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尾“才是”的词汇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才是论文,词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句尾“才是”是否已经词汇化 现代汉语里的“才是”有两种用法: 第一种,“是”是一个系词,“才”表强调,是一个语气副词,一般需重读,可以用于句中(如例(1)),也可以用于句尾(如例(2))。用于句尾,是由于“是”的宾语成分承前省略或隐含了,前面一般有“不是”与之对应。例如: 一般认为,一个句法结构的词汇化,在语音、句法和语义上会有一定的变化:语音上组块化,成为独立的韵律词;语法结构凝固化,不可随意扩展;语义规约化,不是结构组成成分意义的组合。(参看董秀芳2002,李宗江2008)据此,我们认为这种用法的“才是”还没有词汇化,仍是一个偏正短语。 第二种,“是”是形容词性的,有“对、正确、合适”的意思,“才是”的意思相当于“才好,才对、才合适”。这种用法的“才是”只能用在句尾,根据语义和表达情况,有以下三类情况: (一)“才是”的语义较实,“才”表示强调语气,是一个语气副词,“是”是一个表示主观评注性的形容词,“才是”的语义是“才+是”的语义组合,一般需重读,且不能删除。这种用法的“才是”还没有词汇化,仍是一个偏正短语结构。例如: (二)“才是”的语义还比较实,用在句尾主要是对前面的命题或述题进行主观评注,具有强调确认、辩驳建言、责怪埋怨等情态义,有强化语气的作用。但是这种用法的“才是”一般不需重读,如果删除,句子在表达上仍然完整,也不影响句子的语义真值条件。我们认为这种用法的“才是”已经词汇化了,是一个句尾语气副词。例如: (三)“才是”的语义已经比较虚化,不好理解为“才对、才好”的意思,用在句尾主要不是对前面的命题或述题进行主观评注,而是用来表达一种感叹语气。“才是”一般不需重读,如果删除,句子在表达上仍然完整,也不影响句子的语义真值条件,可以看成是一个句尾语气词。例如: 李宗江、王慧兰(2011)出版的《汉语新虚词》已经收录了第二种用法的“才是”,把它归为语气词。但是目前通行的虚词词典和《现代汉语词典》没有收录第二种用法的“才是”,齐沪扬主编的《现代汉语语气成分用法词典》(2011)也没有收录。相关研究也比较少见,目前仅见左双菊(2015)讨论过语气词“才是”的三种情态义。 本文主要讨论第二种用法的句尾“才是”的词汇化,下文如无特别指明,“才是”均指第二种用法的“才是”。文中语料均来自北京大学CCL语料库。 二 句尾“才是”的词汇化轨迹 句尾“才是”始现于北宋,用例极少,北大语料库仅见1例,如下: 例(8)中的“才是”是“才对、才合适”的意思,“才”是副词,表强调,“是”是个形容词,偏正短语“才是”用来对前面所述内容(S)进行判断,一起构成一个主谓结构“S+才+是”。 元代开始,句尾“才是”的用例增多,北大语料库中出现了23例,其中《全元曲》中有21例,李渔《闲情偶寄》里有2例。“才是”有“才好、才对、才合适”的意思,均为偏正短语结构,用在陈述句尾。例如: 例(9),前面的“不是”与后面的“才是”对照使用,表明“才是”是个短语结构,“是”是形容词,有主观评判的色彩,即说话人主观上认为前面所述的情况是“正确、合适”的。 值得注意的是,23例中有5例“才是”前面的S部分出现了能愿动词“该”,约占用例总数的21.7%。例如: 上两例中的“该”有“理当、应该”之意,“才是”是“才合适、才正确”的意思,两者在语义上有所叠加,形成了“该……才是”这种语义强化的表述格式,整个句式表示评判和建言的语气有所加重。我们认为,这种表述格式的形成是“才是”词汇化的开始。 明代开始,句尾“才是”的用例明显增多,北大语料库里出现了72例。这些用例有一些新的变化: A.“才是”前面的S部分有42例带有“该、应、要、须、当、得”等这类表示意愿或指令性的能愿动词,约占用例总数的59%,和元代相比,使用比率已经大幅上升。例如: 例(16)“才是”用于祈使句句尾,例(17)用于疑问句句尾,例(18)用于感叹句句尾。 C.有1例“才是”后面出现了语气词。例如下: 以上变化表明“才是”的词汇化正在进一步推进,已经具有语气成分的一些特征,如可以出现在感叹句、祈使句和疑问句中,后面开始出现语气成分,这些特点都表明“才是”出现的句法环境已由单纯的陈述句转向可以出现在表情句中。 清代至民国初期,句尾“才是”的用例在北大语料库里有224例,这些用例较明代又有一些新发展: A.“才是”前面S部分带能愿动词的用例有192例,约占用例总数的86%,与元代比较,使用比率又有大幅上升。例如: B.句类分布上,疑问句只有4例(1.8%),与明代相比使用频率有所下降,但是感叹句有33例(14.7%)、祈使句有21例(9.4%),使用频率都有提升。例如: 例(22)“才是”用于疑问句句尾,例(23)用于祈使句句尾,例(24)用于感叹句句尾。 C.“才是”后面出现语气词的用例显著增多,有29例,约占总数的13%。语气词主要是“呢”(21例),其余还有“啊”(3例)、“了”(2例)、“的”(2例)、“哪”(1例)。