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论文_张燕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论文_张燕

张燕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中医院 江苏 南通 226399)

【摘要】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2年1月-2015年1月间接受手术治疗的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1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39例,行常规护理)和早期护理组(52例,给予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疗效。结果:术后2周、3、6、12个月早期护理组患者下腰痛功能评分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治疗中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术后神经根粘连,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 早期护理干预;腰椎间盘突出症;神经根粘连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3-0067-02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病,其中有10%~20%的患者是必须要通过手术治疗才能康复[1]。而术后由于硬膜周围纤维化和瘢痕组织形成,易发生神经根粘连,不利于患者的康复。为进一步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神经根粘连的预防作用,特选取我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91例,男性60例,女性31例,均为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收治的患者,经影像学及相关辅助检查后均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均行手术治疗。年龄35~80岁,平均年龄(49.2±5.3)岁,平均病程(2.7±1.4)年;腰椎间盘突出部位:14例患者为L3-4突出,41例为L4-5突出,35例为L5~S1突出。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39例)和早期护理组(52例),统计学处理,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各方面,差异均不明显(P>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本组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给予手术治疗,常规护理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干预方法为:术后卧床休息两周,在此期间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对其进行适度的锻炼,主要包括有仰卧起坐和直腿抬高等,练习的幅度和次数都根据患者意愿来决定,无具体计划和规定,术后3周,在仰卧起坐和直腿抬高等锻炼的基础上对患者增加腰背部肌肉锻炼以及腰围下行走练习。

早期护理干预组:手术当天在患者麻醉消失后帮助患者进行被动训练,依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及身体状况适当增加锻炼次数;术后3d督促患者进行直腿抬高锻炼,让患者取仰卧位,帮助患者伸直膝关节,并背伸练习踝关节,角度为90°,然后将腿抬起来,第1周由临床护理人员协助,抬腿角度为70°,每天3~5次,每次抬起后维持20s左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第2周督促患者进行主动练习,同时进行抱膝屈髋锻炼,每天10~20次,每次抱膝屈髋后维持3min左右,连续锻炼2个月;术后第2周开始督促患者锻炼腰背部肌肉,进行肌肉等长练习及双桥锻炼,3周后让患者取仰卧位进行练习腰背部肌肉,练习方法可以是三点式,也可以是五点式等。同时还可以让患者进行上肢俯撑联系,对椎旁肌肉的背伸运动进行着力的锻炼,在腰围帮助下直腰徒步行走,慢慢加大锻炼强度,标准为在锻炼过程中患者不会感到疲劳。此外还应该对患者弯腰负重的情况进行有效的预防和避免;术后半年督促患者锻炼腰背肌肉。

1.3 观察指标

术后2周、3、6、12个月分别运用日本骨科学会(JOA)下腰痛功能评定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分值在0~30分之间,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的神经根粘连越轻。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PEMS3.1软件处理数据,患者下腰痛功能评定量表评分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为P<0.05。

2.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的下腰痛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与常规护理组相比,早期护理组术后2周、3个月、6个月以及12个月的下腰痛功能评分均明显较高,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下腰痛功能评定量表评分结果比较(x-±s)

组别术前术后2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

常规护理组(n=39)13.2±2.426.0±2.725.5±2.723.2±4.122.7±2.8

早期护理组(n=52)13.3±2.128.4±3.528.3±3.427.9±3.627.0±3.4

t值0.1104.6285.3264.8706.031

P值>0.05<0.05<0.05<0.05<0.05

3.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一组相关临床症状和体征,在骨科临床极为常见,诱发因素为周围神经根受到突出的椎间盘压迫[2]。手术治疗在椎间盘突出的治疗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手术会引发疤痕组织形成等,进而引发神经根等粘连,在极大程度上限制神经根活动,最终造成患者根性坐骨神经痛,对患者的预后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对于该类患者来说,早期护理干预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早期护理干预中直腿抬高锻炼能够对神经根进行有效的活动,促进其和周围疤痕组织粘连的极大减轻、神经根活动空间和范围及神经周围血液循环的有效提升,从而使神经血液功能得到有效改善,为尽可能早地缓解并消退神经根周围炎症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张萍等[3]研究指出,在手术后患者的护理干预中,通过实施液循环,改善神经血液功能,减轻对神经的压迫,对于预防和减轻手术后神经根粘连具有积极意义。在本组研究中,与常规护理组相比,早期护理组术后2周、3个月、6个月以及12个月的下腰痛功能评分均明显较高。由此可见,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术后护理中采用早期护理干预可改善术后神经根粘连,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黄家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外科治疗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4):76-78.

[2] 孙海波,章德本,张振华等.浅谈用小切口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J].当代医药论丛,2014,10(5):116.

[3] 张萍.早期康复护理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神经根粘连[J].华西医学,2012,24(7):1077-1078.

论文作者:张燕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2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4

标签:;  ;  ;  ;  ;  ;  ;  ;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论文_张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