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念及背景解读
所谓人文教育,主要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以人性教育为实质,以涵养人文精神为核心的,以促进其人性境界的提升,实现其理想人格的塑造,以及促使其个人和社会价值的实现为目的的教育。
黑龙江人文与社会课程是基于我省实际,以进一步提高我省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基本目的而开设的课程。课程在取材范围上,以我省现行行政区域内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类内容为基本课程内容。在课程目标上,强调通过黑龙江人文精神的挖掘和分析,人类智慧的张扬和赏析震撼学生的心灵,引发学生的共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小学《人文与社会》课程的教材分析
1.落实了国家三级课程管理政策。“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政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地方课程和其他课程一样,都担负着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本素质基础的功能,同样是必须认真开设的课程。
2.凸显了地方课程的性质。凸显了地方性、必修性;乡土性、综合性;人文性、社会性;经典性、具体性;活动性、探究性。
3.坚定了螺旋上升、贯穿始终、相辅相承的课程结构。阶段的课程设置层次分明,螺旋上升。坚定为培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人的宗旨不变。人文与社会相互交叉,相辅相成。既兼顾了历史渊源,又凸现了黑龙江省的地方精神。
4.遵循了三维的课程目标。采取与国家课程相同的目标设定原则: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知识目标中既有乡土性知识、体验性知识,又兼顾了生成性知识、方法性知识。在能力目标中从各个方面给予强化了多种能力。更关注跨学科技能的培养,而将在其他学科习得的技能看作本课程学习的工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中也细分为:对待生命;对待社会;对待家乡;对待自然;对待知识;对待科学技术;对待文化等方面。
5.教材形式(小学)。(1)以单元为基本单位:承载课程目标,引领学习历程,落实教育任务。(2)单元内有3~4个主题组成,合作承担本单元的教学任务。(3)教材内容从情境展开,以认识终结,突出自学和探究。
三、开展人文教育遵循的原则
1.目的性原则:要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从有利于学生发展出发选择课程资源。人文教育的目的,是要促进人性境界的提升,实现理想人格的塑造,促使个人和社会价值的实现。特别强调通过对其人文精神的挖掘和分析,人类智慧的弘扬,引发学生的共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正如陶行知老先生所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2.综合性原则:要尽量组合不同类型的资源,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在授课的过程之中要多选取适合当前学生年龄特点的课程资源-善用多彩的人力资源、直观的文本资源、音像资源、校外课程资源、网络信息资源。
3.实效性原则:要根据资源的不同特点,学生心理、知识、经验的实际水平,配合教学内容,充分地发挥课程资源的效能,避免盲目性和形式主义。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不可强灌硬灌,否则课程也就失去了其开设的初衷。
4.实践性原则:要有利于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小学阶段是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阶段,因此在以上三个原则的基础上,应该更有利于学生探究性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开展人文教育的途径
1.组织教学:探究活动、前期设疑。在每一节课上课之前或者前一节课结束之后,我先布置学生找到下一节课所需要的资源和内容,上课时可选取某位学生做主讲,使学生展示他所找到的本课的各种资料,然后引导学生以小老师或助教的身份,先期讲解本课内容再由教师完成重点、难点的教学。实验之初,我们采取比较研究的模式,选取三年级1、2班进行实验,由自己身边的事引发开来,既能让学生有切身的体会,更能提醒学生注意到自己身边那些美好的事物,从而达到,爱家人,爱家人所爱的文化,或习俗的人文教育目的。
2.学生学习:激发兴趣,主动参与。兴趣是学习的最初的出发点,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之中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这种兴趣的激发最终产生的结果就是学生在学习课程中能够主动的参与。
3.教育目标:重视实践,培养能力。学生的能力来源于他们的实践,只有身临其境的实践体验才能够从最根本上直击学生的心灵,让他们产生自我的理解与感悟。
4.教学方式:灵活机动,可行有效。教无定法,适者为佳。因为学生本身的素质的不同,我们在教学中不能千篇一律,而要做到灵活机动。在人文教育的过程中应当把学生放在首位,摸清楚他们具体的情况,然后再来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教学。但是无论怎样的教学方式都必须是可行且有效的。
教师应该分析处理教材,选择教学方法。即深化学生对家乡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责任感、使命感,进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而此地方课程的设置恰恰重视了学生的爱好、兴趣、人格培养,通过对社会和自然问题的实践操作,调查研究,搜集资料,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素质教育。
地方教材的使用虽然已近10年,但仍需我们不断探索。教育教学的路还很长,我们一直在路上。
论文作者:郑传兴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0月总第3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7
标签:课程论文; 学生论文; 人文论文; 社会论文; 资源论文; 目的论文; 原则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10月总第3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