过振,保证振捣密实;在混凝土振捣完成后,还应进行收面处理,以防止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收面处理必须把握时机,收面不能太早,太早的话混凝土尚未凝固,此时并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当然收面也不能太晚,收面的同时应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拉毛处理。在整个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必须保证充足的人力、物力,保证混凝土的准时供应,确保不留冷缝。
2.5 混凝土养护以及模板拆除处理
对于建筑工程项目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手段的应用来说,混凝土结构的后续养护处理也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这种混凝土结构的养护处理主要就是为了较好促使其能够具备较为理想的自身稳定性效果,尤其是对于混凝土结构在浇筑完成后的温度变化以及表面湿度变化,更是需要进行重点关注,确保其能够得到较为理想的养护施工处理。
3 结论
参考文献:
[1]张立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及预防措施[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5,35(08):27~29.
[2]盛久祥.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裂缝控制[J].四川水泥,2016(12):176.
作者简介:李万哲,身份证号码:1523011990****6519。
论文作者:李万哲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1
标签:混凝土论文; 体积论文; 水泥论文; 用量论文; 过程中论文; 水化论文; 材料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