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依兰县道台桥镇第一中学 154800
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人人都要看书、读报,人人有看书、读报能力。我们作语文教师的,天天和课文打交道,什么重点词句呀,什么段落层次呀,什么中心思想呀,什么写作特点呀,都要搞得一清二楚,如果没有较全面的阅读能力,就备不好课、做不好工作。
当然,一个教师的工作、生活内容不会是那么单纯的,除了主要的内容以外,还有次要的,需要阅读的书、杂志也不会是一本、两本。有的需要熟读精思,有的只需翻一翻,有的要概括特点,有的要评定高低;有的阅读要全面泛读,深入一点;有的要同时阅读,比较异同;有的要快速阅读,摘录资料;有的要细嚼慢咽,体会滋味。总之,由于阅读的目的不同,需要的阅读能力也不一样。我们语文教师备课教书是主要的事,但也要学习政治、留心时事。
一个人的读书、读报能力,笼统地说叫作阅读能力。如果剖析开来,就包含多种能力,认读理解能力是一种,分析概括能力是一种,欣赏鉴别能力又是一种。此外,还有各种各样的阅读技能。
所谓认读理解能力,就是读一篇文章, 认识文章中的字词和句子,从而初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的能力。当然,文章的字词都认识了,并不一定都能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其中还有一个知识、生活的问题。如果对文章所写的知识或文章所反映的生活不理解, 还是不能读懂文章的。懂得社会、自然常识, 积累生活经验,其重要性不在认识常用字词之下。所以读文章认识字词,还只能初步理解思想内容;要准确把握文章的思想,掌握文章的特点,还要做分析、概括的工作。尤其是一些内容广泛、结构复杂、思想深奥的文章,如果读这些文章不做分析、概括的工作,简直不知所云。所谓分析,就是把一个含义可宽可窄的词限定在文章的结构、层次之内去认识;把文章的段落层次理清楚,从而把握作者的思路。每个作者写文章都有自己的思路,而每篇文章的思路也不尽相同。只有把作者作文的思路摸清楚了,才能比较有把握地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所谓概括,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概括段意、层意,一层是概括中心思想、语言形式的特点。一个人读文章,如果能准确无误地概括出中心思想、语言形式的特点,可以说是真正读懂了这篇文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欣赏、鉴别能力,就是评定文章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高低优劣的能力。欣赏、鉴别的范围较广,小至一个词语、一个句子,大至思想深度、表现手法、文章风格。
欣赏或鉴别,最好有比较,这篇文章比那篇文章好,还得先了解那篇的特点。平日没有读过一定数量的文章,就无从比较起。要比较还得有一个比较的标准,你说这篇比那篇好,你是凭什么标准来衡量的,你得说出标准。要掌握标准,必须具有一定的理论、思想水平,具有一定的文学、文章修养。
阅读能力是一个多层次的统一体,认读理解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欣赏鉴别能力都以各自占据的层次构成了这个统一体。如果把阅读能力比作一幢三层的楼房,那么,认读理解能力可以说是底层,分析概括能力可以说是二层,欣赏鉴别能力就是三层了。小学阶段是打基础的阶段,认读理解能力、分析概括能力要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欣赏鉴别能力也要初步培养。
既然阅读能力是一个多层次的结构,底层、中层、上层是分得清楚的,那么,我们老师的教学也得遵循它内部的发展规律,要一层一层地训练,要一层一层地上升。每一层次都有各自的训练内容,原地踏步固然不好,跳跃上去未必得当。应当上升的时候不上升,满足不了学生的要求,教学没有效果;不应当跳跃的时候跳跃,学生学不懂,或勉强学懂了,但事倍功半,得不偿失。
用大量的内容提问来代替层次的分析,即使学生都踊跃举手、积极发言,但无规律可循,仍然得不到阅读的训练。这是第一种。
篇篇分段落,段段列提纲,看起来似在进行阅读训练,但由于不理解段落有多种顺序、层次有无数关系,因而不能逐步变换教学内容,依次更改训练项目,结果却成了呆板的模式,仍然得不到阅读的训练。这是第二种。
大抓关键性词句,反复启发,一再提问,但讲得琐碎,发挥不恰当,不仅浪费了教学时间,而且不符合文章原意,反而有损于赏鉴能力的提高。这是第三种。
我认为应当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教学大纲的要求,遵循儿童学习语文的规律,循序渐进,因势利导,讲求效率,构成体系,促进发展,由低到高,才能切实保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论文作者:孟照红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7月总第3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1
标签:能力论文; 文章论文; 思想论文; 内容论文; 层次论文; 这是论文; 段落论文; 《素质教育》2019年7月总第3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