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气象是影响农业生产活动的重要因素。气象服务的目的在于指导具体的农耕活动和降低气象灾害带来的产量损失,以保证农耕活动循序渐进地开展,进而达到预期的产量指标。目前,我国农业气象服务各方面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对农业生产的具体指导和调节尚没有达到最大成效,需要政府和气象工作者进一步努力。本文就我国农业气象服务事业展开分析,简要探讨气象服务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农业;气象服务;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引言
农村农业生产的防灾和减灾,确保农作物的安全对国民生活有着重要意义。为了做好农业气象安全体系的建设,降低农作物灾害出现的概率,我国气象部门已经进行了综合气象监测网的建设,切实提高了监测的能力,扩大了监测的范围。气候变化对于农业生产能力造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气象灾害的频发也危害了我国农业的发展,我国现在很多地区农业生产还是受到气候的制约。所以我们必须认识到农村气象服务的重要性,分析其需求并找到对策解决存在的问题。
1农业气象服务概述
农业气象服务内容是由农业生产活动对于气象条件的需要决定的,因此,气象服务内容必须落实到农耕生产实际,根据具体的地方农业特色和农业类型编排。农业气象服务的主要依据有近阶段天气的演变趋势、农作物生长周期、气象条件对于农业生产的连续性动态影响、气象条件对于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动态调节。因此,农业气象服务必须落实到农作物的耕作和收获实际,以全程动态督察模式,指引农作物有序完成生长,以及使农业生产者完成收获。根据具体的服务对象,农业气象服务可划分为播种气象提示、耕作气象提示、收获气象提示、气象灾害预防提示。农业生产都要从农作物的播种、耕种开始,这一初始环节自然需要对应的气象条件支持,因此,气象服务必须根据地方实际生产的农作物种类提供对应的播种耕种气象提示和气象指导,以便农民能将农作物的播种耕种环节在正确的气象条件下完成。农作物完成播种、耕种后,然后是农作物耕作护理的核心环节,在此期间的气象服务主要是为农民提供各个施肥、浇灌、除病虫害等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管理流程的气象指导,并提供节气性气象灾害预警,说明各个气象不利因素将会给农作物生长发育带来何种阻滞,以及提供对应的预防指导。目的在于保证农作物完成优质的生长发育,提高农作物产量。农作物在农民悉心的照料和管理下顺利生长发育,完成了农业生产的最终收获环节。这一过程中农民最关注的是农产品的品质高低和产量大小,最终的关注点都集中于完成收获后实际到手的农作物量。此环节直接展示了农业生产的最终成果,对于农民具有重大生活意义,因此,气象服务必须协助农民完成这一环节,保证农作物实现最大产能。
2农业气象服务现状
我国气象事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布局,已经逐步形成了具备一定规模和系统性的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同时不断提高防灾减灾能力,为保障农业生产和促进农民增收发挥重要作用。农业气象服务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5个方面。一是天气信息预报和预警。每天提供天气预报信息是气象部门为农业生产提供的日常气象服务,同时为农业部门和广大农民提供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如高温、干旱、寒潮、暴雨等,使人们可以提前做好防灾准备。二是利用卫星遥感和地面气象观测网的数据,提供农业气象监测和预报信息,如降水、温度、风、土壤温度、土壤水分、干旱程度和作物生长情况,并对其优缺点进行分析,从而为农业生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三是针对重要的农事活动如春播、秋收等提供相应气象服务,以及周期性气象服务包括年、季、月气候预报等。分析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及时发布气象灾害和病虫害发生预警。四是开展生态变化监测,提供关于生态方面的气候环境变化信息,从而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支持。五是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通过对气象条件的准确分析,充分利用云水资源,及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以有效增加降水量、缓解区域的干旱;通过开展人工防雹作业,避免或者减轻灾害性天气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国农业气象服务未来发展趋势
3.1扩大服务范围
为了体现农业气象服务的作用,应转变传统的服务理念,逐渐拓宽服务范围,不仅要对自然灾害进行预报和评估,减少自然环境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还要对常见的病虫害问题给予高度关注,在病虫害高发季节提前做好预警,提醒广大农民加强对病虫害的预防和控制。农业气象服务应竭尽所能的为农业生产提供一切优质便利服务,满足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促进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的稳步提升。
3.2通过多种手段来对农村气象信息传播的渠道进行完善
各地气象信息宣传部门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来进行重大灾害气候广播专属通道的建立。从而在农作物生长比较关键的时期做好突发灾害天气的预告工作。并且,气象部门还应该进行效率较高的信息传播渠道的建立,从而确保能够比较及时的将重要气象传递给农民,指导农民的生产以及防灾减灾更好的进行。
3.3做好农村防灾减灾体系的构建
重视农村气象防灾减灾水平的提高,切实提高农村的灾害应急能力,便必须完善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切实提高人工影响天气的能力,若是有必要可以进行人工降雨。农村需要提高防雷减灾方面的投入力度,相关部门应该做好相关的监督工作,确保农村房屋建设防雷工作能够很好的落实,并且还需要将监督的结果公开。特别是必须做好农村公共建筑和学校的防雷工作,若是存在隐患,必须监督整改工作的开展,确保其防雷效果能够满足实际需要。
3.4加强不同部门的联系
农业气象服务需要有专业水平较高的人才为支撑,应大力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知识、技术、素质培养,确保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能够符合农业气象服务工作的实际要求。由于农业气象服务涉及到多个部门,部门之间的合作也十分必要,将每个部门的工作职责进行细分,落实到人员上,以便在出现问题时迅速找到责任人,可以大大提高气象工作的执行力,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防范违规操作的发生。
3.5提高农业服务的预测精度,增强气象服务能力
农业生产需要获取及时准确的灾害性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才能有效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提高气象预报的精度是气象服务的基础。依靠科技进步,努力提高预报的准确性,做好气象预报服务,是增强气象服务能力的必要措施。
3.6积极研发气候资源开发新技术
为了将农业建设过程中农业气象服务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应将农业气象服务同当地气候资源进行有效的联动。气象部门可以对气候资源、森林资源和矿产资源等加大勘察力度,并结合当地特色农业种植技术,使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尽快建立起先进的特色农业示范基地,以增强气象服务在精准农业和设施农业中的作用,进一步为当地农民增产增收提供强有力的数据保障。
4 结语
气象部门不但要对农业气象服务工作进行充分的认识和了解,还要制定积极的措施去解决在农业气象服务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不但要如此,气象部门还要加强对气象工作者的培训工作,通过培训,提高这些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服务态度,为农村农民和社会各界提供更加精准、高质量的气象信息,从而促进农业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初军玲,张志萍,宋华丽,孙兆展,丛源.文登区直通式农业气象服务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J].中国农业信息,2017(19):50-51.
[2]李龙生,徐永为,王占勇.我国农业气象服务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J].农业与技术,2015,35(12):196.
[3]陈柏富,童彬,李锐坚.我国当前农业气象服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山西农经,2018(6):60.
论文作者:孙建强,高珂歆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
标签:气象论文; 农业论文; 农作物论文; 农业生产论文; 灾害论文; 农民论文; 农村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