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必须具备宽广的世界眼光 提高战略决策和战略思维能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战略决策论文,领导干部论文,宽广论文,必须具备论文,思维能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领导干部必须具备宽广的世界眼光,多角度、全方位审视大千世界
中国的发展需要世界,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中国。这就要求各级领导者必须具备宽广的世界眼光,正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要求。
1.世界眼光体现了系统的整体性和战略的宏观性
世界眼光包括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用马克思主义宽广眼界观察世界,二是用马克思主义宽广眼界观察中国。这两层涵义体现了系统的整体性和战略的宏观性。用一句形象的话来说,就是拿望远镜看世界,用显微镜看中国。用望远镜看世界,可以看清世界的变化,见微而知著,采取相应的对策。用显微镜看中国,可以把自己的长处、短处认识清楚,扬长避短、发展自己。我们举两个例子来论证一下:
第一,加入WTO是中国共产党人以世界眼光做出的重大战略抉择。关于中国加入WTO。入关谈判之初,是机遇大于挑战?还是挑战大于机遇?到底是利多还是弊多?这是人们议论最多的话题。这也有个世界眼光的问题,如果站在中国看世界,就会得出“狼来了”、“鬼来了”、“与狼共舞”、“变接轨”为“接鬼”的结论。你就会认为,挑战大于机遇,弊大于利。其中隐含的是对于挑战的胆怯和对于机遇的期待。体现的不是远见卓识,而是目光短浅,急功近利。反之,站在世界看中国,用世界眼光去审视加入WTO,我们就会认为,挑战就是机遇,机遇来自挑战。
第二,领导者有无世界眼光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例如,在17、18世纪交替的年代,中国和俄国几乎同时出现了两个名彪史册的皇帝,一个是中国的康熙,一个是俄国的彼得。两个人具有极为相似之处,两个人同为少年登基,同样博学勤政。然而,两个人对后世的影响却大相径庭。原因何在?就在于世界眼光方面有差距。彼得大帝看到了落后的俄国与先进西欧的差距,搞改革开放,使落后的俄国与先进发达的世界对接起来,使落后的俄国与先进的欧洲工商业沟通血脉,摆脱了落后的局面。而康熙大帝则夜郎自大,闭目塞听,沉湎于大清帝国的“繁荣”之中。重新下达了禁海令,闭关锁国。一度开启的帝国大门,又被他轰然关上。关上了中国未来的希望,康乾盛世也变成了落日的辉煌。
2.打开思维的空间,以多角度、全方位审视复杂多变的大千世界
领导干部在想问题、做决策时首先应做到以下四点:
第一,战略思维的切入点是从大看小。大,就是系统,是全局;小是要素,是局部。从大看小就是要放眼整体,总揽全局,站在全局的高度去处理全局与局部、局部与局部的关系。
第二,战略思维的着眼点是从长看短。长就是未来,短就是当前。从长看短就是面向未来看现在,用长远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来对待眼前和现实的问题,而不能鼠目寸光,就事论事。
第三,战略思维的着重点是正负兼顾。所谓正负兼顾,就是既要看到面临的有利条件、拥有的优势和决策带来的效益,又要看到面临的不利条件、劣势和决策后带来的负面效应。所以必须坚持辩证的思维方式,全面客观地认识和处理问题。
第四,战略思维的基本点是左右照应。所谓左右照应,就是既要考虑所要做的事情本身,又要考虑它所涉及的相关因素。因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着,它们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影响着事物的变化和发展。因此领导者只有善于多向思维,全方位地思考问题,做到统筹兼顾,才能真正提高战略思维能力,作出正确决策。
3.跳出霍布森选择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领导干部想问题做决策时能否真正做到“打开思维的空间”?这取决于你能否跳出“霍布森思维”或“霍布森选择”。
何谓“霍布森选择”呢?霍布森是英国伦敦郊区的商人,作马匹生意的。不是今天,是300多年前。霍布森马圈确实是大大的,马匹多多的。但是,马圈的出口却是只有一个门,非常窄小的门。好马、大马根本出不去,能出去的只能是小马、瘦马、赖马。霍布森这个人是很狡猾的,他说:“买马可以,租马也可以,而且价格优惠。但有个条件,即只能在马圈门口随便你挑,随便你选。这样大家高高兴兴、自以为满足的完成了决策、完成了选择。最后的结果怎么样呢?结果则是一个低质量的选择。”研究决策学获得诺贝尔奖的西蒙将这种现象称之为“霍布森选择”或“霍布森思维”。霍布森选择是一种小选择、假选择、形式主义的选择。当事者自以为完成了选择,而实际上思维的空间很小很小,选择的空间很小很小。这一点应当引起我们领导干部的足够重视。我们有些领导选干部,习惯于在熟悉的地方选、在家门口选,甚至于在瘸子里面选将军。这样选来选去,实际上把最好的方案丢掉了,把最好的人、最适合的人忘掉了,造成决策方案的失误。可以说,霍布森思维是我们领导干部战略思维的最大敌人。特别是我们已经加入WTO,一个直接的要求就是我们选人、选物、选方案、选工程、选项目、制定地区发展规划都要放开眼界,打开思维的空间。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史美伦,不是来自上海、也不是来自北京,而是来自香港。
