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本教育作为郭思乐教授提出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在实践中取得了相应的成果。它是一种以生命为本,以学习主体为核心,更加强调学生对课堂的利用效率以及教师对课堂教育的设计,更追求一种务实性。而且,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也在发生变化,生本教育更适应教育改革下素质教育中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兼顾差异化发展的需求。但是,不可否认,无论是哪一种学科的教学,包括语文在内,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都存在过于死板和枯燥的问题。简单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学生很难从中真正体会语文的魅力所在,而且不能从实质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本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8)11-086-01
生本教育更加注重每一个阶段学生的自主参与能力,无论是从语言还是思维上,都能够最大限度地进行创造。特别是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没有很强的自制能力,想要更好地发挥每一位学生的特质,需要教师发挥引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成为有效的建设者。小学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带动学生的主动意识,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和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如何构建小学语文生本课堂,也成为本文探讨的重点。
一、创建良好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前提,有利于教师提高教学效率。在小学的阶段学习中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进行深入教学。既然说生本教育是对学习主体的学的有效应用,兴趣就是打开学生学习能力的一扇门。比如在进行《最大的“书”》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疑惑,最大的书是哪一本,这里的“书”为什么加引号,这里所说的最大的书到底是实体的书本,还是有什么特殊的意义等。这样一来学生的好奇心就会被充分带动起来,当然学生自己也会有意想不到的问题,将教师提出的问题和学生自己存在的问题相结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参与到课堂中来。
二、创新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发散思维
要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贯彻生本理念,还需要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方式,以有趣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避免教学过程的乏味枯燥,进而使学生自觉将注意力集中到教学活动中来,并通过教师巧妙地设计与引导,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发挥想象力,使他们在发散思维中探索学习的路径,并结合教师适时点拨,抓住学习重点,在拓展学生知识面的同时,培养学生横向分析的能力。
三、切中学情,顺学而导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生本”理念呢?从方法论角度来看,我认为应该做到:“切中学情,顺学而导”。“切”源于中医,即“望、闻、问、切”的把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切中学情”,则是指找准学习者在某一单位时间内某一项学习活动中的学习情况,包括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学习思路、学习进程、学习效果等要素,以课标为目标,明白他们“现在在哪里”、“现在想到哪里去”。
许多老师常用“小脸通红、小手直举、小口常开”等现状来描述热情高涨的学情,也有人这样形容:“心领神会、豁然开然”。教育家孔子更是把握学情的高手,他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观点,就是通过对学情中的“愤悱”信息来捕捉学情,以实现启发教学的最佳效果。可见,对学情的把握既可以从学生表情中识别信息密码,也可以凭着教师课堂的敏感性和驾驭能力来调整。
周所周知,课堂教学是一个随着时间不断变化流动的行程,新的学情也会在这过程中不断出现。教师若不及时捕捉,就会转瞬即逝。所以,在流动的课堂上捕捉动态学情尤为重要。通常的方法有察言观色、耐心倾听、巧妙引导、有效追问等。
四、发扬民主异彩纷呈
学生提问改变了问题的呈现方式,也就改变了课堂的结构形式。学生的提问使学生从他主走向自主,使课堂的对白变成对话。语文课堂为了使教学内容更为丰富,大量的非语文元素源源不断地涌进课堂。因此,教师无论备课如何周密,教学过程中难免会碰到种种“意外”。所以说,欲设与生成并非水火不容。因而积极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活动探究,是新课程大力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所以,生本的语文课堂,教师就要注意课堂教学中的每个环节,仔细聆听学生的每一句发言,每一个动作,抓住有利于教学和学生培养的每个生成点,创造性地去运用它。
五、重视语言积累,深刻把握文本
语言积累,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途径,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一堂有效的语文课,学生一定要有语言实践,也一定要有语言的积累。在这些名课中,教师让学生该记住的东西让他记住,要认的字、要写的字词、要求背诵的篇章都尽量在课堂内完成,让学生在课堂内就感受到成功。不要把这些任务留到课外,使语文教学走到高耗低效的老路上去。要力求把课外的时间用在广泛阅读课外书上,让学生在博览群书中提高语文能力。教师有自己的丰富的语文体验,利用能否和学生得到自己的认可或唤起自己的共鸣,或者看看是否有不懂的地方,自己的问题有时也就是学生疑惑的地方以此为解读文本的切入点,而且对文本的开掘深。能对文本做到了然于胸,不让学生硬着头皮上。问题设计有利于激活课堂,启发学生思维,在处理教材时,做到了引导学生“于无疑处生疑”。
六、开发家长资源,拓展延伸语文课堂
我们一直强调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任何一门科学都源自于生活,而我们现在的语文课堂也可以还原生活。生活处处有语文,而开发家长资源恰好可以拓展延伸语文课堂。学生平时与社会接触少,我们邀请家长来讲课,家长可以向学生介绍他们所从事的行业和工作,或讲述自己奋斗经历、人生感悟等等。学生可以通过家长的讲课了解社会,开阔视野,丰富知识结构。同时,家长上课,也是孩子与父母沟通的一种方式。孩子可以从别人的父母所讲授的内容中,联想到自己的父母在做什么,在想什么,在期待什么。这样可以促使孩子更爱他们的父母。教师和学生家长三者在活动中也增进了了解,关系变得更加融洽。无论是语文教学方面,还是德育方面,都大有裨益。
总之,在学校的教育改革中,作为一名生本高效课堂的实施者,我们应积极投身于它的发展之中,与全体教师共同致力于高效课堂的研究与探索中,共同寻求适应现代教学改革的新路,切实以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投入教学,适应现代教学改革需要,切实发挥生本高效在新时期教学改革中的科学性、引领性,使学生获得能力的最大提高。
论文作者:秦书燕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11月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6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自己的论文; 课堂论文; 能力论文; 语文论文; 家长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11月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