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书昆[1]2004年在《民办学校的性质及其制度安排》文中指出学生评价是美术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导向和教育作用,对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有着重要意义。从我国当前的美术教学实践来看,学生评价在评价的目的、内容、方法、环境等方面均存在诸多不足。因此,在我国当前的基础美术教育的改革中,对学生评价的再评价将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研究试图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上,开拓新的研究视角,从现代教育哲学、教育理论、认知科学、人类学、脑科学的角度入手,应用文献研究和调查研究的方法,对基础美术学科中学生评价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从学生评价现状与支配评价的哲学、先进的教育理论是否协调?评价的标准是否能衡量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学生的哪些能力没有得到评价,不予评价的东西是否就会消失?学生对评价的接受和参与程度?当前学生评价对学生的行为和态度的影响?新课程评价的实施现状与困难?等方面进行了多角度的再评价,并提出了建设性的评价观——以学生转变为目的的理解性评价观。 总的来说,本论文试图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一点新的研究尝试。 一.用理论研究的方法分析比较了学生评价的现状与支配评价的哲学、先进的教育理论是否协调。针对两种不同教育哲学下的评价方式:行为实证主义评价方式及其情境建构主义评价方式,本论文从美术课程的特性和学生的需要等方面,论证了情境建构主义的评价观对美术学科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合理性。 二.探讨了学生评价的相关性因素。本文对学生评价的几个相关性因素:评分者间的差异,评价项目之间的差异,不同情境间的差异,不同评价方法之问差异,学生心理生理上的差异,学生的不同发展年龄阶段的差异,学生不同反馈方式之间的差异,进行了分析研究。从评价的可信性、有效性的角度对当前的学生评价进行了反思。 叁.用抽样调查的方法探讨了课改中学生评价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笔者通过教师和学生双主体问卷调查的形式,对评价目标是否明确;评价标准是否科学、合理;按此评价标准进行评价,有些什么问题?学生评价的步骤、方法是否得当;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如何?学生对评价结果的接受程度如何;评价对学生促进程度如何等方面进行了量化比较,在对双主体的抽样调查对比中发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论和“以教师为中心”的评价方式之间的矛盾;学生的评价标准和教师的评价标准之间的明显差异;学生和教师在评价价值上的不同。在发现的基础上,建议把评价作为课程设计的一部分,整合学生的评价标准和教师的评价标准,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为学生创造一种更合理的评价环境 四.提出建设性的评价观:以学生转变为目的的理解性评价观。理解性学生评价主要建立在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的解释学,以及由法兰克福学派创立的第二代批判理论的哲学基础上。理解性评价以人的全域发展、评价标准的协商和评价过程的互动为开发向度,提出评价学生高层次能力及其可持续学习能力的评价方案。理解性评价将表现为一种师生脑力激荡——重新建构——创造意义的过程。
伍家文[2]2009年在《我国新时期中学英语课程改革与发展研究》文中提出课程是教育的核心,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教育的内容、价值取向主要是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的。中学英语课程是中学英语教育的核心,是中学英语教育价值的具体体现,是实现中学英语教育目标的基本载体。本文从课程论的角度梳理了我国1978年到2008年这段历史时期(为行文方便,本文将这一时期简称为“新时期”)中学英语课程实践改革与发展的历程,具体分析了这一时期我国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英语教材、教学法和教学评价等课程要素的发展变化及特点,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我国中学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借鉴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中学英语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及相关理论。全文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介绍了本研究的内容、意义、理论和方法以及论文的基本框架。第二章,文献综述。全面分析了相关研究的现状,总结了学术界在我国中学英语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历史研究中已经取得的成就和不足,阐明了本研究欲弥补的薄弱环节。第叁章,新时期中学英语课程理论的发展。阐述了中学英语课程及相关概念的发展。在梳理、分析英语课程及其相关概念如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英语教材、英语教学法、英语教学评价等概念演进历程的基础上,厘清这些概念的实质,掌握我国新时期中学英语课程理论发展的脉络,把握中学英语课程理论研究的最新动态和趋势,提出适合我国中学英语课程实际的理论观点,以便为研究我国新时期中学英语课程的改革与发展奠定基础。第四章,新时期中学英语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轨迹。阐述了我国新时期中学英语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轨迹,按照这一时期我国中学英语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历史实际,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的角度分析了每一阶段中学英语课程改革与发展的社会背景以及采取的具体的课程措施,分析、总结了各阶段中学英语课程改革与发展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第五章,新时期中学英语课程基本要素的具体实践及分析。