二、领导干部要努力提高战略决策和战略思维能力
“战略”一词起源于军事科学,是指赢得战争的谋略。它是同“战役”“战术”相对应的概念。后来,“战略”一词逐渐应用于政治、经济、科技和社会领域,相对于策略而言,泛指重大的、带全局性的谋划、决策。战略决策是领导者的基本职责,是全部领导工作的核心,而支撑战略决策的战略思维则是全部领导工作的基础。
战略思维是对全局性、规律性、长远性的问题作出重大决策的科学知识体系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从全局的高度对重大现实问题进行宏观的、前瞻性的思考。战略思维实际是一种能力、一种境界、一种思维方式、一个认识基点,标志着认识问题的角度、幅度、深度和广度。它像一面镜子,把时代的重大变化都反映到里面。
领导干部要驾驭全局、统揽各方,提高其战略决策水平,最关键的是要吃透“三情”、树立“四种观念”、增强“五种能力”、掌握好“四种方法”。
1.吃透“三情”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执政条件和社会环境都有了深刻的变化。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战略决策和战略思维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战略决策难度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提高战略决策和战略思维能力,要求领导干部必须熟悉情况,吃透“三情”。
第一,吃透“上情”,这是制定战略目标和战略措施的科学依据。吃透“上情”,就是在制定战略目标和战略措施时,要求领导者必须明了中央的大政方针和上级党委的指示精神,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懂弄通,真正掌握其精神实质。
第二,吃透“下情”,这是制定战略目标和战略措施的基础。正确的决策来自于基层,来自于实践,来自于对事物发展和社会形势的正确认识及判断。吃透“下情”,就是要熟悉本地的实际情况,了解民情、体察民意。
第三,吃透“外情”,这是制定战略目标和战略措施的重要条件。吃透“外情”,要求领导者要以世界眼光分析、研究本地区所面临的问题,从整体出发考虑全局性、长远性的问题,确保战略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总之,领导干部在提高战略思维、战略决策能力时,一定要吃透这“三情”。只有这样,才能把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高屋建瓴、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才能作出符合实际的战略决策。
2.树立四种观念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这是正确认识事物、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战略决策和战略思维能力的必然要求。为此,领导干部要提高战略决策和战略思维能力,必须牢牢树立四种观念。
第一,树立大发展观念。发展是执政兴国第一要务,是战略决策的根本目的。领导干部要始终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解放思想,打破常规,以全新的观念、全新的思维、全新的举措,争取跨越式地突破、跳跃式地发展。
第二,树立大开放观念。现代领导者的战略思维应该是开放式的,战略决策也应该是开放式的。保守、封闭的思维只能导致经济社会的落后。领导干部必须要有全局眼光和世界眼光,拓宽视野,以大开放促大开发、大发展。
第三,树立大改革观念。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是解决一切矛盾和问题的根本途径。要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就要加大改革力度,强化突破意识,不留余地,不留死角。
第四,树立大市场观念。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和实施决策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分析国内国际市场,把握市场脉搏,只有以市场为取向,以价值规律为杠杆,按市场规律办事,才能赢得市场,取得经济的快速发展。
3.增强五种能力
党的十六大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基本要求。根据这五个方面的要求,领导干部要提高战略决策和战略思维能力,就必须做到以下五点:
