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区差距的现状及其发展走势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走势分析论文,差距论文,现状论文,我国论文,地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地区差距也称之为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它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现象,特别是在经济转型或经济起飞时期,更是一个不可抗拒的、带有普遍性的规律。同其他许多国家一样,地区经济发展不平稳也是中国经济转型时期所遇到的一个突出问题。
一、我国地区差距的现状
我国地区差距主要指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特别是东部与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它的存在乃至扩大,是一个历史的、长期的现象和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始终存在着。尽管国家在不同时期采取了一些不同的地区发展战略,但是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的总体格局一直没有改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大地区的经济都有了较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是,由于历史、社会和经济发展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地区差距进一步扩大,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得更快一些,而中西部内陆地区则发展得慢一些。中西部与东部相比,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人均占有水平都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八五”以来,这种差距仍然呈扩大趋势。从我国东部与中西部地区人口、土地、耕地、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经济总量和进出口商品总值的比较看,1994年,我国中西部地区人口、土地和耕地面积分别占全国的58.6%、86.15%和67.92%,而GDP、工业总产值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只占全国的41.6%、33%和36.65%,二者的反差较为悬殊。
衡量地区间发展差距的指标有很多,但最能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经济实力和发展程度的指标则是GDP。因此,我们可以从GDP增长速度、经济总量和人均GDP三大指标的动态变化来看,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差距的沿革和现状。
1.GDP增长速度。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地区GDP的增长速度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从1978~1994年,东部地区的GDP 增长速度一直高于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东部地区GDP的增长速度进一步加快,1990~1994年, 东部地区的GDP增长速度,高出中部地区4.09个百分点,高出西部地区5.65 个百分点。
2.经济总量。由于各地的起点和经济增长速度不同,所以发展快的地区经济总量越聚越大,占全国的总量越来越多。1978年到1994年,东部地区占全国经济总量的份额由1978年的52.5%上升到58.5%,增加了6个百分点;而中部地区则由31%降到27.4%,下降了3.6个百分点;西部地区由16.5%降到14.1%,下降了2.4个百分点。 东部与中部地区经济总量的相对差距由40.9%扩大到53.2%,扩大了12.3个百分点。东部与西部的相对差距由68.6%上升到75.8%,扩大了7.2个百分点。
3.人均GDP。1978年至1995年,东部地区的人均GDP由464 元增加到6812元,增长了13.7倍;中部地区的人均GDP由310元增加到3664元,增长了10.8倍;西部地区的人均GDP由253元增加到2973元,增长了10.8倍。东部与中部地区人均GDP的相对差距由33.2%上升到46.2%, 差距扩大了13个百分点;东部与西部地区人均GDP的相对差距由45.4%上升到56.4%,差距扩大了11个百分点。从东、中、西三大地区人均GDP 的绝对差距看,1978年东部与中部、东部与西部的绝对差距分别为154元和211元,到1995年,东部与中部、东部与西部的绝对差距则分别提高到3148元和3839元,分别为原来绝对差距的20.4倍和18.2倍,差距拉大的趋势十分明显。
以上是从宏观的角度,主要是从我国东西部(或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情况来分析的。从微观的角度看,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还表现在各省市区之间以及各省市区内部不同区域之间。从各省市区特别是省区的比较看,它们之间的差距也是非常明显的。1978年,我国人均GDP排第4位的辽宁省为658元,最低的贵州省为173元,二者相差3.8 倍;1994年,人均GDP仍然排第4位的辽宁省为6354 元, 最低的贵州省为1507元,二者相差4.2倍。从人均GDP的增长速度看,贵州省也明显落在后面,在全国仅排第18位。从各省市区内部看,其区域间的差距也是十分明显的,特别是在一些经济发达省份更为突出。如1979年至1996年,山东省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菏泽、聊城、德州、滨州四市地)与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青岛、烟台、威海、潍坊四市)之间国内生产总值的差距由65亿元扩大到1629亿元,由2.5倍扩大到3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差距由282元扩大到6562元,由2.2倍扩大到2.8倍; 地方财政收入的差距由18.58亿元扩大到63.13亿元,人均财政收入由88元扩大到25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差距由115元扩大到1050元。
