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克勇[1]2004年在《钢构建筑的建造表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钢结构房屋是当今发达国家基本建设的主导形式,我国的钢构建筑还处于起步阶段,借鉴国外优秀作品的成功经验对我们的建筑创作大有裨益。建筑作为建造的结果而存在,建造是对建筑师设计思维的物化。本文从建造表现的视角切入对钢构建筑的研究,探讨材料与形式之间的逻辑关系,引发对基于钢铁材料特定属性的建筑形式的思考。本文在简单回顾钢铁建筑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主要从材料表现、结构表现、构造表现叁个方面展开对钢构建筑的研究。并对钢构建筑涉及的技术与美学观念进行了分析,选择当代有代表性的建筑作品,从钢构建筑设计的基本问题入手,探讨了发扬钢构建筑表现力的方法。本文的最后一章论及了钢构建筑在当代的一些多元化发展趋向,这也预示了钢构建筑巨大的发展潜力。
邹青[2]2005年在《追随木构诗性的技术之美》文中研究指明千百年来,木材和粘土、石头等一直是最受青睐的建筑材料。然而,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建筑师们纷纷将目光投向了混凝土、钢材和合成材料,从而忽视了对木材的使用。针对这一现象,本文旨在阐明木质建筑绝非少数建筑师的突发奇想,而是有着更加久远的意义。木材,作为一种自然的建筑材料,提供了人类与自然联系的纽带。建筑作为建造的结果而存在,建造是对建筑师设计思维的物化。本文从建造表现的视角切入展开对木构建筑的研究,探讨材料与形式之间的逻辑关系,引发了对基于木材料特定属性的建筑形式的思考。本文在回顾传统木结构建筑技术和审美观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主要从材料表现、结构表现、构造表现叁个方面展开对木构建筑的研究,对木构建筑涉及的技术与美学观念进行了分析。并通过选择当代有代表性的木建筑作品,进行分类型的实例研究,主要涉及结构、表皮、美学观、地域文脉、生态设计、古朴自然化这六大方面,从分析木构建筑设计的基本技术问题入手,探讨了发扬木构建筑表现力的方法。以技术表现观的角度来重新诠释——现代新型木建筑。本文在最后展望了木构建筑技术的新发展和其潜力,并且讨论了关于当前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木结构的辉煌,在这一问题上,我国建筑师所面临的特殊的历史任务和时代契机。
陈荣杰[3]2016年在《钢构在当代闽南地域建筑中的表现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国内钢铁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逐渐兴盛,借鉴和研究国外的建筑创作经验并不在于只是单纯模仿手法与抄袭外形,更重要的是探索它们在设计过程中的思维方式。本文针对钢材在当代闽南建筑设计中的地域性表现的研究正是希望从材料的属性和特质出发,研究闽南地域性创作中建筑形式与建筑材料、建造逻辑之间关系,探讨钢材特有的建造逻辑和形式语言的闽南地域性表现。自钢铁首次作为建筑材料以来已经有200多年,钢铁一直都是作为一种结构材料来使用,但是如今钢材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在建筑的结构构件和表皮构件上,钢材在建筑中的应用范围日趋扩大,人们对钢构建筑的研究范围也在不断扩充。然而目前对于钢构建筑的研究,国内外也只是多数集中在建筑结构领域,而对于建筑设计的角度来研究的却相对稀少。因而笔者选择以闽南地区钢构建筑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在回顾钢构发展基础上,以闽南地域性的角度分析归纳闽南地区地域性钢构建筑在结构和表皮方面的表现,并引出当代闽南地域性钢构建筑的生态化和数字化倾向,旨在为当代闽南钢构建筑提供设计参考。本文在研究什么样的钢构手法导致了这样的钢构表现形式基础上,尽力回避那些对于钢构建筑表现的虚无空洞的纯文字性描述,旨在对于设计手法的归纳整理并使用分析图方式进行清晰的逻辑表达。
