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力营销全过程电费风险管控体系的分析论文_刘昱汝,聂娇,李婷,史敏杰,曹超越

关于电力营销全过程电费风险管控体系的分析论文_刘昱汝,聂娇,李婷,史敏杰,曹超越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临汾供电公司 山西临汾 041000)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与完善,我国电力企业为了适应经济发展趋势,也不断进行调整,电力营销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应运而生。何为电力营销?简而言之,它是指电力企业调整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客户的需求为导向,迎合市场需求,通过提供电力服务而实现经济效益的全过程。由于我国电力营销起步较晚,管理上相对粗糙,在运行过程中存在许多安全隐患。电费作为电力企业的主要收入来源,直接决定着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在实际的电力运行与发展管理中,电力企业通过电力营销并不是总能实现电费的回收,电力用户拖欠电费的情况并不鲜见。随着市场经济不断成熟,供电企业逐渐认识到电费风险控制的重要性。建立完善的电费风险管理体系,减少电费管理风险的发生率,有利于电力企业的长远稳定发展。

关键词:电力营销;电费;风险管控

1 电力营销概述

我国电力企业在在进行电力营销时始终贯彻为客户提供安全、可靠、稳定、经济的电力资源。因此电力企业在进行电力营销时,首先应当注重了解客户的需求,并对客户的需求进行持续性的调查、了解与分析,从而促进客户有效需求挖掘效率的提升并能更好地让顾客发现自身对于电力资源的理性需求,除此之外电力企业在进行电力营销时应当注重营销人员基本素质和专业水平的提升。通过对营销人员进行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的培训,可以有效地提升电力企业电力营销的效率并减少在营销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同时电力企业在进行电力营销时应当注重利用自身的规模效益,众所周知的是电力行业是一个规模行业,这既是说电力企业拥有越大的规模其生产成本也就越低。因此电力企业在进行电力营销时应当注重对这点进行开发与利用,通过适当的降价让利与规模营销从而促进电力企业电力营销的有效进行和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快速提升。虽然我国电力企业市场化水平已经很高,并且电力营销手段也日益正规。但是也应看到电力企业电力营销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中电费的风险就是影响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因此电力企业工作人员应当对电力营销中全过程的风险进行有效管理与控制,从而更好地促进电力企业电力营销的有效进行。

2 电费风险管控要素

2.1 业扩管理风险

业务扩展管理是电力企业进行电力营销的第一个环节,对申请用电的项目有审核的职责。有的用电项目存在未经政府主管部门批准或处于政府限制的用电项目中,电力企业必须严格遵守供电规章条例,对客户提交的用电申请材料详细审查,避免客户因不符合用电规章制度被政府强制关停,致使无法正常缴纳电费的风险。此外,对客户的业扩资料管理得当也是规避业扩管理风险的重要手段。这样当在正常用电过程中发生用电纠纷时,电力企业拥有足够的依据能够行使正常回收电费的权利。在用电申请审查通过后,供电企业应与用电单位签订供电合同,防止正常用电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电费回收难、电费纠纷等电费风险。供电合同是对双方的权益保障。

2.2 电费安全风险

电费安全风险由以下五种,都有可能造成电费损失:(一)抄表风险。首先,电力企业抄表人员在工作中专业技术不过关,抄表不到位。造成估抄、漏抄、串抄等失误,引起电费损失。其次,自动抄表系统在采集、集中、传送和倒入过程中发生数据差错造成的电费计量错误;(二)收费风险。有的电力企业不按照规定章程进行缴费通知和催收,造成电费不能及时足额回收,或者在收取电费时收到假币未能及时发现等情况都可能导致电费损失;(三)核算风险。在进行电费核算时,有的电费计算程序与国家规定不符,或者在进行结构性电价调整时不进行电费计算规则调整。用电客户会以电费计算有误拒绝支付,使电力企业受益蒙受损失;(四)欠费风险。客户受外在环境影响,由于不可抗力因素导致支付能力下降,无法支付电费,或者缴费意识单薄,恶意拖欠都可能给电力企业正常回收电费造成困难;(五)专业管理风险。电力企业在电力营销过程中应实施岗位责任制,做到责任到人,按照抄表工作和核算工作的管理要求开展。有的电力企业抄表、核算、收费岗位混岗,不同岗位之间做不到互相监督,最终影响电费的正常回收,造成电费损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电费风险控制体系的分析

