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权力影响力与领导权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影响力论文,权力论文,领导论文,权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962(2002)09-0032-03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强调,“培养讲政治、懂全局、善于治党治国的领导人 才尤为重要。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能不能巩固和发展下去,中国能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 争中始终强盛不衰,关键看我们能不能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领导人才。”这里的高 素质就是领导者权力之外的非权力因素。同是一种权力,在不同人手里,产生的效应不 同;同是一个职务,不同人担任,发挥的作用不等。可见影响领导权威的因素不仅是权 力,还有一种东西,那就非权力影响力。
一、非权力影响力的作用及弱化的原因
非权力影响力是由领导者自身非权力因素所产生的自然影响力。它是建立在被领导者 对领导者崇敬和信服的基础上而产生的一种吸引力、感染力和凝聚力。非权力因素是指 领导者的品德、人格、知识、才能以及情感因素等。非权力影响力是相对权力影响力而 言的。权力影响力是权力因素在社会和组织的作用下而产生的强制性影响。一个人只要 在某个组织中担任某个职位,就可以获得与这个职位相应的权力影响。
领导权威是使被领导者信从的力量和威望。这种权威是权力影响力与非权力影响力结 合而形成。一个领导者如果没有权力,非权力影响力将受到限制;同理,如果没有较强 的非权力影响力,权力作用的发挥就失去了基础和前提。在权力因素已定的情况下,非 权力影响力越大,领导权威就越高。一个成功的领导者,不仅要树立权力威望,更要树 立非权力性威望。
非权力影响力对领导权威的影响乃至于领导效能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非权力影响力是领导权威的基础和根本,起着培根固本的保障作用。这里的根 本就是领导者权力的实质,即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力。非权力影响力能保证权力的执行和 运用不偏离根本。因为非权力影响力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方法、艺术问题,归根结底是 一个世界观问题。邓小平同志曾多次指出,“世界观的重要表现是为谁服务。”江泽民 同志也指出:判断一个领导干部是否具有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主要地看他是否全心全意 地为人民服务。不论品德、知识、能力、情感因素如何作用,最终都受世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的支配。领导者根生于民,权得于民,必须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 旨,甘当人民公仆,才能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只有根本牢固, 国家才会得到安宁。
其次,非权力影响力是领导权威的动力源泉,起着强化、促进的作用。非权力影响力 是公仆行为的动力源泉,其中起着动力作用的是道德品格力量。领导者道德水平,主要 体现在官德上。共产党人官德的核心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心里有了人民这根弦, 工作就有不竭的动力。领导者与群众关系越密切,被群众越认可,其道德权威就越高, 领导效能就越好。有权无德的领导,职位再高,权力再大,资历再深,也等于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
再次,非权力影响力是领导权威的魅力所在,起着吸引、感召、凝聚人心的作用。领 导者靠非权力影响力形成人格魅力,使人尊重,让人信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领导 者的非权力影响力更显得重要。一是单向思维被多向思维所代替。经济发展多元化,人 们的生活多样化,思想也随之丰富活跃,传统的价值观受到挑战。人们在计划经济条件 下,曾对权力崇拜和服从的趋同感大大被弱化。二是领导对象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他 们越来越接受那种平等、温和的领导方式。驾驭这个群体的领导者,指望只靠权力和地 位去发号施令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靠非权力力量增强自身的影响力。从某种意义上讲 ,权威不是基于权力形成的,而是基于人们的认同和信任形成的。
非权力影响力如此重要并非人人知晓。当下领导干部非权力影响力弱化的倾向不容忽 视。比如,政治上的自由主义,理论上的实用主义,思想上的个人主义,作风上的官僚 主义,组织上的宗派主义,生活上的享乐主义,以及本领恐慌等等,已严重影响着领导 者的权威性。一个领导者,如果只靠职位权力维系自己微弱的影响,就不会赢得群众的 真正信任。