二、如何看待我国的地区差距
到底应当如何看待我国的地区差距呢?这是研究地区差距过程中,不能不提及的一个问题,也是一个有待于进一步认识和深入研究的问题。对此,我们有必要把握住以下几点:
1.注意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和认识差距问题。事物的发展规律告诉我们,平衡是相对的、暂时的、偶然的,而不平衡才是绝对的、经常的、必然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由于自然地理、历史、经济和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作用,所以地区差距的存在即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一种十分正常的现象,有其客观必然性,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从世界范围看,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现象。只要地区间存在着自然、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差异,就必然会存在着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或差别性,形成地区间的经济差距。因此,地区差距作为一个经济和社会现象,不但在发达国家存在着,在发展中国家也客观地存在着。区别只是这种差距的大小、延续时间的长短和治理时机的选择与掌握。同时,从各国经济的发展看,地区差距的存在,也是地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使然,是经济增长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之间相关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尤其在那些工业化初期的国家,表现得更为突出和明显。一般说来,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和实现工业化过程中,必然存在着发展差距拉大的现象,即倾向于非均衡增长,采取“差别发展”这样一种发展战略,且随着经济增长,地区差距程度渐趋严重。进而经历一个地区发展差距由拉大到逐步缩小的过程,经济发展从倾向于非均衡增长逐步转向均衡增长。这一点已成为世界各国工业化过程中地区经济发展的普遍特征和规律。在这方面,日本比较典型。50年代,为了尽快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促进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日本政府首先实施了非均衡发展战略,把具有良好发展条件的“太平洋狭长地带区”作为开发重点,在短时间内建成了世界上最为重要的重化工产业带之一。60年代,日本政府根据国民经济的发展情况和要求,又采取了区域均衡发展的战略,先后制定和通过了“工业立地白皮书”及连续四个全国综合开发计划,简称“一二三四全综”。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区域差距明显缩小,并逐步实现了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均衡增长。
对于我国来说,问题的关键是要正确对待和把握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差距,适时调控和解决差距,包括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制定新的收入分配政策,加大对落后地区的扶持力度,让先发展地区帮助和支持后发展地区等。当然,不管采取何种调控措施和解决办法,地区差距只能相对解决,而不能绝对解决和完全解决。我们的政策目标和调控任务是把差距缩小到一定限度内。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当从正负两个方面来看待地区差距问题。地区差距的存在和地区经济的不平衡发展,既有负面效应、消极的一面,也包含着一定的正面效应、积极的一面。这也是许多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选择“差别发展”战略的原因所在。地区间正是因为有了差距,才有了压力,才有了竞争和奋斗的内在压力的要求,才有了经济活力,才有了整个经济的快速增长。事实上,我国80年代以来所采取的也是一种“差别发展”战略,即鼓励一部分有基础、有条件的地区先发展、先富裕起来。正是由于有了这样一种发展战略和选择,20世纪最后20年我国国民经济才能保持较大的速度发展,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才能保持以8 %以上的速度增长,综合国力才能大大增强,才有国民经济良好的发展势头。当然这种战略的选择对地区差距的存在和扩大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2.注意用历史的观点来看待差距和分析差距。从世界范围看,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存在,有一个历史的演变过程。从我国来说,东西部差距一直存在着,即使在改革开放之前实行“均衡发展战略”时期也不例外。资料表明,新中国建立以来,东部沿海地区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一直处在后面。从数据的比较看,在人均国民收入前10名的省、市、自治区中,1952年沿海地区有5个,中部地区有3个,西部地区只有2个。1978年沿海地区有7个, 中部地区有3个,西部地区一个也没有。1990年沿海地区有8个,中部地区有2个,西部地区仍然没有。1994年,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排列,前10名的省份全部在东部沿海地区,它们分别是上海、北京、天津、辽宁、广东、浙江、江苏、福建、海南、山东,中西部地区没有一个进入前10名。可以看出,我国东西部差距很早就存在了,它不是短时期才形成的。并且这种差距是逐步拉大的,不是一下子扩大的。我国地区差距的形成有一个过程,解决起来也需要经过一个过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它需要进行长期的、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们不能用限制东部地区发展的办法来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这样做对全局不利,对东部地区不利,归根结蒂,对西部地区的发展也不利。我们只能选择一种既有利于全局发展,又有利于各个地区发展和地区差距缩小的协调、配合政策。这一点也决定了地区差距的解决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需要有一个相应的过程。对此,需要我们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正确的把握。