分别对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制定、英语教材的使用、英语教学法的应用、教学评价方式的改变等课程要素改革与发展的历史进行了较深入的梳理和分析,以进一步阐述我国新时期中学英语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具体实践。同时对我国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材、教法、教学评价等课程要素在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焦点问题进行了分析,特别是对我国中学英语新课程改革中所倡导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教材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和建议。第六章,对我国新时期中学英语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几点思考。在全面分析、总结我国新时期中学英语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针对中学英语课程改革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特别是中学英语教学中出现的“费时低效”和“英语过热”的问题和现象,指出要确保我国中学英语课程改革的成功,就必须对我国现有的英语教育体制进行相应的改革,建立适合我国实情的中学英语课程理论,准确定位我国中学英语课程的性质和功能,建立和中学英语新课程相配套的英语测试体系。另外,课程发展必须重视教师专业的发展,课程改革要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基础。
张彤[3]2016年在《普通高中课程实施的个案研究—L中学“唤醒心灵教育”理念下的课程构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4开始实施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于2012年在全国全面推行。伴随着高中课程改革的推进,课程实施的研究也不断深化,但是基于学校层面的普通高中课程实施的研究还不多。为此,本项研究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依据国家制定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稿)》(以下简称《方案》),以一个普通高中L中学为研究个案,考察学校层面的课程实施状况,分析课程实施中各种要素及其关系,探究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以期提出有效的实施高中课程的建议。本研究通过对个案学校L中学的课程实施状况的深入分析,剖析出学校层面课程实施的若干核心问题。为探索学校如何有效地落实国家制定的《方案》,L中学把握实施过程中的众多因素,以《方案》为依据,以学校自身的发展历史和学校文化为依托,以学校现有条件和现状为基础,力争创造性地在学校层面做好课程体系构建,促进课程实施。L中学的课程实施是基于多年形成的学校理念与文化特征,以“构建唤醒心灵课程体系”为主线开展的。唤醒心灵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依据《方案》的要求,将唤醒心灵教育理念作为学校发展特色的灵魂,融入学校课程体系的构建,同时满足社会和家长的需求。唤醒心灵课程体系落实体现在叁个维度:一是国家课程的自觉落实,力求保障学生发展的国家课程的全面落实,力求给学生较为充分的选择性,尤其是真正落实能体现学生个性化的课程,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才能真正达到全面的唤醒心灵;二是加大校本课程的选择性,通过建设符合学校自身特点的课程用以体现课程选择性,力求让每个学生追求自由,放飞心灵,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叁是以自主为核心变革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以此支撑国家课程、校本课程在课堂上的落实,同时增强学生的自主性。研究表明,学校层面的课程实施中,以课程体系构建为载体的课程规划是至关重要的,它保障了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方向正确,也保障了过程中的调控和反思;学校课程体系构建不能简单照抄照搬《方案》的要求,要构建符合自身理念的课程体系,形成有灵魂的课程规划,保障学校发展特色的持续;学校课程体系构建要依据学生发展特点,满足学生发展需求。通过研究,初步探索出了学校层面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的一种模式,在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的情况下,将《方案》调试成一种适切的选择来构建课程体系,能够落实国家课程的基本要求,能够体现学校的文化与特色,并能够最大限度满足社会需求。在研究中笔者还发现由于高中发展的限制因素众多而复杂,学校层面的课程实施仍然存在以下问题:《方案》自身存在缺陷,如描述的清晰度不足等;行政部门在行动的引领、政策的给予、自主权的赋予等方面的力度不足;学校层面缺乏理念、自我规划意识淡薄等。
王中华[4]2014年在《个性化教学背景下教师文化个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个性化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逐渐受到世界范围内的关注与重视。我国自从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关注学生差异和个性,个性化教学就备受重视和关注。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进一步强调提供给学生合适的教育,个性化教学受到了无以复加的重视。然而,个性化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那么,教师文化又是影响教师个性化教学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个性化教学背景下的教师文化研究成为一种迫切需要。本研究基于文化学的视角,主要采取个案研究方法,通过对一所正在开展个性化教学实践的F小学教师文化现状的个案考察,呈现了开放式.