用例如: 以上情况表明,清代至民国初期,“才是”的词汇化已经基本完成,是一个比较常见的语气副词。而且,这一时期的句尾“才是”还显示出继续语法化的趋势,例如: 上例中的“才是”不是出现在意愿或指令性的语境,而是出现在表示希望、请求类的语境中,这种语境里的“才是”基本没有主观评注性的情态义,而是用来强化请求的语气,已经是一个语气词了。 现当代汉语里,第二种用法的句尾“才是”在语料库里有834例,除了绝对使用频率大幅提升外,也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B.“才是”后面出现语气词的用例有38例,约占总数的4.4%,所占比例较清代至民国初期有较大幅度的下降。我们认为这是由于“才是”词汇化后可以表语气,表达功能上已经承担了语气词的作用,如非强化语气的需要,句尾一般不再需要使用其他一些典型语气词。“才是”后附的语气词按照出现频度依次为:啊(20例)、呢(9例)、了(3例)、哩(3例)、吧(2例)。例如: C.句类分布上,用于疑问句只有13例,约占总数的1.6%,所占比例较明清时期持续下降。而用于感叹句和祈使句的用例较明清时期持续上升,分别为192例(23%)、86例(10.3%)。这种情况与“才是”的词汇化和语法化有关。“才是”词汇化前主要表达对客观事实的主观评价,而疑问句除了反问句,一般是用来获取或求证信息的,这与表示评注性的“才是”语义上不兼容。当“才是”词汇化后,它与疑问句共现的用例就逐步减少了。仅有的13例疑问句中,“才是”基本上还是短语结构,一般不能省略。用例如: 例(33)“才是”用于疑问句句尾,还没有完全词汇化,不能删除;例(34)“才是”用于祈使句句尾,例(35)用于感叹句句尾,“才是”都已经词汇化了,成了语气副词或语气词。 “才是”的历时发展轨迹表明,“才是”的词汇化始于元明,成于清末民初。在词汇化过程中,伴随有构成成分的语法化和结构的语法化。其演化过程可以图示如下: 三 句尾“才是”的词汇化诱因 通过考查句尾“才是”的历时发展轨迹,我们认为为促使“才是”词汇化的主要诱因有以下几点: C.构成要素的影响。系词用法的“是”在近现代汉语里越来越常用,逐渐成为使用频率最高的常用词语之一。相反,形容词用法的“是”在近代汉语里的使用频率却越来越低,发展到当代汉语,已经很少单独作为一个词来使用,一般出现在一些固定结构里(如“深以为是、大是大非”)或作为构词语素使用(如“是非”)。形容词性的“是”由常用词到非常用词,再到构词成分,词类地位逐渐下降,这种情况客观上也促发了“是”与前面的限定成分“才”的词汇化。 D.词语双音化的影响。词语的双音化趋势也是促发“才是”词汇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双音化是汉语词汇发展的主要趋势,汉语在唐代就已经建立了以双音词为主的词汇系统,近代汉语里,词汇的双音化程度得到了进一步提高。(程湘清1992) E.使用频率的提升。句法线性序列上邻接的两个单音词因为经常在一起出现,语言使用者就有可能把它们看成一个整体来处理,而不再对其内部结构做分析,这样就容易使得二者之间原有的语法距离缩短或消失,从而走向词汇化。(董秀芳2011) F.语体影响。句尾“才是”从北宋到现在,基本上出现在口语语体中,这种语体环境也极易在上述因素的综合影响下,促使表主观评价的句尾形容词“是”与表强调语气的语气词“才”发生词汇化,从而成为一个主要用来表达句末语气的词语。 四 余论 本文主要讨论了句尾“才是”的词汇化问题。考察表明语气词“才”与系词“是”的组合没有发生词汇化,与形容词“是”的组合的词汇化始于元明,成于清末民初,但短语结构的用法仍有留存。在词汇化过程中,伴随有构成成分的语法化和结构的语法化。促发“才是”词汇化的主要因素有:所处句式的变化、句尾位置的影响、构成要素“是”词类地位的下降、词语双音化的影响、使用频率的提升以及口语语体的影响。 李宗江、王慧兰(2011)的《汉语新虚词》一共收录了“才是、才对、才好、才行、才怪”等5个“才X”类词语,都归入语气词。这五个词语都位于句尾,X成分都是形容词性的,都可以表示主观评价。通过语料库检索,我们发现能够用于句尾的“才X”除了以上5个,还有“才成、才可、才奇怪”3个,这3个词语中的X成分也都是形容词性的,都可以表示主观评价。可见,X的源语义既是促发“才X”词汇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影响到词汇化后的“才X”的表达功用。“才成、才可、才奇怪”这3个词语,除“才奇怪”因为X已经是一个双音节词语,受韵律影响难以再词汇化外,其余两个是否发生了词汇化呢?我们认为,这两个词语也已经词汇化了,其词汇化程度甚至比“才好、才对”还要高,主要原因就是构成要素“成”和“可”的词类地位下降明显,而形容词“好”和“对”的词类地位还比较稳固。从使用频率上看,句尾“才可”的组配频率比“才是”还要高,从结构的凝固程度看,句尾“才可”比“才好”还要更凝固一些。因此,我们认为对“才X”词族的词汇化问题,还应进一步系统全面地考虑。句子结尾处“is”的词汇化_形容词论文
句子结尾处“is”的词汇化_形容词论文
下载Doc文档