产斯友[4]2014年在《建筑表皮材料的地域性表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建筑与具体地域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材料于其中所起的作用曾经不言自明:前工业时代材料直接取之自然,建筑与所处地域有着天然的关联性;而工业革命带来了由机械生产的钢、混凝土、玻璃等工业材料,由其建造的早期现代主义建筑,因材料的抽象化应用与设计态度上对地域性差异的漠视,与环境多存隔膜;就此流弊,“二战”后的反思与修正一直持续至今,设计结合环境已逐渐成为当代建筑师的文化共识,具体操作中对材料表现力的挖掘亦已成为融合建筑与环境的重要手段;然而,当今发达的消费文化与大众传媒强化了以视觉主导的思维模式,受此影响,建筑学领域“表皮”热兴起,图像化拼贴、数字化炫技与单纯视觉性的材料迷恋倾向日趋严重,这种对建筑自身表象的过度关注,很大程度上再次割裂了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对话”关系。有鉴于此,重新树立环境意识,回归建筑基本问题,在“地域性”视野下审视和发展建筑材料研究,探寻表皮材料表现与地域环境之间的关联途径,以促成建筑顺利地融合环境,将有助于超越单纯的形式审美,丰富建筑的多重内涵。建筑创作中,材料的“地域性表现”,指向于一种通过对材料能够引起身体体验、心灵感动以及情感与文化共鸣的表现性内容的强化与表达,以回应建筑所处“地域”环境的设计策略。以此为研究内容,本文突破以往针对材料具体类别的研究视角,通过梳理回顾中西方传统与现当代建筑中材料应用的演进历史,探究其中“材料表现”的具体内容与主要手法,并结合对“地域”环境构成要素的剖析,力图以建筑表皮的材料表现为手段,使建筑适应地域气候,回应地域景观,承载地域文化,由此构建建筑与地域环境之间的多层次关联。论文从以下叁部分逐次展开论述。第一部分提出问题,对应于第一章的内容。第一章绪论,首先论述了本课题研究的时代与学科背景,指出材料之于建筑与文化的意义,并由此提出本文的核心议题:如何实现建筑表皮材料的地域性表现,使材料更好地诠释建筑,使建筑得体地楔入环境?继而综述了本课题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分析了本课题在现有研究基础上继续拓展的可行性与必要性,最后对本课题的研究对象、内容、范围、方法与框架,以及主要创新点进行了简要说明。第二部分分析问题,对应于第二、叁章的内容。第二、叁章是论文的理论基础研究,以工业革命为时间节点,按人类文明进程的发展顺序,分别对“地域各异的前工业时代”与“全球趋同的机械与信息时代”的“材料表现”内容进行了详尽梳理与史学分析,并加以概括提炼,为后续论文主体部分的立论研究,提供言之有据的史论支撑。第叁部分解决问题,对应于第四至第八章的内容。第四章是论文的理论核心建构,以前文的史论回顾成果为基础,分析了表皮的两种典型建造逻辑,阐明了表皮材料表现的技术、艺术与人文层面的详细内容,继而探讨了表皮材料表现的主要手法,最后依据“地域性”的要素构成,提出表皮材料地域性表现的叁大主要途径:适应地域气候、回应地域景观、关联地域文化,由此开启下文实践指向的理论应用研究。第五、六、七章紧承上文,依次从“地域气候”、“地域景观”与“地域文化”的角度展开论述,结合典型案例的深入解读与细致剖析,尝试将前文的理论思考,落实为“表皮材料地域性表现”的具体创作思路与方法。第八章是对上述展开部分的综合论述,以“‘整体观’观照下表皮材料的地域性综合表现”为题,通过对经典案例的全面阐释,分别对表皮材料地域性表现的叁大途径,以及材料的地域性、文化性与时代性表现加以综合概述,是对上文理论应用部分的进一步概括总结。最后为本研究的结论,总结得出论文的主要理论成果,指出本研究尚待完善之处,并对本课题后续研究作出展望。材料离不开“建造”,侧重于审美与文化范畴的材料“表现”,同样离不开具体的技术支撑,限于篇幅与学识,笔者此文未就微观层面的材料构造技术细节,及其与材料表现的关联性展开细致分析,容后续研究再作深入探讨。
黄增军[5]2011年在《材料的符号学思维探析》文中研究指明面对图像时代、形而上学的崩溃和消费文化的背景,论文摒弃风格、流派等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式,回归建筑本质以展开研究。通过对原始世界、形而上、形而下和符号学不同领域建筑本质的推演,本文认为空间与人同属社会学范畴,放弃了空间的研究对象,确定了以建筑的实体部分——材料——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建筑本质的思辨,论文拓展了材料概念的范畴,即除虚空外的一切物质实体。在研究角度方面,本文突破了传统的从技术角度来研究材料的取向,将材料抽象成符号和符号系统,运用符号学的思维和理论工具来探析建筑设计中材料应用及观念的演变。本文对中外文语境下材料的内涵与外延的进行了辨析,梳理了材料的物理和心理的二重属性;通过对材料的本性和表现性的进一步论述,质疑了材料应用的“真实性”原则。通过运用系统的符号学思维来解读材料,提出材料的四要素——质料、形式、意义与读者,指出质料与形式之间的关系属于句法学范畴;形式与意义之间的关系属于语义学范畴;意义与读者之间的关系属于语用学范畴。本文在句法学组构、语义学表达和语用学体验叁个层面,共时性和历时性两个维度分别对具体的建筑实例进行了剖析:通过对句法学层次下塑、构和砌的共时性与材料形式元素的历时性研究,指出了信息化的材料形态——句法学吸收的发展前景;通过语义学层次下再现、隐喻和象征的共时性与材料表意的历时性研究,指出了材料地域性的表达——语义学抵抗的发展前景;通过对语用学层次下个体人、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方面的共时性与材料解读的历时性研究,指出了材料的“非物质化”——语用学融合的发展前景。以符号学思维下多维“材料性”作为结论,指出一方面材料具有相对于空间的依存性,另一方面材料也有其独立性,建筑设计中可以从不同的要素来介入——“质”、“形”、“意”和“释”。同时还指出多元与专工的关系——今天的多元化局面正是来源于符号学思维下不同范畴内的解读,而建筑师可以专长于某个领域的研究。通过对分工与同工的思考,指出目前我们正处在材料向“材料性”的话语转换中,在建筑学的教学中应加强“质”的体验训练——包括材料的物理属性和心理属性。