3.注意从我国的国情和国际的比较中看待和认识差距。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国家的社会性质决定了我国各地区的发展需要有一个协调关系,其差距不能无限拉大和过于悬殊,不允许出现地区间的“两极分化”,否则就有悖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属性和要求。而从国际比较看,我国的地区差距相当严重。1993年,我国地区间人均GDP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为9.5倍,大大高于世界上其他国家,比前南拉斯夫的7.8倍还要高出1.7倍。当然,这里面有一些不可比的因素,但总的趋势是客观存在着的。
4.注意对解决差距问题有一个全面的、正确的认识。应当看到,我国东西部之间业已存在的严重的经济发展差距及其扩大问题,作为一个客观现实,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时到今日,解决这个问题,已成为关及整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性的大问题,是加快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中西部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的一致呼声。虽然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一定的时间和一个过程,并具有相当的难度。但从各方面情况看,我国必须对这个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并尽快着手进行解决。
具体说,其理由和原因主要有三点:
第一,地区差距过大,会给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造成不利的影响。一是地区差距过大,必然会给西部地区干部群众带来心理上的压力,挫伤这些地区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延缓这些地区经济的发展,给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同时,还会引起社会的不稳定。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我国西部落后地区多属于少数民族所在地和边疆地区,地区差距过大,可能还会导致一些民族矛盾。二是地区差距过大,不利于国内市场的开拓和扩大。如果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长期缓慢,群众收入水平上不去,那么国内市场另一半的开拓必然受到影响。三是地区差距过大,会影响我国分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实施和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到20世纪末我国要解决贫穷和温饱问题,并要尽快进入小康社会,之后要向富裕型迈进,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这一奋斗目标不能满足于统计学上的平均数,不能只有一部分人实现这一目标,而必须是大多数人能够实现这一目标。否则,如果差距过大,即使平均数指标达到了,也不能算是真正实现了既定目标。
第二,地区差距过大,会给落后的和发展缓慢的中西部地区造成损害,延缓中西部地区经济的起步和发展。地区差距过大,会造成中西部地区生产要素向东部地区非政策要求的逆向性流动,包括资源、资金和人才等,使人口和劳动力向东部地区大量迁徙。拿人才来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是自然规律,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快,生活水平和各方面待遇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必然会导致中西部地区人才大量涌入东部地区。在实行市场经济和行政约束弱化的情况下,这种现象将变得更为明显和突出。资金的回流也是一样,资金作为重要的稀缺资源,也会向投资环境好和预期收益高的东部地区流动。当然,这种流动不是行政手段所能完全阻止了的。这里面有公开的、易于发现的显性流动,也有隐蔽的、不易于发现的隐性流动,这后一种情况是很难避免和解决的。
第三,重视解决地区经济差距也是其他国家经济起飞时期的基本做法和重要经验。德国、日本等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都曾立足于国情,适时采取过促进落后地区经济发展即实行均衡发展特殊的区域政策。德国通过加快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有效地遏制住了经济活动的空间差异,促进了国家的稳定和民族的团结,加快了德国经济的振兴和发展,使德国在短时间内就进入世界经济强国的行列。日本的区域均衡发展政策,不但缩小了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而且为日本经济的起飞和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和保障条件。现在,日本人均GDP 已经超过了瑞士居世界第1位,业已成为世界又一重要的经济强国。从国外的经验看, 适时解决地区差距,是确保整个国民经济快速、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是国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要求。因此,我国提出,从“九五”计划开始,国家要采取多种措施,加大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力度,逐步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使地区经济差距保持在适宜的限度内,这是非常及时的,也是非常正确的。它是我国实现经济振兴非常重要的、不可缺少的条件。可以这样说,我国中西部落后地区经济崛起之日,就是中国经济全面振兴之时。
三、我国地区差距的变动轨迹和发展走势
