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开拓市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增长点论文,经济论文,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今年以来,国民经济按照中央年初确定的宏观调控目标健康发展。特别是在物价上涨幅度持续下降的情况下,国内生产总值仍然保持快速增长态势,说明从1993年下半年以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取得了越来越明显的成效。与此同时,部分国有企业困难增加,产品销售率下降,经济效益滑坡。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企业的产品不适应市场需要,与三资企业、乡镇企业的产品及进口商品相比,缺乏竞争能力。因此如何围绕国内外市场需要,大力进行结构调整,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就成为当前国民经济发展中需要着重研究和解决好的问题。下面,我就这个问题讲几点意见,供同志们讨论。
国内外经济发展历史表明,由于不同时期经济发展水平和消费热点不同,每个时期总有几个产业发展快一些,成为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增长点。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经济增长点。
(1)80年代初,我国依靠农村改革,大幅度增加了农副产品的供给,以农副产品及加工品为主的消费需求,促进了城乡之间的交流,从而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形成了经济的良性循环。
(2)80年代中后期,城市的“家电热”带动了整个消费品工业的发展,在80年代的10个年头中,有6个年头是轻工业增长快于重工业增长,从而支撑了80年代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
(3)进入90年代以来,国民经济增长的格局与80年代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全国绝大多数人解决了温饱问题,开始向小康迈进,消费需求的增长,也进入了相对稳定的阶段。在居民收入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尽管消费需求每年仍保持了较高的增长率,但由于消费品工业经过80年代以来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快于消费需求增长的供给能力,目前市场上90%以上的消费品处于供过于求或供求平衡的状况。货币信用性回笼猛增,到今年上半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达到35000亿元。这反映出我国经过十几年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都出现了一个阶段性的历史变化。
因此,开辟新的消费热点,增加社会的最终需求,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对保持整个“九五”期间乃至到下个世纪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进一步开拓市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帮助企业摆脱困境的重要出路。市场需求是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企业只有顺应市场需求的发展,不断调整产品结构,才能不断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样,只有市场需求保持持续不断地稳定增长,企业的生产才有目的,才能带动企业扩大生产和提高水平。所以,针对目前市场消费缺乏热点,消费需求增长乏力的问题,积极地开拓市场,扩大市场消费需求,是使企业利用现有生产能力,改变目前困境的有效途径。
进一步开拓市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是保持“九五”期间乃至下个世纪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八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到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规定,“九五”期间,经济增长年均8%左右。从当前各方面情况分析看,过去十几年来支持经济增长的一些带动因素将会逐步减弱,有的还可能消失。那么,这样的速度靠什么支撑?各产业的发展靠什么带动?这是一个关系经济全局的大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或解决得不及时,将会直接影响我们下个发展阶段继续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好势头。现在,我们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候,及时提出进一步开拓市场,培育未来带动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问题,使经济的增长不断有新的需求带动,是顺利实现“九五”和到2010年各项奋斗目标的重大战略决策。
