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会计理论研究中的几个问题_会计论文

当前会计理论研究中的几个问题_会计论文

当前会计理论研究中的几个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论研究论文,几个问题论文,会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工作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为会计工作提供理论支持的会计理论研究已显得越来越重要。理论来源于实践,反过来为实践服务,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会计理论尤为如此。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转轨时期,会计工作倍受各方面关注,如何做好会计理论研究,切实为会计实践服务,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是我们面临的一大课题。

一、会计理论研究的功用

理论主要是由一系列的概念、假设、定义、原则等所组成,其目的在于对客观现象作出合乎逻辑的解释和预测。会计理论顾名思义是在会计这一专业领域内形成的理论,会计理论的建立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对各种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观察、分析和推理的过程。会计理论研究的功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过去的会计实务进行总结和评价。

考察一下世界各国的会计实务发展史,可以发现,各国的会计实务基本上都走过从无序、混乱到逐渐趋于规范这样一条道路。而在这一过程中,会计理论研究发挥了关键作用。这种作用首先就是对过去会计实务的总结和评价。

会计理论的研究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对过去实务的总结过程。科学理论体系的形成,需要人们对过去的实践进行总结和提炼。作为一门科学,会计学有一套符合本身逻辑的理论体系。但就其性质而言,会计学是一门应用类科学,它与某些基础性科学存在明显区别。所有的会计理论,最终都须与(过去的、现在的或未来的)会计实务相结合,否则这种理论就失去意义而变得没有生命力。“前车之鉴,后事之师”。通过理论研究工作者对实务的总结,一方面可以从过去合理的会计实务中提炼出理论成份,完善整个会计理论体系;另一方面可以加深对过去不合理的会计实务的认识,帮助会计人员尽量避免再犯以前已犯过的错误,提高会计实务的总体水平。

会计理论的研究过程,同时还是对过去的会计实务进行评价的过程。评价某项事物,需要一套评价机制、评价依据和评价标准。在会计领域内,评价会计实务的主要依据是会计制度、会计准则等一系列会计规范,但这些规范是依据一定的理论制定出来的,所以评价会计实务的根本依据还是会计理论。根据现有的会计理论体系,我们可以判断过去某项会计实务是否符合逻辑,在理论上是否合理,从而作出相应的评价。当然,这里隐含着一个基本前提,即会计理论体系本身应该是合理的。在现实生活中,评价会计实务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即会计实务是否合法。一般而言,如果有关的法律法规都是合理的,合法性问题最终还是归结为合理性问题。通过会计理论研究工作者的努力,会计理论体系的内在合理性将不断提高。

2.为当前的会计实务服务。

会计实务是会计理论研究的土壤,理论研究成果理应为会计实务服务。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资本市场的进一步扩张,企业的日常经济活动越来越趋于复杂化,企业会计面临的新问题也越来越多。许多会计事项是企业会计人员以前未曾遇到过的,而在现有的会计法规中又找不到相应的规范做法。这种情况下,一是靠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这种职业判断是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功底基础上的),二是需要会计理论研究者进行研究,并提出可行的做法。从这个意义上说,会计理论研究还肩负着开拓新的会计实务的重任。

3.为会计准则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会计准则是对会计实务的一种规范,其对会计实务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我国目前正处于大力建设会计准则时期,迫切需要强有力的理论支持。通过会计理论研究,不但可以为准则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还可以向会计人员解释为什么准则要这么规定。因此,会计准则建设和会计理论研究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到目前为止,我国已颁布了8 项具体会计准则,这些准则无一不是会计理论研究和实务相结合的成果。美国会计学会发表的《论基本会计理论》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发表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都是高水平的理论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为美国会计准则的制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等均有类似情况。与国外相比,我国会计理论研究仍需作出更大的努力。

