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教学原则的科学建构_教学原则论文

论现代教学原则的科学建构_教学原则论文

浅议现代教学原则的科学建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原则论文,科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学原则是教学论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它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制定的对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是指导教学活动的基本原理,是客观教学规律的主观反映,是教学规则的统一整体。教学原则发展至今,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体系。但对于教学原则的科学建构,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力图从教学过程的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来探讨教学原则的科学建构问题。

一、教学原则的内涵

原则是指人们说话或做事所依据的法则或标准。教学原则是教学工作的法则或标准。它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任务,遵循教学过程的规律而制定的对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指导教学活动的一般原理”。由于教学原则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制定的对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其制定成为教学原则科学建构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二、制定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

教学原则作为教学理论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整体,其制定也必然符合科学标准。那么,应当如何来判定教学原则的适当与否呢?我们认为这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标准。

(1)辩证性

这是就教学原则体系内的子成分而言的。教学实践中人们已经揭示或认识的教学规律不少,如何有效地对这些规律进行表述而又不至于相互排斥、相互矛盾,乃是制定教学原则的关键所在。辩证性这一标准,具体而言,包括两方面的含义。首先,教学各原则必须是相互独立的,不重复,不重叠,任何一条原则都不能为其他一条或几条所代替,所包含。这不仅是教学原则的独立性问题,而且还涉及到了原则提出的科学性。如果一条教学原则的存在不具有独立性,便否定了其存在的意义,这一原则从其产生到其夭折的过程,只能被视做资源的变向浪费,不具有任何价值。一事物之所以成为该事物而不与其他事物相混淆,其独特本质的存在是问题的根本。

其次,教学各原则之间必须是适度相容的,不应该存在排斥现象。作为教学原则整体的一部分,任何一条教学原则与其他教学原则只有达到相互映照,相互作用,相互补充,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否则,不仅教学原则本身成为相互矛盾的载体,更为重要的是它将失去作为指导性规范所应具备的品质,变成的只是一纸空文而已。这是为科学研究所忌讳的。

(2)完备性

任何一个可以用“整体”来描述的概念体系,其完备性是首当其冲应具备的品质,教学原则体系亦然。“所谓教学原则体系的完备性,是指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基本要求都应当在体系中得到反映。”具体地说,一套完整的教学原则体系应当包括教学活动的目的、主体、内容和方式等各方面的内容,而不能只反映其中某一或某几方面的内容,而忽视或遗漏掉其他一些重要内容。教学原则体系的完备性是保证教学各环节顺利、有效地进行的重要条件,而且形成对教学活动的具体的全面的指导,从而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

(3)适用性

现代教学原则的提出,是对教学规律的反映和体现,它的目的是对教学活动进行指导,因此,其适用性的存在与否必然成为教学原则制定的又一标准。教学原则的适用性是保证教学原则合理存在及发挥作用的重要条件之一。

教学原则的适用性,可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来考虑。从时间维度看,教学原则应具有时代适应性。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科学技术的应用遍布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当然也包括教育教学活动在内。各种现代化教学技术、教学手段的应用,使教学活动同样具有现代化的特征。同时,以自然资源深度开发利用为标志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人的主体意识高度强化为代表的人的主体条件,以及脑科学、遗传学、生物科学,教育科学等具体学科的发展,所有这些,都必然要求教学原则的制定突破陈规,打破传统教学原则体系所留下的烙印,建立一套能够体现时代特性,真正指导现代教学的原则体系。

从空间维度看,教学原则应该具有空间适用性,即不论教学地点、教学场所如何变化,教学原则都能起到应有的指挥棒作用。众所周知,传统的教学原则体系是在对中小学教学实践进行观察、归纳的基础上提出的。如果用其中某些教学原则,来指导高等院校的教学工作,未必能够行得通。因此,这便要求教学原则制定者通观全局,对各个阶段的教学实际作深入细致的观察研究,制定出高度抽象概括的教学原则体系。只有如此,才能真正体现教学原则的价值所在。

上述制定教学原则的三条标准是从教学原则的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次考虑的。具备了这三条教学原则制定标准,便大体上把握了制定教学原则的实质。或许还有另外一些标准,如简约性、科学性等。其实,这些标准只是以上三条的扩展而已。如果具备了上述三条标准,所制定的教学原则体系必然成为科学的体系。就简约性而言,教学原则的制定者势必不会长篇大论,如果有,也只是对某一原则的阐述而已。精练而准确地提出教学原则,是对制定者提出的必然要求。因此,完善地把握上述三条标准,是制定教学原则的前提,也是教学原则体系价值实现的根本条件。