进一步开拓市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是顺应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特点的需要。90年代,我国进入了人民生活由温饱走向小康的新的发展阶段。国际经验表明,在这个阶段中,将会出现消费需求层次升级的结构性的变化,以及城镇消费需求向农村传递的新特点。与此相适应,产业结构也应作相应调整。要顺应这种规律,结合中国国情,开拓新的消费需求,开拓城乡市场,才能顺利实现新的发展阶段结构转换的历史性任务。
进一步开拓市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以市场为导向,配置资源,组织生产。因此,只有不断开拓市场,满足市场需求,在市场不断扩大的基础上,经济总规模才能随之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物质基础才会随之逐步增强,也才能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条件。
当前开拓市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应从何处入手?我们认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选择原则应是:(1)必须与居民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动趋势相一致,市场需求量要大;(2)必须与现阶段产业结构升级要求相一致,对支柱产业具有较高的关联度;(3)必须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相一致,有利于经济增长的集约化;(4)必须有利于提高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5)必须有利于投资迅速回收,形成经济的良性循环。
综合分析各方面情况,“九五”期间,可选择城镇住宅建设、农村生产资料和生活消费品、汽车、以及扩大出口等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加快城镇住宅建设是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重要选择
在我国大多数人口已基本解决了温饱的条件下,消费需求的选择性增强,对一般消费品包括以家用电器为代表的耐用消费品,不可能再现80年代排浪式的消费倾向。由于需求规模有限,很难再成为带动整个经济的增长点。根据消费变化的内在规律,在从温饱向小康迈进的过程中,消费需求将呈现出由千元级消费品向万元级消费品升级的结构变化特点。从已实现工业化的国家所走过的道路看,在人均收入达到800至1000美元时,消费需求主要是向住房和汽车积聚。建筑业和汽车制造业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都是带动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以美国为例,建筑业对经济增长的龙头作用已持续了近百年,经久不衰。我国目前和到下个世纪前10年,人均收入水平正处于这个阶段。《中共中央关于制定“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建议》充分肯定了这一点。《建议》明确提出,今后15年,在提高人民生活方面,重点是解决城乡居民住和行的问题。从目前的情况分析,住宅作为新的消费热点带动经济增长,既具有现实性,又具有可行性。
首先,从市场需求看,住宅需求量大,且在相当长时期内不会饱和。目前,我国城镇居民中人均住房面积不足4平方米的有326万多户。要实现“九五”计划纲要提出的本世纪末城镇人均住房面积从7.9平方米提高到9平方米,按本世纪末13亿人口计算,城镇还需要建12.5亿平方米的住宅,平均每年要新建2.5亿平方米。随着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农村居民进入城镇的越来越多,对住宅的需求增长很快。即使按照农村人口每年有1%进入城镇计算,就可能有900万人。由于我国人口增长可能持续到下个世纪的30年代或40年代,因此满足对住房的需求将是一个很长的过程。