第一,增强运筹谋划能力。古人讲:“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事者不足谋一时”。运筹谋划,这是战略决策和战略思维的具体表现。领导干部想问题起点要高,重点要明,切入点要准,落脚点要实;要善于站在更高的层面上思考问题,把思维定位在“万世之谋、全局之谋”上,不被各种纷繁复杂的矛盾和困难束缚。
第二,增强总揽全局能力。全局性是战略决策和战略思维的基本特征。领导干部总揽全局要自觉做到“五管五不管”:即管纲不管项,民主决策把方向;管精不管细,腾出时间想主意;管大不管小,大胆放权搞协调;管将不管兵,统帅全局稳军心;管人不管钱,集中精力抓党建。
第三,增强开拓创新能力。创新是领导者的战略决策和战略思维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根本保证。领导者在进行战略决策和战略思维时,必须着重在以下三个方面大力创新:首先,在战略思维上要创新。要突破传统计划经济的思维定势,变保守思维为创新思维,单向思维为多向思维,封闭思维为开放思维,机械思维为辩证思维。其次,在战略结构上要创新。经济结构不合理,是长期制约经济发展的最突出矛盾。解决这个矛盾,关键是要实施结构创新,实施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结构模式。再次,在战略环境上要创新。环境是资源,是效益,是生产力。在确定战略目标和战略措施时,不仅要注重改善硬环境,而且要注重改善软环境。
第四,增强预见性能力。预见性是战略决策和战略思维的基本特性。要努力培养超前思维能力,“思人之欲思而未思,言人之欲言而未言”,在预测和展望事物发展的趋势上推知未来,技高一筹,科学决策。
第五,增强应对复杂局面能力。当今世界纷繁复杂,我们党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执政环境。要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必须坚持“冷静观察、沉着应对、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方针,始终坚持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采取更加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积极应对各种复杂局面,有效抵御来自各方面的风险。
4.掌握好四种方法
领导干部要提高战赂决策和战略思维能力,还必须努力改进领导方式。努力解决“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的问题。
第一,善于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战略决策的基本条件。搞好调查研究,目的要明确,即了解情况,寻求办法,解决问题,指导工作。不能只听喜,不报忧,不能“隔着车窗看一看,围着村子转一转”,而要真正蹲下来、沉下去,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与群众打成一片。
第二,善于发挥整体合力。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发扬民主、集思广益是战略决策的重要途径。领导干部只有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广开言路,博采众长,善于把各方面的意见归纳起来,使之成为大多数干部智慧的结晶,才能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战略决策。
第三,善于抓战略重点。抓牢战略重点,这是领导者进行战略决策的一项基本方法和重要领导艺术。领导干部一定要有战略眼光,善于抓住影响全局、影响长远的核心问题,抓住社会热点、难点、焦点问题。
第四,善于走群众路线。科学的战略决策和战略思维必须建立在最广泛的群众基础之上,充分体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注意把握以下三点:一是,领导干部要把群众的情绪作为战略决策的第一信号,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二是,要把群众利益作为战略决策的重要内容。要把为群众谋利益作为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作为最高准则。三是,要把群众满意作为战略决策的最终目的。要把群众满意作为最高奖赏,切实维护和发展好人民利益。
三、领导者战略思维能力的培养
领导者战略思维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知识结构,能力素质,实践锻炼,理论武装等等。
1.学习理论,善于从理论高度把握规律
恩格斯指出:“一个民族要想登上科学的高峰,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而提高理论思维能力的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学习理论。
