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儿童生活的可能*
——谈道德与法治课堂生活化的方向
唐 燕
【摘 要】 回归生活是当下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追求。生活化的德育课堂是以生活化的教学逻辑为指引的。《周末巧安排》一课实际教学逻辑存在的问题是,没有将儿童生活的可能作为教学的生活化方向,这使得德育的有效性不足。鉴于此,教师需要以儿童的可能生活为教学逻辑的方向,如此,道德与法治课堂才能真正回归儿童生活,并为儿童过美好生活服务。
【关键词】 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方向;可能生活;教学逻辑
当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面貌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课堂教学中,已经较少看到教师向儿童进行单向的道德灌输,更多的是教师和学生在活泼的气氛中共同探讨与生活相关的话题。这种生活化的德育课堂为培养儿童的诸多品质提供了平台。但笔者从近期参加的听课活动中发现,道德与法治课中仍存在着影响生活化德育课堂成为现实的普遍性问题,其中之一是教师对儿童生活逻辑的把握还有待提高,不能打开儿童的可能生活。对此,笔者将结合自己听的一节课——统编《道德与法治》二上《周末巧安排》,探讨如何解决上述问题。
一、《周末巧安排》的教学过程及逻辑
教学过程:教师首先以“精彩”与“收获”为主题,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周末生活;接着,教师根据教材内容,以活动化的方式,引导学生讨论教材中的三个案例:(1)早起?晚起?(2)先做?后做?(3)可以?不可以?以此帮助儿童认识周末生活需要合理安排。
本节课值得称赞的地方很多,教学层次分明,活动化特点突出,教学气氛热烈、活泼。而本节课在回归儿童生活上做得如何呢?真正面对儿童周末生活的现实,帮助儿童整理并提升周末生活经验了吗?
本课的教学逻辑是根据教材内容“说说我的周末”“这样可以吗”,设计“精彩周末收获多”与“安排周末学问多”两部分教学内容。在第一个部分,教师通过“精彩”与“收获”两个核心词,引导学生回顾并整理他们的周末生活经验。从实际教学来看,学生的周末生活包括写作业、上兴趣班、阅读、运动、玩、做家务、看电视等。其中,写作业、上兴趣班占据了儿童除了睡眠之外的大部分周末时间。教师对此的总结是本班学生的周末生活“精彩多多、收获多多”。在第二个部分,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了三组儿童过周末的情景。通过对这些开放式生活情景的讨论,学生初步认识了合理、科学安排周末的必要性。对照教材预设的逻辑,教师的教学逻辑似乎没有问题。然而,从教学实际来看,上述教学逻辑却存在问题。
电子扩散长度LD是影响光电阴极量子效率的重要参数,LD越大,意味着材料体内的电子输运至GaN(0001)表面的几率就越大,使得到达GaN(0001)表面的电子数量相应增多,光电阴极的长波响应也会随之得以提高[18],最终使光电阴极的整体发射效率也得以提高。LD的大小不但与光电阴极材料的生长质量有关,而且与缓冲层-发射层界面质量有关[19]。
