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三项试验在客家地区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早期应用和分析研究论文_韩文导

广东省梅州市人民医院检验科 广东梅州 514000

【摘要】目的:了解客家地区新生儿溶血病阳性检出率及血型分布情况,并探讨早期应用溶血三项试验的临床意义。方法:对入住于梅州市人民医院的295例疑似ABO溶血的患儿,采用微柱凝胶卡式法进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试验和释放试验,将得出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95例疑似新生儿溶血的患儿中,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率为3.7%(11/295),游离试验阳性率为28.5%(84/295),释放试验阳性率为34.9%(103/295)。A型患儿溶血三项试验的阳性率都略高于B型患儿的。日龄不超过3d者各试验阳性率均高于日龄超过3d者(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客家地区的新生儿ABO溶血病的发生率与其他地区并没有明显的差异,早期(≤ 3d)应用溶血三项试验检测,对预防和治疗新生儿溶血和高胆红素血症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新生儿ABO溶血;客家;溶血三项;微柱凝胶法

【Abstract】Purpose:Understanding of Hakka area 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 the positive detection rate and blood group distribution, clinical significance and to explore the early application of hemolytic three test.Methods:To stay in Meizhou People’s Hospital in 295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ABO hemolytic children, direct antiglobulin test using microcolumn gel card method, free testing and release test, the obtained data were analyzed.Results:In 295 cases of suspected neonatal hemolytic, direct anti human globulin test positive rate was 3.7% (11/295), the positive rate of free test was 28.5% (84/295), the positive rate of release test was 34.9% (103/295). The positive rate of A in children with hemolytic three test are slightly higher than the B type in children. Age is no more than 3D each test positive rates were higher than the age of more than 3D (P <0.05),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Conclusion:ABO neonatal hemolytic disease incidence in Hakka area and other area and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early (≤ 3D) application hemolytic three test, have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neonatal hemolysis and hyperbilirubinemia.

Key words: neonatal ABO hemolytic; Hakka; hemolytic three; microcolumn;

ABO血型不合是引发新生儿溶血病(HDN)的常见原因(96%)。ABO溶血三项试验包括直接Coombs试验、游离试验和释放试验,是确诊溶血病的主要依据。迄今为止尚无客家地区HDN血清学检测的相关报道,本部分通过对梅州地区295例疑似HDN患儿进行了ABO溶血三项试验检测,旨在了解客家地区新生儿中因母婴ABO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血型分布情况,并探讨客家地区与其他地区的新生儿溶血病发病率的差异和早期应用溶血三项试验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①2012年1月至2014年9月梅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ABO溶血的新生儿;②母婴血型不合:母亲是O型血,而患儿为A型或者B型血;③胎龄为37到42周的足月儿;④体重为2500g-4000g;⑤日龄不能超过10日。

1.2仪器与试剂:血型血清学用离心机、免疫微柱孵育器抗人球蛋白、ABO、RhD血型定型检测卡检测卡(购自长春博迅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抗-A、抗-B标准血清(购自上海血液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1.3方法:按照临床检验操作规范[1]对母子ABO血型不合的新生儿做血型和免疫血清学检验,包括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游离抗体试验和抗体释放试验。新生儿ABO溶血病诊断标准参照参考文献[2]。

1.4统计学处理:用SPSS10.0统计软件分析。两变量的率的关联性,采用χ2检验, 以 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新生儿ABO溶血三项试验结果

本院295例疑似新生儿ABO溶血的患儿中,所有患儿之母均为O型血,其中A型血新生儿153例(51.9%),B型血142例(48.1%)。所有患儿的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率为3.7%(11/295),血清游离抗体试验阳性率为28.5%(84/295),抗体放散试验阳性率为34.9%(103/295)。O/A组合的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试验、抗体释放试验阳性率都略高于O/B组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果见表1。

2.2 按新生儿出生日龄进行分组分析

以出生3d为临界点,对患儿进行分组,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患儿中日龄不超过3d者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试验、释放试验阳性率分别为5.3%(8/151)、37.1%(56/151)、43.7%(66/151);日龄大于3d者阳性率分别为2.1%(3/144)、19.4%(28/144)、25.7%(3/144);前者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试验和释放试验均高于后者,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 <0.05)。结果见表2。