个性化教学背景下小学教师文化的样态,描绘了小学教师在个性化教学过程中的生存状态和课堂生活方式。其主旨在于从文化学层面解读小学教师在个性化教学过程中教师文化现状以及问题与不足,并对教师观念文化、教师行为文化、教师制度文化以及教师物质文化等各个要素作深层次的探讨,进而提出个性化教学背景下的教师文化改进策略。第一部分:论文的引言部分,提出了研究背景,并思考了研究的目的和研究问题,探讨了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以及文献研究综述。第二部分:论文的第一章,厘定了个性化教学和教师文化的关键概念,进一步总结了个性化教学的理论基础、特征、核心价值观以及价值所在,也探究了教师文化的结构、价值所在、发展规律以及传统教师文化的特征,并进一步探讨了个性化教学与教师文化的关系,从而思考教师文化变革的理据。第叁部分:论文的第二章,思考和探究个性化教学背景下的教师观念文化。在个性化教学背景下的教师观念文化应然建构的基础之上,基于实证研究,本研究对F小学个性化教学背景下师观念文化的现状、问题以及影响因素和策略等方面的探讨。第四部分:论文的第叁章,主要是个性化教学背景下的教师行为文化研究。本研究进行了个性化教学背景下的教师行为文化应然建构,主要分析了F小学个性化教学实践过程中在教师行为文化的应然、现状、问题以及影响因素和策略等四个方面。第五部分:论文的第四章,本研究对个性化教学背景下的教师制度文化进行了分析。本研究基于F小学个性化教学实践,在应然建构的基础之上,分析了个性化教学背景下教师制度文化的现状,问题与局限因素以及策略。第六部分:论文的第五章,探讨了个性化教学背景下的教师物质文化。本研究在应然建构的基础之上,进行了F小学个性化教学背景下教师物质文化的现状、问题以及影响因素与策略的研究。第七部分:论文的第六章,论文的最后部分,也是研究结论与反思部分。在该部分提出了相关的研究结论,并提出了研究的启示,还进一步探讨了研究的未来展望。
张绍军[5]2016年在《我国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课程到课堂走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世纪之交,面对信息与科技的挑战、教育与人才的竞争,世界主要教育发达国家都进入了教育改革的浪潮之中。我国也相继于1999年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2001年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发起了一场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宗旨的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此次课程改革以政府主导、专家引领、教师参与为特征,其具体做法是自上而下,整体推进,理念引导,实验探索,渐进铺开,取得了诸多理论与实践成果。然而,十余年来的实践证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并没有安全实现,课堂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先进的课程理念、课程体系没有转化为先进的课堂教学实践。基于此,本研究遵循文献检索、现状调查、理性省思、应然把握、实践策略的思路,对新世纪十余年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现状进行了审理,肯定成就,正视问题,探寻原因,进而从深化课改的角度分析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课程到课堂走向的动因与机理。接着,在分析课程改革主体及其行为之应然基础上,论述了“主体归位”和“行为到位”思想。最后,提出并论述实现基础教育课程未来改革从课程到课堂转向的理念和策略措施。全文共分七章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绪论。分别叙述并分析了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与趋势、研究内容等;界定了课程、课堂、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等核心概念;分析了研究的难点和创新点。第二部分为第二、第叁章。分别叙述分析了课题的研究设计与调查实施,和课程现状的分析与把握。第二章在分析研究假设的基础上,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调查设计等进行了说明;交代了调查实施的基本情况;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数值呈现、统计分析和总结分析。第叁章通过审视我国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促进先进教育理念传播,建立具有中国特色且符合时代要求的新课程制度,制定并颁行新的课程计划和课程文本,建立相对完善的教师培训制度等方面取得相当成就的同时,发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存在重课程轻课堂的严重问题,表现为:重理论课程轻实践课程,重制度课程轻行为课程,重文本课程轻体验课程。对这些问题进行的归因分析,为我国新世纪基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现从课程到课堂的转向奠定了立论的基础。第叁部分为第四、第五两章。在把握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课程到课堂走向必然性的基础上,深入分析论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主体的地位及其行为。文章指出,未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现从课程到课堂的走向必然会发生。这是因为:其一,课堂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教学是学校教育的最基本工作;其二,课堂教学是基础教育的教学质量的保障,课堂教学质量决定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其叁,课程改革问题的最终解决在课堂。2011年义务教育各科课程标准调整的基本导向亦指向课堂教学,这直接确立了课堂教学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心的政策导向。文章深入分析论述了实现“从课程到课堂”转向的课程改革主体及其行为,提出了“主体归位”和“行为到位”观点。