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检测试验及其质量控制措施论文_何万全

浅析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检测试验及其质量控制措施论文_何万全

昭通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云南昭通 657000

摘要:水利工程建设关系着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混凝土质量决定着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通过检测试验能够及时发现混凝土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同时,混凝土质量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对混凝土试验检测及其质量控制进行研究对于水利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水利工程;混凝土;试验检测

引言:水利工程建设中,混凝土检测试验的主要内容包括强度检测、抗压能力检测、钢筋材料锈蚀程度检测以及密实性检测等。水利工程建设中,施工单位应该加强对混凝土质量的控制,通过严把材料质量关、严格控制材料配合比、强化混凝土浇筑施工控制、提高施工人员综合素质以及加强设备管理,从而实现混凝土质量的有效提升。基于此,在接下来的文章中,将围绕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检测试验及其质量控制措施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士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1.混凝土检测试验

1.1强度检测

混凝土的强度检测试验,选择同配合比的100mm的立方体混凝土块作为标准试件,在相对湿度为95%、温度为20±2℃的恒压下进行静置,静置周期为28d,判断实际测试数值与标准数值的偏差程度,并对测试结果进行记录与分析,检测该混凝土块的强度是否达到标准。分析可知,混凝土强度的合格范围是30~35MPa,波动范围为±2.5,因此只要保证混凝土强度在合理范围内,该混凝土质量便为合格。混凝土强度作为水利工程项目开展的重要阶段,强度较高的混凝土正不断应用到各项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

1.2抗压性检测

抗压性作为混凝土质量检测试验中最关键的项目之一,关乎到混凝土的稳定性及水利工程的安全性。混凝土抗压性能的检测试验,在保证检测区域内混凝土试件不少于10个的前提下,借助检测数据的差异性,将混凝土的检测频率控制在0.2~0.5g/min,借助压力机对混凝土的抗压性进行检测。这一过程中,技术人员要对混凝土的形变程度及弹性进行观察与记录,分析混凝土的弹性变化及结构变化,掌握混凝土样本的抗压性检测结果。抗压性检测试验能够直观地反映混凝土的结构耐力,但精确程度不高,因此不适用于精细型水利工程的质量检测中;但对于大型水利工程的混凝土质量检测还是可以应用的,能够提高检测速度,保证检测效率,并且不破坏混凝土的原有结构,提高混凝土抗压性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1.3混凝土钢筋锈蚀程度检测

大多数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安全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混凝土架构不稳定造成的,而导致混凝土架构不稳定的主要因素在于钢筋的稳定程度不高。若钢筋锈蚀程度较强,则混凝土构架便会不稳定;反之,若钢筋锈蚀程度较弱,则混凝土构架便会大幅提高,这时水利工程建设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就会降低。混凝土钢筋锈蚀程度的检测试验,要求将钢筋构件插入到检测项目中,利用半电池电位判断钢筋浇筑侧面的锈蚀程度,若钢筋侧面的碳化度高于2.0mm,则说明钢筋的锈蚀程度较强,混凝土的构架便会不稳定;若钢筋侧面的碳化度低于2.0mm,则说明钢筋的锈蚀程度较弱,混凝土的构架是极其稳定的。利用半电池电位检验混凝土钢筋的锈蚀程度,其原理是借助铜线连接仪器,将混凝土与钢筋构架进行比较,通过对比钢筋侧面碳化度的高低判断钢筋锈蚀程度的快慢,这种检测方式有利于提高检测结果的精准性,具有现实推广意义。

1.4密实性检测

混凝土架构的密实性是影响混凝土最大承载重量的主要因素,若混凝土的密实性不达标,则水利工程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就会提高,甚至对技术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对混凝土的密实性进行检测是极其必要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混凝土密实性检测试验中采用的主要技术为热图无损检测技术和电磁波检验技术,通过结合力学与机械学的相关概念,将混凝土的密实性作为一种数据参数进行检测与分析。热图无损检测技术通过对混凝土的表面结构进行扫描与整理,得出混凝土结构的蜂窝图像,技术人员通过判断蜂窝图像的紧密程度进行判断,得出混凝土的密实性检测结果。由于电磁波具有一定的辐射性,因此利用电磁波技术进行检验时,检测区域的面积要低于0.04m2,以降低检测试验的成本,保证水利工程企业的经济效益。热图无损检测技术和电磁波检验技术作为高敏锐度的混凝土质量检测技术,其检测结果也是非常优质的,且不会影响混凝土的结构体系,检测试验结束后能够直接将合格的混凝土应用到水利工程建设中,进而缩短水利工程建设施工周期,提高水利工程施工效率和质量。

2.水利工程中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

2.1保证材料质量

首先,施工单位在购买原材料时,要选择规模大、信誉好的原材料生产和供应厂家,并根据水利工程施工标准要求选择原材料,只有保证了混凝土原材料(水泥、砂石等)的质量,才能使混凝土质量得到有效控制。其次,重点关注砂石材料的质量,主要是因为砂石材料质量控制难度比较大,如含沙量、含泥量等,如果砂石中的含沙量或含泥量超标,极易对混凝土质量造成严重不良影响。此外,还需要充分关注碎石的颗粒级配和混凝土拌制用水质量,最终有效提高混凝土质量。

2.2严格控制材料配合比

混凝土拌制过程中,施工人员要对水泥用量进行严格控制,因为混凝土中水泥用量直接决定着混凝土的水化热。混凝土中水泥用量需要利用抗强度检测试验来确定,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进行几十组试验相互对比,确定最佳的水泥用量[1]。

2.3混凝土浇筑

水利工程中,在混凝土浇筑前要将钢筋表面和模板的杂物清除干净,尤其是要注意新旧混凝土交接位置的清理。当外界环境温度较低时,施工人员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钢筋进行加热。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施工人员要严格控制浇筑温度,保证温度在15℃以上,尽量一次性完成浇筑任务,避免因浇筑停止或暂歇而导致混凝土结构质量低下。施工人员要做好振捣工作,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进行振捣施工,确保混凝土结构的密实度和平整度。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施工人员要注意混凝土结构的保养,采用有效的方法对混凝土结构进行保养,防止温度裂缝的产生。待混凝土结构强度满足相关标准要求后,施工人员要做好拆模工作,并对混凝土结构表面进行检测,及时处理裂缝等问题。

2.4提高施工人员综合素质

水利工程建设离不开施工人员,因此,施工人员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水利工程的质量。施工单位应该充分重视施工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首先,提高施工人员的准入标准,要求所有施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特别是有特殊要求的岗位,必须加强施工人员素质的培养和提升。其次,施工单位在施工前要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同时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质量意识、操作水平和职业道德进行培养和提升,避免因施工人员质量意识薄弱或违规操作而导致混凝土质量低下,影响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

结论

简而言之,混凝土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混凝土质量高低直接关系着水利工程的稳定性和耐久性,而试验检测又是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关键。为此,文章针对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检测试验及其质量控制措施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士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2]。

参考文献:

[1]谢小雨.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检测试验及其质量控制措施[J].工程技术研究,2016,13(08):191-192.

[2]徐英姿.土石坝施工中掺配全强风化防渗土料应用分析[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8(05):143-145+153.

论文作者:何万全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30

标签:;  ;  ;  ;  ;  ;  ;  ;  

浅析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检测试验及其质量控制措施论文_何万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