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发展十年概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西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西部十年发展的主要成效 增长速度加快结构逐年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大中西部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从地区经济增长速度,经济总量的扩张、经济结构、技术结构质态的嬗0变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上,都取得了历史上从来未有过的重大成就。十年来,随着国家多次对中西部地区的一系列政策倾斜和投资力度的加大,使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其主要表现是:
1.全国东中西各个区域的GDP呈现全方位增速增长。 并且中西部地区增长明显快于东部地区的增长。
从1989年至1998年,东、中、西部的平均增长率分别为27%、32%、29%左右;人均GDP的增长速度,也是中西部地区快于东部地区。
2.西部地区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上升并高于东部。
从1989年至1998年,东、中、西部地区财政收入占GDP 平均比重分别为9%、8%、10%左右。
3.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不包括集体和个体经济)的增长速度逐年加快,远远超过东中部地区。
截至1998年,东、中、西部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分别为19.5%、14.4%和31.2%。1999年第一季度,西部投资增幅高达35.4%,比东部和中部高出一倍以上。这充分表明国家对西部地区投资力度的加大。
4.各具特色的区域合作与经济网络组织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如今,已有100多个不同形式、不同规模和各具特色的沿海、 沿边、沿线、沿江以及东中西部的各个区域合作与经济网络组织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5.中西部地区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逐步加大,市场化程度正在不断加深,国家对中西部地区的引导和促进作用也进一步增强。
随着京九铁路、南昆铁路、黄河小浪底工程、三峡工程等举国瞩目的特大项目在我国中西部内陆地区的开工和建成,将会更进一步带动和促进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西部十年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与东部差距逐年拉大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全国各个区域经济呈全面增长,但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差距的逐步扩大之势,仍是我国收入分配领域最为引人注目的现象。尤其是进入90年代以后,其差距扩大速度正进一步加快。其主要表现是:
1.东西部地区GDP占全国比重的差距拉大。
90年代以后,其差距扩大速度加快。1978年东、 中、 西部占全国GDP的比重分别为52%、31%、17%,到1997年则变化为61.46%、23.74%、14.8%。不仅西部地区GDP总量占全国的比重逐年下降,人均GDP 的差距也与东部地区逐步扩大。如改革开放初期,西北各省区人均GDP 均高于福建,其中青海甚至高于广东。但是到1998年,广东和福建的人均GDP都已超过一万元,上海人均GDP甚至达到3400多美元,西北5 省区除新疆达到6435元外,其他地区均不到4500元。
2.东西部地区工业总产值差距拉大。
1990年,东部地区最高的江苏省与西部地区最低的青海省(西藏除外)的工业总产值分别为2764.10亿元和55.25亿元,其比例是50:1。到1998年,东部地区最高的广东省与西部地区最低的青海省(西藏除外)的工业总产值分别为9222亿元和110亿元,其比例已扩大为83.84:1。
3.东西部地区吸引外资差距巨大。
1997年东部沿海地区吸引外资达300亿美元,中西部地区只有40 亿美元。1998年,西部10个省、市、自治区吸引外资仅占全国的1.2 %左右,而东部地区吸引外资却占全国的95%以上。
4.东西部地区的人均收入差距明显扩大。
一是农民收入差距明显扩大。 东中西部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例1980年为1.28∶1.06∶1,1998年,东部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854元,而西部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474元,相差一倍。二是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扩大。1981年,城镇居民收入最高的省份上海与收入最低的省份山西分别为599元和370元。到1997年,城镇居民收入最高的省份广东与收入最低的省份甘肃分别为8562 元和3592 元。 三是职工工资差距扩大。 1998年,职工年平均工资最高的上海市已达13332元, 而职工年平均工资最低的中西部地区省份只有5000多元。四是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扩大。1998年,深圳市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245元,是全国最高的。 全国最低的西宁市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4245元。目前东西部地区收入差距的扩大速度已大于经济发展差距的扩大速度。
5.东西部地区的综合差距拉大。
东西部地区的差距不仅仅是经济方面的差距,更主要的是观念、知识、信息、教育、技术及体制等方面的差距。后者的差距甚至远远大于前者。目前,全国近600个贫困(综合贫困指标)县,有90%以上集中在中西部。
我国跨世纪发展的全局性重大举措
确立西部开发战略地位
早在80年代,邓小平同志就创造性地提出了“沿海开发”、“长江开发”和“中西部开发”三个使中国人民脱贫致富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设想。90年代初,邓小平又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思想:一个大局是东部沿海地区加快对外开放,使之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中西部地区要顾全这个大局。另一个大局是当发展到一定时期,比如本世纪末全国达到小康水平时,就要拿出更多的力量帮助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东部沿海地区也要服从这个大局。
1989年以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全面继承邓小平同志关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方针的基础上,又提出和完善了一系列缩小地区差距及开发西部的决策方略。其主要的重大举措是:
将缩小地区差距确立为经济发展的指导方针
1990年12月25~30日,在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审议并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中提出:要积极促进地区经济的合理分工和协调发展。经济比较发达的沿海省、市分别同内地一两个经济比较落后的省、区签订协议和合同,以经验介绍、技术转让、人才交流、资金和物资支持等方式,负责帮助他们加快经济的发展。
1994年3月的“两会”期间, 朱镕基提出:中央将加大对中西部的投资力度,加快中西部的开发速度。1995年3月的“两会”期间, 朱镕基再一次提出:党中央国务院要在重点建设项目和财政转移支付方面对中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政策倾斜。
1996年3月5~11日,在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将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提出的“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正式确定为今后长期坚持的九条重要指导方针之一。
将扶贫开发作为本世纪的攻坚任务
1996年9月23日, 中央扶贫工作会议指出:必须采取综合配套措施,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发展。贫困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消除贫困也必须从多方面入手。
1996年,国务院提出了设立重庆直辖市的议案,并经1997年的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与通过。重庆直辖市的设立,不仅有力地推动了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的工作,更重要的是以重庆这一西部地区的特大中心城市作为我国对三大区域发展战略进行配套组合的支撑点,使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态势开始从优胜劣汰的竞争转化到协商合作,初步形成我国东、中、西部的良性联动效应。
1999年6月, 江泽民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更加明确地指出:现在,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步伐的条件已经具备,时机已经成熟。在继续加快东部沿海地区发展的同时,必须不失时机地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到2000年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实现八七扶贫攻坚的战略目标,并持之以恒地把扶贫开发工作进行下去。这是我们党和政府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并向世界作了宣告。
将西部大开发列为我国跨世纪发展全局的一项重大发展战略
针对西部大开发的原则思路,江泽民指出,加快开发西部地区,是全国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大思路。中西部地区范围很大,如何加快开发,要有通盘的考虑。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加快开发西部地区,要有新的思路。要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和新的对外开放环境,充分考虑国内外市场需求的新变化,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研究提出符合实际的政策措施。要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统筹安排,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开发。在编制下一个五年计划时,要把加快开发西部地区作为一个重要方针。
针对改善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江泽民指出:西部地域广大,自然资源丰富,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也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加快发展西部地区可以促进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流动,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和巨大的推动力量。但是由于千百年来多少次战乱、多少次自然灾害和各种人为的原因,西部地区自然环境不断恶化,特别是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越来越恶劣,荒漠化年复一年地加剧,并不断向东推进。这不仅对西部地区,而且对其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也带来不利的影响。改善生态环境,是西部地区的开发建设必须首先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如果不从现在起,努力使生态环境有一个明显的改善,在西部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就会落空。
针对如何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原则和措施,江泽民指出:在充分调动西部地区自身积极性的基础上,通过政策引导,吸引国内外资金、技术、人才等投入西部开发,有目标、分阶段地推进西部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加快开发西部地区应该是全面的,要把水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放在突出位置。生态环境建设、普及科学教育、推广实用技术、发展特色旅游、交通通信设施建设等方面,都要统筹规划。国家已经采取的支持西部地区发展的措施要继续落实好,包括优先安排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支持技术改造和产品结构调整,在企业增资减债、下岗分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方面给予更多支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
1999年9月22日,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统筹规划,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加快老工业基地和中西部地区国有经济布局的调整。国家要通过优先安排基础设施建设、增加财政转移支付等措施,支持中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
突出重点 因地制宜 有所为有所不为 有计划 有步骤地推进实施
21世纪开发西部的设想
