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芯片与染色体核型检测在产前超声胎儿异常的研究论文_李军红,蒋洪昆

基因芯片与染色体核型检测在产前超声胎儿异常的研究论文_李军红,蒋洪昆

李军红 蒋洪昆

(广西柳州市人民医院;广西柳州545006)

产前超声检查是应用超声的物理特性,对孕妇和胎儿进行影像学检查,是了解胚胎、胎儿主要解剖结构的大体形态最常用、简便的方法[1]。近年来随着超声医学的不断发展和提高,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多的人体组织生理和病理变化信息。在妇产科领域,产前超声诊断的需求显著增加。由于兼有无创、便捷、价廉、实时、动态等优点,妊娠早期超声检查对胎儿异常的检测具有非常好的敏感性,可明确胎儿畸形的临床诊断,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对干预出生人口质量有重要的临床价值[2]。

中国是出生缺陷高发国家之一, 出生缺陷发病率为5.6%, 每年新增出生缺陷病例超过90万例。在现有的8 000多万残疾人中, 70%是由出生缺陷所致[3], 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的负担。超声常规胎儿检查可以发现低风险人群中许多胎儿结构异常[4-5],对于严重的胎儿发育异常国外内医生多建议孕妇引产结束妊娠。除了明显的严重畸形外,还包括一些微小畸形(软指标异常),有大量文献报道这些超声结构异常以及微小畸形与胎儿染色体异常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6]。

因此,对产前胎儿超声异常的患者进行进一步的遗传学方法检测,探究相关遗传因素在胎儿超声异常的影响,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具有重要意义。

1、国内外研究现状

随着遗传学检测方法的日益发展,检测价格的下降、检测准确性的提高,使得更多的检测新技术被带入临床,对于探索疾病发生的原理有着巨大的推进作用。更多的遗传学检测方法也被运用到产前胎儿超声异常的病因学研究当中。有大量文献探究了产前胎儿超声异常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表明超声软指标和结构畸形提示胎儿染色体异常的风险增加[7],胎儿染色体异常是胎儿超声异常的主要病因之一。将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技术运用于胎儿超声异常相关的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s,CNVs)的研究,国内外学者比较分析表明了CMA为超声检测到的一个或多个结构异常的患者提供了有效的诊断工具[8]。根据微阵列所使用探针类型的不同,CMV在方法学上可分为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array-CGH)和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芯片(SNP array)。运用array-CGH技术对产前超声检查异常胎儿进行羊水检测,结合常规G显带染色体比较分析表明部分超声检查异常胎儿染色体微缺失或微重复变异[9]。此外,有学者运用SNP array技术对超声提示异常的胎儿进行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检测,表明SNP array技术是检测CNVs的较好平台,与染色体核型相比,对于胎儿超声异常的检出率明显提高[10]。需要注意的是在单个/多个超声软标记、单个/多个超声结构异常中,染色体核型分析对胎儿染色体异常的检测准确性是存在差异的,文献表明产前超声筛查胎儿存在多发结构畸形时应染色体核型分析的准确性更高[11],因此对于不同指标的超声异常,不同的遗传学检测技术具有不同的诊断价值。

通过研究我院100例产前胎儿超声异常的样本,运用染色体核型和基因芯片检测等多种遗传学检测方法,寻找可能致病的CNVs,对比数据库并查阅文献,从而对产前胎儿超声异常的遗传病因进行研究,是本题的创新所在。

2、发展趋势

随着遗传学检测技术的日新月异,遗传病因学的研究异常表观层面转移至分子层面。根据超声提示胎儿不同指症异常的孕妇,进行绒毛或羊水穿刺取得胎儿样本,采用基因芯片等遗传学检测方式进行遗传病因学进行细分已成为遗传病因学探究的趋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早期自然流产流产组织可通过基因芯片技术准确检出染色体异常情况,且该技术所需标本不需要培养,直接从流产组织中提取基因组 DNA 进行检测分析,可缩短报告周期,同时也可以避免因培养中的优势生长导致结果有所偏差。因此,基因芯片技术可作为一项快速、准确的早期自然流产遗传学诊断方法。

3、主要问题

虽然全面的产科超声检查可对胎儿解剖结构进行系统筛查,胎儿主要解剖结构通过各切面得以观察,但期望所有胎儿畸形都通过产科超声检出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存在一定的漏诊率[12],并且目前国内外文献报道的各种胎儿畸形产前超声检出率不同,所以,在选择胎儿超声异常的样本时可能会遗漏部分未检测出的样本,需要通过不同孕期的多次超声检测,进行样本的收集。同时,要注意不同类型的胎儿畸形检出率不同以及不同超声异常指标组合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不同,如何控制变量,减少误差。同时,基因芯片技术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但 CMA 也存在固有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无法可靠地检出低水平的嵌合体,无法检出平衡性染色体重排和大多数的基因内点突变等异常和对检测到的不明意义 CNV 不能确定其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 产前超声检查指南(2012)[J].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12, 09(7):1-3.

[2] 常才. 超声新技术发展对妇产科临床的影响[J].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8, 30(1):122-123.

[3] 赵蕊, 张小英. 产前系统超声检查在胎儿畸形诊断中的应用[J]. 当代医学, 2013, 15(24):71-72.

[4] 黄国英. 中国出生缺陷防治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 上海医学, 2017(5):260-262.

[5] 顾京红, 蒋荣珍, 沈国芳,等. 598例妊娠中晚期胎儿超声异常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J]. 实用妇产科杂志, 2015, 31(2):139-143.

[6] 张卫华, 唐萍, 金玉霞. 胎儿超声异常合并脐血染色体核型异常相关分析[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5(11):46-47.

[7]刘百灵, 王远流, 蒋建穗,等. 孕期超声筛查胎儿结构畸形和软指标异常的临床意义探讨[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5(11):98-100.

[8]周知, 马燕琳, 李林江,等. 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诊断产前超声检查异常胎儿染色体变异的价值[J]. 中国妇幼保健, 2017, 32(16):3857-3861.

[9]杨文娟, 吴青青, 王莉,等. 胎儿超声软标记、结构畸形与染色体异常的相关性研究[J].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11, 08(1):30-33.

[10]吴轲, 唐少华, 陈冲,等. 产前超声异常胎儿的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分析[J].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2017, 34(2).

[11]秦青梅. 超声诊断孕期胎儿畸形存在的问题分析[J]. 基层医学论坛, 2011, 15(5):138-139.

[12] 沈国芳, 闻恽, 季珍. 超声筛查胎儿畸形存在问题分析[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3, 19(1):82-83.

论文作者:李军红,蒋洪昆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5月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3

标签:;  ;  ;  ;  ;  ;  ;  ;  

基因芯片与染色体核型检测在产前超声胎儿异常的研究论文_李军红,蒋洪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