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复合DEA的中国保险业经营效率实证分析_dea论文

中国保险业经营效率的复合DEA实证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实证论文,效率论文,中国保险业论文,DEA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复合DEA方法概述

DEA模型根据不同的评价系统和不同的评价目的有很多种形式,本文选用C[2]R模型。假设有n个决策单元,每个决策单元有m种类型的输入和r种类型的输出,分别表示该单元“耗费的资源”和“工作成效”,设

有效。这一公式说明某些投入量已处于最小状态,所有投入量不能按统一的比例减少,但仍有可能对投入或产出进行结构性调整,也就是说,对于投入x[,0]可减少s*-而保持原产出不变,或在投入不变的情况下可将产出提高s*+。

如果对任一决策单元都利用DEA模型求得它的有效性系数,可以得到一个以各决策单元的有效性系数为分量的向量θ(D)。

对这样的j[,0]在利用第i个输入评价指标方面相对于其他决策单元具有优势,因为加入第i个输入评价指标后j[,0]的有效性相对增加最大。

2.对某一决策单元无效性的诊断

若已求得S[,1],S[,2],…,S[,τ],取i[,0]使

S[,i0]=min(S[,1],S[,2],…,S[,τ])

这表示指标i[,0]是对决策单元j[,0]无效性影响大的指标,可能由于该指标对应的输入过大,或利用率太低。

二、复合DEA方法在中国内地保险经营效率中的应用

(一)决策单元的划分

利用DEA方法,首先要明确模型的决策单元。一般来说,决策单元的选取应具有相同的目标和任务,相同的外部环境,相同的投入和产出指标,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里选取中国内地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单列市作为决策单元,评价2003年度中国内地保险业输入输出的相对有效性,共选择了36个决策单元。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DEA是利用各参考单元的输入(投入)输出(效益)数据对评价单元的相对有效性进行评定,其评价数据的正确选取是DEA分析中的重要环节。选择输入(投入)输出(效益)指标的首要原则是反映评价目的和评价内容,其次从技术上应避免输入(输出)集内部指标间的强线性关系,最后还要考虑指标的重要性和可获得性。对保险业效率测定存在的主要困难就是如何定义这些保险公司的投入、产出和服务。就目前国内外的研究文献来看,对保险公司的投入产出没有统一的定义。结合我国保险公司投入和产出特征和现有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选择保险公司员工人数(X1)、资产总额(X2)、经营费用(X3)和赔款总额(X4)作为投入指标。资产总额反映了公司的总体规模;人力资源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竞争,这里的员工人数为当年各地区保险公司全体职工人数,包括管理人员、业务人员和其他人员;经营费用包括营业费用和佣金、手续费的支出,体现保险公司经营及展业成本;一般来说,赔款总额可作为保险的产出,但效率分析的目标是产出最大化,而保险公司的正常惯例是使保险索赔最小化。Berger和Hunphrey(1997)建议采用增加价值方法[3],这种方法把造成价值减少的因素作为投入变量,因此,本文将赔款总额作为投入变量。选取保费收入(Y1)与资产利润率(Y2)作为产出指标。保费收入是在目前市场急剧发展下衡量保险公司经营业绩的关键指标。资产利润率为税后净利润/资产总额,反映了保险公司的获利能力,其因各公司的规模以及经营管理水平不同而有所差异。

(三)数据采集及评价结果分析

本文选取中国内地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单列市作为决策单元,决策单元输入、输出的历史数据源于《中国保险年鉴2004》、《中国金融年鉴2004》、《中国保险业发展报告(2004)》等有关数据资料。采用具有非阿基米德无穷小的模型,计算时取,应用上述复合DEA方法,利用Matlab7.0L软件进行计算,结果见表1和表2。

从表1中初始DEA相对效率评价结果来看,各省保险经营效率差别不是特别大,总体上看,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省市如上海、浙江、广东、福建、深圳、厦门以及北京、山东、河南和广西等保险公司经营效率优于全国其他省份,而西部欠发达地区整体效率水平较低。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广西也属经济欠发达地区,但全区10家省级分公司除3家新公司处于打基础阶段外,其余7家保险公司均超额完成了全年任务,过半数的公司考核指标在全系统内名列前茅,其中,1家公司综合考核指标排名第一,1家公司利润率排名第一。广西保险公司的经营效率达到最优级,反映了其技术水平、管理能力与其经营规模相匹配,投入与产出达到最佳匹配点,保险市场呈现出“规模不大效益佳”的特点。

