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拉萨市第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850000
摘 要: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社会提供技能较强的人才。针对中职教育的特殊性,应当建立适合中职教育发展的人才培养计划,在提升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的同时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这对我国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要介绍了中职教育的教育理念以及职业教育对学生发展的意义。
关键词:职业教育 教育理念 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职业教育在我国的教育当中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它主要是为我国社会培养职业技能型的优秀人才,能够满足社会不同层次学生对自身发展的追求。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的一个重要分支,有其自身的培养系统与教育理念,虽然具有整个教育系统的共性但是又有自身的个性。
一、对学生个性的培养
职业教育既有教育行业的共性特征又有鲜明的“个性”,职业教育的个性表现就决定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与教育理念。职业教育不受普通高等教育的升学率的限制,在教育的过程中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而减少了对学生应试教育的要求。中职教育的教育理念对我国教育来说是一项较好的教学改革,为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提供了新的方向。
职业教育有其自身完整的教育体系,每一届毕业生都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我国高等教育的一大弱点就是培养的学生往往存在高分低能的现象。中职教育与高等教育有着明显的不同,中职教育强调对学生素质与技能的培养,这种动态的教学方式能够调动学生自我学习的积极心态,将学生打造为一专多能的高新技术人才,这也是社会对人才的新需求。中职教育的发展也存在很多的困境:首先就学生的水平来说,远远低于普通高等教育学生的能力水平;其次,学生的个性鲜明,对学习的重视程度较低,因此教师管理起来也较为困难,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职业教育对学生的培养要有计划与规律,把握教学的节奏,在教学计划中应当以实践为主,提升学生技能。
二、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
职业教育也不能缺少对学生人格的塑造,不论是普通教育还是职业教育,学生都应当拥有发现美、判断美、创造美的能力。职业教育的培养对象大多处于青少年时期,此时的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时期,教学计划当中必须设置培养学生价值理念的课程,帮助学生成为一名素质较高的技术性人才。所以审美教育对学生的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时期职业教育的发展也强调学生的素质培养,该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职业教育的学生知识底子较为薄弱,很多学生对教育的管理有着排斥的心理,并且由于多年的学习状态,因此不能正确地认清自身的价值、做出良好的职业规划,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消极、懈怠、缺乏信心等不健康的心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中职教育不仅仅是为学生提供技能的课堂,也是提升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学生道德素养的重要渠道。教师应通过课堂将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传递给学生,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心,帮助学生科学规划职业道路。
贯彻职业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法:
1.紧抓教学机会,创新审美情境教学。
学校的环境对学生来说处处都蕴藏着教育的价值。学生在校期间还处于较为单纯的时期,利用情境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尤其是在学校潜移默化的状态下,学生对审美情趣的感受更为深刻。
例如,在校园的展板中展示优秀专业人才的成长故事,通过偶像效应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上进的心态。教师平时也可以讲述一些优秀人才的自我成长励志故事,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的抱负。其次,在各种节日以及主体教育活动中,可加入审美教育的内容,以丰富的形式为学生提供学习的环境,让学生通过眼睛、耳朵等等感受审美教育。校园是一个特殊的环境,能够为学生提供众多的环境教育场景。教师应当多多关注校园环境的变化,利用环境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建设优秀的校园环境,提升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
2.引导学生主动创造美。
审美教育内涵丰富,囊括学生素质教育的各方面内容,与学生的德、智、体、美相互联系,关注人精神文明的培养,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素质,使人自我完善、自我优化。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职业教育的优秀资源,深化审美教育在中职教育当中的建设,建设具有持续发展效应的审美教学。
近几年职业教育培育出的学生主要有两个就业的方向:
(1)通过职业学校的专业考试,踏入社会参与工作。
(2)通过成人考试,继续进行深造。
根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每年职业教育的学生大约有73%的在毕业之后参加工作,剩余的23%选择参加考试继续深造。只要在职业教育的学习过程当中学生获得了良好的素质教育与专业技能培训,不论是参与工作还是继续深造都具备了健全的人格、雄厚的知识与优秀的专业技能。
三、结语
职业教育有其教育的特殊性,因此教育的领导者应当根据中职教育的特点,建设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计划,在满足社会对学生技能的要求之后也提升学生的精神素养。现代社会竞争日渐激烈,职业教育也为学生提供了继续深造的途径,这对提高我国国民整体素质具有重大作用。教育的价值不仅在于培养学生的生存技能,更多的是叫人明理、开慧,促进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论文作者:普布次仁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8月总第2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4
标签:学生论文; 职业教育论文; 中职论文; 技能论文; 能力论文; 高等教育论文; 我国论文; 《素质教育》2016年8月总第2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