第一,要提升理论思维能力,要系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指导工作。同时,要研究人类思想发展史,借鉴、吸收人类政治文明的成果,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第二,必须以丰富的科学知识为基础。战略学家约翰·科林斯指出:“如果说在某个领域通才比专才更为可取,那么这个领域就是战略。科学家是沿着相当狭窄的途径探索知识领域的,而战略家则不然,他们需要有尽可能广泛的基础知识。”因此,领导者构筑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是非常重要的。美国前宇航局局长,当有人问他,你把那么多的宇航员送上太空,对此你有何感想?他只说了一句话:“不能让同一个专业的人坐在同一张餐桌上共餐。”言外之意,同一个专业的人坐在同一张餐桌上共餐构成的是知识的平面结构;而不同专业的人坐在同一张餐桌上共餐,构成的是知识的立体结构。日本人说:综合就是创造。
2.崇尚实践,善于以求实精神开拓创新
第一,实践是一切真知的最终来源,也是提高领导者战略思维能力的可靠基础。战略思维作为领导干部的一种素质,它不可能是在脱离实践的课堂上直接培养出来。而必须从实践中锻炼出来。因此,提高领导干部的战略思维能力,最终还要靠崇尚实践,勇于实践,善于实践。
第二,实践过程是提高领导干部战略思维能力的根本途径。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因此,领导者只有深入实践,只有把自己根植于人民大众中,在与人民大众一道前进中,才能感知、集中、升华人民大众的意愿,形成领导者的意志。才能坚持战略思维。
3.强烈的事业心与使命感
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和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是领导干部形成战略思维的条件之一。
所谓使命感,也是一种深沉的历史责任感,是一种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高度负责、肩负重任的自觉。有了这种自觉性,就不会盘算个人利益,也不会计较小团体利益和局部的得失,就能始终把民族大业放在心上,从而进入战略思维的一种境界。大家知道,邓小平第三次出山已经73岁,名利对他已经没有什么作用了。但他为什么能面对巨大的压力进行创造性地工作呢?一方面是中国经济当时已到崩溃的边缘,这是有良心的政治家不能坐视不管的,另一方面,如邓小平所讲:谁让我是共产党员了,共产党员的使命感在起作用。
就当今来说,我们领导干部应该在三个问题上具有使命感:
第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把我国建设成为民主、富强、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二,建设好我们的党,解决好提高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两个历史性课题,为探索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执政规律和人类社会的执政规律作出贡献。
第三,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针,努力解决好执政为民的问题。
4.胆略、勇气、魄力与意志品质的磨练
领导者进行战略思考,做出大的战略决策,没有胆略、勇气不行。毛泽东如果害怕共产国际,能创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吗?邓小平如果害怕两个凡是,还能创造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吗?显然不能。所以,基辛格说:伟大领导者和平凡领导者的区别不在于智力、知识。而在于胆略、魄力和远见卓识,这需要有巨大的内在力。可见,胆略、魄力、勇气对领导者的战略思维能力是多么重要。这方面,中央三代领导集体堪称楷模。
以上从三个方面阐述了领导者的战略思维和战略决策。提升领导者的战略思维能力,是迎接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和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的需要,是进行前所未有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
战略决策是战略思维的沿伸,战略决策是否正确,关系到一个政党和一个国家的兴衰成败,关系到一个地区一个部门发展的全局。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在领导一个地区、一个部门的工作中,一定要善于从战略全局的高度来思考、把握和解决问题,决不能成为一个单纯的事务主义者。工作中的失误谁也无法完全避免,但一定要避免战略决策的失误。因为,战略失误的代价是巨大的、难以挽回的,影响是全局性、长远性的。要避免战略失误,就要有正确的战略决策思想和战略决策能力。领导干部学习战略思维的重要意义,正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