文章认为,基础教育课程未来改革,不仅需要教学主体归位,更需要师生主体的行为到位:于教师主体而言,需要积极转换角色,提升课程意识,做好课程开发,增进课堂交往,,加强反思实践,实现专业发展;于学生主体而言,需要积极转变学习方式和交往方式,做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实现从分数学习到能力学习、从封闭学习到开放学习的转变。第四部分为第六章,提出并论述了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课程到课堂走向之理念和策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现从课程到课堂走向应当确立的“叁个本位”理念是:课堂本位、师生本位、教学本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现从课程到课堂走向的实践策略有:课程主体策略、课程文化策略、教师校本培训策略。具体包括:尊重教师主体地位,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凸显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营造浓郁学校文化,推进从课程到课堂转向;加强校本培训,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等。结语,对本研究结果进行简要回顾,明确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未来改革从课程到课堂的重心转向,并指出实现这一转向,还需要对不同视域(社会性、生态学、伦理学等)下的课堂问题、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师生作为课程资源等问题进行更进一步研究。
刘云[6]2016年在《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使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实践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是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但如果学生一直以被动接受的方式来获取知识,那么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必然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为转变教学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教科书编写“应把‘数学探究’等活动恰当地穿插安排在有关的教学内容中”,让学生通过数学探究活动,“初步了解数学概念和结论的产生过程,体验数学研究的过程和创造的激情,提高发现、提出、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在该标准指导下编写而成的各套高中数学教科书,与传统数学教科书相比,在内容、体例、结构、组织等方面有较大变革。尤其是人教版高中数学教科书,在教科书正文及附录中设计了众多的数学探究内容,为高中数学探究教学的开展提供了充足的课程资源。这种在教科书中设计探究内容以顺应知识转型社会背景的教科书编写新方式,给习惯了传统讲授式教学的高中数学教师和学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与实施者,教师的教学方式往往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在使用教科书来教学的活动中教师同样居于主导的地位。面对课程改革中教师对新课程提倡的“学生自主学习”的误解,所带来的用“学生通过记忆和练习接受导学案上的数学知识”来替代“学生依据教科书设计进行知识探究”的错误做法,研究教师主体对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使用具有了重要的现实与理论意义。论文围绕“高中数学教师是否会使用教科书中的这些探究内容?会如何使用这些探究内容?哪些因素影响了教师对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使用?应该如何促进教师使用教科书中的探究内容?”等问题,以教师为主要对象,兼涉学生,对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使用进行了系统研究,一方面可揭示高中数学教学方式改革的推进情况,另一方面也可为课程改革的深化发展提供来自实践和实证的考量。本研究将教科书视为课程的载体,亦为教学的工具,兼具课程文本和教学活动文本的双重身份,其本质属性包括内容属性和教学属性,内容属性侧重的是教科书的编制取向、内容选取、内容编排与组织等方面的特征,关注的是教科书内容的课程价值取向;教学属性则指向教科书在教学设计、学习评价和教学资源等方面的属性,是教科书所体现或潜在地有助于促进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特性。借鉴教科书分析及使用研究的已有成果,本研究认为探究内容作为教科书中的一类特定内容,其亦具有特定的内容属性和教学属性。本研究从探究内容的教学属性出发,借鉴教学设计“教什么、怎么教、达到什么目标”的叁维度架构,建构了探究内容的分析框架,并将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使用操作化界定为:教师选取探究内容、执行探究内容教学策略、实现探究内容教学目标的活动。本研究视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使用为微观领域内的课程实施,故而以TIMSS(国际数学与科学趋势研究)课程框架为理论基础,在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导下,采取文献法、内容分析法、课堂观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了人教版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编写特点及教师使用活动中对这些特点的践行,并探查了影响高中数学教师使用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因素,提出了促进高中数学教师使用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策略。具体而言,研究首先对课程文件、教科书中探究内容已有研究成果以及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探究内容进行综合研究,以构建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探究内容文本分析的框架。