二、《周末巧安排》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鲁洁先生曾经指出儿童生活存在“空壳化”的倾向。高德胜教授认为这说明了当前儿童生活经验非常单一、贫乏,仅限于学校和家庭生活的经验,而且儿童家庭生活也是以学习经验为主。[2]儿童丰富多彩的生活已经减缩成了单一的学习生活,这在上述学生身上得到了印证。儿童周末生活看起来丰富、精彩,过这种周末生活的儿童也是非常勤奋、努力的。但这种看似丰富的周末安排,实则导致甚至加剧了儿童生活的“空壳化”,因为这种周末生活仍属于学习生活。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实际上再次加强了这种用于学习的周末生活的合理性。
尽管在“早起?晚起?”的讨论中,学生普遍性地认为早起好,但还是有一个微弱的声音表达了异议。有学生说:“周末应该晚起,这样就不用上兴趣班了。”该生的意见一经说出,就立刻遭到其他学生的反对。因为在其他学生看来,无论早起还是晚起,上兴趣班是无法避免的。从这一细节中,我们可以推测儿童对周末早起上兴趣班的安排是有抵触态度的。这种打着发展儿童“兴趣”旗号的周末课外班,虽然被视为一种“精彩的”“有收获”的周末生活,但儿童对此显然有不同的想法,因为学生更愿意睡觉,且这种睡眠需要似乎不是个别儿童的需要。
回归生活不仅是回到儿童生活的现实,更要打开儿童生活的可能。那么,这种可能是什么呢?首先,就人的整全生活而言,生活不是只有忙碌、辛苦,还有休闲、放松。我们要教学生如何过忙碌的生活,也应该教学生如何过闲暇的生活。相比儿童学习日的忙碌、辛苦,休息日就应该是放松的、悠闲的,应该惬意地享受生活。本课要为儿童打开的生活可能是让其意识到周末生活的闲暇性以及这种闲暇本身的美好与益处。其次,过周末的方式是多样的,如涂涂鸦、独坐发呆、尝试做饭、看望祖辈、探索家门外、参加社区活动、了解社会变化……这种过周末的方式是与学习日完全不同的。这种过法打开了儿童的日常生活、社会生活,扩展了儿童的人际交往世界,让儿童的人际交往不拘于家庭,不限于教师和同龄人。同时,这种过法还能帮助儿童形成并感受自己的独处时光。最后,过周末的方式是可以自己安排的。合理安排自己的周末生活可以培养儿童自主安排生活的意识,锻炼其合理安排自己生活的能力。
三、重探《周末巧安排》教学逻辑的方向
也许,许多人会反驳,难道将周末用于学习不是一件好事吗?总比让儿童浪费在无聊的玩耍上更有价值吧?对此,若我们教育者也持有这种观点,那么,这节有关周末安排的德育课不仅不会让学生重新认识和发现他们周末生活的问题,了解其他周末生活方式的美好与可能,而且还会让儿童将“周末也应该用来学习”的生活观合理化。如此,本课就不是真正回归生活的德育课,因为它没能帮助儿童恢复对生活丰富性、多样性的感受,没能引导儿童重建其学习与生活的联系,只是在附和儿童生活的现实,迁就儿童生活的现实,也让儿童更加服膺这种忙碌的、辛苦的周末生活现实。如此,儿童生活便搁浅在生活世界之外的学习孤岛上。难道儿童的周末生活就没有其他过法了吗?
丰子恺先生有一幅描绘周末晚起者的漫画。这幅漫画展现了一个人在忙碌一周后,在周末睡到自然醒的生活状态。这种周末早上睡到心满意足、心底畅快的感觉,是透过纸背也能感受到的。这幅漫画启发笔者思考一个问题,即儿童的周末生活到底应该用来学习,用来发展特长、增长见识,还是用来放松、休闲?周末到底应该过闲暇生活,还是忙碌生活?换句话说,周末生活的应然是什么,本课应预设的周末生活的基调到底是什么?