其次,住宅是最终消费品,产业关联度高。(1)住宅建设每年可带动钢材、水泥、玻璃等行业的发展。按平均每平方米用钢材180—220公斤,水泥300公斤计算,“九五”期间住宅建设每年可带动钢材需求4500—5500万吨,水泥7500万吨。(2)住宅建设可带动建筑业的发展,推动建筑业尽快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目前,建筑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2%,建筑业要成为支柱产业,这个比重要达到8%至10%,这样,加快住宅建设就可直接提高建筑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3)住宅建设可带动室内装饰材料、室内装饰设计等行业的发展。据典型调查,一套50平米的两居室住宅,只地面、墙壁的一般装修,就大约需要2万元左右。(4)住宅建设可增加家具、家用电器的需求,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从普遍情况看,居民迁入新居在购置新型家用电器如空调、彩电和更换家具方面都会增加消费。此外,在这个过程中,化工、纺织、建筑机械等行业以及城市供水、供气等公用设施建设也会被带动。
第三,从加快住宅建设的可能性看,城镇居民已具备了一定的购买力。近几年,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的储蓄存款增加很快。到1995年底,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29662亿元。其中“八五”期间,增加22166亿元,仅1994、1995两年就增加14441亿元。1996年上半年在利率下调的情况下,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仍增加5742亿元。据调查,居民储蓄倾向提高的原因之一,是应付住房、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对未来买房、看病、养老的预防性需求。可见,居民不仅在思想上对住房制度改革有了准备,在经济上也做了安排。
第四,国内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无难度,人民群众容易得到实惠。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到,加快住宅建设,开辟以住宅为龙头的消费需求,已成为当前带有全局意义的问题。不仅需要在思想上给予高度重视,并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性政策措施,尽快使住宅切实成为拉动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当然,也应当看到,住宅业的主要关联产业是技术含量和加工深度较低的建筑业、建材业和钢铁工业,它对经济增长量的扩张作用明显,如果在总投资中挤占比重过大,也可能影响经济的总体效率。而且住宅业投资即使在住宅商品化和消费信贷发达的条件下,也存在回收期较长的特点。
为了培育住宅商品市场,加快住宅建设,需要采取以下政策措施:
首先,加大经济实用、适宜于广大普通居民购买的住宅的投资力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建了大量低档住宅,基本满足了在“住”上从无到有的要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开始出现从有到好的变化,主要消费需求是经济适用的中档房。因此,一方面要控制高级住宅的建设规模,减少商品房的空置率;另一方面要加快由低档为主向经济适用的中档房为主的过渡;中等偏上收入的逐步向城郊功能齐全的商品住宅小区转移,原住宅内低档房因价格便宜可转为低收入者的安居之所。
当前,房地产投资已出现增长过快的问题,增加住宅投资,主要是在调整现有房地产投资结构上作文章。现有商品房不是面向普通居民而是赚钱的高档房。这些商品房虽建设得很多,但积压严重。据统计,目前全国有5000多万平方米商品房积压。因此,应把现有房地产投资中的大部分转向普通住宅,在不过多扩大房地产投资规模的情况下,加快住宅建设。
由于普通住宅主要不是以盈利为目的,为提高房地产开发商投资的积极性,可以考虑采取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结合的办法。一是参照有些新兴发展中国家(如新加坡、韩国等)的实际做法:由那些有实力和能够保证质量的大公司来开发。二是把普通住宅建设和盈利性房地产开发捆在一起,即国家规定在银行贷款的房地产开发商必须将贷款的50%用于卖价在每平方米1000元左右的住宅建设,否则不给贷款。哪个房地产开发商得到贷款没建普通住宅,要追究发放贷款银行的责任。国家要设立专门监督机构,确保这项政策的落实和住宅的工程质量。三是加强住宅价格管理,合理定价。目前,我国城镇商品房价格构成的各项费用比重分别为:土地费约占20%,建筑安装费用约占40%,市政公用设施费用20%,相关税费约占10—15%,其余5—10%为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费用和利润。目前各有关部门对房地产开发征收的税、费有些地方多达200多种,这种对住宅建设不合理收费是形成高房价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控制目前过高的商品房价格,一要加紧控制土地费用上涨,对政府鼓励建设的经济适用房,可适当降低有偿出让价位或者完全划拨。对目前由商品房价负担的市政设施费用可逐步过渡到政府财政负担;二要加强对乱收费治理的力度,切实解决高税费问题;三是要加强住宅建设的行业管理,在政府监督和行业自律的基础上通过公平竞争降低房价,制止房地产业牟取暴利的现象;四要扶持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集团,整顿建筑业市场秩序,增强国有房地产企业在住宅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降低开发成本。
