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六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物理教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日,在某知名杂志上看到,台湾有位物理学教授对国内某一流大学的“天之骄子”这样评价:“这些大学生像是会考试的文盲,他们只会考试,不会推理,不敢提问题,不愿动手。课本没有的知识不会,不会将课上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他的看法可能有失偏颇,但这样的大学生确实大有人在。究其原因,与基础教育阶段物理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不无关系。对这些问题进行剖析与追问,有助于教师对物理课程的理解走向深入,有助于物理教学走向高效,有助于物理教师自身的成长。
一、物理有趣,缘何学物理无趣?
物理是有趣的,尤其是对于中学生而言,初二年级时大多是怀揣着对物理学习的美好愿望走入物理课堂的。笔者也不例外,小时候看见父亲用电烙铁帮乡刹J制作“广播”(农村的那种装在木箱里的小喇叭,听广播是那个时代乡亲们准确了解世界大事的唯一途径),看见一些零件在父亲手中电烙铁的点点碰碰之下变成会“说话”的物件,心中惊奇不已。父亲告诉我,只要长大后学好物理,就会知道其中蕴含的道理。在那时,我的心中就对物理充满了憧憬。虽然时过境迁,今天的儿童的经历已大不相同,但多数调查与事实都告诉我们,在他们的心目中,物理世界依然是非常神奇美妙的。
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有为数不少的中学生对物理学习颇感头疼,怕学物理现象普遍。这其中固然存在社会发展、技术进步带来诸多的新奇事物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等原因,但并不能成为“物理有趣”与“学物理无趣”矛盾的令人信服的理由,最主要的原因还在物理课堂上。
以教学设计为例。受考试指挥棒作用,很多教学设计都是围绕考试进行的。考什么就教什么本无可厚非,症结在于教学中问题引入、情境创设均以考试的试题为出发点,这是一种本末倒置、以结果代替过程的做法。众所周知,学习过程不同于一般的事物流程,它有着自身固有的认知规律(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便是对这一规律的描述),教学的重点应是致力于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而不是围绕结果做文章。比如,教学“右手螺旋定则”,安培发现的这一方法何其有趣,可学生学习起来却感到乏味呢?原来,课堂上只是教“右手螺旋”,而不是教“定则”——教师的目光就锁定“右手螺旋定则”的应用习题上。这样的教学设计导致了课堂上只有安培,没有学生自己,何趣之有?反之,如果在分析了相关实验现象之后,让学生自己想办法来描述这一现象,让学生去发现属于自己的“定则”,然后再与“右手螺旋定则”进行比较。如此,学生便可亲身体验发现的乐趣,教学效果亦将大不相同。
至于学习结果,这是学习个体与学习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因人因势而异。一个班级中,学生的智力优势各有差异,学业水平有高有低,只要呈正常的几率分布,便属于正常现象。关键是要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发展,并长久保持物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二、物理课堂,缘何缺少智慧的意蕴?
从某种程度上讲,物理诞生于哲学。从古到今,物理与哲学密不可分,物理学家与哲学家这两个身份也经常出现在同一个人身上——亚里士多德如此,其哲学著作称作《物理学》;牛顿如此,其物理学著作叫做《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爱因斯坦亦是如此,为庆贺他的70岁生日,出版了《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哲学家——科学家》一书……而哲学便是“爱智慧”——当然,这里所说的智慧并非一些小技巧或小聪明,而是一种追问事物本质、不断反思的大智大慧。
中学物理课堂,尤其是日常课堂中能否飘出一缕哲学智慧的芳香呢?比如,教学“分子动理论”,在介绍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提出“原子”概念的物理学史的基础上,借助分割思想提出分子概念;再通过酒精与水混合实验,得出分子间存在空隙的结论;然后介绍“布朗运动”,得出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引导学生发现矛盾:分子运动为什么没有导致物体解体呢?在得出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之后,继续引导学生发现矛盾:分子间有引力与分子间有间隙两个结论不是矛盾的吗?在学生看来,这两对矛盾是如此的明显,解决矛盾时的猜想又是如此的出乎意料,得出的有关微观世界的分子动理论又是如此的精确。此时学生有了“高峰体验”,教师便可进行智慧解读:纵观“分子动理论”的提出,“矛盾”是其不断完善的推动力。回想我们以前学过的许多物理规律,它们的得出过程也是不断化解矛盾的结果。由此过渡到问题:社会发展,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没有矛盾存在呢?遇到矛盾时我们该怎么办?回避还是面对?在对这些问题的不断商讨与追问中,学生可以初步体会到矛盾并不可怕,发现矛盾、解决矛盾其实正是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动力。
让物理课堂散发智慧的味道,还应该借助于物理学史。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物理课堂虽然无法再现科学探究的真实情景,但物理课堂吸纳物理学史的智慧却是必须的,物理学史也绝不只是物理学家生卒年月或者传奇故事的穿插。
三、物理读物,何处觅?
读书原本是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人均读书量逐年下降的情况下,物理学科的读书状况更不容乐观。学生如此,教师亦如此。一方面固然因为教育环境不够完善,另一方面也由于真正可供师生阅读的物理书籍不多的缘故。笔者上学时量子力学学得晕头转向,10多年后的今天,在书店觅得一本《量子史话》(曹天元著,辽宁教育出版社),读后竟觉得比上学时收获要多得多;还有《科学的历程》(吴国盛著,北京大学出版社)亦是一本了解古今中外科学发展的好书。只可惜,像这样的好书还是少些,适合学生阅读的物理方面的书就更少了。
盼望着有这么一天:上“物理阅读课”,学生手捧一本物理读物,或独居一角,或三五成群,可默读,可讨论,那是一种怎样的风景啊!