于宁[6]2010年在《当代木构建筑的表现及应用研究》文中指出作为一种自然生态的建筑材料,木材提供了人类与自然联系的纽带。本文把对木构建筑观注的角度集中于建筑表现和当代应用,以木材的属性特征、结构特性、技术发展和创新,材料的组织方法为出发点,由此探讨木材料与木构建筑形式的关系,以及木构建筑多重表现的角度及方法。通过对当代木构建筑的研究,发现木构表现的各个层次的新意之处,包括材料表现、结构表现、节点表现和文化表现。本文并通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当代木构建筑作品,进行分类型的实例研究,主要涉及材料组合运用、表皮界面表现、结构表现、构造节点连接,地域文脉传承、生态可持续设计、自然有机表达这几大方面,从分析木构建筑设计的基本技术问题入手,探讨了发扬木构建筑表现力的方法。最后展望了复合木质材料技术的采用对空间结构创新的推动,同时通过对木构建筑之于我国的特殊历史意义,分析了发展我国当代木构建筑的应用策略以及汶川震后与上海世博会举办对木构建筑的重新应用的创作思想启示。
刘迪恺[7]2010年在《传统建筑营造语境下的起屋落架》文中指出中国的传统木构造建筑不仅代表着中国古代建造体系的智慧和技艺,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物质化表现。虽然传统的木结构建筑样式已经较难适合于当今的建筑需求,但我们仍然可以从传统建筑在营造与构造技术方面汲取养分。传统建构思想与本土建构语言的复兴,势必对中国当下一味地模仿西方建筑体系形成的同质化趋势起到抑制作用,具有启示意义。木材胶合技术的诞生是20世纪木构建筑最显着的发展,木结构体系不断打破着自身的跨度极限。木材的结构性能由于新型复合木材料技术的运用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随着对于大跨度建筑物的不断需求,钢材越来越多地参与到木构建筑的结构设计之中,人们用它像加固混凝土一样来加固木材,钢材的使用大大提升了木结构的材料特性。复合木材料和钢木结构的进步共同提出了钢木混合结构设计方法的要求。本文从城市更新进程中不可避免的旧建筑改造问题为着眼点,以当代钢木结构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在旧建筑改造中的运用及手段为主要论述对象,并汲取传统建筑营造手段中的建构语言来提升钢木结构的美学特征。文章围绕钢木结构自身所具有的生态可持续性、地区适宜性、传统意象表现层面的特点以及传统建筑营造与新结构技术有效整合下的地域文化重塑和有机更新进行论述,探讨钢木结构在当下中国建筑设计和城市改造中所承担的各种可能性角色。在回顾了传统木结构建筑技术和审美观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钢木结构建筑有突出表现的国内外优秀案例进行收集、翻译、整理分类,归纳比较。论文中大量借助于对这些典型案例的分析,这样能够更清晰的展现出钢木结构技术在美学层面的价值以及钢木结构建筑与环境和文化相结合时产生的艺术感染力。现代新型钢木结构的发展与运用,应当与传统建筑文化环境和地域特色有机结合,这样才能在未来中国的建筑设计领域和旧建筑改造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也正是我国建筑师在这个时代契机下所面临的一项特殊历史任务。
黄裔[8]2012年在《基于多重巨构结构体系的超高层建筑表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历经百年沧桑的超高层建筑,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在神州大地四处开花,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对我过得经济社会、城市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随着20世纪的悄然离去,世界范围的社会经济结构方兴未艾,我国与广大第叁世界国家继续携手向城市化进军。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反思我国超高层建筑的建设成就,不难看到其背后令人担忧的显示——超高层创作理论的匮乏和时间领域的“拿来主义”。尤其是在全球范围内关注生态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客观的分析和评价超高层建筑的创作和实践,使其走向健康发展之路。因此,本文以近20年发展迅速的新型超高层结构体系——多重巨构体系为切入点,以对结构体系的特征分析开始,逐步的阐述了多重巨构与建筑元素之间的辩证关系,然后过渡到基于结构形态的建筑表现内容上来。最后,对基于多重巨构体系的超高层的表现手法从“体、面、线、点、空间”进行了总结,特别是将研究对象至于城市的研究范围下,针对当今已经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探索,得到了一些值得讨论的意见和建议。