通过表2复合DEA分析测评结果,我们可以进一步找出影响各地区保险公司经营效率的深层次原因。

从表2纵向S[,j](i)列分析,可以获得输入、输出指标对评价系统及各单元影响的信息。从保险投入来看,S[,j](X2)列累计值为2.1210,高于其他三项投入,其次是S[,j](X1),累计值较小的是S[,j](X3)和S[,j](X4),这表明影响我国现阶段保险公司经营效率的最重要的投入因素是资产的规模,其次是人员的投入,最重要的资源冗余是经营费用和赔款总额。在保险投入的地区差异方面,经营费用指标差异度系数VAR(3)值最大,说明各地区保险公司的经营费用利用率很不均匀,利用率比较高的是深圳、青岛、内蒙古及浙江,另有25个省的评价系数为负值,表明存在一定程度的经营费用浪费的现象。赔款总额指标差异度系数VAR(4)值排第二,说明各地区控制赔款支出能力不均造成效率低下,此项投入利用率最高的是广西,评价系数S[,20](X4)为0.2075,其次是厦门,评价系数S[,34](X4)为0.1798,利用率最低的是西藏,评价系数为-0.0984。职工数指标差异度系数VAR(1)值排第三,说明全国范围内保险公司的人员投入利用率差别不大,利用率排前三位的是宁波、青岛和甘肃,而西藏、湖南、安徽、河北、四川、大连的评价系数均为负值,说明这六个地区的保险公司机构臃肿现象最为严重。保险公司总资产指标差异度系数VAR(2)值最小,说明资产利用率低是各地区保险公司普遍存在的问题,上海、浙江的资产利用率最低,其评价系数均为负值,而宁波、深圳、青岛和厦门这几个单列市的资产利用率明显比其他地区要高,其评价系数分别为0.3717、0.3499、0.2385和0.2296。从产出效益方面,产出指标S[,j](Y2)累计值最大为0.2592,这表明影响我国保险公司经营效率最大的产出因素是盈利能力。而资产利润率指标的地区差异度系数高达14.1421,说明各地区的保险公司盈利能力存在很大的差异,广西、厦门的盈利水平最高,其评价系数为0.4809和0.2347,而有20个地区的评价系数为负数,说明大部分地区的资产利润率偏低,产出严重不足。

从表2横向决策单元分析,可以获得各地区相对经营效率非DEA有效形成的原因及优化方向。根据表1初始相对效率DEA评价结果,全国其有30个地区处于非DEA有效状态。海南相对效率为0.7018,表明该省的保险公司经营费用及赔款总额利用率过低,今后应该控制经营费用支出,控制赔款支出。理赔管理是业务管理中的重要部分,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保户索赔漫天要价、人情赔款、以赔促保,使理赔“水分”增加,造成保险公司直接经济损失,影响公司的经济效益。因此必须抓紧落实理赔工作的各项制度,完善理赔程序,严格按照规定的理赔权限执行,严肃理赔纪律,杜绝假案、严防错案的发生,加强理赔监督,做到不滥赔、不惜赔。其次是西藏相对效率为0.7328,其冗员过多、经营费用、赔款利用率过低,资产利润率过低,从客观上讲,西藏地处偏远,自然地理环境特殊,经济规模相对较小,依靠大量投资拉动经济,其保险市场主体仅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一家,尚无竞争对手,停留在粗放型经营的阶段,今后应坚持有效益经营的理念,建立以效益为中心的激励约束机制,将风险管理指标、赔付率指标和效益指标与业务发展指标捆绑在一起,既从风险控制,又从效益获得上进行把关。倒数第三的是青海,相对效率为0.8121,青海保险经营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是资产利润率过低,今后应该积极拓宽保险资金的运用渠道,构建合理的保险投资结构,推行保险资金集中化和专业化运作模式,加强对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的匹配监管,以达到提高资产利润率的目的。其他地区的经营效率未达到相对有效,其形成原因和海南、西藏、青海三个地区有许多相同之处,这里就不再阐述。

标签:;  ;  ;  ;  ;  ;  

基于复合DEA的中国保险业经营效率实证分析_dea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