其次,要加快推进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形成住宅建设、销售、使用、物业管理新体制。加快住宅建设的前提是建了房能卖出去。目前的住房制度改革进程太慢,所以造成一方面一部分居民住房困难,一方面大量商品房积压;一方面建设住宅缺乏资金,一方面居民储蓄大量增加。当前加快住房制度改革首先要抓紧五项工作:(1)利用当前物价指数较低的有利时机,加快公房提租的步伐,改变买房不如租房的状况。(2)积极稳妥地出售现有公房,盘活存量,逐步减少福利性住房分配,增强居民购买住宅的观念。(3)全面推行和不断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力争在1997年底以前在城镇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普遍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4)尽快建立住房融资渠道,包括建立和完善为广大普通居民提供购房贷款的住房储蓄银行。住宅储蓄银行要广泛吸纳社会资金,负责保管住房公积金,发展住房储蓄,周转使用房改回笼资金,承担包括国家有关住宅贷款在内的多种住房信贷和提供购买住房的“按揭”。(5)促进城镇现有住宅上市流通,以此提高住房实际使用率,对符合上市规定的住宅要方便业主上市交易。
第三,改进购买住宅商品房办法。适应我国居民目前收入水平和工资结构状况,将现行规定的个人购买商品房首期付款30%改为10%,分20年付清。这样,一套50平米两居室住房首期付款约5000元左右,以后平均每月付200元左右,一般中低收入的居民是承受得起的。银行要提供住房信贷,保险公司提供担保。当然,由于付款期较长,还要考虑一个物价上涨的补偿办法。例如,以上述付款额为基数,每年按上年物价指数进行适当调整。
第四,调整工资结构,逐步加大工资中用于购房的部分。同时,在提租、售旧房时,对收入较低的居民应适当给予补贴。
第五,降价处理目前积压的商品房,使其尽快地发挥作用。据调查,目前商品房积压的主要原因是售价过高,实际建筑成本只有售价的1/3。要整顿房地产市场价格,规定合理利润率,限制房地产开发和流通中的暴利。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和保护为广大低收入者提供优质住宅的积极性。
二、开拓农村市场是促成满盘皆活的一步棋
目前我国有近9亿农民,广阔的农村市场有巨大的潜力。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发展很快,农业生产由以手工劳动为主逐步向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发展。农业对工业的要求,由传统的农业生产资料,逐步扩大到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手段,包括新型农业机械和现代农业生产资料。近些年来,政府多次调整农副产品价格,同时大力扶持乡镇企业的发展,使农村居民的收入有了显著提高。农村居民对工业消费品的需求不仅在数量上有了很大增加,而且对品种、质量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农村居民的消费呈明显的多层次性,与我国目前工业可提供的消费品的多层次化相对应。大力开拓农村市场,将会充分发挥我国工业现有生产能力,提高80年代以来通过大批引进形成的消费品工业的投资效益。应当看到,近两年,农村市场的消费需求的增长已开始加快。80年代末,农村每年的消费品零售额只增加200—300亿元,而1993、1994、1995年,分别比上年增加近1140亿元、1579亿元、1901亿元。但是占总人口70%以上的农村居民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却逐步下降,从1987年的51.7%开始,每年下降1个百分点,到1994年只有43.8%。1995年停止了下降的趋势。这说明,开拓我国广大的农村市场,具有良好的前景。
从农村市场需求增加的具体内容看,各种农业机械和农用汽车需求明显增加,仅1995年1年,小型手扶拖拉机就比上年增加了40万台,前4年年均增加30万台;大中型农机具增加9000台,而前4年平均每年只增加1700台;联合收割机增加11404台,比前4年年均增加的6300台,多了近1倍;农用载重汽车增加了40839辆,比前4年年均增加的31154辆,多了近万辆。这种趋势,预示着农村市场对农业机械的需求将会随着农村经济产业化、规模经营的扩大出现一个方兴未艾的热潮。特别是农用汽车的需求增长,将是比较突出的。因为市场经济的特征之一,就是商品搬家,把农产品运向城市市场,把工业品运回农村,都离不开汽车。可以预见,农用汽车的需求将是未来一个时期内启动农村市场的突破口。