其次采用该框架分析了人教版(必修和选修2系列)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探究内容在内容呈现和探究对象、教学策略和教学目标等侧面的编写特点。再次基于内容分析的结论,使用课堂观察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收集样本教师使用探究内容时对这些特点的践行情况及影响因素的相关数据,并在数据叁角检证的基础上归纳出样本教师使用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情况及影响因素。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促进高中数学教师使用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建议。研究主要获得了如下结论:其一,探究内容文本分析框架由3个维度(探究内容、教学策略、教学目标)8个类目组成,包括:呈现探究内容的栏目、探究的对象、探究的主体、探究的组织、探究的技能、探究的水平、探究目标的类型和呈现。其中多数类目分为若干子类,如探究的对象分为陈述性知识探究、程序性知识探究、知识创造性应用探究和知识模仿性应用探究,而探究的水平则分为问题起始型、论据起始型、结论起始型和论证起始型。其二,文本分析发现,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编写具有如下特点:在内容方面,教科书中设计了众多的探究内容,主要有两种呈现方式,章节正文中的思考、观察和探究小栏目,以及章节附录中的阅读与思考、探究与发现、信息技术应用和实习作业大栏目;它们以引入数学新知识为主要意旨,72.4%的探究内容以数学知识的探究为对象(其中以陈述性知识居多,占58.7%,程序性知识仅占13.7%),余下27.6%以数学知识的应用为探究对象(其中创造性应用占11.8%,而模仿性应用则占15.8%)。在教学策略方面,教师用书中对探究内容的指导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62.2%的目标设计陈述及39.0%的探究内容教学建议陈述主体包括学生);强调应让学生自主探究的探究内容仅占18.1%,强调给予学生充足时间来探究的仅占2.0%,明确标注多人探究的仅占4.2%,其余则未指出学生探究的组织方式;探究技能以基础技能为主(占总技能频次的84.1%),综合技能为辅(占总技能频次的15.9%),接近半数(48.0%)的探究内容训练的探究技能超过2种,在基础技能中推理、观察、比较最受重视,分别在50.1%、20.3%、18.1%的探究内容中需要使用,最不受关注的是控制变量、下操作性定义和形成假设的探究技能,分别在0.6%,0.6%和1.5%的探究内容中受到使用;探究开放水平以结论起始型最多占81.5%,证据起始型次之占10.2%,论证起始型第叁占6.0%,问题起始型最少占2.0%。在教学目标方面,73.1%的探究内容教学指导中陈述了教学目标,其中陈述知识与技能目标的比例最大,占到57.8%,陈述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比例次之,比例为26.1%,陈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相对最少,占到了13.3%;探究内容目标在陈述时以内部过程为主,占52.7%;其次是既不陈述内部过程也不陈述外显行为的,占10.0%,仅陈述外显行为的排第叁,占6.4%,余下的则为既陈述内部过程也陈述外显行为的,占4.0%。其叁,样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使用具有如下特点:探究内容的选择与改编方面,正文中的探究内容选用比例较高,观察课例中89.6%的探究任务得到了选用,问卷调查中64.8%的样本教师反映选用了教科书中多数探究内容,相对而言附录中的探究内容选用较少;教师较少对探究内容进行改编,观察课例中58.0%的探究任务未经过教师的任何改编,且教师的改编往往弱化了课堂上的学生探究(占58.6%),教师访谈中有5人改编弱化学生探究,有2人改编加强了学生探究。探究内容的教学策略执行方面,学生主体性地位获得了一定体现,问卷调查中仅5.8%的教师喜欢选用教师讲解的方式,其余94.2%的教师倾向于给予学生一定探究机会,课堂观察中比例相当;教师倾向于师问生答的师生互动方式,问卷调查中84.7%的教师喜欢采取师问生答的方式来进行探究,课堂观察中这个比例为81.5%;学生更多运用基础探究技能来进行探究,问卷调查中教师选择让学生提问创造的比例最小,课堂观察中则综合技能使用频次仅占到9.8%;探究开放水平维度的考察则发现,学生的探究空间较小,课堂观察中探究任务的平均开放水平为2.23。探究内容的教学目标凸显方面,接受访谈的9位教师,叙述了自己在使用教科书中探究内容时所关注的教学目标,有7位(77.8%)谈及知识与技能领域的教学目标,有4位(44.4%)谈及过程与方法领域的教学目标,另有5位(55.6%)谈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域的目标。其四,样本教师对探究内容的使用,受到来自教师自身、学生、教科书、学校环境和社会文化五个方面的影响:教师自身方面,65.6%的教师认可探究内容的编写意图是提供师生开展探究教学的素材,但仅52.4%的教师认可探究内容的探究任务应由学生来完成;72.4%的教师认同高中数学教科书中的探究内容,且对教科书中探究内容内容属性与教学属性的认同均值超过对配套资源的认同均值;处于5个探究内容关注阶段(信息、个人化、管理、结果、合作)的教师比例分别为39.8%、77.3%、58.0%、73.3%、86.5%,表明教师主要关注探究内容对自身带来的影响,探究内容使用对学生带来的影响和与其他教师就探究内容的使用进行合作等叁个方面;另外教师的个体能力水平和经验亦会对探究内容的使用带来一定影响。学生方面,学生的认知和能力水平、学生的参与性、学生的已有经验与兴趣分别有71.1%、64.2%、61.1%的教师认同会对其探究内容使用带来影响,另有81.3%的教师反映班级人数太大,影响了学生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实施。教科书方面,探究内容对考试的重要性、探究内容是否符合教学的需求、探究内容教学目标的明确性、探究内容的难度、探究内容的启发性与必要性、探究内容的生活性、探究内容的可操作性等均会对教师使用教科书中探究内容带来影响。学校环境方面教学时间紧、硬件条件缺乏、教学以知识为取向而非能力为本位及政策制度层面的文化如是否提供给探究内容使用有利政策和教研制度支持等,亦是制约探究内容使用的重要因素。社会文化方面,对探究内容使用的影响则来自于科举制度的考试文化传统、实用主义的功利文化环境和精耕细作的农业文化传承。