我国地区差距的基本走势大致会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自“九五”开始,如果我们不能对东西部差距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以至于引起高度重视,不能从宏观方面采取措施进行解决,那末,“九五”之后一个时期,东西部差距将会自然发展,继续拉大,差距会越来越严重,并会带来一系列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同时,也会使缓解和解决差距的成本越来越高。另一种情况是,自“九五”开始,如果我们能够对我国的地区差距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并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采取积极的措施加以解决,那末,经过一个时期的努力,就会及时遏制住东西部差距继续扩大的势头。在“遏制”的基础上可以使地区差距得以缓解,并最终解决东西部差距和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
从政策指向看,党和国家已作出了后一种选择。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闭幕时的讲话中指出:“对于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差距扩大问题,必须认真对待,正确处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也明确提出,从“九五”开始,要更加注重支持内地的发展,实施有利于缓解差距扩大的政策,并逐步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朝着缩小差距的方向努力。当然,应当清醒看到,即使从“九五”开始采取得力措施加以解决,在短期内治理我国东西部差距问题也是不现实的。对此,应当充分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及其所具有的水平,应当充分认识和估计缓解和解决我国东西部差距的艰巨性和长期性。也就是说,对解决我国地区差距问题不能盲目乐观,不能看得过于简单,它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根据对现有格局和相关情况的分析,我国地区经济差距总的变化轨迹是,自“九五”开始到2005年前,我国东部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在已有的基础上会继续拉大,但拉大的幅度会逐步缩小。也就是说,到2005年前,我国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不会得到有效的缓解和明显的缩小。到2010年前后,东西部差距会开始缓解或缩小,出现一种新的经济格局。到2020年至2030年,东西部差距才会有根本性的改观,我国地区经济将会逐步出现协调发展的新局面。我国地区差距的这种变化和解决差距的艰难程度与时限选择,是由多方面因素、多方面情况促成和决定的。
1.这是由我国东中西部差距的既定程度和演变趋向决定的。从总体上说,我国地区差距的程度还是比较大的。从东西部两大区域的比较看,1995年,东部地区人均GDP的占有量达6812元,而西部地区只有2973元,二者相差1倍以上。从差距的发展走势看, 由于中西部地区经济基础相当薄弱,经济起步较难,加上特殊的地理条件和区位特征,所以短时期内东西部差距将会继续拉大,尚未见到缩小的迹象。这一切决定了缓解并最终解决东西部差距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
2.这是由造成东西部差距相关因素的差异所决定的。东西部之间的差距,除直观的从数字上表现出来的差距外,还有另一种隐藏在数字背后、造成数字差距的相关因素的“差距”,它包括自然条件方面的差距、经济基础方面的差距、经济结构方面的差距、劳动者素质方面的差距等。解决这些差距不是短时期内能够做到的,它需要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过程。拿经济结构的调整来说,非农产业发展缓慢、产业结构单一、结构变革速率低,是中西部地区重要的结构特征。而结构调整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这一点已为国内外的经验所证明。因为结构的变化,本身就意味着经济发展阶段的转换和发展水平的提高,它所带来的经济发展并不完全是简单量的增加和扩大,而且还包含着质的提高。因此,结构的调整,基础设施的建设,劳动力素质的提高,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需要有一个过程,因而解决东西部差距也需要一个过程。
3.这是由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现实基础和未来走势所决定的。一是东部地区具有快速发展的经济和社会条件,同时还有这种发展的惯性作用。它包括东部地区先前的大量投资将陆续发挥作用;东部地区将获得体制先行转轨和先前优惠政策的特殊扩散效应;东部地区具有较强的地方政府调控能力;东部地区的开放度和市场化程度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有较高的科技水平和科技吸纳能力;东部地区劳动力素质较高等。二是随着市场供求态势的变化,自“九五”开始,东部地区作为一个整体,其经济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就是由数量扩张阶段转向质量提高阶段。表现在结构调整逐步加快,经济活动层次和经济增长质量逐步提高,经济活动空间和范围逐步扩大,国民经济开始进入具有“马太效应”的快速增长期。可以说,在短时期内中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速度、人均占有水平和经济增长质量方面赶上东部地区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