4.为未来的会计实务指明发展方向和目标。

会计理论研究不只局限于当前,更重要的是着眼于事物的未来发展。通过会计理论研究,可以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会计事项及其所带来的会计问题,并提出可行的处理方案。此外,在很多情况下,理论转化为实践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提前做好理论上的准备,实际应用时才可做到胸有成竹。例如,早在六、七十年代,就有人提出用“事项法(eventsapproach)”来处理和提供会计信息,但由于受当时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这种理论并没有得到普遍重视。但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随着人们对会计信息的需求日益加大,“事项法”理论开始体现出其价值。这说明,会计理论的超前性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现状和面临的任务

分析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现状,需要我们以历史的、辩证的眼光看问题。建国以来,尽管经历了风风雨雨,我国的会计理论研究者仍不懈努力,为会计理论体系的建设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的会计理论研究水平还有待提高。只有清醒地认识会计理论研究的现状,才能体会所面临的任务之艰巨。以下从几个方面作些分析和讨论。

1.对我国会计理论的发展缺乏系统的概括和总结,我们应当正视这一现象并积极努力。

我国的会计事业发展到今天,凝聚了广大会计专家、会计人员众多的智慧。如何将这些智慧抽象出来,溶纳到会计理论体系中,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国的会计工作,有许多特点是其他国家所没有的,对其作理论上的总结,既是对我国会计事业的贡献,更是对世界会计事业的贡献。我国老一辈的会计学家中,有的不仅在国内、而且在国外具有较大的影响。在他们的会计生涯中所创造的思想、观点和理论,是会计界的宝贵财富。我们有责任将其整理出来,使之系统化,丰富会计理论宝库,以利于后代了解中国的会计理论发展,更好地为实践服务。

理论总结工作是一项繁重而艰巨的工作。它要求理论研究工作者能放下个人的名利,凭着奉献精神,扎扎实实地做好这项工作。可喜的是,我国会计理论界已有一些专家学者意识到理论总结工作的重要性,并着手作了一些研究工作,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研究成果,我们期待着能有更多的会计界同仁加入到这项工作中来。对我国本世纪会计理论的发展和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地概括和总结,为21世纪会计改革和发展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这是我们的首要任务。

2.作为经济体制转换国家,会计问题具有复杂化和多样化的特点,需要在理论上加以研究。

我国是一个处于经济转轨过程中的国家,许多经济现象是西方发达国家所没有的。生搬硬套西方的会计理论,在应用时必然脱离实际。如果我们的会计理论研究,能够站在中国的土壤上观察问题,采用科学的、切合实际的研究方法,以解决或有助于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为已任,那么研究成果将会大为改善。

多年以来,国际范围内的会计研究一直以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复杂业务为中心,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有失偏颇。随着世界各国经济逐步实现一体化,发展中国家会计协调正日益受到投资和金融界的密切关注。许多计划经济国家正在实行市场导向的经济改革和体制转换,会计制度改革和国际协调成为经济体制转换的重要环节。鉴于转轨国家会计问题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已于1998年成立了发展中国家和体制转换国家会计指导委员会,着手全面研究发展中国家和体制转换国家的会计问题。我国已加入了这一委员会,因此这方面的研究应成为近期会计理论研究的一个重点。

3.深入研究防范和化解金融危机中的财务会计问题,包括衍生金融工具会计问题等。

有关分析表明,亚洲金融风波已给我国经济带来一定的影响。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发生,与信息披露的透明度不够有直接关系,同样给会计信息披露敲响了警钟。国际上一些非会计机构也已将信息披露的透明度提到议事日程,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研究。会计信息作为对外提供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是研究重点之一。这方面的研究,对大多数会计人员来说,可能是一个较新的领域,因为涉及的相关学科知识比较多,也比较复杂。但是,从会计角度展开有针对性的研究,对防范金融风险具有重大意义,应该引起我国会计理论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衍生金融工具是一种很复杂的金融交易和投资手段,其主要目的不是用于资金借贷,而是用于转移资产价值波动所引起的价格风险,即用于保值或投机。由于衍生金融交易可以以小搏大,因此衍生金融工具就象是一把双刃剑,高风险和高收益并存。近来衍生金融工具发展迅速,但是由于未能对其加以有效地监管,国际上已发生了一系列的巨额亏损案。比如美国奥兰治县的破产、英国巴林银行的倒闭,等等。这些惨案的发生,与会计未能及时披露衍生金融交易背后潜在的巨大风险有直接的关系。衍生金融工具已对传统会计理论和实务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世界各国会计机构纷纷作出反应,并制定了一系列的会计准则。但这些准则仍远远没有解决衍生金融工具所带来的会计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4.开展有关企业改组、兼并及资产重组(企业合并)会计问题的研究。

