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整体性、逻辑性和文明体系的协调看科学发展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逻辑性论文,整体性论文,科学发展观论文,体系论文,文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138(2009)03-0076-03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全面系统地把握其本质、内涵和体系结构。要掌握科学发展观的系统性、整体性、逻辑性和科学性,注重其现实性、发展的动态性、各个方面的相互联系性以及全面性,必须首先掌握其内在的逻辑结构。科学发展观是一个文明发展的体系,在六个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和人的文明)方面必须协调发展。
一、科学发展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学习领会科学发展观,要掌握其系统性、整体性、逻辑性和科学性。
一般系统论创始人贝塔朗菲指出,系统是“处于相互作用中的要素的复合体”。钱学森认为,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的基本特性包括:多元性或多组分性、相关性、统一性或一体性、整体性。[1]
总体性也即整体性,指着眼于事物或系统的总体、全体,事物的诸属性、要素、方面、关系、运动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特性,共同构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整体的功能、属性、作用大于其组成部分功能、属性、作用的总和。总体性方法就是在把握对象和客体的过程中确立全局和总体的观点,将对象和客体置于多重结构和复杂关系中,避免片面性、孤立性、单一性,力求总括、全面、系统。
科学发展观是一个系统整体,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社会发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发展包括所有的发展方面,狭义的社会发展是指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包括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社会发展、生态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等。发展并不是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而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全面进步,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这是与社会有机体思想和总体性方法密切相联的,构成了整体的系统的发展理念。
全面发展,就是要着眼于社会发展的全局,着眼于各个组成部分的有机联系,将不同领域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总体上规划和布局,形成社会整体性发展的格局。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社会构成的系统性是由社会基本矛盾的整体性决定的。从社会系统的角度解释社会发展的全面性,主要是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彼此互相作用、互相适应,形成整体合力,促进社会有序运行、全面发展。社会是由人组成的,围绕着满足人的需要、实现人的目的,形成了经济活动、政治活动、文化活动和社会活动,其积极的、进步的成就的总和就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物质文明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政治文明是社会发展的基本保障,精神文明是社会发展的灵魂和支撑,广义的社会文明是这几个文明的总称,狭义的社会文明主要指社会制度和社会行为的文明。社会的全面发展,就是社会各个方面相互作用、构成整体性发展。
协调发展,就是各方面发展要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有序运行,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方面的协调和共同发展。强调协调发展,是克服以往发展顾此失彼、对立冲突的不协调性,矫正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失衡现象的必然要求。目前的失衡状况主要表现在:城乡之间发展的失衡、区域之间发展的失衡、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失衡、人与自然的失衡、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之间的失衡。要矫正失衡,就必须统筹兼顾,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要统筹处理好涉及全局的重大关系,总揽全局,全面规划,兼顾好各种利益要求。重点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关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协调改革和发展中的各种利益关系,注重个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的物质与精神的协调发展,社会各阶层、各种关系之间的协调发展。
全面发展与协调发展是内在统一的,相辅相成。全面发展主要是从范围、内容上考虑,侧重广度和周全;协调发展是着眼于各个部分的相互关系、结构均衡,侧重从动态上考虑如何在运动中实现平衡和发展。
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注重发展进程的持久性、连续性,保证永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包括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在空间上涵盖全球和全人类,在时间上强调着眼于未来。确立生态文明意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科学发展观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当做社会主义发展进程的统一整体。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目标是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充满活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表现在它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对世界趋势的准确了解、对中国国情的恰当把握、对发展机遇和前景的科学分析等方面。其中的“科学”概念不是从学科划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意义上去理解,而是注重其符合规律、观念正确、思想清晰、方针对头、方法得当、具有可行性等方面去理解。
二、明确“发展”、“建设”、“文明”之间的逻辑对应关系
现有的理论表述在涉及“建设”、“文明”、“发展”时存在着不相对应的状况。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布局中,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这是从社会主义建设的类型方面进行规定和部署。讲到社会主义文明成果时,则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四个方面进行规定和部署。这样,“四大建设”与“四大文明”不相对应,有“社会建设”而无“社会文明”,有“生态文明”而无“生态建设”,而且,它们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五个新要求也不相对应,“四大建设”中缺乏小康社会的生态文明方面的规定,“四大文明”中缺乏小康社会的社会文明的要求。而且,没有明确对人力建设、人的文明、人的发展的关注,也缺乏对“生态建设”、“生态发展”的要求。
胡锦涛总书记2008年9月19日在中央党校举行的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提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2]
