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厂设备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节能控制研究论文_宫殿臣

基于电厂设备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节能控制研究论文_宫殿臣

内蒙古华云新材料有限公司 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区铝业大道 014040

摘要:随着科技及计算机网络的不断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及设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也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和推广。在电厂生产过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在对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技能等方面都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电气自动化主要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对电厂中的电气设备进行控制,并使电气设备处于一个稳定工作的状态。这样不仅可以使人力成本进行节省,还可以通过自动化设备的使用对节约能源,对整个社会环境污染进行治理过程做出贡献。在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应用下,将电厂生产过程及生产情况推向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也满足了电厂在生产过程中最基本的需求。本文通过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以及电气自动化在电厂中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详细论述。

关键词:电厂设备;电气自动化系统;节能控制;

1电厂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电气自动化系统主要是由每个不同的层次层级来进行组合及运作的,最基础的层级是设施设备层,在这个层级部分主要是将机器生产过程中的各个零部件与总的控制系链接起来,为完成信息集成和控制提供基础作用。在这个层次中,对电气自动化系统来讲是比较简单的,并且对设备的控制系统来讲也是独立的。主要的作用是在对计算机系统以及电气自动化系统进行安装的时候,可以提供比较快捷的方式进行,缩短了安装和调试时间。

第二个是综合控制层,这个层次是电厂电气自动化设备和机床设备进行有效的链接,并将综合运作的过程投放到一个开放的状态。通过对系统中各个分布不同的处理,实现电厂电气设备的有效管理和使用过程的正常运行。综合控制层主要是为了保证电气自动化设备的优化功能和基本功能的完善,提高整个自动化系统的灵敏度。

最后一个就是自动化系统最重要的核心部分,网络信息部分。在这个层面主要是对电气自动化整个控制管理系统进行管理,并加以数据的转换、交换以及完成电气设备的自动控制。

2电气自动化系统节能控制设计的原则

电气自动化系统节能控制的设计需要建立在保证电气自动化系统工作效率的基础上开展,即需要同时具备较高的工作效率和控制能源消耗的能力。为此,在进行电气自动化系统节能控制设计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2.1安全性

在对电气自动化系统进行节能设计时,需要将设备的运行安全放在首位,在设备运行安全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节能设计。在实际设计过程中,相关设计人员需要实时提醒自己不能忽视设备运行安全的重要性,不能为了节能而对电气设备的运行稳定性能产生影响,这样不仅无法有效达到节能效果,还可能会对生产活动带来安全隐患。除此之外,对电气设备的定期维修和养护也是必不可少的工作环节,节能设计人员可以将此作为契机,将电气设备中的老旧设备替换成先进的节能效果较好的设备,对老旧设备的替换也可以达到节能设计的目的。

2.2先进性

计算机技术的不断革新也带动了电气设备技术的发展进程,为此,在进行电气自动化系统节能设计时需要确保电气设备运行安全的同时,提升节能技术的先进性,保证技术能够在市场中获得认可。当企业技术能力受限时,也可以将市场中已经存在的先进技术进行引用,通过不断完善,将其变成符合自身发展的节能技术。

2.3环保性

电气自动化系统节能控制设计的主要作用就是使用最少的能源来创造出最大的收益,为此,在进行设计时,除了需要保证设备的安全之外,还需要确保设计的环保性。在设计中优先选择环保材料和有利于节约能源的设备,即在设备运行中消耗能源较少的电气设备,同时对设备陈旧之后再回收问题进行充分考虑,做好设备处理问题,避免因设备处理不当引发的环境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电厂设备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节能控制技术

3.1电厂设备电气自动化节能控制系统设计

电厂设备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节能设计遵循自动化、高可操作性化、可优化三个基本原则,此外节能系统具备数据记录功能、应急处理功能。具体而言,自动化是指系统的工作在默认程序指导下自主进行,不需要人员过多控制,能够实现半无人化。如电气自动化机床的控制,一般来说,机床的工作存在一定的动态变化,在工作压力较大的情况下,能耗较多,反之则较小。应用节能系统,传感器可以收集锅炉的工作情况,合理调整电能供应水平,实现节能。高可操作性是指系统的控制、应用可以通过完善的交互界面或者“一键操作”进行,便于进行控制和调整。可优化是指系统的各构件在应对后续工作时能够优化完善,如数据存储功能、控制精度等。数据记录功能是指系统能够实时记录对象目标的工作状态,比如设备的能耗、负载等。应急处理是指系统可以在对象目标出现异常时给予应急处置,比如切断短路情况下的设备电源,这两项功能是节能系统的附加功能。

3.2电厂设备电气自动化系统节能控制系统的工作流程

电气自动化节能系统的应用是模式化的,其工作流程为:信息收集-信息传输-单片机识别-指令下达-执行。以机电设备监测为例,某机电设备在工作中存在负载的动态变化,在单个工作日内出现负载30%—80%之间的变化,不同负载水平下,能耗存在区别,为求实现合理控制,将节能系统应用于电气自动化设备中,以传感器收集设备的工作情况,当设备负载较大时,传感器收集该信息并以1秒为间隔不断将信息传输至单片机处,由单片机对信息进行识别,判定设备工作负载较大,因此调整供电电压、电流,使设备能够持续获得动能。当电场工作压力较小时,设备的工作负载降低,处于40%的水平,传感器收集到该信息,并将数据传输至单片机处,单片机对信息进行分析,判定设备处于低负载状态,并将指令下达至执行构件,调整电压和电流,使电能供应得到控制,有效避免了电能浪费。

在节能系统的整个工作过程中,所有工作均是自主进行的,人员只需要设定固定程序即可,实现节能的同时也不会影响电厂的实际工作。

3.3电厂设备电气自动化系统节能控制的核心技术

节能系统的核心技术包括传感器技术、单片机技术、通信技术、集成技术、嵌入技术五大类。节能系统是综合了各类技术的现代化控制系统,通过集成技术实现各个功能模块的兼容和工作联系,比如传感器和单片机,二者连接的主要方式是内置线路,也即有线通信。单片机是整个系统的核心,人员在设计节能系统时,需进行数据收集工作,并设定对应程序,将其代入单片机中,实现存储记忆,具体工作进行时,存储数据是单片机进行工作状态判定的主要支持。嵌入技术则保证了节能系统的数据记录、应急处理功能,其在系统中可以实现独立工作。此外,一些较为高端的设备还具有数字化显示功能,即在进行节能控制的同时,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转化,展示在数字设备中,这一功能的核心技术是内置数字转化技术,有助于实现控制可视化,便于人员更好的了解设备状态。

4结语

综上所述,为电厂配备电气自动化系统可以有效的提高经济效益,并且可以降低人工成本,为企业的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通过自动化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节能以及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更好的解决。

此外,在对设备使用后人力成本减少方面有着更好的效果,从整体来看,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最终实现电厂对人工成本的需求,能源的需求,从而为电厂生产效率机效益的提高做出贡献。也能更好地保护环境,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并能够实现对企业与社会团队的共同利益。

参考文献

[1]唐誊幸.电厂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可靠性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32):67-68.

[2]何龙.建筑设备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节能控制研究与工程设计[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04):215.

[3]蔡文剑.建筑设备电气自动化系统节能控制研究[J].工业b,2015(5):78-78.

论文作者:宫殿臣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6

标签:;  ;  ;  ;  ;  ;  ;  ;  

基于电厂设备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节能控制研究论文_宫殿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