其五,在上述研究基础上,从教师内在提升、教科书编制、学校环境改善以及社会整体文化等四个侧面提出促进教师使用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策略:教师提升策略方面,对探究内容的选取与改编,教师应依据探究主线来取舍教科书中探究内容、依据“探究的流畅性”来增加探究内容、依据“探究的明确性”来改编探究内容、依据“教学的现实性”来创生探究内容;对探究内容教学策略的执行,教师应树立合理的教科书使用观、从数学本质和数学探究的特征以及数学探究的方法技能出发来引导探究、正确认识数学探究过程与结果的双重性、并分清教师和学生在探究中的角色地位;对探究内容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师应正确认识并合理呈现探究内容的教学目标。教科书的编制方面,应通过广泛调研来确定并明确指出探究内容编制的目的,并正视不同教科书位置中探究内容编制目的的差异;探究内容的选择应遵循价值性、探究性、操作性、趣味性、层次性、文化性等原则;探究内容的呈现则应遵循集中性、完整性、问题性、阶梯性、阅读性、指导性等原则。学校层面应转变仅围绕高考的教学取向并在教研活动中关注探究内容使用。社会文化层面则应做到全面认识高中数学教育培养目标、家长和社会大众切勿给予学校教育过多外部干涉、高考命题应转向关注问题解决能力。论文分为8章,绪论、文献综述、研究设计、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编写特点分析、高中数学教师使用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现状透视、高中数学教师使用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影响因素、促进教师使用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策略、研究的结论与思考。本研究的创新之处:1)研究首次对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编写特点和使用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主题新;2)研究着眼于教科书的教学属性,将高中数学教师对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使用视为探究内容教学设计意图的实施活动,从探究内容的选取、探究内容教学策略的执行和探究内容教学目标的凸显叁个维度对其进行了探查,研究的视角新;3)研究采用TIMSS课程框架作为理论框架,通过研究证实了其对探究内容使用这一微观课程实施领域的解释力,亦发现了课程、教师、学生、学校和社会文化各个层面因素对教科书使用及教学实践活动影响的交互性,揭示了教科书使用是一复杂的教育现象,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并提出了促进教师使用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策略,研究结论新。本研究的不足之处:1)研究仅涉及TIMSS课程框架中叁个层面课程中的两个——预期课程与实施课程,且仅关注教师主体对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使用,未能够揭示探究内容使用的效果;2)研究采取多种工具收集数据,原始资料非常庞杂,掌握不易,故不排除数据分析时忽略其在整个研究过程中的“整体意义”,而只作了片面推断的可能性;3)研究受取样局限,故而更追求理解性和建设性的结论,而缺少一般量化研究的确定性、普遍性和推广性。
赵雪晶[7]2014年在《我国中学教师教学评价素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教育评价领域发生了重大变革,评价范式的转型,教育教学的变革以及社会的发展赋予教师更多的评价责任和期望。在以往,由于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比较紧缺,评价就被当作教育资源分配的主要工具,评价的主要功能就是分等鉴定,以使最好的学生能享受到最好的教育。现在,评价不再仅仅强调对学生进行分类,而是更为强调帮助所有的学生成功地达到学业标准,这种转变意味着教师需要重新的审视和定位教学实践中的评价活动,使其合情合理地对学生进行学业考核与评价的同时,能够激发每个学生学习的自信、动机和潜力。教师的评价活动是镶嵌于教学之中的,是教学活动顺利实施与有效开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要素,教师作为评价活动的设计者和操作者,在评价过程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同时也肩负着重要的责任。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素养和评价能力,才能有效地运用评价来改进教学,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事各种评价活动所需的能力和素质,包括教师对于评价的正确认识和价值取向、源自于教学需要的评价冲动和意识、与评价相关的知识摄取和在教学实践中评价技术应用的能力即是本文对于教师教学评价素养(the Teachers' Teaching Assessment Literacy)的定义。教师的教学评价素养问题是一个与教育教学发展相生共存的话题,但当前,基于我国教育教学实情的,根植于教师教学实践的教学评价素养的专题讨论和研究还处于方兴未艾之势。因此,笔者认为,当人们逐渐认识到培育和发展教师教学评价素养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所必须面对的关键性问题时,对于教师教学评价素养问题进行理论的建构和实证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基于此,本研究试图从叁个主要方面,共计七章节来系统地探讨教师教学评价素养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培育与发展问题。首先,基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构建教师教学评价素养的研究框架。在理论方面,本文阐述了教育评价理论和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对于教师评价观念的塑造以及教师评价行为的影响和要求,并在此学理基础上构建了教师教学评价素养的研究框架。为了研究该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运作过程,一方面,依据教师实施评价活动的一个心理顺序和行为要求,将教师教学评价素养分解为四个相互联系有所独立的要素,即教师本身所持有的评价态度,教师应教学所需产生的评价意识,教师为评价的实施而摄取的评价知识,教师在评价活动中应用的评价技能;另一方面,笔者围绕着教师教学评价素养的四要素,对教师在教学前(课前)、教学中(课中)、教学后(课后)所实施的评价活动进行详细地阐释,通过这些活动来提炼出“教学评价素养”在教师教学实践中所呈现出来的心理表征和行为特征,为进一步的实证研究设计做准备。