从工业消费品的需求增长趋势看,耐用消费品近两年增加较多,如每百户自行车拥有量1995年比上年增加12.3辆,而前4年年均增加4.5辆;缝纫机增加2.99台,前4年年均增加1.89台;电视机增加5.44台,虽然低于前4年,但彩电却增加了3.5台,高于前4年的3.4台。这些说明农村居民对耐用消费品的消费倾向是逐步上升的。但是由于受农村条件限制,主要是电和水的限制,家用电器拥有量的增加将比较慢。
从农村对住房的需求看,农民有了钱第一位的还是考虑盖房。尽管目前农村居民的人均居住面积已经达到21平方米,但是相当一部分是80年代初建造的房屋,按照一般规律,农村的房子10年就要翻修一次,目前已陆续进入翻修期。由于生活水平提高了,翻修的房屋总要提高标准。启动农村市场,一定要充分重视农村盖房对建材的需求,包括传统建材和现代化的新型建材。如果“九五”期间,有1/10的农房翻修,即使不扩大面积,也有近19亿平方米。平均每年4亿平方米,需农民投入资金720亿元,也就是说,每年农民仅房屋翻修就需增加市场需求720亿元。
此外,农业生产对农药、农膜、化肥的需求量会继续增加,对质量和效能的要求也会提高。农村居民对轻纺产品,包括吃穿用的需求也会接替城市的消费层次,提出新的量和质的要求。以上这些都将对工业乃至整个经济的增长发挥无可替代的支撑作用。
对农村市场的潜力及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各方面都没有异议,问题是,至今开发的程度不够,继城市“家电热”之后,本应随之出现的农村“家电热”也迟迟没有出现,家电的普及程度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阻碍开拓农村市场的最大困难是农民收入增长较慢。可以说,1985年以后,长达10年的时间里,农民收入增长都不尽人意。“八五”期间农民收入一直增长缓慢,扣除物价因素年均增长4.5%,其中1991—1993年只有3—4%,直到1995年才达到5%。如果以城市1985年进入家用电器消费热时的人均收入水平685元作为参考数值的话,1995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1577元,扣除物价因素后,只相当于1985年的571元,比城市进入家电热时的城市居民收入水平差17%,如果农村居民收入每年实际递增5%,3年后可达到按1985年价格计算的685元,方进入农村家用电器消费热的收入区间。但是如果考虑到城乡收入存在不可比的因素,城市居民获得的福利性隐形收入约为135元,当时城市居民的实际收入在820元以上;而农民纯收入在扣除5%用于农业生产的费用后,1995年农民1年中用于消费的人均实际收入只相当于1985年的543元,与820元相差33%,仍按每年实际递增5%计算,需要7—8年才能达到城市进入家电消费热时的收入水平。
其次,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突出地表现为缺水、缺电、缺路。当前我国农村已经初步解决温饱问题,面临着从基本生活消费品消费向家用电器消费转变。但是基础设施落后,严重限制了农村家用电器市场的开拓。家电首先要有电,目前虽然消除了无电县,但相当一部分农村中,都是白天停电、晚上才来电,或者有生产用电、无生活用电,或者虽有电却电费高得惊人,1—2元钱1度电,农民自然用不起。电上不去,家用电器消费热在农村就不可能真正兴起。缺水,洗衣机等家电就不能使用。交通不方便,农副产品运不出来,工业品运不进去,一方面农民的产品变不成钱,影响了农民收入,同时又加大了工业品成本,抬高了价格。市场经济发展的突出特点是以交通为先,否则,即使市场培育起来,效益也不高,因为运输成本要占掉很大一部分。
第三,家用电器设计和生产忽略了应面向我国农村现有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要求。从国际家用电器发展的道路看,基本上也是分两路进行的:一路主攻新技术,开发新产品,面向发达国家市场;另一路降低成本,面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这种分层次、面向不同消费对象的生产方式,是符合市场规律的。我国在城市家电消费热过后,对家电的消费需求实际上分为两个方向,一方面是以城市居民为主的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向更高层次的产品追逐,另一方面,是农村居民为主体的消费群体开始的家电热。现有的家电工业应顺应这种消费变化趋势,将现有生产能力分为两路,一路加快技术引进和创新,追求产品的“高、精、尖”,开发更高层次的、能适应城市居民需求的高档次产品;一路应调整产品结构,降低成本,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主要面向农村、开发实用型产品。然而,我国家电行业的发展始终瞄准的是城市居民消费,没有考虑农村居民的消费特点。因此,产品的价格、性能,以及产品的适应条件,都在一定程度上与农民的需求层次和特点不相适应,家用电器的功能开发得越来越多,技术越来越先进,但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生产成本方面,却没有多大进展。结果城市趋于饱和,而农村市场却因无适销对路产品、家电价格居高不下等原因打不开。