四、物理写作,可望乎?可及乎?
如果将写作仅仅理解为是文科的事,那绝对是片面的。事实上,数学写作中外均有大量的研究者与实践者。不过,长期以来物理写作远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进行此类研究的专家似也不多。
培根说,写作使人精确!罗斯认为,写作是一种为学生对已学知识进一步发展更深的理解提供可能性的课堂活动;维果茨基、布鲁纳等心理学家的研究也表明,写作与其他交流方式一样有助于学习。既如此,可否将写作纳入日常物理教学的范畴呢?
比如,“物态变化”教学结束,有什么办法将各种物态变化串成体系吗?刚好看到某杂志上有关“数学写作”的介绍,我便让学生以“水的旅行”为题写一篇小文章,并提出要求:文章要尽可能地吸引人,还要尽可能多地涉及物态变化的知识。学生热情很高,写作效果也异常好,所有的学生都能一边翻书、一边积极构思。这是其中一篇:
我叫水,英文名字是water,是生命之源,面积占地球表面积的百分之七十一。古人常夸我“水滴石穿”“心如止水”等,还有人赞叹我“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我都怪不好意思的。好了,随我一起旅行,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吧……
我在大海的怀抱里自由自在地嬉戏着,与鱼儿玩耍,与礁石搏击。太阳直射在海面上,我在不知不觉中变成水蒸气并飞上了天空。我在空中飘呀飘呀,浏览着许多美丽的风景。在不知不觉中,我又变成了小冰晶,从云朵上跳下来,那滋味真让我惊心动魄。随着温度的升高,我又变成了小水珠继续往下落,正好落在了一片树叶上,顺着树叶又落到小草上,然后在草叶上来了个快速跳远,“咚”的一声落入小溪中。我在小溪中跑呀跑呀,载歌载舞着。
玩呀玩呀,不知不觉夜幕降临了,周围变得静悄悄的,玩了一天的我感到非常疲劳,于是就睡着了。外面的天气变得很寒冷,我在迷迷糊糊中变得僵硬起来。当太阳升起来的时候,我被小鸟清脆的叫声惊醒,我一看,发现我变得又大又硬,在阳光的照射下亮光闪闪,美丽极了。我想跳一个舞来代表我的快乐,可左动右动还是动弹不了,我只好呆在那儿等太阳公公来帮助我了。朋友们,你们知道太阳公公是怎样帮助我的吗?
印象尤其深刻的是,这届学生每次考试,物态变化部分得分都很高,由此证明,物理写作对学生学习物理是有帮助的。
什么时候,写作能成为物理教学的常态,不仅可望,而且可及!
五、物理情境,何以常是镜花水月?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情境是学生建构知识的三大条件之一(另两个条件是学生的先前经验和学习共同体)。新课程背景下,创设教学情境日益受到重视,这是尊重学习规律的一种体现,令人高兴。但其中伴随着一些问题,镜花水月式的假与空便是问题之一。
比如,教学“长度测量”,某教师带领学生到操场上小跑步,实地体验1000米有多长,而很多教师对此都持否定态度,认为只要在教室里做一些抽象的体验即可,无需如此小题大做。其实,只要我们教千米的目的不局限在以后的解题上,而是想让学生对1000米的长度有直接、深刻的认识的话,这样的情境创设就是值得的。近几年中考题中出现的估算引体向上做功多少或爬楼梯功率的大小等题目,正是对长度估计提出了要求,没有这种切身体验,仅凭死记硬背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此类习题对物理教学具有良好的导向性,应当保持。
说到习题,其情境的虚假之风更甚!最常见的,就是将一些缺乏情境的老习题加上小明、小华等固定化的人名,再附上与生活实际明显不符甚至相悖的情境,一眼就能看出情境的虚假。而像聂利研究蜜蜂发声的题目相信大多数物理教师都印象深刻,何也?真人,真事!世上每日发生之事无数,从中提取适合学生做的题目当非难事,只要愿意花时间、花精力即可。
其实,情境创设的目的是让学生在一个合理的情形当中走入生成知识的境界,它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评价情境的好差不是看情境本身,而是看学生能否在情境中获得知识、生成智慧,这也是情境创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六、物理有效教学,“效”为何物?
有效教学,究竟应该如何界定?如果只将“效”当做一种可物化的分数的话,反复强化或精心打造的题海战术是获得高分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途径。事实上,就物理教学而言,应有之效显然不仅仅是正确快速地完成某道题目,应该是学生将物理知识恰当应用于实际的一种能力,更应是走出物理学科面对自然、面对社会的一种科学态度,即科学素养。
有一个真实的事例。某生以高考物理满分考入某著名大学,赴学途中却被一个问题困扰得茶饭不思:我在火车车厢中跳起来,怎么没有落到与火车运动方向相反的位置上去呢?高考物理满分与现实问题的费解形成了强烈反差,这样的教学有效吗?又如,学生能够很好地解决“控制变量法”的题目,但在生活中遇到相似情况时却不知道控制变量,教学有效吗?还有,学生知道“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是用“实验事实”加“科学推理”的方法得出的,但在生活中面对各种流言蜚语时却不加怀疑、信以为真,甚至以讹传讹,教学有效吗?
当我们的学生能以科学的眼光打量世界,物理教学才算是真正有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