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公报二十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二十年论文,统计公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年前,国家统计局《关于发表1978年国民经济计划执行结果有关问题的请示报告》,得到国务院的批准,使中断近20年的统计公报重新恢复发布。1978年统计公报的发布,距十一届三中全会只过了不到半年的时间,结果是好评如潮,国内热烈拥护,国际反响强烈。回溯往事,从恢复发布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份公报到1997年公报,恰好又是一个20年。这期间,统计公报的名称、内容、形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影响也日益深远,公众也从最初发布时的激动转为一种期待。而今,统计公报不仅已经成为全国各级统计部门重要的工作,社会各界也把它作为政府政绩的正式宣告。
统计公报的结构内容在反复调整中得到完善
1978年的统计公报分为十个部分:工业,农业,基本建设,交通运输、邮电,国内商业,对外贸易,劳动工资,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人口。综合部分采用的主要指标是工农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报告的结构内容与1959年发布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执行结果公报基本相同,具体指标根据工农业生产、科学、教育和文化等部门的发展情况作了必要的补充和调整。
以后,统计公报在内容、结构以及采用的指标上根据各种不同情况进行了调整和改动。调整和改动主要考虑以下三种情况:一是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如发布1984年统计公报时,考虑到市场因素在国民经济已经占有一席之地,如果还沿用计划执行结果公报的提法是不全面的,所以把计划执行结果的公报改为统计公报。二是统计方法制度改革和国际比较的需要,主要体现在指标的选定上。如1985年选择国内生产总值反映总体经济情况、1987年选择国民生产总值以及以后选择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都有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改革的背景。三是部分结构和内容的变动与当时的国家战略方针有关。
从时间上看,统计公报结构和内容的变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978年到1984年。这一阶段的结构和内容仍保留着较强的计划经济痕迹,总体上变化不大,但名称和次序有所变动,这一个阶段用社会总产值、工农业总产值、国民收入反映总体经济的发展水平。第二个阶段是从1985年到1992年。这一阶段是国家统计方法制度改革的关键时期,统计公报及时反映了这一特点,在内容上逐渐由总产值指标过渡到由增加值指标,与此同时在结构上也发生变化,但不是主流。第三个阶段是从1993年到1997年。这一阶段主要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结构的变化服从于内容的变化。这一变化的背景是最近几年,中央、国务院领导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以及人民群众迫切要求统计公报以反映实现“两个转变”的进展情况为中心,增加反映重大经济改革措施实施及效果的内容,增加反映经济结构变化、经济效益改善、经济质量提高的内容。
适应上述要求,1997年统计公报的结构和内容又进行了一次较大的改革调整。一是充实反映宏观经济运行态势的内容,增列“综合”部分,主要反映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劳动就业、国际收支等四个宏观监测指标的情况;二是加强并单列科技与教育、环境保护部分,以更好地反映“两个根本转变”和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的情况,充实反映经济运行质量以及经济效益、经济结构、体制改革等方面的内容;三是将文中列表改为文后附表,以增强公报的可读性。应该说,调整后的统计公报从结构和内容上都达到了新的高度。
统计公报提高了国际国内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认知度
统计公报作为国内唯一一份全面描述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从它恢复发布的1978年起,经过20多年的实践,对于宣传社会经济形势,扩大国际影响,普及统计知识,树立统计在社会的地位,提高国际国内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认知度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到目前为止,尽管各级统计部门公开向社会出版发行多种统计资料,但由于各种原因,普通百姓很难看到。经过多年的发展,统计公报已经成为社会公众了解社会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方式。统计公报一般都要在当地主要媒体公布,只要关注,都能看到,具有相当高的普遍性。每年统计公报发布后,国家统计局总能收到大量的群众来信,他们对统计公报提出各种意见,有的群众甚至经常来信,发表他们的看法。江苏徐州的一位叫葛乃澧的老干部,几乎每年都来信,对统计公报提出不少有价值的建议,从事统计公报编撰的同志都知道江苏有个葛乃澧。
统计公报的行文与其他报告不同,总的风格是客观的描述,观点的表达注重提出,较少论证,提供的是大量的宏观信息。因此,统计公报已经成为宏观调控部门和经济理论工作者的重要参考。每年统计公报发布后,通过各种途径向国家统计局索取公报的人很多,曾经有几年因为印刷份数不能满足需求,只好重印。今年统计公报发布后短短几天内,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有关司就打来电话,认为今年公报有新意,希望能多提供几份统计公报。通过局内各有关司索取统计公报的人就更多了。
统计公报对于提高统计数据的开放性、改善统计在社会的地位功不可没。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对外提供的数字,同其他国家相比少得多,不能适应国际交往的需要,1978年统计公报的公布首开数据公开公布的先河,国际国内反映都非常好,尤其是根据公报提供的国民收入和人口数字,联合国在确定1980年~1982年各国应交会费的比例时,决定将我国应交会费占总会费的比例由原来的5.5%降为1.62%,显示了统计公报在数据开放性方面的重要作用。由于统计公报所包含的信息越来越多,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世界主要国家都非常关注我们的统计公报,每年统计公报的新闻发布会都是人数最多的,世界各大通讯社都要根据公报编发各种稿件发往世界各地。由于统计公报发布的带动及其所取得效果的鼓舞,我国统计机构已经与许多国际组织建立了资料交换关系,并且编辑了一些统计资料出版物,统计数据的开放性大为提高。
总体上看,统计公报提高了国际国内对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认知度。这有一个过程。最初,发布统计公报,国际国内都很欢迎,普通老百姓从不知到知,有了主人的感觉,理论研究工作者有了可供使用的资料,研究的困难暂时克服了,国际社会可以较容易得到中国的统计资料,国际比较有了根据。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出现了,一是有些工作很重要,为什么公报没有反映?于是,与有关部门协商,看看能否加上。二是国内生产总值是个什么概念,与社会总产值有什么不同?于是,组织局内专家在媒体上系统介绍统计知识。三是你统计的那个物价太低,我买菜去年1块多钱一斤,今年涨到3块多,你们却只涨了18%,你们统计肯定有问题。于是,认真听取意见,做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在问与答的反反复复中,国际国内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认知度逐渐提高了,对于具体指标数值的疑问越来越少了。
统计公报从内容到结构上仍然还有改进的要求
统计公报的功能对于政府来讲就是对一年来各项工作的交代,向百姓交代,向社会各界交代,向国际交代。既然是交代,就要实事求是,不邀功、不诿过;对于百姓来讲,就是一种权利,他有权了解政府在上一年所有工作的成绩和不足。在这其中,现实与理想还有较大的距离。一是从政府来说,不可能所有工作都涉及,而每年百姓的关注点可能是不一样的;二是某项工作确实很重要,政府有心反映,但可能调查手段不足,也可能是新生事物来不及取得准确的信息。对于后者我们必须通过完善调查手段解决,该反映的就反映。
具体的说,1997年统计公报虽然做了较大的改革,但是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按要求,统计公报主体各部分要以“两个转变”为主旋律,要有反映改革推进的情况和经济、社会发展规模、速度、结构、效益变动的内容。具体操作起来却受到上面第二个问题的制约,从综合部门看,本来想反映经济结构、宏观效益以及社会进步的情况,但由于目前统计指标过于单一,缺乏系统性,该反映的内容最后没有反映出来。分行业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比如国内贸易就缺乏经济效益的内容,科技效益也没有完善的统计。这都是需要今后加强的。
展望未来,随着新国民核算体系的建立,统计方法制度的不断发展深化,可以说,统计公报的改革、结构和内容的不断调整是无疑问的,也许不变的只是统计公报这个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