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配电终端自适应技术由于具备较强的灵活性和兼容性,因此,在配电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项技术既可以提升配电自动化水平和运行效率,同时还有利于构建开放性的生态操作平台。当前,在电力信息模型基础框架的基础上大力研究设备描述、动态配置自适应基础分析工作是很有必要的。在本篇文章中,主要从配电自动化终端自适应技术包含的多项技术展开了详细的探究。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终端自适应技术;应用情况
在目前配电网建设过程中,变电站之外的配电终端设备、分布式电源以及采端设备都需要借助人工调试以及检验等人工操作方式和距离较远的主站系统通信相互连接到一起,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该种方式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应用该项方式,不仅能够消耗较多的成本费用,同时还不利于后期工作的稳定开展。所以,大力改进和优化自动化终端自适应技术,提升生产水平是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
1、对于配电终端自我描述技术的论述
所谓终端自描述技术,主要是指在命名规范和应用规范等情况下,将配电终端功能对象的属性以及关系等相关特征有效的呈现出来,借助计算机识别目标,对信息进行处理。其中,该项技术包含了两部分,如下所示:
1.1终端设备对象建模
当实施设备对象建模工作的时候,主要是基于智能化电子设备建模原理进行的,通过详细分析和整合配电终端应用功能之后,抽象是较小的逻辑节点容器。其中,支撑这一功能的相关数据对象和抽象通信服务共同组成生成了逻辑节点容器,对于数据对象而言,则是按照对于功能的约束属性进行分类,数据对象是通过公共数据实例形成的,进而制作成树状关系模型结构。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模型语义被称之为逻辑节点容器类,然后遵循自小到大的原则加以拓展。应用的建模方式和具体适用区域如下表所示:
表一 配电自动化模型构建方式和具体适用区域
1.2模型描述模式规范
配电终端主要是采取馈线为主的方式相互联系到一起的,在拓扑结构内,需要制定馈线模型,而且,馈线和变电站有着直接的联系,它主要是呈现出馈线的电源位置变电站。馈线对配电线路的连接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定义,其连接到了另外一条的配电线路开关。馈线的电源点是变电站或者是开闭所,终点则是负荷以及分布式电源,然后和另外一条馈线相联。
2、配电终端自动化注册技术
终端自动注册技术,主要包含了终端上电、初始化以及重建通信连接等多个方面,其朝着配电自动化主站发送注册信息,主站负责审核相关的信息。终端涉及到了终端资产、具体位置,配置文件等,而主站汇集了信息报文、变更信息、配置更新以及升级维护记录等信息,决策注册申请审核结构,制定出完善的运行策略。
从当前情况来看,终端注册技术一般基于静态、动态两项模式的基础上来找寻存在的问题。对静态自动对电问题进行判断的时候,终端一条注册报文上送之后,配电主站能够批量下发标准数据点模板文件,终端解析文件则是根据模板的基本需求来反馈现场监督数据,以此抑制配电自动化工程建设期间存在着电表配置不足现象,进而提升系统性能。而且,在系统具体运行期间,假如出现了系统运行方式改变或者是终端参数配置更新等现象,那么终端便没有办法进行有效的适应,发生这一现象的基本原因是因为模板内包含的信息具备固定性和单一性,它无法为终端动态变化自适应问题提供有利的支撑依据。所以,要想大力解决终端动态运行期间存在的各项问题,那么就应当建设公共信息模型,自主识别和整合数据,进而达到配置和更新信息的目的,确保信息的准确性。
3、配电终端批量化自动配置技术
终端自身有着良好的优势,比如信息模型的自描述能力,也就是说,具备计算机自动化处理的基础。当前,相关人员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自动化工程配置流程,制定这些流程的目的是为了缓解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集成需求情况。在现有的配电网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网络拓扑边界不准确、线路结构改变快、配电自动化分批分区实施建造工作,并且,终端数据包含的类型极多,复杂性高,而且,配电网自身的优势对于配电自动化集成和配置工作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明确规定其必须从系统方面入手,加大对馈线配置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力度,在终端侧内完善动态配置体系,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标准化的要求。
4、分布式馈线自动化拓扑网络自组织技术
在分布式馈线自动化内,终端提前配置的终端局部拓扑参数信息,主要是使用馈线拓扑自组织查询方式,以此获取准确的拓扑信息,明确故障位置,反馈馈线实际运行情况,将故障区域隔离起来,进而达到故障定位和解决的目的。此项技术没有十分明确的控制中心,相关的节点都能够增加或者清除,馈线网络自动重构对于全局拓扑自组织能力的提升不会产生任何的影响,而且,其对于动态变化的网络拓扑结构也具备极强的适应能力。
局部拓扑模型涉及到两个方面,分别表现在:一次设备参数和设备之间的联系性,另外一点,则是配电终端测量和一次设备的联系性。在终端应用局部拓扑模型参数的时候,如果配电网络出现了改变,那么就需要更改变化点以及终端拓扑参数,剩下的终端参数信息不改变。从中看出,其具备较强的扩容性。在动态拓扑实际运行期间,对于配电终端而言,主要是采取交互开关位置、故障检测以及功能闭锁等方式来定位故障,然后加以隔离,各项开关和电源之间的电气距离信息组成消息沿着拓扑关系朝着下面依次传输,形成电源供电路径,解决故障问题。
从具体现状看出,主站集中式馈线自动化和分布式馈线自动化模式两者在设备管理以及拓扑管理中存在着交叉性,集中式和分布式相互协调运行,而对于故障进行处理的时候,则是按照应用情况予以判断。一般来讲,当分布式通信网络发生异常现象或者是开关拒动的时候,主站便会自主接管线路运行控制工作。
5、配电终端自适应技术互操作测试工作
现阶段,对于有关的技术标准正在进行有效的制定,在这一阶段中实施工作的时候,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探究,结构图如下所示:
图一 标准制定环节操作和一致性测试关系结构图
首先,论证以上技术思路以及路线的可行性,获取准确的测试效果,对标准技术内容加以完善和更新。其次,大力消除不同设备以及系统厂商对于标准化内容理解的差异性,全面增强不同厂商、不同类型设备的操作能力。再者,做好开发实践阶段中存在的普遍性异常以及协同失败的技术内容分析工作,对技术加以改进。
近些年,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大部分配电终端厂商研究了相应的技术,比如故障定位装置产品样机,并且实施了相应的操作测试工作,其中,测试内容包含了诸多环节,分别是配电网信息模型、批量化自配置技术等,通过全面的改进和优化技术,基于试验环境,不同厂商自身的信息模型和通信服务层面操作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此外,伴随着互操作测试内容的拓展而不断深化,各项运维管理技术以及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配电自动化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操作环境。
6、结语
自适应技术特别重要,它既是终端设备完成工业自动化道路、迈入工业互联网时代的主要渠道,同时也是提升配电自动化应用水平和管理效率的方式。其中,该项技术具备极强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它可以解决配网工作期间存在的各项不足之处,为该项工作提供有利的支撑,最终促使工作稳定开展。
参考文献:
[1]张飞.基于大数据的配电自动化终端智能运维管理系统[J/OL].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8(15):72-73.
[2]高媛,赵江河,盛万兴,徐丙垠.配电自动化终端自适应技术基础分析与研究应用[J].供用电,2018,35(10):68-73.
[3]齐艺,孙畅岑.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在电力配网自动化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18):117.
论文作者:赵军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3
标签:终端论文; 技术论文; 拓扑论文; 信息论文; 馈线论文; 工作论文; 模型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