郭白莉[9]2007年在《现代建筑中的结构表达》文中认为当今,在对建筑形态的轻质化,线形化的追求下,建筑变得开敞与透明。建筑物的结构骨架突破建筑表皮,以逻辑的结构“线”状形态呈现于人们的视野,创造的了一种独特的建筑美感。论文从几何构成角度入手,将建筑形态抽象出线结构、面结构和体结构,在以往线结构的基础上对本论文中的“线结构”作出新的界定。文章论述了线结构的理论基础,重点对线结构的建造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即对线结构的材料、结构和构造表现进行论述,并探究出线结构的建筑形态特征,提升其在设计中的运用手法。力图从形式、结构、材料、空间、美学内涵等多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对线结构有全面的认知,从而对建筑设计发挥积极的指导作用,实现建筑设计中建筑艺术与现代技术的融合。
李晖[10]2008年在《钢在建筑中的技术表现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内建筑中钢铁技术的应用近年来逐渐兴起,借鉴和研究国外的建筑创作经验并不在于模仿其手法、抄袭其外形,更重要的是探索它们的思考方式。本文对钢材在建筑设计中技术表现的研究正是希望从材料的属性和特质出发,研究建筑形式与建筑材料、建造逻辑之间关系,探讨钢材特有的建造逻辑和形式语言的技术美学表现。本文围绕钢在建筑中的表现力展开研究,从钢材材料属性和美学表现出发,更加系统、完整、科学地概括了钢在建筑中技术表现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在国外应用钢铁材料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中,为国内的钢建筑的理论研究抛砖引玉。本文的主要结构分为四部分,前两部分主要论述了课题研究的出发点和本源问题,概括了钢在建筑中的发展历程和材料属性。后两部分是本文的重点,围绕钢的技术表现展开分析。第叁部分以钢材的特点为线索,分别分析了钢在建筑中的表现类型、表现特征和表现方式,通过对钢结构建筑、钢节点等大量实例的论证,总结了钢作为建筑元素的各种形态和技术特征。最后一部分在前文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了钢在建筑中表现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手法,从整体性和技术性的角度探讨了材料应用技术与形式美之间的逻辑关系,最后展望了钢在建筑设计中的生态化和数字化的发展趋势。通过本文的对钢材的技术表现与美学表现的研究,探讨了钢的设计方法和运用方式,对其发展方向做了试探性研究,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设计理念的更新,结合科学的发展观,采用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建造技术和高性能的建筑材料,节省能源,使之更广泛的应用于新建筑;二是建筑技术的更新,在开发钢铁技术用于建筑同时,增强它在建筑中的作用和表现力,在提升建筑品质——外树形象内保质量做出一点贡献。
参考文献:
[1]. 钢构建筑的建造表现研究[D]. 翟克勇. 东南大学. 2004
[2]. 追随木构诗性的技术之美[D]. 邹青. 东南大学. 2005
[3]. 钢构在当代闽南地域建筑中的表现研究[D]. 陈荣杰. 华侨大学. 2016
[4]. 建筑表皮材料的地域性表现研究[D]. 产斯友. 华南理工大学. 2014
[5]. 材料的符号学思维探析[D]. 黄增军. 天津大学. 2011
[6]. 当代木构建筑的表现及应用研究[D]. 于宁. 大连理工大学. 2010
[7]. 传统建筑营造语境下的起屋落架[D]. 刘迪恺. 中国美术学院. 2010
[8]. 基于多重巨构结构体系的超高层建筑表现研究[D]. 黄裔. 西南交通大学. 2012
[9]. 现代建筑中的结构表达[D]. 郭白莉. 郑州大学. 2007
[10]. 钢在建筑中的技术表现力研究[D]. 李晖.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