三、教学原则体系的科学建构

关于教学原则体系,历史上许多教育家都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如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根据“适应自然”的原理,提出了三条重要的教学原则:教与学的便利性原则、教与学的彻底性原则和教学的简明性与迅捷性原则。为了使教学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提出了自己的教学原则体系: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以高速度学习教材的原则、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在全体学生的发展上下功夫的原则。美国教育家杜威则提出活动原则、表象原则、兴趣原则和情绪原则。这些教学原则中所包含的某些合理因素我们不能否定,但并不意味着要全盘拿来,而应该批判地吸收,采取辩证扬弃的态度。这里,我们以教学过程的诸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为依据,提出如下的教学原则体系:民主合作原则、系统有序原则、知能结构优化原则、灵活施教原则、全面发展与个性培养相统一原则、利用与创设相统一原则。

(一)民主合作原则

这一原则是针对师生关系而提出的。有关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关系的探讨,可谓众说纷纭。但无论哪种学说,对于有效教学过程而言,最佳的状态便是师生双方主体性的充分发挥。民主合作原则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民主精神,创建平等协同的师生关系与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以合作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坚持民主合作原则,要遵循以下要求。

1.改变传统观念,正确处理师生关系

改变传统观念,就是要打破教师中心、课堂中心、书本中心的束缚,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学生观,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巴班斯基曾经指出:教育工作同学生的实际可能吻合,教育教学的效果就会急剧增长。这是因为教育共鸣的缘故。这充分体现了师生合作的重要作用。

2.师生共同努力,创建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处于绝对权威的地位。这种现象不利于师生关系的改善。作为教学中的两个主要因素,教师和学生应努力达到统一和谐,二者应优势互补、能动配合,协调合作,形成教学合力,共同促进教学的有效进行。

3.教师克服话语霸权,给学生以言说的权力

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主要形式,它主要是以课程教材内容为中介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进行的交流和沟通活动。不同的言说主体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不同的作用,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不同的形式。过去,教师的话语霸权使课堂失去了生机。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在台下静静地听,到底听进了没有,只有学生自己心里明白。同时,教师在课堂上常常提问“……,对不对?”、“……,是不是?”学生都会异口同声的回答:“是”、“不是”,似乎学生的思维都是一种模式。这种话语霸权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事实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应该是课堂教学的言说主体,通过言说来表达自己对意义的理解和对知识的建构。这就要求教师克服话语霸权,由真理的代言人、教材的复述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促进者、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教师的话语权力不再是一种强制力量和支配力量,给学生以言说的权力。

(二)系统有序原则

这是针对教师与教学内容的关系而言的。任何一门学科,其严密的逻辑性是保证其合理存在的基础。一盘散沙式的内容构成不仅不能建构科学体系,反而会阻碍该学科的发展。系统有序原则的提出,要求教师严格按照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结构和学生的认知发展顺序系统连贯地进行教学,以促进学生合理的知识构建的形成。

教学应当系统、循序、连贯地进行,这是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反复证明的。宋人朱熹曾说:“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原则。这一原则对教学过程提出如下要求:

1.坚持按照学科体系的内在逻辑结构进行教学

这首先要求教师必须对所教学科有一个系统而深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才能进行有效的组织并展开教学。学科的逻辑性是保证知识间前后衔接和学科间的有机联系的前提,教师必须严格按照学科的有序性来进行教学。

2.按照学生的认识发展规律进行教学

教师教学的系统有序原则还体现在另一个方面,即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的有序性来进行教学。学生认识发展的一般顺序是:由易到难,由浅及深,由具体到抽象,由已知到未知。教学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这样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知能结构优化原则

这一原则是针对学生与学习内容的关系提出的。在学生的求学生涯中,其所接受的知识包括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涵盖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众多层面。如何将这些知识有机整合成一个整体,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探索的。知能结构优化原则的提出,要求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系统有机地联系起来,并进行适当的整合,以便于知识的理解、巩固和提取。这一原则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如下要求: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传授学科的基本原理、原则,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概括化理论的代表人物贾德、亨得里克森等人证明,有意识地培养概括能力的教学会有助于学生概括能力的提高和正迁移的发生。为了更好地达到这一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基本原理、原则的讲授,使学生掌握该学科的基本知识,进而培养其较好的抽象概括能力,以促进学习的迁移,使所学知识在学生脑中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优化其知能结构。

2.学生应有效地内化知识,并自觉建立起知识之间的联系

要达到知能结构的优化,从学生的角度来讲,知识的内化是前提条件。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有一部分保留在短时记忆中,有一部分则经过加工进入了长时记忆。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将知识保留在长时记忆中并获得进一步的巩固和加强。这同时也是学生将知识有效内化的过程。知识的内化过程同样是循序渐进的,不可能一蹴而就。之后,学生通过不断提高概括能力,抽象出知识之间的共同要素,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这样学生才能真正使其知能结构优化。