我国的企业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企业改组、兼并及资产重组(企业合并)已成为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较为普遍的现象。我国企业的改组、兼并与资产重组,特别是国有企业的改组、兼并及资产重组,与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区别。在发达国家,企业的改组、兼并与资产重组,基本上是一种市场行为,交易价格也是建立在市场公允价值基础上的。在这种情况下,对资产转移的判定和交易损益的确认计量,具有较为客观的基础。而在我国,企业的改组、兼并与资产重组既有市场行为因素,同时又混杂着其他诸多因素,这就使得资产转移的判定和交易损益的确认计量变得十分复杂。新情况、新问题、新事物不断涌现,所涉及的会计问题迫在眉睫,迫切需要我国会计理论工作者开拓思路、大胆创新,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

5.结合我国实际进行管理会计的应用与发展问题研究。

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系统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着重于对企业内部管理决策服务的信息系统,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有着很大的区别。管理会计扎根于不同企业的实际情况,从企业本身管理需要出发,其理论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正因为如此,至今为止,管理会计仍没有形成一套象财务会计一样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其基本原则、基本方法仍未定论。

实际上,在我国企业多年的实践中,不同层次地存在与管理会计有关的问题,但在理论研究中存在较大的缺陷。一些管理会计方面的文章,偏重于介绍国外的管理会计,热衷于罗列大量的数学公式,与我国企业实践具有较大的差距。我国会计理论工作者应结合实际,研究和建立中国的管理会计理论。

6.研究改进企业财务报告问题。

财务报告的根本目标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是不同的。现在我们正步入信息技术时代,信息使用者信息需求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人们从关注历史信息转向关注未来信息,要求披露的信息量和范围大为扩大,对会计信息质量(比如相关性和可靠性、可比性和一致性等)的理解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财务报告已暴露出很多的局限性,难以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而我国一些企业的财务报告,仍在一定程度上带有计划经济的痕迹,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财务报告的要求。综观世界各国,已纷纷开展与此有关问题的研究。这一问题也应引起我国会计理论工作者的注意。

7.继续开展与会计准则有关的理论研究。

目前我国已颁布了《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现金流量表》、《投资》、《收入》、《建造合同》、《债务重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及会计差错更正》等8 项具体会计准则,今年还将继续制定和发布具体会计准则。在制定和发布会计准则、建立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过程中,将会涉及大量的会计理论问题。例如,从各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经验来看,制定准则时所遇到的一大难题是如何处理各种备选方案,如何在其中作出选择。由于每种备选方案均有其理论背景,所以一般情况下不可能简单地判定孰优孰劣。这时理论研究需要做的工作是,在考虑成本效益原则的前提下,哪一种方案更能贴近实践,既能提供有用的信息,又能在实务中推开,从而为准则制定提供有益的参考。

8.加强非盈利组织会计问题的研究。

非盈利组织会计问题,是各国会计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在我国,非盈利组织会计主要包括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在传统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基本上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核算重心在于经费的收付和使用, 而对经费使用单位的会计责任( accountability)则不太重视。这种模式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业绩考核和评价是很不利的。根据我国形势的发展需要,借鉴国际惯例,我国已开始了对非盈利组织会计的研究,主要的问题就是将会计基础从收付实现制转为权责发生制,引入资产、负债、基金等要素,建立非盈利组织会计的框架。然而,目前这方面的成果还不是很多,需要广大会计理论工作者加大力度,积极投身到此项研究中来。

