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五科 272000
摘要:目的:探析护理风险管理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0月于我院接受介入治疗的13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原则分组,每组7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护理风险管理,对两组的干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实施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降低治疗和护理中的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同时可以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冠心病;介入治疗;效果
冠心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介入治疗。介入疗法治疗冠心病的创伤性小,患者康复时间和住院时间短,可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但由于心脏介入手术存在多变性和复杂性,患者术后容易发生不良反应,增加了治疗的风险性[1-2]。因此,对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尤为重要。本研究以130例接受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以2015年12月至2017年10月于我院接受介入治疗的13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原则分组,每组75例。对照组中:男性40例,女性35例;年龄区间为38~82岁,平均年龄为(59.96±3.58)岁。观察组中:男性41例,女性34例;年龄区间为37~80岁,平均年龄为(59.25±3.31)岁。使用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的年龄和性别基线资料进行分析处理,发现两组数据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治疗前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为其提供良好的治疗和住院环境,提供临床用药指导。
观察组(护理风险管理):①健全风险管理制度:定期组织各科室的办公室工作人员对护理风险管理制度中存在的漏洞和问题进行检查,针对具体问题制定相应的改善计划,并对护理管理效果进行定期评估。②提升围术期风险管理质量:术前,护理人员要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疾病和治疗的相关知识,说明相关注意事项,通过交流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使其积极的配合医生完成治疗。术中,护理人员的操作要严格执行相关的规章制度和操作程序,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的原则,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指标变化情况,随时做好急救准备。术后,叮嘱患者卧床休息,吸氧、心电监护,叮嘱患者不要憋尿,不要用力咳嗽,注意观察穿刺点是否出血、感染、血肿,同时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饮食指导,限制高盐、高胆固醇和高脂肪饮食,叮嘱患者多喝水。③提升护理人员的技能和专业素养: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在医院内或外院进行相关培训,让其了学习解新知识、新疾病、新设备。同时,培训护理人员与沟通和交流的方式,建立并维护和谐的医患关系。
1.3观察指标
(1)对两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包括穿刺点出血、血肿、迷走神经反射,并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
(2)满意度评价标准[3-4]: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估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等级为0~5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越高。
1.4统计学处理
本组研究中130例冠心病患者的资料和对比数据均纳入统计学软件SPSS18.0中,计数型指标用n/%表示,卡方检验;计量型资料用(±s)表示,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两组差异显著(P<0.05),具体见表1。
2.2两组的患者满意度评分比较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47.54±2.15)分,对照组为(36.59±3.47)分,经统计学分析,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差异(t=14.225,P<0.05)。
3讨论
介入手术是治疗冠心病的常用方法之一,但该手术较为复杂,且还会受到护理人员工作经验、护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引发护理风险,不利于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也会影响患者术后身体康复。
本次研究显示,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观察组与仅给予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相比,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对护理和治疗工作的满意度更高,本结果与相关报道相符[5],充分体现了护理风险管理在临床上的重要性。在医疗救治中存在诸多不确定的风险,这些风险会直接或间接造成患者发生伤残、死亡等不安全事件,而护理风险管理就是要保障医疗安全、降低医疗事故发生率,最大限度的减少患者和医院的损失。我院实施的护理风险管理,首先找到日常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并及时补救,其次分析围术期患者可能出现的不安全事件,并实施相应的预防和管理方案,最后,通过护理人员培训等方式,提升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有效控制风险。
总而言之,对实施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降低治疗和护理中的风险事件发生率,治疗安全性更高,同时可以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井银河.护理风险管理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35):220-221.
[2]唐丽萍.护理风险管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7,36(26):544-548.
[3]李红文,张玉莲.护理风险管理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探讨[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15):1889-1891.
[4]李倩,梁欣.风险管理在减少冠心病介入手术伤害及提高护理满意度中的应用[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6,14(3):231-233.
[5]李志华.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136-137.
论文作者:商娟,商娟(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8
标签:患者论文; 冠心病论文; 风险管理论文; 两组论文; 满意度论文; 介入治疗论文; 发生率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