(四)灵活施教原则

这一原则的提出,是基于教学方法的选用而提出的。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如何进行教学,采取何种方法,是决定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灵活施教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灵活施教原则在我国教学思想史上得到广泛的论证和实践。孔子就曾经提出“因材施教”这一原则。他首先对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提出“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彦。”《论语·先进》孔子据此对学生施以不同程度的教育。“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这是我国灵活施教原则最早最好的范例。同时,这也对我国现代教学提出了如下要求:

1.对学生做深入细致的了解,因材施教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这首先就是人学。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维、兴趣、爱好、方法、禀赋、倾向——就淡不上教育。”作为不同的主体,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这也是一个人之所以成为自己而不是他人的根本所在。教师必须对学生做深入细致的了解,根据他们各自不同的特点、类型,因材施教,区别对待,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促进其个性的培养和人格的健全发展。

2.对各种方法做深入的研究,了解各种教学方法的职能、使用范围和使用要求

教学理论的发展历程,也是各种教学方法不断完善和改进的过程。从最初古希腊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到今天的演示法,陶冶法,教学方法可谓种类繁多,层出不穷。但是,可选择性增加的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对这些方法做深入的研究,掌握每一种方法的适用范围、条件、实施步骤、注意事项,然后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选用教学方法,进而正确而恰当的使用某一或某几种教学方法,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五)全面发展与个性培养相统一原则

这一原则是针对教学目的提出的。我国中小学教学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并获得身心全面发展。但是,在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的同时,又要充分发挥其优势潜能,培养其独立的个性。全面发展与个性培养相统一原则要求教学目的坚持全面发展标准的同时,又要注重发展学生独特而独立的个性,而不是将学生套在完全相同的模式当中,千篇一律。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对教学活动提出如下基本要求:

1.改变传统的以考试成绩作为惟一评价标准,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

考试制度的沿革,可以追溯到隋朝科举制度的建立。发展至今,虽在表面上做了一些微小的变革,但其“基本精神”并未得到彻底改变。一批又一批的莘莘学子被禁锢在考试的牢笼中,失去了展翅飞翔的广阔天地。这是学子们的无奈,更是中国教育的悲哀。彻底地改变这一现状,是基础教育乃至高等教育焕发生命力的契机。这便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以考试作为惟一评价标准的模式,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将学生从狭小的天地中解脱出来。这需要从上到下,从制度的制定者到教学活动的实施者共同为此目标努力,方可取得进步。

2.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大胆质凝

在传统教学活动中,教师处于绝对权威的地位,甚至给学生造成一种思维定势,即认为教师是永远正确的。这一现状的存在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只能成为羁绊。因此,教师应该从权威光环中走出来。与学生平等、民主地相处,允许学生大胆提问、发言,勇于表述自己的不同见解。这样的教学气氛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更能使教师在不同的观点中闪烁思想智慧的火花,促进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这一氛围的完美构建,是使学生个性充分成长的肥沃土壤。

(六)利用与创设相统一的原则

这一原则是针对教学环境而言的。教学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时空条件(即教学环境)下才能开展起来。大的环境包括学校物质和精神环境,甚至社会环境;小的环境则指课堂氛围,以及教学资源、教学条件等在教学过程中与其产生直接或间接关联的各种因素。教学环境的有利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利用与创设相统一原则的提出,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有利的环境因素为教学活动服务;但同时又要善于改变不利因素,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因此,该原则对于教师提出如下基本要求:

1.综合利用各种环境因素,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在活动过程中应深入了解各种教学资源的优点和局限性,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综合利用各种环境因素,发挥其整体功能。例如将教学硬环境与软环境相统一,课内与课外相配合,语言表达与非语言表达相补充等。通过对这些条件和资源的有效组织,使教学在和谐的环境中进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2.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创设有利的教学环境

综合利用各种教学环境因素,可以促进教学的有效进行。但是,在现实教学活动中,并不是所有的环境都是有利的。一些不利条件的存在可能成为教学运行的阻碍因素。这便需要教师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消除不利因素的影响;进而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积极创设有利的教学环境。这便涉及到了教学艺术的应用。作为一个成功的教育者,完美的教学艺术可以扭转整个教学形势,变被动为主动,使学生在和谐愉悦的环境中进行知识的授受。这也正是获得有效教学的必要条件。只有这样,教学才能实现超越和发展。

标签:;  ;  ;  

论现代教学原则的科学建构_教学原则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