9.开展会计人员管理问题研究。

我国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是较为特殊的,其所涉及的问题比较广泛。国外对会计人员的管理,主要是通过行业自律,即通过会计职业团体来实施的,会计人员资格基本上只有注册会计师(包括特许会计师、公认会计师等,个别国家还有管理会计师),因此可理解为一条线管理。而在我国,除注册会计师外,还有高级会计师、会计师、助理会计师和会计员等另外一套资格管理体系。这就为我国会计人员资格管理、评价、培训和后续教育等一系列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会计人员委派制,是值得我们研究的另一个新生事物。我国是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国有资产在企业资产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保证国有资产的完整,集中体现为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向国有大中型企业委派会计人员,是一条新的思路、新的措施。这种新的做法是否成功、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以及这种做法所依据的理论基础等问题,都是需要在理论上深入研究的。

10.研究知识经济对会计的影响。

从全球范围看,正在走向知识经济时代。由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的飞速发展,将给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一场革命,其影响波及社会各个领域。知识经济对传统会计的冲击主要体现在对会计主体、会计分期、持续经营和币值稳定等基本假设、历史成本原则及权责发生制等方面。比如,由于“网络公司”的大量出现,会计主体已不再限于传统的含义,由于信息处理技术手段先进,会计分期变得不再象原来那么重要,非持续经营也将变得比较普遍。由于即时价格变动很容易地通过计算机来处理,币值稳定假设也并非必需。这些问题都需要会计理论工作者有一个清醒地认识,及时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迎接新的挑战。

除以上所列的问题以外,还有许多经济转换时期所出现的、与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密切相关的复杂问题值得我们探究。广大会计理论工作者应具备前瞻性和敏感性,积极努力,为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献出自己的才华。

三、会计理论研究应遵循的一些原则

1.坚持双百方针。

我国会计理论的研究要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要真正起到推动会计发展的重任,不仅需要有一支优秀、敬业的研究队伍,还需要营造允许不同学术流派、不同学术观点自由争论的良好氛围。真理只会越辨越明,会计理论的研究也只有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才能形成“百舸争流”的繁荣景象,这一点实际也已被我国会计发展史所证明。“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期间,政治挂帅,而会计的本质又被其阶级性一统天下,会计理论的研究带有鲜明的政治色彩,甚至在政治运动剧烈的时候,会计理论的研究几近停滞。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人们的思想得到了逐步解放,会计理论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也逐步打开,这其中尤其值得称谓的是会计理论界对于会计本质的广泛而激烈的讨论,各种观点、各种流派各抒己见,精彩纷呈。我国会计界不仅从西方成功引进并发展了会计的“信息系统论”,而且还创造性地提出了会计的“管理活动论”,同时还提出了会计的“艺术论”、“工具论”、“技术论”、“资金运动论”、“控制论”等观点,通过讨论,大大拓宽了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视野,突破了改革开放前会计阶级性对理论研究的束缚,并对会计目标、会计对象、会计假设等有了全新的认识,有些流派还形成了自身较为完整的会计理论体系,在指导实务的过程中,提升了会计在国家宏观调控和企业管理中的地位。总结过去,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成果的取得,主要得益于改革开放后我们所坚持的“双百”方针,这种自由争鸣、自由讨论的学术气氛,使得我国整个会计理论研究水平上了一个台阶。

如今,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关键时期,会计改革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一时期,无论是会计准则的制定,还是证券市场与会计的互动发展,都比以前更加需要理论的支持,也更需要在理论研究中坚持“双百”方针。我们在会计理论研究中应当积极倡导“双百”方针,开展深入的讨论,充分发表自己不同的理论观点,缺乏自己观点的理论讨论是没有说服力的。应该看到,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但还做得很不够,我们主张会计理论的研究要有自己的特色,不能人亏亦亏;同时也要防止和避免在学术研究中出现独断专行的现象。“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只有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学习他人的长处,才会共同提高我们的会计理论。