实施西部地区大开发战略既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伟业,也是一个规模宏大的社会经济系统工程。既要有紧迫感,又要从长计议,坚持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因此,我国21世纪所实施的西部地区大开发的战略设想,应如中央领导所提出的:突出重点,因地制宜,有所为、有所不为,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要采取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的新思路、新机制、新办法。具体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进一步调整、完善区域政策
为加快西部地区大开发的进程,国家应根据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产业政策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总体要求,继续制定对西部地区倾斜的宏观政策,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政策、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投入力度。并进一步改进国家的支持方式和支持机制,要更加强化国家政策的差别性和针对性,减少一刀切。通过国家政策的补偿作用,如完善分税制,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等,为西部创造一个比较好的市场环境,以增大西部地区对资金、人才的吸引力。促进全社会的资本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流动。东部沿海地区和社会各个方面都要采取多种形式给以大力扶持。
进一步加强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基础。当前基础设施薄弱是制约西部地区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要加强公路、铁路、机场、开然气管道以及电网、通信、广播电视、水资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通西部地区与中部和东部地区、西南地区与西北地区等各方面的通道。同时,要坚持把水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放在突出位置,这不仅是缓解部分地区人畜饮水困难的迫切需要,而且是涉及西部地区大开发全局的重要问题,要通过多种途径加快水利设施建设。
切实保护和改善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是实施西部地区大开发的根本。只有大力改善生态环境,西部地区的丰富资源才能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也才能改善投资环境,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加快西部地区发展步伐。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改造,对于改善全国生态环境,具有重大意义。如果西部地区的林草植被、水土流失等能够得到及时治理,那么由日渐淤积所造成的长江、黄河洪水灾害就可能得到根治。为此,应继续贯彻中央关于植树造林、绿化荒漠荒山荒地的方针,加大实施“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措施的力度。把抓好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实施西部地区大开发的切入点。
积极调整和优化西部地区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和成效,直接关系到西部地区大开发的进程,是实施西部地区大开发的关键。西部地区应根据不同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不同的资源和物种特点,以市场为导向,立足于发挥自身优势,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建立具有发展前景的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培养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旅游业等第三产业。进一步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节水农业、生态农业。西部地区应加大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尤其是沿边地区,使非国有经济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大力发展西部地区科技和教育
科技和教育的发展是实施西部地区大开发的重要条件。振兴西部地区经济,必须依靠科学技术进步,依靠高素质的劳动者。特别要大力发展教育,培养各级各类人才。只有人才加科技,才能把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的优势。
加速西部地区的综合体制改革和思想观念的转变
要用新的思路去思考西部大开发战略。国家在对西部地区的信息网络、交通、教育、通信、科技事业等硬环境扶持的同时,更要促使西部地区软环境的突破。要通过改革加快西部地区机制、体制的转化,带动投资环境和企业经营环境的改善,以改变西部地区在市场竞争中的弱势地位。要通过制度上的加速创新,营造加速西部地区发展的机制。并且要真正树立开发大资源的概念,不仅要重视资金、矿产、土地等有形资源的利用,更要强化人才、制度、管理、信息等无形资源的开发。否则西部地区的马太效应将使其差距越拉越大。西部地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改革开放步伐,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
加大推进东西部之间多层次多形式的经济技术协作
加大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帮扶力度,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优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推动要素的跨区域流动和跨区域的资产重组。
资料
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区划分
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区的划分分别是:东部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福建、山东、广西和海南12个省区;中部包括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南、湖北9个省区;西部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 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10个省区(这一划分未包括我国的台湾、香港、澳门地区,特作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