其次,在教师教学评价素养理论研究框架的基础上,设计和开发对我国中学教师教学评价素养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的测量工具。笔者通过文献研究、前期访谈、开放问卷以及经过预测试和心理计量学指标的检验,确立了《我国中学教师教学评价素养调查问卷》。其后,本文运用自行开发的问卷试图探讨和对我国47所中学的3918名各学科教师的教学评价素养现状进行了大规模的调研和分析,通过分析发现:其一,教师在教学评价素养的各个组成要素中呈现不同的水平和行为表现,教师对于评价在操作上的认知和应用要好于教师对评价心理感知的理解;其二,不同区域、不同个体背景、不同工作环境因子下的教师教学评价素养呈现出显着的差异性;其叁,影响教师评价心理和评价行为的因素主要有外因和内因两部分,利用影响因子对教学评价素养的影响程度可以帮助教师克服或者利用这些因素来构建有助于教师教学评价素养养成与发展的平台。最后,综合实证调查中教师教学评价素养现状的呈现和分析结果,结合教师在实施评价活动时所存在的问题和困惑,本文从国家层面、学校层面、教师个体层面这叁方面对如何提高我国中学教师教学评价素养进行了建言献策。本研究认为,在国家层面,制度的完善与政策的支持是教师教学评价素养提升的保障,因此,应当改善考试制度对评价的导向作用,完善对教师教学评价素养进行评价的制度。在学校层面,学校评价文化氛围的建立是教师教学评价素养培育的平台,学校应当构建有助于教师教学评价素养养成的校园“硬环境”和“软环境(文化环境)”,还要提供有助于教师进行评价训练和提升的培训。最后,在教师个体层面,从改善教师的评价实践入手,给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提供行动支架,唤醒教师的教学评价意识,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评价态度,给教师提供可操作化的评价知识和评价技术性的指导,协助教师作出合情合理的学生评价判断,帮助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实践活动中,切实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评价素养水平。
邹联克[8]2012年在《比较视野下贵州省高中课程改革策略研究》文中指出普通高中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衔接着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其教育质量和水平不仅决定着高等教育的生源质量,而且影响着社会劳动力的实际状况。在当代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国非常重视高中阶段的教育改革,把高中课程改革作为改革的核心内容。我国2004年启动了新一轮的高中课程改革,贵州省于2010年秋季进入课程改革实验。基于国际视野,从课程改革策略的理论出发,寻求欠发达省域——贵州省的高中课程改革策略,不仅有助于拓展高中课程改革的研究领域,进一步丰富课程改革理论,丰富高中课程改革研究的方法论视野,也有助于增强课程改革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助于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提高认识并真正融入课程改革。立足于国内外高中课程改革的历史与现实,本研究运用国别比较与国内区域比较方法,进行区域高中课程改革策略的理性选择。国别比较研究的结论显示,美国、日本和印度等国的高中课程改革始终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坚持学生发展的课程理念,突出终身学习的课程目标,力求课程结构的整合化;始终强调课程内容的基础性、注重民主参与的课程管理;始终强调基础性课程、提倡多样化课程、开展综合实践课程,关注非智力素质的发展。与此相应的是,国内省域比较的结论也显示,我国高中课程改革的理念基本符合国际高中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不过,中国的高中课程改革是由中央政府统筹指挥、地方自主实施的课程改革,因此具有原则的统一性、丰富的地方性、多样的校本性等特征。在实施过程中,通过样本校策略积极稳妥推进课程改革,通过科研引领提升课程改革的水平,通过特色校本丰富课程改革的内涵,注重稳妥处理课程改革与高考间的关系,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强化课程改革过程中的校长和教师培训,逐步达成高中课程改革的理想和目标。基于国别比较和省域比较的研究基础,研究者对贵州省高中课程改革情况进行了系列调研。调研发现,贵州省课程改革存在理念有待内化、课程改革条件欠缺、资源系统化程度低、管理机制不灵活、改革与教学评价之间相冲突等问题。面对困境,贵州省高中课程改革应从以下方面突破:(1)实现高中课程改革中央政策与贵州实际的有机结合;(2)建立系统化的高中课程改革制度;(3)构建省级地方课程框架与完整科学的高中课程结构;(4)建立一支系统的、执行力强的高中课程改革队伍,发挥高中课程改革队伍的基础性作用。(5)实施科学多元化的课程改革评价。高中课程改革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教育改革,其实施策略的研究和分析具有时间跨度和空间深度。从某种意义上讲,课程改革策略及其实施是相对的,必须根据不同区域甚至学校实际情况来选择,必须科学划分宏观、中观和微观策略的界限和功能。另一方面,这种策略及其实施又是相对稳定的。教育作为一种公共服务的育人事业,不可能朝令夕改,策略-旦选择,必须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稳步向前推进。对于诸如贵州这样的欠发达省份实施高中课程改革,在策略选择上,必须从时间的跨度和空间的深度进行分析,学习借鉴国内外的经验做法并实现本土化,以期更好地推进课程改革,实现贵州省高中课程改革与全国同步,实现国家制定的高中课程改革的目标,以此推动贵州高中教育的跨越式发展,这既对贵州省高中教育发展意义重大,就全国而言,影响也将是深远的。