3 讨论: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广地域的人口大国,许多民族之间遗传基因背景不同,地理环境不同、生活习惯各异,所以造成我国许多疾病具有一定的地域和民族分布特性。那么新生儿ABO溶血病情况也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居敏等[3]通过对汉族和维吾尔族的ABO溶血病的新生儿进行对比研究发现,两个民族之间的新生儿ABO溶血病发病率差别不大,但Rh-HDN情况存在一定差异,这可能与不同民族之间存在RhD基因遗传差异有关,但ABO血型基因差异可能较小。目前我国有关于客家新生儿ABO溶血病方面的研究少有报道,这对研究客家民系遗传背景及生活文化背景十分不利。本课题对客家地区295例母婴ABO血型不合的新生儿标本所进行的溶血三项试验结果进行研究显示,该地区新生儿ABO溶血三项试验阳性率与文献报道的[4]我国发达地区的阳性率大体一致。这说明环境差异可能对新生儿溶血病并没有多大影响。另外,从历史学家、语言学家等多个领域的研究都表明,客家人与我国北方汉族人南迁有着紧密的联系,而我们的研究发现客家地区新生儿ABO溶血发病情况与国内其他汉人基本一致,说明虽然历史的变迁可能对民族的基因遗传背景有一定的影响,但至少在新生儿溶血病方面,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然而在血型与发病率的关系方面却与其他研究[5, 6]存在一定差异。对于结果的差异,我们认为:一方面可能与血型分布存在一定的地区及种族差异有关,在梅州地区的客家人群中,A型血人口数可能多于B型;另一方面,不排除A型红细胞上抗原决定簇多于B型红细胞,其同种免疫能力强以于B型,在与IgG抗体结合后,其效价较B型上升快的可能性[7]。所以,我们认为在客家人分布区域A型新生儿ABO溶血发病率可能会高于B型新生儿。

我们在本次研究中对客家地区的新生儿日龄与ABO溶血三项试验检测结果进行了比对分析,我们通过对入选的295例疑似溶血患儿以出生3天为临界点进行分组,日龄不超过3d的患儿新生儿溶血三项试验阳性率均高于日龄大于3d者(P <0.05),这与国内外众多等[8, 9,10]研究结果一致。一方面说明新生儿日龄与溶血三项试验检测阳性率有较为密切的关系,新生儿在出生后越早接受检测,其阳性检出率就越高;另一方面说明,ABO溶血三项适用于患儿的早期诊断。因此临床上应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尽早(出生3d内)对患儿进行ABO溶血三项试验检测,并参考检测结果对患儿做出正确诊断和适当治疗,避免延误病情,错过最佳救助时机。

参考文献

[1]刘达庄, 免疫血液学. 2002: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杨晓光, 文道林. 新生儿脐血免疫血清学检验结果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关系探讨. 中国妇幼保健, 2009. 24(9): p. 1228-1229.

[3] 居敏 , 颜芝.465 例新生儿溶血病筛查结果分析. 新疆医学, 2012. 42(9): p. 27-30.

[4]张旭, et al. 微柱凝胶检测技术在新生儿溶血筛查试验中的应用.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08. 5(10): p. 583-584.

[5]Ziprin, J.H., et al. ABO incompatibility due to immunoglobulin G anti-B antibodies presenting with severe fetal anaemia. Transfus Med, 2005. 15(1): p. 57-60.

[ 6]Adewuyi, J.O. and C. Gwanzura.Racial difference between white and black Zimbabweans in the haemolytic activity of A, B, O antibodies. Afr J Med Med Sci, 2001. 30(1-2): p. 71-4.

[7]申卫东, 伍焕秀. 554 例 ABO 新生儿溶血病血清学试验结果分析. 广西医学, 1996. 18(2): p. 112-113.

[8]符宝铭, 石明芳, 袁茜茜. 新生儿溶血病壮族患儿ABO溶血三项试验检测结果分析.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ISTIC, 2012. 33(6).

[9]梁金凤. 113例新生儿溶血病血清学检测结果分析. 中国妇幼保健, 2012. 27(27): p. 4232-4234.

[10]曹文武 , 刘渝霞. 153 份母婴 ABO 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样本检测结果分析. 中国输血杂志, 2005. 18(6): p. 494-495.

论文作者:韩文导

论文发表刊物:《临床医学教育》2017年10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7

标签:;  ;  ;  ;  ;  ;  ;  ;  

溶血三项试验在客家地区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早期应用和分析研究论文_韩文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