第四,农村市场信息不灵,农村居民消费观念跟不上,也是阻碍农村市场开拓的重要原因。目前农村的生产很多还是以产定销,不是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以销定产,农民增产不增收。同时,我们对农村市场的需求调查、分析和预测,也做得很差,农民需要什么、需要多少,没有一份准确反映农民需求信息的报告,包括农膜、化肥等产品在内的商品供应都是跟着感觉走。为农民服务、为农民着想的信息机构太少。目前的广告主要针对城市,农村把这些看成很遥远的事情,农村居民对家用电器等现代产品的了解不多,观念跟不上,就难以产生需求。
总之,农村市场是一个待开发的市场,是一个有巨大潜力的市场。只要我们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开拓,这个有9亿人口的多层次消费水平的大市场对经济增长的带动力,将是持久的,不可估量的。
在开拓农村市场方面,需要采取以下政策措施:
首先,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要在继续理顺农产品价格的基础上,加强引导农民生产的信息服务,使千家万户分散的生产与大市场相连接,改变农业生产“多了砍,少了赶”的状况,使农民的劳动成果变为经济收入。鼓励和扶持农产品的初加工、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大力发展农村多种经营和乡镇企业,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在搞好农业生产信息服务方面,可借鉴日本的一些做法,搞产业协会指导。要进一步落实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除扩大生产所需费用外,尽可能减少农民非消费性支出。在主要农产品品种更新之时,政府应给予一定风险补贴。在日本,更新一个主要农业品种,政府会给予很多补贴,农民自己的负担只有5%。虽然我们目前还不可能达到这种水平,但为了发展农业生产。真正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在鼓励农业品种更新换代方面,还是应该给予一定的扶助。
其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政府投资与农村居民合作相结合,搞好电、水、路建设。经过“八五”的建设,城市的基础设施有了很大改善,有力地推动了城市的消费。“九五”期间,应当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电站、公路、通讯等建设投资。这些建设需要依靠政府投资,才能较快地见效,带动农村家电消费热的兴起。同时,要提倡农村居民合作精神,引导农民住房建设统一规划、统一设计,集资搞小水电、风力发电,共建小水塔,解决农村家电消费所需的水电。
第三,家电行业要尽快形成分工,面向农村市场扭转服务方向,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利用闲置的大量生产能力,多生产些功能简单、价格便宜又不易出毛病,经济、实用的家用电器。通过减少功能,降低成本,降低销售价格。
第四,采取多种销售方式,启动农村市场。对购买农业机械、农用汽车等产品的农户,可借鉴世界银行推选的“孟加拉模式”,即在政府、保险公司担保下由银行提供小额贷款,扶持农产品生产和加工,提高农民的购买能力,刺激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消费。
三、汽车作为新经济增长点是我国工业化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
汽车工业的强大与否最能反映一个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目前世界上真正的发达国家都无不拥有发达的汽车工业,如美国、日本、德国和法国等;韩国之所以能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中最具实力和发展后劲的国家,与其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密不可分。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要使自己的民族工业真正“起飞”,在目前经济快速增长时期必须选择有发展后劲的汽车作为新经济增长点,才能把我国逐步发展成世界经济强国。应当看到,历史留给我们发展自己汽车工业的时间已经不多了。90年代以来,由于发达国家传统汽车市场日趋饱和,世界汽车工业生产能力严重过剩,竞争加剧,发达国家纷纷把中国作为倾销产品和技术的最富潜力的市场。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日期的临近,我国对汽车工业实行高关税保护的时限已十分有限,进一步开放我国汽车市场势在必行,这必将使我国汽车工业面临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九五”时期是我国发展自己的汽车工业的最后一次机会,只有将汽车作为新经济增长点,才有可能使我国汽车工业逐步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将“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变为现实。