领导干部非权力影响力弱化的原因:就其主观看,偏重于权力影响力,非权力影响力 意识不强;不注重学习,政治信念动摇;放松世界观改造,宗旨意识淡薄;缺少政治生 活锻炼,组织观念不强;忽视道德修养,为政不廉,等等。从客观上看,注重提拔,轻 视培养;重视使用,轻视教育;重视授权,轻视监督;重视说教,轻视惩处等,都会影 响对领导者的制约和提高。用人考核标准的不全面,也有误导作用。比如,重视政绩成 效,忽视政绩成本;重视政绩现象,忽视政绩本质等等。提高领导者非权力影响力,固 然需要客观条件,比如,体制上的保证,制度上的约束,组织上的监督,等等。然而, 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主观因素。
二、强化非权力影响力,提高领导权威的途径
第一,加强理论修养,强化宗旨意识,以德取威。以德取威,首先要以德育官。毛泽 东曾经说过:“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 的干部党性的核心,也是党的干部道德的支点。今天以德育官,必须按照江泽民同志提 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培育理论的功力,强化宗旨意识,为人民掌好权,用好 权。
一方面,必须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理论上清醒,政治上坚定,作风上正派,为 官才有坚实的基础。“三讲”之首是讲学习。这里的学习,不是一般的学习理论,而是 把理论掌握和运用提升到原理体系的高度,提升到世界观改造的高度。理论具有知识体 系、思维方式、价值规范三重内涵。因此,理论是道德之魂。信念的坚定,路线的正确 ,情操的高尚,都来于理论的支撑。对领导干部的道德要求,最重要的一条就是马克思 主义的理论修养和理论功力。只有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各种科学知识之“道”,才有 认识、驾驭、改造主观世界之“德”。大量事实证明,沉沦堕落者,正是沿着:理论贫 乏——信念崩溃——心里扭曲——行为失律的轨迹而下滑的。
另一方面,“三个代表”的核心是为人民谋利益。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对代 表人民利益这一思想作了深刻论述,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有中国特色的人民利益的理论。 内容有三:其一“必须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其二“充分发挥人民群 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其三“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 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以人民利益为核心的“三个代表”思想,是我 们党的宗旨的生动体现,也是共产党人的官德所在。领导者必须强化官德意识,树立正 确的权力观念,即树立人民是权力主体的观念;树立人民赋予的权力为人民办事的观念 。真正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领导者如果不能忠实代表人民的利益,不能为民办事, 就会失去执政之根,丢掉为官之本,最终只好还权于人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第二,强化主体素质,提高实践质量,以才取威。权力的效能能否被充分发挥,能否 转化为高质量的实践,取决于行使权力人即实践主体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创新能力、战 略思维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以及实践能力。
其一,领导者的创新能力与其影响力是互动的。领导者的能力与其非权力权威是相通 的。即能力越强,威望就高;创新能力越强,影响力就越大。首先要重视理论创新,这 是党的事业前进的重要保证。其次是领导观念、领导方式、领导方法上的创新。领导者 如果中断或停止了创新,其影响力就会受到削弱。一个满足于上传下达,例行公事、按 部就班的领导者,不可能有什么威望。只有强化创新意识,开发创新能力,创新工作方 式,创新实践活动,才能改变落后,造福于人民,取信于民。
其二,必须有战略思维能力。要大力培养中青年干部的战略思维能力。没有战略思维 能力的领导,不可能有长久的影响力。战略思维能力由于具有全局性、开放性、系统性 、前瞻性、概括性等特点,对领导者的决策效果起着关键作用。比如,邓小平设计的我 国社会主义发展战略,从20世纪70年代起到21世纪中叶,跨越两个世纪,是战略思维前 瞻性的典范。前瞻性即科学预见性。只有科学预测,才能超越发展。预则立,不预则废 。按照未来的趋势和规律去发展,就会抓住历史机遇,占尽有利时机。
其三,科学管理能力至关重要。新世纪的激烈竞争,越来越使我们意识到管理之重要 ,管理出效益,管理出质量。我们尽管人人都在参与管理,但是既缺乏科学性,又没有 被真正重视。与西方人比,我们有些古怪的习惯:在管理工作中,总是很关注开始而往 往忽略结束;重视过程而往往忽略实效;在意说教而往往忽略实干。科学管理,既要善 于管理,又要敢于管理。所谓善于管理,不仅要有想法,还要有招法;不仅要有求真务 实的作风,还要有较高的操作能力。所谓敢于管理,就是要坚持原则,按章办事,赏罚 分明,有勇有谋。缺乏行动的勇气,任何美好的设想,终将被习惯势力所窒息。
