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如何应对新经济,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民营企业论文,新经济论文,如何应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持续通货紧缩的中国市场环境,在层出不穷的知识经济、虚拟经济、知本创业等新概念经济的趋动下,应接不暇的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归根结底已成了思想观念的转变问题。在IT业迅速崛起,知识愈来愈成为经济发展重要的资本因素的今天,业界需要洗脑,老板需要洗牌。
知本创业是新经济形成的核心
过去300年的经济是资本和资本家的经济。 那个世纪的游戏规则是资本雇佣知识,创业的主要途径是物质和金融资本,其主要规则是金钱主宰的规则。但到了IT业迅速崛起的20世纪最后20年,知识经济时代开始取代产业经济时代,当大批发明人陆续成为老板时,人们才明白,拥有知识也可以成“家”,而且是比资本家更高一层的知本家。于是可以预见,由知本和知本家创业引发的将是一次社会经济和企业文化的大冲撞、大振荡。与此同时,以知本创业为代表的新经济也已应运而生。
新经济作为一个概念,其意义在于,它对资本主义制度长期形成的资本创业模式进行了自我否定。它创立了知本创业环境,推出了知本创业制度,并成功地推出了一大批成功的知本家。在国内,大多数人把以信息、网络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或“科技板块”称为“新经济”;而把传统产业称为“旧经济”。国内一部分人的这种理解,我认为只对了一半。完整的“新经济”,应当是既包括高科技又包括知本创业的制度。或者说能把知识转化为资本的制度特征加上高科技产业,才是完整意义上的“新经济”。这种制度的建立使得知识资源的占有者的界定划分更为个体化,知识或成果的共享性更加广泛。知识本身的广阔内容使得知识的专业特征划分更细。新经济时代正在形成的这种知识经济的所有制,对知识的占有配置、生产分配、消费已经成为人类经济活动中最主要的内容。
知本要转化为资本,知识必须有产权化的制度保障。知识产权资本化,才能形成技术入股、专有技能入股,才能产生经营者、管理者的特别技能(特指企业家)期权入股(预期)等无形资产的入股形式,才能让知识以资本价值存在,才能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才能让知识产权利用资本市场(创业板和股票期权)实现资本的最大化。作为创业者,一定要建立适合自己企业的智力产权制度。使知识创新者不仅获得一般的劳动报酬,还要分享企业发展的长期利润和资本市场的最大利益。美国纳斯达克创业板市场的存在,不仅仅是出了一个微软和以比尔·盖茨为代表的一批知本创业者,重要的是,它为人类的经济发展推出了全新的制度。
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当然不可能都挤进新经济行业。提新经济,当然也不是希望每家企业都搞高科技,事实上也不可能人人都搞高科技。但是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必须高度重视新经济的冲击。新经济造就的一个个神话和新经济成长的一大批业界英雄,对旧经济,对整个产业甚至整个社会的市场、机制、观念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这是全球性的浪潮。可以预见今后几年,古老凝重的传统产业有相当一部分会退出历史舞台,相当一部分通过改造提高会脱胎成现代产业,还有一部分传统基础产业通过重组,以更大规模,更低的成本,更优良的质量,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家电业这几年市场竞争的现实已经验证了这一点。而以网络、通讯和生物技术为代表的新兴技术产业,将影响未来产业的变动方向。无视这一潮流,就要落伍,落伍就要挨打。80年代的大批明星企业为什么辉煌不再?为什么民营企业会“你唱罢来我登场,各领风骚三五年”?就是因为他们轻视新经济的潮流。新经济对整个社会的影响是摧枯拉朽的、革命性的。新经济将迫使整个产业界重新洗牌,迫使老板进行洗脑。
企业家的责任是挑战市场、创造市场