4.这是由国家政策目标和宏观调控目标的选择决定的。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增强国家综合经济实力,加快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当是国家政策的首选目标,也是国家实施宏观调控包括对地区间经济发展进行调控的基本准则。也就是说,今后一个时期,国家对西部或者说中西部地区的扶持要建立在国民经济整体快速发展的基础上,要以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为前提,国家不可能牺牲整体利益和东部地区的发展去寻求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否则,这种调控和中西部的发展就失支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根据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方针和任务,自“九五”开始,国家总的方针和政策是,要争取在共同发展中逐步解决东西部差距问题,即要正确处理全国整体经济发展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在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上,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这一切,决定了地区差距的解决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预计到2010年前后,经过国家不懈地宏观调控和中西部地区自身的努力,我国中西部地区发展将会在量的积累的基础上,有一个质的提高,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将会有所加快,地区差距在已有的基础上有可能缓解或缩小,经济发展将会出现一番新的景象。其主要依据是:
1.国家的宏观调控效应将会充分体现出来,政策因素将会对中西部地区经济的起步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从“九五”开始,我国战略重心开始西移,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中央政府从五个方面阐述了从“九五”开始到2010年的15年间促使东西部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政策。一些有利于中西部发展的宏观调控政策陆续出台,如1993年出台了《关于加快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的规定》,1995年扩大了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审批权。从1995年起,国家已加大了对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项目投资的力度。1995年,国家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西部地区的增长幅度比东部地区高出20.5个百分点。国家政策的到位和陆续出台,将会为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条件,会对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起到重大推动作用。
2.中西部地区国有经济的发展将会有一个大的改观,其总体实力、影响力和带动力将会大大增强。到下个世纪初,我国将从总体上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伴随着新体制的建立、市场体系的健全和宏观调控的改善,中西部地区既有的一大批国有大中型企业,有的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特别是股份制改造,经过市场的整合和锤炼,将会焕发勃勃生机、充满活力,成为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并会带动整个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3.中西部地区将成为外商投资的新场所。由于东部地区地价、劳动力价格不断提高,使之逐步失去了一些投资优势。在这种情况下,外国投资者必然会把投资转向中西部地区。因为中西部地区不仅地价、劳动力价格低,而且自然资源丰富,原材料工业基础较好,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到1994年,外商对我国西北的投资已突破100亿美元。 外商投资的增加,将会解决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资金短缺的问题,大大促进和推动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
4.中西部地区是农业、原材料、能源等产业重点建设地区,资源开发和产业发展规模将会进一步扩大。中部地区是我国粮食产量较高的地区,其人均占有粮食的数量不仅高于西部地区,而且高于东部地区。今后,随着农业资源的开发和农业产业的强化,将会成为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同时,陕甘蒙地区煤炭、石油及天然气的开发,新疆南疆油田的开发,长江三峡工程和长江产业带的建设,都会带动和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大大增强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实力。
5.中西部地区的非公有制经济将会得到较快的发展。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比较快的原因很多,但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得益于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党的十五大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对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在理论上进行了新的突破和定位,明确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国家采取了一系列鼓励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如放宽经营范围,在金融、税收、经营用地等方面同公有制企业一视同仁等。这一切,必将会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中西部地区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抓住这次机遇,立足区域实际,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使其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整个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标签:中西部地区论文;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 国家经济论文; 中国东部论文; 中国人均gdp论文; 辽宁gdp论文; 江苏gdp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