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路基施工质量是影响道路行车舒适度以及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着市民生活质量。想要加强对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质量控制,就需要我们在施工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针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来选择最合适施工方法,加强对施工工序的控制,不断提升施工质量。本文对市政道路施工中路基的处理与质量控制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路基处理;质量控制
前言:
路基是整个道路施工的基础,路基施工程序复杂,与排水、桥涵、防护、路面等工程相互交错、关系密切,并受地质、地貌、气象、地方环境等条件的影响。要做到路基的坚固而稳定,就必须精心施工,才能建成高质量的路基工程。
一、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特点分析
一是施工质量要求
保证路基施工结构稳定性以及水温稳定性,主要是避免路基在行车荷载以及外力影响下,对路基稳定性造成影响出现变形等情况。另外,市政道路是长期工程,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路基所受地下水和地面水的影响越大,路基在水文的影响下,造成结构稳定性降低以及强度变弱等[1]。水温稳定性的变化,很多情况下会出现冻融现象,缩短道路使用年限。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路基强度、结构稳定性以及水温稳定性的控制是保证道路施工质量的重要途径。
二是路基施工特点
市政道路工程建设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程,路基建设是其基础,在施工过程中主要是露天作业,所受自然环境影响比较严重, 施工所包括的专业类型、结构物、建筑物以及管线比较多,同时所受社会环境影响也比较大。施工内容主要包括路基、土方、路肩、挡土墙、排水管线以及沿线涵洞等内容,主要需要机械设备来进行施工,然后配备相应施工人员,采用流水线或者分段平行施工作业的方式,在保证工程顺利施工的前提下,加强对施工质量的控制管理
二、石方路堤施工的质量控制
要建筑石方路基,对于石料的选择也要保证质量以及性质, 并结合填筑的高度以及相应的坡度设计科学合理的填筑方式与方案。如果填石的质量与性质不能完全达标的话,要仿照填土路堤进行分层的填筑与压实,填筑工作完成后要通过测试与试验的形式完成对路堤的测试,对填石路堤的厚度和粒径都要进行检测, 一般粒径不能超过厚度的2/3,层厚控制在0.5m 以下。如果用强风化的石料或软质岩石作为填筑材料的话,要检测抽查CBR 值, 其值达到标准才能满足设计的填筑要求,从而保证路基的安全与稳固。在填石进程中,要首先压实路基的双侧,最后处理中间的部位,相邻区域要重复压实,并且保证重叠1.0m ~ 1.5m,左右相邻的路堤段之间保证重叠0.4m ~ 0.5m。
三、路基的填土层压实质量控制
在选择夯实设备与工具时要结合考虑填土的类型和夯实的厚度,振动压路机具有滚压和振动的多种功能,适合压实砂砾土等土质,而且效果良好。要良好的控制填筑的厚度、平整度以及含水量,要对路基的填筑和压实的工作分阶段进行,进行相应的分区, 比如涵盖卸料区、摊铺区、碾压区和检测区等,从而保证压实的厚度与质量,保证全面压实。通常情况下,如果路段松铺厚度在30cm 以下,构造物周边的松铺厚度要控制在15cm 以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路基要保证全面填筑,一次性完成。在碾压的过程中也要保证含水量的正常,上一次的碾压合格后才能抱枕后期的碾压施工。在填筑之初要先用推土机做基本的摊平,然后人工铺平,最后完成机械压实、夯实工作,桥台边以及道路边角等特殊部位不能采用机器的,要主要依靠人工摊铺与找平,采用比较小型的机器完成必要的碾压。在路基压实期间要特别注重填土层的厚度,因为厚度与压实度的关系密切。一般来说,土方压实度检测试坑深度为填土层的整体厚度,但在实际操作中,试坑只设置在20cm 左右,这表明不能以这个压实度检验值代表整个填土层压实度,这样的检测有失科学合理,但又被公认。但这样容易给路基施工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留下质量隐患,所以在测试中最好是对整个填土层或者多个试坑进行检测,保证测试的科学合理性。
四、桥台以及涵洞等构筑物的回填压实质量保证
桥台台背、涵洞两侧及涵顶、挡土墙墙背的填筑在这些构造物基本完成后进行,由于场地狭窄,又要保证不损坏构造物。因此, 填筑压实比较困难,而且容易积水。如果填筑不良,完工后填土与构造物连接部分出现沉降差,影响行车的速度、舒适与安全, 甚至影响构造物的稳定。
1、填料在下列范围内一般应选用渗水性土填筑:台背顺路线方向,上部距翼墙尾端不少于台高加2m,下部距基础内缘不少于2m;拱桥台背不少于台高的3 ~ 4 倍;涵洞两侧不少于孔径的2 倍; 挡土墙墙背回填部分。如果台背采用渗水土有困难时,在冰冻地区自路堤顶面起2.5m 以下,非冰冻地区高水位以下,可用与路堤相同的填料填筑。特别注意,不要将构造物基础挖出来的劣质土混入填料中。
2、填筑桥台背后填土应与锥坡填土同时进行,涵洞、管道缺口填土,应在两侧对称均匀回填;涵顶填土的松铺厚度小于50 ~ 100cm 时,不得通过重型车辆或施工机械;靠近构造物100cm 范围内不得有大型机械行驶或作业。
3、排水桥涵等结构物处填土,在施工中要竭力防止雨水流入; 对已有积水应挖沟或用水泵将其排除。对于地下渗水,可设盲沟引出。当不得不用非渗水土填筑时,应设置横向盲沟或用粘土等不透水材料封顶。挡土墙墙背也要做好反滤层,使水能顺利地从泄水孔流出去。
4、压实应在接近最佳含水量状态下分层填筑,分层压实。每层松铺厚度不宜超过20cm。密实度应达到设计要求。如设计无专门规定,则按路基压实标准执行。用非渗水土填筑时,必须加强压实措施,或对填土性能进行改善处理(如掺生石灰),以提高强度和减少雨水的渗入。
五、结语
综上,对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施工质量控制进行了探讨,加强对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质量控制,就需要我们在施工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针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来选择最合适施工方法,加强对施工工序的控制,不断提升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茹,赵志刚. 浅析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J]. 山西建筑. 2011(21).
[2] 陈武. 路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研究探析[J]. 企业家天地(理论版). 2011(04).
[3]黄春梅.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J].交通世界(建养. 机械). 2011(01).
[4] 牟守国. 市政道路路基的施工关键程序及质量控制[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0(16).
论文作者:玉有钦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
标签:路基论文; 压实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厚度论文; 路堤论文; 市政道路论文; 稳定性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