前年春节,为问候企业界的老朋友,我整理了一次个人多年来积存的名片,结果发现80%的厂长、经理贺卡发不出去,因为他们所在的企业已经不存在了。难道这些人不努力吗?不是!他们非常辛苦,80年代也曾经辉煌过,然而在经济格局发生变化的大潮流中,他们却一个一个落伍了。他们的落伍在于他们观念更新的速度落后于现实,落后于市场经济发展的速度,落后于知识更新的速度。因此,我感受到了知识经济的巨大冲击力,在这个处于后工业经济残酷的市场竞争时代以及无法规避周期性危机的特殊时刻,市场不会承认过去,只会承认现在和将来。
传统经济和新经济之间的主要区别就是:传统的工业经济是由各个专业化的规模生产驱动的,因为,大规模的生产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而新经济的驱动力量则是网络科技。他以特定条件下的服务性产品为特点,不消耗实物资源但提高了实物产品的使用质量,提高了使用价值,提高了效率,在高速滚动的运转中极大地提高了效益。传统产业在快速变化的市场条件下,传统生产的集群效应提高了产品在市场上的辐射能力,因此民营企业家在传统市场上必须树立起集群意识,即在特定环境里面营造一个专业化市场。
企业创新的两大推动力是竞争与合作,合作竞争在网络经济中也同样存在,且表现得更为集中,如美国硅谷学院群与产业群的合作,再加上最敏感、最具流动性、投机心理最强的金融投资者中的战略投资家和风险投资家,构成了竞争与合作的创新。在国内的中关村也出现了学院、产业、金融三位一体的大集群雏形。应当从全球的角度在不同的竞争水平上考察集群。竞争最激烈的集群对某些产业来讲,可能是最好的战略地点,比如计算机行业的硅谷。前面提到的那些垮掉了的80年代的创业者,他们之所以垮掉,现在回过头去看,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即他们远离了集群,这一点从中国乡镇企业的发展史中已得到了更明确的体现。一个企业,在集群的竞争中才能真正形成自己的优势,才能创造出自己的市场。
“敢去南极卖冰,敢去北极卖雪”是吉元集团的一个经营理念,也是精神感召的揭示。它的基本精神就是敢于独辟蹊径,在没路可走的地方开辟出自己的道路来。在结束了短缺经济之后,市场上什么商品都不缺,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下,缺乏的是市场营销的理念,缺乏的是开发市场、引导消费的意识,但更缺乏的是能够将产品转化为商品再转化为资本的创新精神。因为在相对过剩的市场需求中也存在着一个巨大的精神需求。有一段时间,文坛上流行过“街上流行红裙子”这样的话,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解释,就是市场流行什么,企业就生产什么,这是紧跟市场的企业的所作所为。但是,在新经济将来的今天则是差别创造市场。大街上流行红裙子的时候,你就去创造“绿裤子”,千方百计地营造使“绿裤子”流行起来的市场环境和营销氛围。所谓差别创造市场,就是利用差别去创造市场、引导市场、制造市场,为自己的产品营造销售环境,引导消费潮流。
在由传统经济迈向新经济的过程中,现代企业的领导者最重要的责任不是掌握权力,而是领导挑战,向传统挑战,向规则挑战,向未来挑战,在挑战中创造新规则、创造新市场、创造辉煌的未来。
创新是企业发展永恒的主题
现今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难题就是难以形成持续的创新能力。创新是企业发展永恒的主题。许多企业在其赖以生存的产品走完生命周期以后,企业也就开始走下坡路。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我曾经提出民营企业要持续发展就要抢吃“唐僧肉”。高科技好比唐僧的“骨头”,外向型好比唐僧的“肉”。只有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实现外向型的产业整合,吃足了“唐僧肉”,企业才可能长生不老。企业在整个创新活动中,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非同寻常的想法,然后要有足够的勇气将它付诸实施。创新的内容不仅是设想和实践;还应该包括一个重要的内容:创新的勇气,离经叛道的勇气。
作为一个企业家,影响企业家创新精神最重要的因素是注意力贫乏。企业家创新精神的衰退往往是从注意力贫乏开始的。美国杰出学者加德纳曾经把杰出的人才分为四种类型:掌握者、创造者、内省者和影响者。但这些类型的杰出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超乎寻常的注意力。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正是在超乎寻常的注意力基础上,形成了他们各自杰出的创造力。超乎寻常的注意是创造力形成的基础,是创新精神的核心所在。