授课班级是我国二线城市中优质学校的优秀班级。学生家庭条件较为优越,家长给学生周末提供的各种学习、休闲与娱乐资源也较多。我们可以推想他们的周末生活应当是丰富的,或如执教教师所预设的,他们的周末生活应是相当精彩的。那学生也认同这种看法吗?从课堂实际看,大部分学生似乎认同此看法:周末应该早起,赶着去参加让自己周末看起来“精彩又有收获”的兴趣班、课外班;周末应该先做完作业,然后再玩;周末也应该多听从父母的安排,坚持上兴趣班,多练自己的才艺,少看电视……如若这就是本班学生应该过的周末生活,那么,教材预设的周末生活的多样性看起来就没有什么值得讨论的价值。且这还会产生另外一个问题,如若本班学生都已经认识到要早起、要先做作业,甚至他们已经这样过周末了,那么,教师本节课的教学岂非多余?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的一项调查研究表明,从2004 年到2016 年,城市小学生睡眠不足10 小时的情况普遍存在,睡眠时间减少的趋势非常明显。有将近80%的城市小学生在学习日睡眠时间不足10 小时,甚至有近一半的城市小学生连休息日的睡眠时间也不足10 小时。这种睡眠不足导致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在空闲时间最想做的事情就是睡觉。[1]这一调查说明,城市儿童周末晚起并不是儿童懒散、不自制、不勤奋的表现,而是在学习日身心劳累之后的必然结果。因此,儿童周末晚起是有现实合理性的,且这种晚起的周末生活状态并不必然是负面的、消极的。
综上所述,倍他乐克联合胺碘酮,临床效果明显,不仅仅能够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也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控制不良反应,具有临床应用优势及推广价值。
在本课中,教师引导学生整理出的周末生活图景是“丰富的”“精彩的”“收获多的”。那么,这一生活图景所呈现出的周末生活基调是什么?是放松、休闲的,还是忙碌、辛苦的?学生对此的真实体验是什么?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注意到一个学生的发言非常特别。他说,这种上兴趣班、补习班、写作业的周末让他过得很累。看来,儿童从这一周末生活图景中感受到的与其说是精彩、有收获,不如说是相当忙碌、辛苦。那么,我们的教学给儿童打开的周末生活图景应是这般忙碌而辛苦的吗?如若我们的教学所回归的儿童生活,仅是回归这般现实的儿童周末生活,那我们的教学引导又有什么价值呢?
在“安排周末学问多”部分,教师设计了“早起?晚起?”“先做?后做?”两组情景,让儿童辨析周末生活的安排方式,但就实际教学来看,辨析几乎没有开展起来。因为学生一边倒地认为,周末就是要早起,作业就是要先做。既然教材设定的是开放性的生活情景,那么教材预设的学生的周末生活就应当是丰富多彩的。也就是说,无论早起还是晚起、作业先做还是后做,都有可能。这种可能性本身没有蕴含潜在的价值预设,如早起必然好于晚起、作业先做必然好于后做等。这本身就体现了生活的开放性、多样性。周末过得好不好,关键要看如何整体地合理安排周末生活。那么,为什么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讨论并没有反映教材所预设的生活多样性,而是一边倒地认为早起好于晚起、作业先做好于后做呢?这是学生的真实想法?这是学生周末生活的真实过法吗?
其实,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执教教师也在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多样化地安排周末生活。如在和学生谈论“先做手工,还是先和朋友一起玩”的事例中,就非常注意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让学生认识到在生活中,完全可以先做手工或先玩。从中可以看出,教师实际上知道自己应该引导学生多样化地安排周末生活。然而,综观实际教学,其教学效果的主调仍是周末早起、作业先做、学习任务先完成,而且要多理解父母安排的周末生活,坚持上兴趣班、少看电视、多练习才艺。因此,教师的教学实质上是向学生再次证明了他们现实周末生活的“合理性”。那么,对本班学生而言,有关周末生活的道德引导真的是多余的吗?还是说本课的教学引导还没有真正找到契合本班学生需要的方向?