其四,提高实践质量。非权力影响力是在实践中实现的,也是靠实践检验的。这就要 求实践主体适应新时期实践对象、实践题材、实践方式的深刻变化,不断提高实践水平 和实践质量。实践质量是关系到我们能否如期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在把党的 路线、方针、政策同本地区、本部门、本岗位实际相结合的工作中,把经验性的实践转 化为理论性的实践;把常规性的实践转化为创造性的实践,把低效性的实践转化为高效 性的实践。克服实践中的非理性、盲目性、随意性。这样,才会扩大领导者的影响力, 树立领导者的威望,提高领导效能。
第三,加强自我约束,增强人格魅力,以廉取威。江泽民同志强调:“全体党员特别 是领导干部,都必须始终坚持清正廉洁,一身正气。经得起改革开放和执政的考验,经 得起权力、金钱、美色的考验,绝不允许以权谋私、贪赃枉法。”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 明确提出,“党的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面对权力“商品化 ”,党性“金钱化”,人格“市场化”等不正之风的侵袭,领导者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 头脑,加强自我约束,过好权力、金钱、美色关,拒腐防变,增强人格魅力,以廉取威 。
一是过好权力关。首先,树立正确的权力观。马克思主义的权力观认为,权力来自于 人民,属于人民;行使权力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权力的获取 上,必须服从人民的选择和组织的安排。其次切忌不择手段,跑官要官,封官许愿。再 次,切忌忘乎所以。不能一朝权在手,滥把令来行,一不为大款所利用;二不把权力用 过头;三不被亲情所左右。
二是过好金钱关。在党内,真正违纪违法的腐败分子还是少数,但以各种方式接受现 金和有价证券的人却有一定的数量。危险的是,有人认为灰色收入不违法,心安理得; 有的则心存侥幸,认为神不知鬼不觉,长此以往走上犯罪道路。与其到监狱之后再悔过 ,不如在金钱面前就慎独。一要学会拒绝。作为领导者要学会拒绝,不能有请必到,有 送就要。如果为了“面子”而破例,就有一发而不可收的危险。这就有一个想不想、敢 不敢、能不能拒绝的问题。二要挡住诱惑。遏制钱欲、物欲,不为金钱而动心,常在河 边站,就是不湿鞋。有多少领导干部因挡不住诱惑而陷进去不能自拔,甚至锒铛入狱。 物欲海洋一旦开闸,必被淹没。还是陈毅说得对,“手莫伸,伸手必被捉。”三要有平 常心。领导干部从国家领取的薪水,足够正常消费。古人曰:一张嘴能用几匙汤,睡一 觉能用几间房?今人更应想一想:还有多少张嘴需要汤,还有多少人需要房?不能忘记人 民公仆的责任。
三是过好美色关。有人在权力、金钱面前尚能自制,在女人面前却乱了方寸。腐败堕 落的领导们,几乎每一个人身后都有一个甚至是几个女人的故事,实在是可怜可悲又可 惜。痛定思痛,起码反思有三。其一,道德防线不可破。以德治国,民德为本,官德为 先。要为政以德,必须自律、自重。如果不在乎舆论的褒贬,漠视道德伦理,就等于突 破了道德心理防线。失德必然失律。其二,权色交易不可得。色是以权或钱为交易条件 的,我们的权力是人民给的。掌权人不能利用职权之便,去换取不该得到的东西。其三 ,时刻警惕性贿赂。美色、艳福往往与权力、职位相伴,由权力、地位带来的魅力并非 自身的魅力;投入必然要回报,尤其要警惕恭维背后的性贿赂,一旦陷入“权—钱—色 ”这个怪圈,就等于上了贼船。
第四,加大情感投入,融洽干群关系,以情取威。领导干部丰富的情感,是增强非权 力影响力的粘和剂。干群关系是否融洽,是领导者能否成功的基础;而融洽关系的营造 ,需要为官者加大情感投入。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提出:“只有把关心群众、 服务群众的工作做好了,我们才能始终保持与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无往而不胜”。党 的十五届六中全会,把能否“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加强和改进党的 作风建设的核心”。成功的领导者,不仅要立之以德,展之以才,施之以廉,还要动之 以情,以情感人,以情取威。
总之,领导干部一要始终不渝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失去了人民群众 的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和一切工作就无从谈起。二要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 ,珍惜民力,把群众的安慰冷暖时刻放在心上,诚心诚意为群众谋利益。三要正确运用 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同不符合人民意愿和利益的行为作斗争。领导者对群众的情感 源于一份责任感,没有责任感,就没有情感。四要勤政为民,真抓实干,坚持讲真话、 报实情,力戒浮躁浮夸。以情感人,能够打动人心,焕发斗志,凝聚力量,取信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