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初中音乐;备课;合作;因材施教
在以往的音乐课程教学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模式是机械式的,学生作为课堂中的被动者进行音乐知识的认知,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体性也得不到应有的体现,进而导致音乐课程的教学处于低迷的状态。因此,要想使初中音乐教学由低效走向有效,教师就需及时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进行精准备课、注重合作活动的开展,从而促进有效教学目标更好地达成。
一、精准备课
备课是教师开展教育工作的第一环节,在备课中,教师不仅会对学生的音乐知识学习状态、课本当中的教学内容等进行分析,同时会对音乐教育的目标和活动等内容进行安排,尝试提升音乐知识讲解针对性。所以,为了在当前初中音乐课程的教学中实现有效施教,教师也应当注重备课环节的开展,紧抓音乐课堂中的每一个细节,从而有条不紊地开展教育活动。
例如,在《春节序曲》中,为了实现有效施教,教师就可以基于备课环节,做好教育的先导工具。首先,学情分析。教师对班级中学生的音乐知识储备量、学生认知音乐知识的兴趣偏好,以及学生的音乐知识学习能力等进行分析,作为备课的基础。其次,内容分析。教师对教材中的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指出需要学生认知的管弦乐等基础音乐知识。紧接着,教师结合音乐核心素养理念的要求,设定《春节序曲》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南。最后,教师进行《春节序曲》中教学活动的安排,在提升教育精准性中,促进本节课的高效教学。
显而易见,音乐教师对课堂当中涉及的元素进行有效分析,能够真正地让学生实施按部就班地学习行为,使得学生基于教师的讲解,逐步完成对音乐知识的高效认知。
二、注重合作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指出,学生基于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新认知的内容进行理解,逐步完成对知识的建构。同时,在素质教育理念中也指出,学生在课堂中占据主体位置,所以,在对学生教授音乐知识中,教师也应当采用凸显学生本位性的活动形式,让学生更多地依靠自身的作用,逐步完成对音乐知识的学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无疑就可以满足这一需求,让学生发挥与同伴之间进行交流的优势,从而基于彼此之间的互助,共同完成对音乐知识的学习。
例如,在《我的中国心》这首乐曲的学唱中,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创建合作活动,指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在课堂中,教师先对学生教唱《我的中国心》这首歌曲,并对学生的学唱效果进行观察,之后,教师区分出不同学生所具有的不同学唱能力。紧接着,教师以互补性的原则为标准,对学生进行小组人员的安排,使得每个小组当中既有学唱能力较强的学生,也有学唱能力一般的学生。随后,学生在小组中开展互助活动,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和指导中,共同提升对《我的中国心》这首乐曲的学唱质量。
不难看出,在音乐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之间的音乐知识学习能力差异,对学生进行组员的合理安排,能够强化学生之间的互助性,让学生在相互帮助中共同提升学习音乐课程的效果。
三、因材施教
每一个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认知经验和学习经历,在面对同样的学习内容时,学生也会表现出不同的认知效果和认知能力,但是,在以往的音乐课堂中,虽然教师认识到不同学生之间的音乐知识学习能力不同,但是却没有结合学生的差异区别展开针对性的教学,以至于学生降低了对音乐知识进行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而在新课程改革标准中指出,教师应当在音乐课程的教学中,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所以,作为一名一线的音乐教师也应当改善以往的教学模式,切实地结合学生认知音乐知识的情况,为学生设定带有个人特色的学习活动。
例如,在为学生教授《七子之歌》中,教师先对班级中学生的音乐素质等进行分析,并结合分析的效果,对学生进行分层。之后,结合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教师为学生设定独特的学习活动,如对于音乐综合素养较强的学生,教师设定综合性的学习活动,而对于音乐综合素养一般的学生,教师设定基础性的学习活动,使得音乐感知力较弱的学生,都可以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有所获,同时维持学习的信心,逐步提升对音乐知识认知的效果。
总而言之,建构高效课堂是当前一线音乐教师努力的方向,也是现阶段课程教育改革对学生的要求,所以,在之后初中音乐课堂中,教师应当以促进学生的能力提升为目标,既要发挥自身引导者的角色价值,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因材施教,从而真正意义上实现对音乐知识的有效讲解。
参考文献:
[1]尤佳.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策略探究[J].黄河之声,2017(24):63.
[2]陈晨.探究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激发策略[J].黄河之声,2017(24):27.
论文作者:郭小丽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20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3
标签:音乐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知识论文; 认知论文; 初中论文; 能力论文; 《教育学文摘》2020年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