(3)淬火温度 当材料和原始组织一定时,相变温度随加热速度增大而提高,为得到合格的淬火组织,相应的淬火温度也应随之提高。通常加热速度越大,淬火温度的上下限越高,允许的淬火温度范围越大。
让儿童打开周末生活的可能,其意图在于让其生活归于整全,让其生活不仅仅只是学习。这既能恢复儿童的课程学习、兴趣学习与日常生活、社会生活的联系,又能发展儿童自主安排生活的能力。这样的周末生活看起来平淡,也不一定有什么收获,但更为日常、更符合人的多元需求。根据以上分析,本课的教学逻辑应不同于目前的设计。首先,在第一个部分,教学时,教师不应该用“精彩”与“收获”两个核心词框定儿童的周末生活经验,而是回到教材,用“说说我的周末”这一看似平淡但却更具包容性的方式来接纳更多的儿童周末生活经验。因为对成人而言的精彩周末,对儿童而言未必如此;而儿童的周末生活经验未必就是“精彩”和“收获”两词所能概括的。正如教学中有个学生想到他的周末生活就是给小弟弟喂奶。这种周末生活经验与其说精彩,不如说平淡,但却是我们常见的、常有的生活经验。其次,不会针对教材内容“这样可以吗?”设计辨析活动。因为辨析活动往往意味着有对有错、非此即彼。但如何安排周末并不能简单地归为对错辨析问题。因为此处重点不在辨析,而在通过思考和讨论的方式丰富儿童对周末生活的想象。如就“早起?晚起?”而言,其教学重点不是辨析早起比晚起好或不好,而是展现早起有早起的好,晚起有晚起的好。此外,教师还应该就本班学生的周末生活情况,进行有侧重的引导,如帮助儿童了解周末生活的闲暇性、自主性、人际性、独处性等。
对于上述内容,有教师也许会认为这种朝向儿童生活可能的教学不见得对学生有意义,且儿童现实的周末生活都是由父母安排的,上述周末生活的可能景象对他们的现实生活不会起到多大改变作用。对此,笔者不敢苟同。笔者认为,回归生活的道德教育真正的目标和方向是打开儿童生活的可能,这种可能生活不仅要朝向现在,更要朝向未来。换言之,道德教育即便难以打开儿童现在的可能生活,也要为儿童未来的可能生活开一道口子。否则,当儿童能自由安排周末时,他可能会不知道如何安排,因为他们从来不了解其他周末生活的可能。
产量结构调查取样涉及6个镇,7个小麦品种,共计20对样本,其中西农979样本6个,郑麦9023样本6个,衡观35样本4个,襄麦35、良星99、金皖999、西农585各1个。
利用信息技术能够为幼儿提供正确的示范,形成正确的引导 幼儿教学是视觉的、听觉的、口语的活动,甚至是触觉的活动[2]。通过多种材料的对比,能够选择性地为幼儿呈现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的阅读材料和适当的教学媒体,给幼儿带来丰富的学习体验。
这其实道出了回归生活的德育课堂的实质,我们的教学不能“窒息”儿童对生活多样性、丰富性的感受和认识,应该敞开和照亮儿童生活的可能。这种生活可能是从人值得过的生活的角度设想的生活景象,它不是屈从现实、迁就现实、服膺现实,而是让儿童意识到值得过的生活是可以创造的。由此,儿童会觉得让生活变得更美好是一件有盼头的事情。希腊人用一个绝妙的词——apeirokalia,来形容人缺乏对美好事物的经历。笔者希望我们德育课堂不是apeirokalia,而是能够打开儿童生活的可能,赠予儿童对美好事物的经历。这种经历即便在当下不能作用于儿童的现实生活,不能变成儿童当下生活的有益经验,但它能成为一粒种子,会在适宜的条件中生长。为此,教师首先就要打开自己的生活观,先放下自己既定的、未经反思的成人视角、成人立场、成人预设,以值得过的美好生活的视角,为儿童打开生活、打开可能。
有了上述反思,教师在教学本课时就必须重新定位教学的生活化方向。换句话说,通过本课教学,我们到底要把儿童的周末生活带向何处?是适应、合理化他们现有的周末生活方式,还是帮助他们打开周末生活的可能性?教学逻辑的生活化方向是教师在设计教学时不得不认真思考的问题。只有考虑清楚此问题,我们才能真正找到契合本班学生需要的教育方向,从而在该方向上不断探索,进而使德育课堂能够真正为学生过上美好生活而服务。
【参考文献】
[1]赵霞,孙宏艳,张旭东.我国城市青少年健康生活方式的发展趋势与改进[J].中国青年研究,2019(4):61-66.
[2]高德胜.回归生活的德育课程[J].课程·教材·教法,2004(11):39-43,73.
【中图分类号】 G623.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5-6009(2019)81-0021-04
【作者简介】 唐燕,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南京,210097)教师,教育学博士,《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编写者,主要从事德育理论研究。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生活德育的理论深化与实践推进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16JJD880027。
标签:道德与法治论文; 生活化方向论文; 可能生活论文; 教学逻辑论文; 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