汽车工业对国民经济的巨大带动作用也使其必然成为我国当前新的经济增长点。汽车工业的产业关联度大(且主要带动技术含量高、加工程度高的机电等产业)、波及效果广、规模效益好。据初步预测,如果到2000年我国汽车产量达到250万辆,约需要钢材846万吨,铸铁铸钢186万吨,有色金属58万吨,塑料49万吨,橡胶13万吨,玻璃1560万平方米。仅以轿车为例,如果2000年产量达120万辆,保有量达600万辆,轿车工业产值将达1440亿元,关联产业增加产值3600亿元,创造就业机会600万人,购买和使用轿车的税收达264亿元。
汽车在我国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这使它不仅必须而且可能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国内外各种机构的调查分析对我国5—15年内汽车市场的潜力予以充分肯定。目前我国汽车普及程度在世界上属于极低水平。全世界平均11.3人拥有一辆汽车,而我国平均109人拥有一辆。与发展中国家相比,巴西、墨西哥、阿根廷8—16人一辆轿车,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我国台湾10—20人一辆轿车,而我国平均900人一辆轿车。虽然我国现有汽车保有量较少,但改革开放以来发展势头很好,15年里轿车保有量增长了9.3倍,年均增长16%。可以肯定,今后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汽车普及率在我国会较快提高,汽车工业发展将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培育汽车这一新经济增长点,需要采取的政策措施是:
1.统一认识,进一步明确发展汽车工业的历史必然性。要按照《纲要》和《汽车工业产业政策》的规定,明确把汽车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尤其要树立把“住”和“行”的相关消费需求协调解决的战略思想。在产业发展的战略思想上认识一致了,许多战术性难题便迎刃而解,目前存在的中央与地方、行业与行业之间许多政策上的矛盾也容易解决了。
2.制定全国统一的汽车消费政策,消除地方保护主义行为。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汽车消费政策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具有很大影响。目前各地自行出台了一批汽车消费政策文件,其中有的明显对外地汽车在当地的销售实施了歧视政策,搞地方保护主义;有的以道路交通紧张为由对经济型轿车的使用实施歧视政策,限制经济型轿车进入家庭。目前,国务院已经指示有关部门研究和制定全国统一的汽车消费政策,此项工作要抓紧进行,争取1997年底前出台。今后原则上各地不准自行出台地方性汽车消费政策文件,已经出台的对经济型汽车限制使用的文件应予废除。直辖市和个别特大城市,确因城市路网压力过大,需对汽车社会保有量和交通流量实行暂时控制的,限制汽车消费的实施方案需经国家有关部门严格审批。
3、改革汽车价格控制政策。目前我国对除轿车以外的民用汽车价格基本放开,但对轿车价格仍实行国家指导价和最低限价政策。随着我国几大轿车生产基地的相继建成,轿车生产规模的扩大,可考虑放开轿车价格,让轿车价格在市场竞争中稳步降低,尽早与国际价格接轨。国家对汽车价格的管理应集中在反不正当竞争方面。
4.适当降低购车税费。汽车除成本之外,税费占40—50%,都加在购车之中,限制了购买,国外都是在使用中征收。应简化购车手续,方便居民购车。
5.扩大消费信贷规模,鼓励商业银行和流通部门联合开办购车分期付款业务。按照公私两利原则,对符合配车条件的人采取适当补助政策(补助部分使用费和燃油费),鼓励个人购车,减少公款购车,提倡私车公用。
6.加强宏观调控,严格汽车项目审批程度。《汽车工业产业政策》颁布以来,执行政策不够严格。对各地在政策颁布后化整为零、自行审批的对外合资项目,可改建为零部件企业。今后对汽车整车及发动机项目不分限上限下,一律由国家审批,其中凡涉及到扩大能力的项目要由国家计委统一作综合平衡。
四、努力扩大出口,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带动我国经济增长
