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当前电力工程中表现出了较强的作用价值,也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其能够在较大程度上促使电力工程运行更为便捷高效,对于安全性的提升也具备较强效益,这也就需要加大对于电力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充分研究,更好提升其具体应用实效性。本文就重点围绕着电力工程中电力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具体应用要点和措施进行了分析,希望有助于未来电力电气自动化的发展推广。
关键词:电力;电气自动化;电力工程;应用
1电力工程中电气自动化应用优势分析
对于电力电气自动化在当前电力工程项目中的有效应用,其确实能够表现出多个方面的明显优势,相较于传统电力工程项目的运行,其能够更好减少故障问题的发生率,并且能够适应于当前越来越繁杂的电力工程系统,符合更高的系统运行和调节管控要求。电力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在监测方面的作用价值是最为突出的,为了更好实现对于电力工程项目的整体优化控制,必然需要切实把握好监测工作的落实,确保相应监测系统能够运行可靠稳定,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明显故障隐患问题。电力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就能够更好实现实时监测控制,能够对于电力工程中较为关键的一些主要设备进行全方位监控,针对可能存在的各类异常问题也能够进行及时报警,并且做出较为准确的反应,将故障威胁损失降到最低,确保整个电力工程能够稳定有序运行。电力电气自动化在电力工程项目中的应用还能够表现出较为理想的成本控制效益,因为其不需要大量的人员参与到电力工程的维系管控中去,仅仅需要依据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相关反馈结果进行简单协调管控即可,如此也就避免了对于人力资源的大量依赖,降低了该方面存在的大量资金消耗,能够表现出较为明显的经济效益。对于当前电力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有效应用,其还能够表现出较为理想的智能化特点,能够有效实现对于时代发展的适应,符合电力工程项目的复杂化发展趋势,促使其各项协调管控工作更为便捷高效,尤其是在准确度方面更是可以得到较好保障,很多时候甚至比人员的直接调控更为精确,如此也就能够更好降低故障威胁损失,应用价值较为突出。
2电力电气自动化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
2.1使用大数据处理技术
现如今,计算机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促使了大数据时代的诞生。而在电力系统中使用大数据处理技术,能够促使提升电网技术一体化发展,提高电力控制系统的自动化发展程度。数字化处理技术,能够提升电网自动化控制水平,为电力控制系统提供数据处理技术支持。在电网数据处理方面,大数据技术能够实现电网调度自动化控制,实现不同用电区域用电数据集中化处理,以提升电网数据处理效率。大数据处理技术借助于互联网技术的帮助,为整个电力系统控制提供数据支持,实现电力系统数据管理、电力预测、数据处理等电网控制工作。因此,大数据处理技术对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2.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在电网中的应用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与传统的电网调度自动化相比,水平高,能够解决电网运行不稳定的问题。因为传统的电网自动化系统,一旦出现故障,需要查找原因后才能进行维修,从而造成大面积以及长时间的停电。在电网调度中安装电气自动化装置,可以逐渐实现电网调度自动化。通过开展相关的设计活动,能够提高电网系统的稳定性,通过数据库提供的数据进行有效的评估,即使电网内出现区域性故障,系统也能进行自动的定位,然后将故障信息反馈给维修人员,以最快的速度赶到故障地点,开展抢修工作,将安全事故降到最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变电站中的应用
电力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还表现在变电站中,因为变电站的运行复杂程度在当前同样也越来越高,涉及到的各类设备也比较繁杂,如此也就更加需要切实围绕着变电站的有效管控进行优化,借助于电气自动化技术是比较有效的一个方式。变电站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全方位实时状态监视,了解各个变压器设备以及相关线路的运行状态,及时了解可能存在的明显异常问题,尤其是对于变压器的故障能够做到信息的及时获取,有效解决可能面临的多个方面隐患缺陷,促使变电站发挥更强的实际效益。对于变电站管理中电力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有效应用,其在当前同样也面临着较高的要求,因为变压器设备的类型正在不断增多,数量更是不断增加,如此也就导致变电站的运行复杂性提高,更加容易表现出较多的问题缺陷,如此也就必然需要加大监控管理能力。此外,因为很多变电站的运行部位都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危险性,这也就需要降低人员的现场参与,借助于电力电气自动化技术进行有效调整和应用也就显得极为必要,其能够在确保监控实时性和可靠性的同时,做出智能化决断,降低了人员安全威胁的发生。
2.4电气工程机器自动化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
我国目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生产技术的发展现状就是发展水平低,使用范围小,主要被应用在了工业生产的控制领域中,要对整个工业的生产过程进行实施的监控,提高工业生产时的工作效率以及生产质量,能够有效的弥补我国工业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大量的人力以及财力,避免了人力造成的生产效率低下,质量差等缺陷。在信息快速发展今天,人们对于科技的要求越来越高,并且高科技的产品无法采用人工进行完成,电子产品的高精密度只有依靠自动化技术进行生产完成。在我国目前的工业生产环境中,还无法向国外的发达国家一样完全投入自动化的生产方式,前期还是需要依靠大量的人力进行生产。在生产的过程中需要相关的维修人员对设备的损害以及技术的缺陷进行处理,保证设备的正常生产。
2.5自动化补偿技术的应用
传统的低压无功补偿技术,在采集三项电容器,并且收集单一信号的过程中进行工作,实现补偿。纵观补偿技术的整个发展史,它也是一股技术潮流,给相关产业提供技术支持促进其发展,但是在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下,它的弊端开始显露出来,自动化补偿技术经常会出现三项负荷不平衡的情况,就是我们所说的补偿过多或者是过少的情况,看起来很小的问题,但若是放任不管,所产生的恶性循环就会对整个电力系统造成影响,危害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如何解决这种情况?自动化补偿技术就可以很好地克服这一难题,它采用更先进的结合、互补方式,针对负荷的变化能够进行灵活调节,其稳定性更强,对维护我国庞大的电力工程的安全性、稳定性发挥重要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当前我国电力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有效应用,其确实表现出了较为理想的作用价值,有效实现了传统管理模式的优化,尤其是在各类故障问题的及时解决和控制上,具备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未来电力工程发展的重要方向,需要进一步加大对于电力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研究。
参考文献:
[1]谢艺辉.电力工程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的相关探讨[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7(48):70+72.
[2]王鹏.电气自动化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研究[J].时代农机,2017,44(12):94.
[3]李思越.电力电气自动化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初探[J].民营科技,2017(12):24.
[4]胡惠铭,刘波.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南方农机,2017,48(23):90.
[5]王积善.浅析电气自动化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及发展方向[J].中国高新区,2017(23):121+123.
论文作者:陈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4
标签:技术论文; 电力论文; 电气自动化论文; 电力工程论文; 电网论文; 变电站论文; 数据处理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