培养企业家创新精神,尤其是培养企业家注意力的最重要的因素有三个方面。
第一、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这是观念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则更是如此。我接触过的人群当中,不少人嘴上不停地喊观念创新,思维创新,可他们的观念就是更新不了,根本的原因是他们知识陈旧,知识面狭窄,知识结构老化,对于一个企业家来说,这是最可怕的。西方的知识经济学家们认为“世界上没有贫穷的国家,而只有无知的国家。”又说“产生混乱时最大的危险不是混乱本身,而是人们按照过去的逻辑行事”。企业家的责任促使自身必须认真地研究知识经济的理论,积极地关注知识经济理论被企业、被社会接受吸纳并且融于实践以后,给企业和社会的发展带来的巨大影响。
第二,打破自己的每一模式,从自身的不和谐因素中发掘出新的东西。在这一点上,颇有点像伍尔夫,一个内省式的作家。在伍尔夫的创作中,她是一个永不停止的试验者、冒险者。当她获得一个突破时,她就不停息地冲向下一个。这种“高空走钢丝运动”——有点像踩高跷的表演——可能是最能激发活力的。伍尔夫曾宣称:“在某种程度上,我必须强迫自己打破每个模式,并寻找一种新鲜的形式,用来表达我感受和思考的一切。当做到这一点时,我感觉自己又一次充满了活力——再也没有欠缺。”
第三,承受冒险的压力。根据观察,我认为喜新厌旧的人可能是最积极最敏锐的创新者,最有可能取得巨大的成就,原因是他们敢于冒险,敢于承受由于冒险和创新带来的巨大压力。
我们生活在一个科学、技术、知识日新月异的时代,没有人能够完全预测我们的生活中将会发生什么,如果你以为你知道以后会发生什么,那正好说明你对将发生什么一无所知。在这样的背景下,每个人都有可能进行某些冒险,但是由于人们所处的环境不同,所受教育的程度不同,所受教育的方式不同,以及生活环境对各人的影响不同,每个人生活的经历不同,因此,人和人在面临改变的时候就表现得很不相同。一些人勇于面对新的体验,有些人则逐渐变得越来越害怕未知事物,只有少数人追求杰出,勇敢地承担起随着新世纪的来临而不断增加的责任和压力。
企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新。企业的创新力量除了企业家必须具备创新精神外,还有一点是最重要的,一是企业创新的力量源自于企业职工队伍整体素质、整体的激情,不是个别人的素质,而是队伍整体素质。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50、60年代,美国在许多产业中所具有的领导地位得益于它庞大的市场规模和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口。企业的发展也是这个道理。二是创造一种激励创新的机制。关于人性的理论,有学者认为,人类生活在两种空气的包围之中,一种是新鲜的空气,一种是惰性的空气。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形成自己的创新激励机制,人们的精神世界就会逐渐地被惰化、逐渐丧失创新的力量。美国硅谷发展的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保护失败者,激励创新者,不敢失败的人他们是不用的。第二是鼓励人们不断地接触最出色的东西,这一点对企业领导者尤其重要,创新并不需要一切从零开始,只要你同那些最杰出的人物、最具创造性的事物保持接触,无形之中就能得到极大的影响。
还有一点也许更重要,就是要敢于“除旧”。在我自身的经历,“除旧”有时候比创新更难。吉元在发展中,一贯把“除旧”放在更重要的地位,不管是什么事情,不管是什么东西,只要阻碍了企业的发展,阻碍了企业大步地向前走,我们都能够坚决地革除它,所以,在技术快速变化的经济大潮中,吉元往往能发挥自己的优势,能迅速地把事情干好。对于吉元,企业的最大的特点是“变”;变就是创新,变就是挑战。(本文系作者提交给“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2000年西安年会暨西部开发与民营经济发展研讨会”的论文。发表时略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