我国虽然是一个典型的以内需为主的大国,但从国际经验来看,对外贸易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11贸易大国,按名义汇率计算出口依存度超过20%,出口产值及关联产值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0—40%。1995年,出口已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21.6%,出口增长占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18.2%,也就是说,现在1/5以上的国民生产总值是靠出口来实现的。同时,据有关部门测算,与出口有关的就业人数约为3500万左右。可见,出口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扩大就业的重要方面。近年来,由于国际贸易条件的变化和国内外汇结算体制、涉外税制、外贸体制的变化,使我国的出口增长机制和出口产品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1)国内外贸企业一般贸易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下降,三资企业出口比重上升。(2)加工贸易比重上升过快,现已超过50%,而加工贸易出口收益的80%属于外国产值转移。因此,出口对国内生产的拉动力减弱。(3)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面临国外市场饱和的形势,出口受阻,增长率和经济效益下降,高附加值的机电产品出口增长不快,后劲不足。今年上半年各月出口与去年同期相比均呈下降之势,特别是一般贸易出口下降幅度较大。我国传统的拳头产品,劳动密集型商品出口几乎全面下降。1—6月,服装出口下降10.8%,纺织纱线及织物出口下降24.9%,玩具出口下降4.1%,旅行用品及箱包出口下降22.8%。出口下降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为了保持“九五”期间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的良好势头,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出口工作,在培育国内市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同时,重视出口带动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作用,坚持扩大出口、鼓励出口的方针不变。不仅要尽快扭转目前出口下降的状况,而且要更努力地开拓国际市场,加紧培育新的出口增长点,使出口成为我国“九五”期间经济增长的有力支点。
在扩大出口方面,需要采取以下政策措施:
第一,要坚定不移地把扩大出口作为重要战略方针。在制定与出口有关的政策时,要有利于扩大出口。在出口方面,鉴于我国相当部分出口商品换汇成本过高的情况,由规模型向效益型转变步子要稳,不要转得太急,以保持出口增长的稳定。
第二,积极落实鼓励出口政策。特别是在出口退税管理方面,要严格按规定时间退税,不允许以任何理由拖欠退税款项。适当降低银行贷款利率,减轻外贸企业目前受汇率、利率、退税率三方面的政策调整的影响,增强外贸企业出口竞争能力。
第三,充分发挥进出口银行对扩大成套设备出口方面的支持作用。为了积极打开发展中国家的发电设备、大型运输机械、大型施工机械和汽车的市场,国家在信贷规模安排上要尽可能满足需要,支持国内机械电子设备更多地打入国际市场。
第四,适当放松对外投资的限制,鼓励对外承包工程。凡是能将国内设备、产品带出去的项目,在项目审批上可以适当放宽限制,特别是成套设备的出口应给予一定政策上的优惠。
第五,注意出口市场区域的调整,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积极开拓发展中国家和东欧地区市场。1995年,我国出口欧洲、北美、亚洲其他国家的商品总值占全部出口的95%。其中又特别集中在美国、欧盟、日本和香港等少数几个国家和地区,向这几个国家和地区出口的商品总值就占全部出口的72.8%。而对广大的其他亚非拉和中东、原苏联、东欧地区的出口市场开拓却很不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市场换技术,已经引进并消化、吸收了不少技术,有一些还是非常先进的技术,我们的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的一些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产品,如部分家电产品、农用机械、农用汽车、发电设备等,对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中东和原苏联地区、东欧国家出口是比较适应的。加上成本相对较低,已具有了向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出口的竞争实力。因此,要在巩固并加强我国原有出口市场的同时,给予一定的扶植政策,大力开拓和培育这些新的出口市场,为我国外贸出口发展创造更大的回旋余地。
第六,加快外贸企业改革。尽快建立外贸公司在财务支出方面自我约束机制。当前外贸公司亏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外贸公司多年来依靠国家政策扶持,大手大脚惯了,缺乏自我约束机制,致使企业管理费用支出水平逐年上升。要改变外贸企业目前的困境,根本出路还在于深化外贸企业改革,完善外贸企业经营机制,降低经营费用,降低换汇成本,增强竞争能力。
(本文为作者1996年8月13日在第19期计划工作研究班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