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学习计划”设计的实践_自主学习论文

高中物理“学案”设计的实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中物理论文,学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为全面改革课堂教学,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提升素质教育质量,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笔者探索实施的先学后教的“三案四环节”物理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时间和空间的结构,实现了课堂教学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高了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三案”指的是学案、教案、巩固案,“四环节”指的是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点拨、纠错反思。其中“学案”的设计是教学过程的起点和关键,本文从高中物理“学案”设计阐述了自己在实践中的做法。

一、“学案”设计的意义

传统的课堂为了提高学生成绩,只注重教师的讲,忽视学生的学,认为教师讲的越多,学生学的就越好,学生只是被动、机械地接受教师所讲的内容。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的讲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学习的质量是意义建构能力的函数,而不是学习者重视教师思维过程能力的函数。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研究表明,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高中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学习时习惯于依赖教师,不善于制定学习目标和计划,自我监控能力较差。因此,在学习活动的开始,为了防止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教师为学生自主学习设计“学案”是有效教学的关键。

《自主课堂:积极的课堂环境的作用》一书(美)的作者里德利(Ridley D.S.)和沃尔瑟(Walther B.)认为要实现自主课堂,就要从满足学生的基本情感、动机需求出发,创建积极的课堂环境。“学案设计”的核心是将学习活动起点由课上延伸到课前,真正实现先学后教。有效的先学能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展示;能够发现自身的不足,在课堂上去认真倾听;能够对知识提出质疑,并在课堂上积极地参与讨论,也为教师有针对性设计“教案”提供依据。“学案”是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案,它以帮助学生学习为根本出发点,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方向盘、指南针。其功能重在一个“导”字,即“导读”:自主学习都是从阅读开始,阅读使学生解决是什么和有什么的问题;“导思”: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习的核心是思考,思考的目的是理解为什么,要注意什么,有哪些疑问;“导用”:明确知识有什么用,如何应用有关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通过“学案”的引领,可以实现从教师带着书本走向学生,变为教师带着学生走向书本,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堂的转变。

二、“学案”的设计

1.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和调控功能。其设置数量以3~4个为宜,不能太多;要体现学生自学中会涉及的重、难点以及易错、易混、易漏点;目标内容应明确具体,而且可操作、能达成,具有可检测性。

学习目标中不要用“了解、理解、掌握”等模糊语言,要用“能记住”“能说出”“会用……解决……问题”等具体明确用语。

2.学习内容

学习内容是“学案”的核心,要体现导学、导思、导用的功能。学生的自主学习,包括学生自主读书、独立思考、自主操作和自主练习等在内的由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学案”的作用是提出学习要求、划定学习范围、指导学习方法、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等。

编写“学案”内容时应注意的原则:课时化原则、问题化原则、探究性原则。

①课时化原则。在教材中,一些章节的内容往往是用一个课时不能完成的,因此,需要教师根据实际的教学需要,分课时编写“学案”,使学生的每一节课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能有计划地完成学习任务,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②问题化原则。将知识点转变为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解释,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对教材的分析、归纳和演绎能力。

通过精心设计问题,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详细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也不行,思考不深不透更不行。让学生真正从教师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③探究性原则。探究始于问题,问题产生于情境,这些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使学生明确探究方向和目标。高中物理实验探究的主要目的,是体验物理实验的基本过程和一般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种对科学素养的培养并非真正意义上对未知领域的探究。因此,实验探究的落脚点应当是使学生能针对提出的问题,根据已有的知识,选择必要的仪器和设备,正确地实验操作,如实地记录结果并得出结论。学习的结果不是要达到没有问题,而是要发现更多的问题,培养学生大胆怀疑、不断创新地发现问题的能力。

3.自学检测

自学检测的设计应有针对性、典型性、可接受性和层次性。每个知识点后面对应的习题要紧扣本堂课的重点、难点、易错、易混、易漏点,巩固本堂课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题型要多样,题量要适中。即面向全体,关注差异,为拓展学生的思路,使学有余力的学生能有最大程度的收获,也可设置少量的选做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要使优秀生从“学案”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困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要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4.课堂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思考:知识反思:让学生把本节课内容系统归纳,梳理成网络,以便于记忆;目标反思:对照学习目标,反思自己还存在的问题;方法反思:自主学习的方法是否有效,能否形成解题的思路。

三、案例(人教版必修2第七章第七节:动能和动能定理)

1.学习目标

①能写出动能的符号、表达式、单位,能说出其特点,会计算运动物体的动能。

②能用动力学知识导出动能定理,能说出动能定理的物理意义和优点。

③会应用动能定理处理单个物体问题,以及简单的多个力做功、变力做功和曲线运动的情景问题。

④能严格动能定理表达式的书写,注意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规范。

2.学习内容

导学问题1:本章课本第1节中对动能是如何定义的?本章课本第6节中实验探究的结论是什么?

导学问题2:质量为m的物体放置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恒力F的作用下发生了一段位移l,速度由变到,试分析在此过程中恒力F做的功W和物体速度的变化之间的关系?

导学问题3:动能的表达式是根据什么得出来的?它和哪些因素有关?单位是什么?是过程量还是状态量?是标量还是矢量?

导学问题4:动能定理的内容是什么?表达式是什么?并对动能定理的适用情况进行简要说明。

导学问题5:导学问题2中所研究的是“在一个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恒力作用下的直线运动”,此过程中动能定理能够适用。那么请同学们思考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动能定理是否适用?

①如果恒力和运动方向不同;②如果多个恒力同时作用于一个物体;③变力作用于物体;④物体做曲线运动。

导学问题6:动能定理由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导出,那么应用动能定理解题和应用动力学知识解题相比较有何优越性?

3.自学检测:略。

4.课后反思:略。

在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今天,课堂教学中的“学案”设计已被许多学校所采用,而对“学案”的功能和设计的认识上存在较大的偏差。笔者认为“学案”设计必须体现学科特点,“学案”设计不同于教案和练习,“学案”设计一定要突出导学、导思、导用功能,“学案”设计要符合学生已有的认知能力。

标签:;  ;  ;  ;  ;  

高中物理“学习计划”设计的实践_自主学习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