这实际上包含六个方面,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可以归入人力建设)方面进行部署。从发展的内容来看,包括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社会发展、生态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等,对应着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和人的文明。这六个方面,一个都不能少,缺少任何一个都不完整。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应从这六个方面去把握。
从逻辑结构上看,形成如下的对应关系(见下图):
这样,在逻辑上有清晰的对应关系,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完整的体系。
三、从文明体系建设的角度看科学发展观
从文明体系建设的角度来看,科学发展观是包含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以及人的文明建设的观念体系,也可以说是一个文明发展的体系。
科学发展观内在地包含着文明发展的含义。文明是人类创造的成果,是同野蛮和愚昧相对立的范畴,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社会发展中各种相互关系的高级属性和积极特征的复合体系,是社会进步和人类开化状态的标志。
人们最初是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方面去认识文明的。物质文明主要体现为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为人们提供衣、食、住、行等基本物质条件。精神文明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人类精神财富的显现,主要表现为理性、智慧、宽容,享有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政治文明是人类政治生活领域的文明成果,包括民主、公平、平等、公正、正义、法治等基本价值。政治文明的提出,表明从政治、制度方面加深了对文明的认识。面对着生态危机,要求确立生态文明的观念。这样,就提出了四个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
我认为,还应加上社会文明和人的文明,才是一个完整的文明体系。
社会文明是整个社会具有崇高的社会风尚、健全合理的社会体制和机制,形成了整体的文明状态。物质文明是社会文明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政治文明是社会文明的组织框架和制度保障,精神文明是社会文明的思想指导、灵魂和智力支撑,广义的社会文明是这几个文明的总称,狭义的社会文明主要指社会制度和社会行为的文明。
人的文明包括精神文明、行为文明、仪表文明、语言文明等。以人为本,就要以人的经济需要和生活需求为目的来确定经济发展的目标,以人的政治需要和民主发展为目的来确定政治发展的目标,以人的文化需要和精神需求为目的来确定文化发展的目标,以人的生态需要和体质健康为目的来确定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围绕着满足人的需要、实现人的目的,形成了经济活动、政治活动、文化活动和社会活动,其积极的、进步的成就的总和就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立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着眼于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强调共生共存、全面的和谐。
因此,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就是文明发展观。
四、“六大文明”之间的相互协调
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和人的文明这“六大文明”共同构成文明体系。这六个方面各有自己的规定性,又是相互联系的,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系统整体。任何一个方面都与其他方面息息相关,绝不可片面地理解,在实践中也不应割裂。
物质文明是一切文明的基础。政治文明是社会发展的基本保障。精神文明是社会发展的灵魂和支撑。广义的社会文明是这几个文明的总称,狭义的社会文明主要指社会制度和社会行为的文明。之所以突出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人的文明,是为了更系统、全面地认识,也更有利于现实实践。
但是,在现实中,却存在不相协调的状况。如:
物质文明:经济发展与思想道德建设、科学文化发展以及社会事业不适应,物质条件落后制约着精神文明的程度;经济国际化水平与政治国际化程度差距过大等。
精神文明:科学文化事业与思想道德建设不能有效满足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精神生活的需要;科学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影响着国家的政治现代化水平与国际政治的影响力;国民的民主法治观念、思想道德素质同现代政治文明应有的水平有很大差距;公众的环境道德意识、生活态度和消费价值观不符合生态文明的要求。
政治文明: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民主法治的建设与政府职能的转变落后于市场经济的进程,法治建设有待完善;政府解决自然灾害、应对突发性生态危机的能力不足。
社会文明:缺少社会整体文明意识;一些企业缺少社会责任意识,甚至违反行业道德和社会公共道德;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不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社会公共需求。
生态文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自然资源、环境质量和生物多样性的状况急剧恶化,资源日渐枯竭,环境污染严重,面临着生态危机和不可持续的态势;环境立法不够健全、环保执行不力,有的地方政府出于保护地方利益或出政绩而袒护甚至纵容污染行为;生态危机如果得不到有效的遏制,将引发经济危机、社会危机,带来政治风险、安全风险,甚至危及人的生存。
人的文明:有些人缺少公民意识,在语言、行为等方面存在不文明现象,人的素质有待提高;特别是腐败行为严重地腐蚀了社会机体,影响了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要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不协调问题,必须把“六个文明”联系起来,积极倡导正面价值,形成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清新明朗的社会风气,促进整体的文明。
总之,应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和人力建设(六大建设),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和人的文明(六大文明),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一个经济富强、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六大发展目标)的总体理想状态。
在这个理论认识和实践运行过程中,将经济建设、物质文明、经济富强看作是同一序列的上升过程;将政治建设、政治文明、政治民主看作是同一序列的上升过程;将文化建设、精神文明、文化繁荣看作是同一序列的上升过程;将社会建设、社会文明、社会和谐看作是同一序列的上升过程;将生态建设、生态文明、生态良好看作是同一序列的上升过程;将人力建设、人的文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看作是同一序列的上升过程。
这就把措施、状态和目标统一起来考虑,从整体性进行认识,包括理论的整体性(科学发展观的整体性视野)、实践的整体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整体性)、社会的整体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系统奋斗目标)和理想的整体性(社会全面发展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统一),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在逻辑上形成完整的对应关系,缺一不可,从而才能完整地理解、学习并全面实践科学发展观。
标签:科学发展观论文; 生态文明论文; 精神文明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文明发展论文; 生态文化论文; 政治文化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 时政论文; 物质文明论文; 政治文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