金世余[9]2010年在《我国中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文中提出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与国家课程开发相对应的课程开发模式。音乐校本课程开发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一种学科呈现形式,它是以满足学生的特殊音乐学习需求为着眼点,以学校可利用音乐课程资源为立足点,以实现学校音乐教育特色化的目标为出发点来进行课程开发活动。随着我国“叁级课程管理”政策的出台和新课程改革的深入,音乐校本课程开发作为一种以校为本的学科课程开发正在我国基础音乐教育领域逐步展开。本文对我国中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进行研究,旨在澄清音乐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相关理论问题,并通过对我国中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实践的实证研究,总结实践经验,以纠正音乐校本课程开发实践中存在的偏差,使音乐校本课程开发在我国中小学得以良性发展。本研究主要从理论与实践两个部分展开:在理论上,对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理论和技术问题进行论述,内容包括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现实基础;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取向、类型与活动方式;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操作技术:音乐校本课程开发中的课程资源问题。在实践上,对我国中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进行实证研究,内容包括对我国中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现状展开调查和实验研究;并以厦门第二实验小学开发的音乐校本课程《闽南民间音乐》为个案,对其开发过程及其成果展开分析,以总结、推广其成功经验。
谢翌[10]2006年在《教师信念:学校教育中的“幽灵”》文中研究指明教师和学校是教育变革的关键,无论哪一层面的变革,最终都要经由学校和教师来实施。因而,了解学校文化变革和教师改变中的动力因素非常重要。相关研究表明,教师信念是学校文化中的深层指令,它像“幽灵”一样影响着学校的教育实践,同时,又被学校文化所影响,因此,理解、控制和重建这一“幽灵”成了学校优质化建设的关键所在。国内外研究成果显示,以往的研究更多的关注了教师的教学信念,而对于学校教育实践中其他对象的信念有所忽视。由于教师的活动并不仅仅限于课堂,他们的信念游走于学校的所有活动当中,并影响着各种教育实践活动,所以超越教师教学信念的研究,关注教师对于教育整体各个方面的信念,也就成为了教师信念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认为,教师的教育信念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关于学校愿景的信念;关于学校教育活动(如课程、教学、德育、科研、评价、管理等方面)的信念;关于教师自我的信念;关于学生的信念;关于社会和家庭角色的信念;关于学校未来发展的信念,等等。为了了解新课程实施、学校变革和教师改变的成功条件和困难,本研究从教师教育信念入手,选取了一所普通中学N为个案,采用访谈、听课、学生自由作文、文件分析、问卷调查、临床情境诊断等质化的研究方法搜集资料,从多位教师重复较多的语言和实践中找出N中所运作的主要信念。通过比较这些信念,建构了N中教师信念的主要结构。然后将这些信念与新课程以及目前教育变革中的一些主要理念进行比较,藉此了解中学教师在实施学校变革和自我改变时需要转变和坚持哪些信念,会遭遇到哪些困难?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教师信念的一般结构。研究发现,“考试成功至上”的信念是N中的“幽灵”,决定了其消极的学校文化。N中运行着两种对立的文化:停滞文化与进步文化,学校的矛盾表现为两种文化的冲突。这种文化冲突的根源还在于教师信念之间的冲突,主要内容如下:一是关于“管治为先,教学跟上”与“科研兴校,自主发展”的愿景之争;二是“分数和控制”与“自主发展”成了学校中不同教师群体所关注的重要目标;叁是教师关于自我形象的定位:“权威-控制”与“亦师亦友”的角色信念的对立;四是关于学生的差异的信念:“差异即问题”与“差异即个性”和“科学对待差异”。因而学校所运作的信念体系总体上表现为以下特点:一是存在着两种相冲突的信念体系,从而导致了冲突的学校愿景和学校文化;二是学校教育的真实目标被窄化为分数与纪律,从而忽视了具体个体及他们的具体需要。根据研究结果,我们建议,学校要把“理解并控制学校教育中的幽灵”作为学校文化重建和教师教育的基点。在新课程实施和学校文化变革中,需要帮助教师反思他们固有的经验与教育信念,同时,调适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与教师的教育信念。学校同时应从学校文化的建设方面配合新课程的实施、学校的改进和教师专业方面的发展,形成自主的教师专业文化。基于上述分析,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从元情感和教师文化入手,重建教师信念;需要重建教师关于“科研、德育与教学”叁者整合的学校愿景;重建关爱每一个具体个体的学校课程愿景;重建教师角色的信念,让每一个教师成为学校的领袖,建设领导者共同体;超越“学科教研”,走向“学校科研”;建构“田野—书斋”理论,形成大中小学协作共同体。总之,学校文化与教师信念之间是相互影响,互为改变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民办学校的性质及其制度安排[D]. 陈书昆. 华南师范大学. 2004
[2]. 我国新时期中学英语课程改革与发展研究[D]. 伍家文. 西南大学. 2009
[3]. 普通高中课程实施的个案研究—L中学“唤醒心灵教育”理念下的课程构建[D]. 张彤. 东北师范大学. 2016
[4]. 个性化教学背景下教师文化个案研究[D]. 王中华. 东北师范大学. 2014
[5]. 我国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课程到课堂走向研究[D]. 张绍军. 湖南师范大学. 2016
[6]. 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使用研究[D]. 刘云. 西南大学. 2016
[7]. 我国中学教师教学评价素养研究[D]. 赵雪晶. 华东师范大学. 2014
[8]. 比较视野下贵州省高中课程改革策略研究[D]. 邹联克. 西南大学. 2012
[9]. 我国中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 金世余. 福建师范大学. 2010
[10]. 教师信念:学校教育中的“幽灵”[D]. 谢翌. 东北师范大学. 2006
标签:美术书法雕塑与摄影论文; 课程改革论文; 课程评价论文; 课程论文; 教学评价论文; 教师评价论文; 教学理论论文; 教学过程论文; 中学生论文; 课堂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