2.在会计理论研究中,我们需要会计理论和实务工作者携起手来,互相促进,共同为中国的会计改革与发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会计理论而言亦是如此,会计理论研究的成果究竟是不是真理,也必须由实践来证明。因此会计理论研究工作者在从事会计理论研究时,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必须考虑所研究出来的研究成果有无现实基础,有无应用价值,有无针对性,否则就是纸上谈兵,空中搂阁,应予摒弃。如前所述,会计学本身就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如果在会计研究过程中脱离实际,闭门造车,热衷于搞一些晦涩难懂的东西,那么会计研究成果就很容易丧失其生命力,会计研究工作也将因其不切实际的泛泛而谈而受不到社会应有的重视。近年来,随着我国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和证券市场的发展,会计理论界结合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作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比如,理论界对于资产重组中会计问题的研究,对于国有企业改组中会计问题的研究,对于合并会计报表会计问题的研究等,一方面呼应了实务界对会计理论的需要,另一方面也为国家有关政策和制度的制定提供了参考。毫无疑问,在未来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过程中,各种各样需要理论界作出解释和提供理论支持的会计问题还会不断涌现,这就更需要会计研究工作者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本着“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精神,从事科学研究,解决实际问题,以真正体现会计理论研究的价值所在。

3.合理借鉴国际成果,不搞迷信崇拜。

近年来,我国会计的国际化进程明显加快,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逐步摆脱传统体制的束缚,向国际惯例靠拢。在这一背景下,会计理论界向国内引介了大量西方会计准则和会计研究成果,为我国会计体制的转轨和会计国际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我们也看到,不少会计学者在借鉴国外成果时,存在着一定的盲从性,有些甚至将国外成果原封不动地搬套到我国,并对我国会计研究和会计改革提出一些不很实际的想法。如对国外管理会计的研究中,妄自菲薄的现象尤为突出。我们认为,这种思想对于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长远、独立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众所周知,国外的会计理论研究成果都有其适用的国家环境和特殊背景,因此其研究结论并不一定具有普遍性,在国外被证明合理的、行之有效的研究成果,在与其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和会计职业发展水平相异的中国,就有可能不适用。以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为例,尽管经过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20多年的努力,制定出了一套较为系统的国际会计准则,但大家都知道,国际会计准则其实亦是各国妥协的结果,而且迄今为止,真正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作为本国会计准则的国家并不多,各国会计准则的差异依然存在,有些国家之间甚至还存在着较大差异,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各国会计准则实际上都是有其特定的会计环境所决定的,而且与其特定的外部环境相适应。因此,我们在借鉴国外会计研究成果时,不可忽视其前提条件和适用环境,应合理借鉴,不搞迷信崇拜。

4.研究方法多样化。

科学的理论来自于科学的研究方法,这是一个公认的原理。然而我国会计理论界在认识这一原理上却走了较长的一段弯路。长期以来,针对什么是科学的研究方法,以及在研究某一具体现象时应采用何种研究方法这些问题,我国会计界在认识上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会计理论研究成果的质量和水平。

从不同的角度看,会计研究方法可以有很多种。最常见的主要有两种,一是规范研究方法,一是实证研究方法。很长时间以来,我国会计研究基本上都是采用规范研究的方法,近一时期才陆续出现了一些实证研究成果。实证研究一个显著的特点是用数据说话,目前世界上几本高水平的会计学术杂志所刊登的论文几乎全都是实证研究成果,因此实证研究已引起了我国许多研究者的兴趣。目前国内有一种观点,认为只有实证研究方法才是科学的研究方法,其实这种观点有偏。规范研究只要遵循了严密的推理和严谨的求证程序,保持内在逻辑上的一致性,同样是科学的研究方法。更何况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两者之间本身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实证研究如果没有规范推理的假设和对其实证结果进行规范的解释、提纯和升华,实证研究亦很难成为一门科学。相应地,规范研究如果不经过实证的检验,其结论的有效性亦将大打折扣。由此可见,在我国会计研究的进程中,两种研究方法缺一不可,只有两种研究方法齐头并进,倡导科学的学术风气,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我国的会计理论的研究水平,为我国会计事业的长远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标签:;  ;  ;  ;  ;  ;  ;  ;  ;  ;  

当前会计理论研究中的几个问题_会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