3.1 建立健全风险控制组织架构

根据全面风险管理的指引,企业在开展风险控制管理工作时需要同其他管理工作结合起来。企业要想改善电费回收的风险问题,必须要从内部风险控制抓起。内部控制体系能否有效的发挥其作用,关键是要善于运用风险管理理念与新技术。有条件的企业可以设置三条防线,第一条防线为企业对外业务职能部门,第二条防线为财务部门,第三条防线为电力审计部门。在风险管理工作中,各部门相的互协作和相互制约非常重要。

3.2 加强内部控制措施

(1)对内部岗位分工明确,授予不同权责。对于不相容的职位要做到分离,对于和内部控制有关的各相关岗位明确分工,各部门之间相互制约相互监督。明确规定每个部门授权的对象,权限范围和额度,任何人不得违反规定作出超出其职责以外的决定。针对某些特殊的文件,准予批准的部门和相关人员需要对其作出的决定负责。

(2)建立电费内部控制报告制度。经供电企业研究决定一个具体的方案,方案内容至少包括报告人与接收报告人,报告的时间、地点。报告时必须遵循合法性,合理性,真实性,绝对不可以弄虚作假,务必以实际发生的业务为基础。定期与不定期的内部报告也能够方便供电企业掌控业务发生情况。

(3)建立奖惩制度。建立奖惩制度有利于激励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与热情,在实际操作中也会更细心谨慎,避免一些操作失误。企业可以把个人工作责任与工资报酬结合起来,根据多劳多得,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的原则规定不同岗位、不同人员的奖惩方法。

(4)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内部审计熟悉企业的有关规定与流程,容易发现工作中的不足,是对企业业务工作进行好坏的监督与评价。

3.3 改善电费回收策略

(1)拓宽用户的缴费途径

在我国,电费缴纳途径依然比较单一,这是造成电费不能及时足额收回的主要原因。拓宽缴费途径突破了传统缴费渠道,方便了用户,很大程度上可以减小风险。在部分农村,电费缴纳是业务员定期定点去收,在时间空间上都具有非常大的局限性,给用户缴费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供电企业应改变传统模式,积极与各大银行合作,在农村以及交通不发达的地方适当多设置一些缴费网点。

(2)积极与政府和其他相关部门合作

我国的供电企业基本上都是私营机构,其主要目的自然是盈利。当使用者长时间拖欠电费且拒绝缴纳时,供电企业完全有权利停止向其供电。然而,一些企业由于受到政府保护,即使发生了上述情况,供电公司依旧要向其保持供电,不可以中断,这给电力市场造成了很大的损害。因此,电力营销部门应该及时与政府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得到上级部门的理解与帮助,共同督促欠费企业及时缴纳,减少电费损失,促使电力事业更好的发展。

(3)合理运用法律武器

法律武器是保护我们每个人合法权益最有效的保障,对于电力企业也不例外。企业可以建设一个法律部门,吸引一些既熟悉电力系统知识又熟悉法律的专业人才,当出现用户在催缴时仍然拒不缴纳的情况时,就到了这只团队发挥作用的时刻。运用法律武器,最大可能维护企业利益,追回那些不必要的损失。电力企业应当加强维权意识,利用法律制度,帮助自己将不合理损失降到最少。

参考文献:

[1] 武云乐.电力营销全过程电费风险管控论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1, 24:58+60.

[2] 周琴.电力营销全过程电费风险管理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08):53-55.

论文作者:刘昱汝,聂娇,李婷,史敏杰,曹超越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5

标签:;  ;  ;  ;  ;  ;  ;  ;  

关于电力营销全过程电费风险管控体系的分析论文_刘昱汝,聂娇,李婷,史敏杰,曹超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